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戏剧艺术

梨园梦

  • 定价: ¥35
  • ISBN:9787555012535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海峡文艺
  • 页数:216页
  • 作者:郑善玉
  • 立即节省:
  • 2017-11-01 第1版
  • 2017-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梦断江南》是个传奇故事:清代皇帝重男轻女,只因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一字之差,弄得愁眉不展,于是,降旨陈阁老送儿子入宫见驾受赐,结果来个偷龙换凤,女孩换成男孩。若干年后,男孩即位成为乾隆皇帝。老太监临终道出秘密,乾隆深信不疑,数次下江南,名为巡视政务,实则为了寻找亲生父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海宁找到隐名埋姓的陈阁老,眼看亲人团聚,但是,身份悬殊,乾隆不敢贸然认亲。谁知节外生枝,陈阁老的女儿竟然看中走街串巷的豆腐郎,亲手把雕凤玉如意赐送给豆腐郎。庄亲王义子强抢雕凤玉如意,豆腐郎失手打死恶少爷,于是引发出一场官司。乾隆发现豆腐郎的雕凤玉如意与自己佩戴的雕龙玉如意竟是一对。于是,移驾衙门,为豆腐郎叫冤。豆腐郎终于幸免一死。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太后生怕有关社稷的宫闱秘事大白天下,借刀杀人立毙豆腐郎,谋杀陈阁老,逼疯亲生女儿……
    《桃源风声》则牢牢抓住反腐倡廉这一有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深刻题材,通过具体事件和人物形象来加以惩恶扬善,弘扬正气。
    郑善玉著的这本《梨园梦》收录的就是上述两部剧本。

内容提要

  

    郑善玉从小便与戏剧有着不解之缘,空余时间,更是常投入与戏剧相关的各种活动。后来他萌发了写剧本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本书《梨园梦》中的《梦断江南》和《桃源风声》便是其获奖的戏剧作品。《梦断江南》讲的是清代皇帝重男轻女,偷龙换凤而衍生的故事。《桃源风声》则是牢牢抓住反腐倡廉的题材,通过具体事件和人物形像来加以惩恶扬善,弘扬正气。两个剧本充满了文气、大气和雅气,行文流畅自然、笔酣墨饱、真味久生,读来令人受益良多,深受鼓舞和启迪。

作者简介

    郑善玉,籍贯福建永泰。生于抗战末期,长于薯米之乡。
    偶沾文曲星喷嚏微沫,萌生文艺兴趣。一少年便喜雕虫,习作以雪野等笔名散见报刊;以无珍藏价值,“文革”前奏一如庄周化蝶。
    砚田荒芜十又八年,复为三郎所诱,耕耘梨园。大小剧作相继而出,正果初修,梦太爷无心嫁女,佳人难得金龟——示以前路财力受困,于连获数奖后戢笔。剧本鬻取几无存稿,徒有省级剧协会员虚名。
    沉寂卅载,忽文昌帝君垂怜。蒙大方屋乌之爱,成此小册。雪泥鸿爪。得以留痕!

目录

我与戏剧
桃源风声(七场闽剧现代戏)
梦断江南(新编历史传奇闽剧)
后记

前言

  

