导语

内容提要

唐晓峰著的《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精)》是一本讲述中国历史地理的少儿读物。
本书分八章叙述了历史地理的一般框架。历史地理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学问。在地理学的基础上,加入历史的维度,使得这种学问具有时空双重维度的探索意味,格外引人入胜。狭义地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中的地理学,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看待历史和地理的方式,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培养出看世界、看问题的综合方法。“时间+空间”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培养孩子的科学认知和人文认知非常重要的内涵。
本书立足于中国讲述历史地理学,通过讲述历史地理的知识与道理,帮助小读者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以及我们的祖先与祖国山川大地的关系。对于在课堂上学习了“地理”这门课的青少年来说,这是一次重新认识地理和历史、打开视野和获得新知的阅读之旅。
目录
序言
一 文明的空间
华夏文明,六大源地
文化网络,交织而成
文明核心区的显现
中国的“两河文明”
域外交流,三大通道
二 大地域,大社会
翻山越岭的步伐
五岳大坐标
车轮滚滚:车与道路
快马加鞭:驿传系统
三 区分天下
九州: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型地理分区体系
五服:事实加想象
分区而治
县,中国人的根
司马迁的经济区划
区域认同:关中
四 环境天设,人文乃成
生态:一方水土,一方人文
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给人类预备的吗?
地名与生态
环境的缺陷
古代华北平原上的湖泊
老虎在山林,狮子在门口
五 山水艺术
南朝:歌唱自然的时代
道教环境观
山水艺术
地理书中的名胜与诗文
西洋楼,西洋景
六 千里不同俗
司马迁的描述
乡音难改
四方有佳肴
南腔北调
七 王朝都市
城市与文化
中西建筑,两样手法
秦始皇的咸阳
两个长安城
生活大变的宋代城市
北京城的中轴线
帝王陵墓
八 地图与人
空间表述
中国最早的地图
地图与政治
地图不是中性的
中国地图上的长城
康熙《皇舆全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