    戏魂寄托在心灵舞台
    王汝刚
    丁酉鸡年春节前夕,我收到福建剧作家郑善玉先生创作的两个剧本——《桃源风声》和《梦断江南》。拜读之后,感慨良多:流传于八闽大地的传统戏剧——闽剧无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尽管它在传承创新的岁月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幸国家正在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竭力保护扶植优秀文化,更有像郑善玉先生那样热爱故乡、热爱文化的有识人士,长期为传统文化的薪火相承做出无怨无悔的不懈努力。由此可见,闽剧艺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朵百花园中的奇葩已经深深植根在人民群众之中。
    我对闽剧并不陌生。原因在于,上海有个被誉为“中国戏剧摇篮”的大世界游乐场。我是那里的常客,从小受到传统戏剧的熏陶。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闽剧来上海大世界游乐场演出的消息一传开,就引起不小的轰动,特别受到一些闽籍上海人的热捧。他们长期生活在上海,听到家乡剧团来演家乡戏,奔走相告,欣喜万分。有人告诉我:闽剧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流传于闽中一带有种民间小戏称为“地下坪”,后来,融合弋阳腔、皮黄调发展成为戏剧瑰宝——闽剧。保留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如《炼印》《钗头凤》《荔枝换绛桃》等等。记得有位邻居大姐带我去看闽剧,虽然我听不懂福州话,但是,在她的介绍下,我居然看懂了剧情,对悦耳的音调和丰富多变的机关布景印象尤其深刻,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八闽大地,海上丝绸之路门户,素以绿水青山的地理环境和俊才辈出的人文风貌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英雄们肩负着民族的厚望,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上下求索,创建下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为讴歌民族、礼赞英雄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广博无疆、出乎想象的空间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素材。郑善玉先生长期生活在人文荟萃的古县城,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滋养着他,吸引着他,使他如饥如渴,如痴似醉地追寻梦中的艺术天地。旱地舟、踩高跷等民间样式在他心灵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美好印象。梨园戏、高甲戏等高雅艺术在他脑海哺育了典雅不凡的美学品味,而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的自编自唱,仿佛勾魂摄魄一般,让他闻声而来观赏。天长日久,潜移默化,这些素养融汇为他生命中的文化血脉,自觉转化成传播的无穷动力。
    多年来,郑善玉先生坚持创作实践:让心灵开辟净土。通过研究传统,勤于笔耕,探索创新,最终结成正果,逐渐形成其鲜明、独特、精彩的艺术个性和语言特色。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扎根民众,积累生活感受,坚持为百姓创作,因此其笔下的题材雅俗同赏,出色地发挥了剧种特色,展现了榕城文化所拥有的醉人魅力。
    《桃源风声》和《梦断江南》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这是两出题材和内容截然不同的舞台剧。尽管时过境迁,今天读来,犹如细品旧瓶陈酿,涓涓流露的情怀与意境,依然堪称精彩醇厚。这些剧本,绝不同于老艺人口述的手抄残本,更不同于粗制滥造的快餐文化。郑善玉先生的创作呈现了剧种的历史原貌,语言具有浓浓的古早味,却又不失时代感与生命力。与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紧密合拍,依然拥有鲜明的创作特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肯定,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生活积累,是写不出这样的真诚之作,动人之作的。郑善玉先生正是通过自己的文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揭示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情节真实曲折,唱词典雅别致,充分娴熟地运用戏剧艺术性形象化的手段,生动鲜活地将艺术品位、精神追求、道德教化等思想展示在舞台上。
    同时,郑善玉先生的剧本充分体现了中国戏剧亦庄亦谐的特征。《梦断江南》是个传奇故事:清代皇帝重男轻女,只因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一字之差,弄得愁眉不展,于是,降旨陈阁老送儿子入宫见驾受赐,结果来个偷龙换凤,女孩换成男孩。若干年后,男孩即位成为乾隆皇帝。老太监临终道出秘密,乾隆深信不疑,数次下江南,名为巡视政务,实则为了寻找亲生父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海宁找到隐名埋姓的陈阁老,眼看亲人团聚,但是,身份悬殊,乾隆不敢贸然认亲。谁知节外生枝,陈阁老的女儿竟然看中走街串巷的豆腐郎,亲手把雕凤玉如意赐送给豆腐郎。庄亲王义子强抢雕凤玉如意,豆腐郎失手打死恶少爷,于是引发出一场官司。乾隆发现豆腐郎的雕凤玉如意与自己佩戴的雕龙玉如意竟是一对。于是,移驾衙门,为豆腐郎叫冤。豆腐郎终于幸免一死。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太后生怕有关社稷的宫闱秘事大白天下,借刀杀人立毙豆腐郎,谋杀陈阁老,逼疯亲生女儿……曲折的剧情环环紧扣,动人心弦,演绎了一出惊天动地、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揭示了主人公不幸生在帝王家,面临现实残酷而无奈的悲剧命运。而乾隆皇帝贵为天子,在巩固封建王朝统治和维护家庭亲情的尴尬局面中,他的选择是封建时代人物必然的举动,使世人为之叹息。
    相比之下,《桃源风声》立足当代,扎根生活,体现了作者独到的眼光与敏锐的观察。早在20世纪80年代,郑善玉先生已经慧眼独具,牢牢抓住反腐倡廉这一有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深刻题材,通过具体事件和人物形象来加以惩恶扬善,弘扬正气,其赤子之心和过人胆识令人敬佩!
    郑善玉先生的剧本充满了文气、大气和雅气。行文流畅自然、笔酣墨饱、如食橄榄,真味久生,读来令人受益良多,深受鼓舞和启迪,体现了郑善玉先生对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的深厚感情,将戏魂寄托在心灵舞台,将为之付出的努力视为自己的使命感和幸福感,充分表达了八闽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强烈愿望与感人精神。
    山歌不与诗争名,传唱四方润人心。2006年,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为闽剧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如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契机与时代背景之下,重提振兴闽剧是顺应时代精神,符合人民要求的大好事。希望郑善玉先生在今后的岁月中笔随身健,传承文脉,探索创新,再接再厉,为振兴闽剧更创辉煌!

后记

  

    《小镇风情》和《望断江南》,是20世纪80年代的得奖作品。由于调演、会演间隔不到半年,两个剧本都是急就章;参赛一结束,期刊又赶着发表,未经雕琢,难免留有瑕疵。
    戏剧界有句行话:“十年磨一剑。”说的是,一个成功的剧本,须经多年磨炼。作为参赛或献礼的作品,要代表一个地区的最高水平,大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两个剧目,若不为经费所困,能够宽裕、从容地献演,则可顺利上选,得到许多专家的集中指导,锻造成精品。
    事隔30多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曾经的印象早已淡化。与其大刀阔斧地修改,不如相对原始地呈献。然欲付梓,亦不能不加补缀。目前版本与省市存稿有所不同。一是剧名更改:考虑原名未尽妥帖,将其分别改为《桃源风声》和《梦断江南》。二是细节变动:《桃源风声》的第二场和尾声,拓展了四叔公的戏路,挖掘其性格中潜藏的部分,以风趣的语言表露其未被揭示的心迹,增添幽默感和喜剧味;《梦断江南》“审帝”和“惊变”两场的对白,也作了数处修改,填补了缺失与疏漏。三是唱词调整:《桃源风声》的主角金士贵的内心冲突,淡化其刁钻心理,增强其善良念想,借以激发观众对其处境产生更多的同情;两个剧本中韵脚不尽协调或语意相近的句子,都做了修订,力求与福州方言合辙和谐,并与普通话相融共通。
    《桃源风声》是特定时期的作品,有其特殊语境,比如当时案件不是由公安、检察、法院部门办理,而是由临时组成的工作组处理。剧情发生时,国家法制仍未健全,因而原县食品公司经理杨仲仁,当了所谓工作组的副组长,能代表政府查办桃源镇案件。剧中涉及的案值,若比现今,则近百万,所以称“巨案”。那时一般工作人员月薪是50元左右,市场交易通常只用到面值1元的人民币,而马艳凤总是拿出那一张10元纸币,显然属于大额钞票,难以找零兑付,加之身份特殊,其用意不言自喻。
    此书的缘起,源自陈家恬先生的热忱。一次攀谈中,他说,英国哲学家罗素有本书叫《数学原理》,只有少数读者,真正看完后半部的才六个人,但它却是剑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书。这一巧妙的激励,成了我着手编撰的动力。
    此书面世,既要感谢曾经为《桃源风声》和《梦断江南》创作提供参考资料的陈羽军先生和侯振铿先生,感谢帮助修改《桃源风声》第七场和《梦断江南》第二稿(至今共5稿)的张学文先生,也要感谢为《梦断江南》一些文字修订提出建议的赖贞嵩先生和协助出版筹备工作的陈精国先生。
    如今,喜欢看戏的人已经不多,喜欢看剧本的更是罕见。本书若有几个真诚的读者,便可聊以自慰。假如书中蕴藏的星星之火,能同各路汇成振兴闽剧的燎原之势,则夙愿既遂矣! 郑善玉 2016年11月于西流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