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初中文教 > 初中语文

飞向太空港(8上)/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 定价: ¥35.8
  • ISBN:978710732363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教育
  • 页数:28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美国的卫星要上天,既不选择本国的航天飞机,也不选择法国的“阿里亚娜”,却偏偏选择了中国的火箭;且发射地点竟在四川大凉山深处一处原始的大山沟。李鸣生著的《飞向太空港》写的正是1990年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深刻展示了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以及中国航天“走出去”,参与国际商务服务竞争的艰难历程。该书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写科技题材的传统思维模式,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内容提要

  

    1990年4月7日,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日子,就在这天,中国“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发射场成功发射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它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拥有了打进国际卫星发射商业市场的雄厚实力与尖端水平,但其意义又绝不仅止于航天领域与科技方面,它的影响力还反射与波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诸多方面。从中西方决策人,到西昌地界少数民族的平头百姓;从“发射窗口”的气象拼图,到国际舞台的政治风云;从乌可力诸君往返穿梭的洲际游说,到“亚洲一号”的总统待遇的远行;从火箭发展的“欧亚大陆怪圈”,到“中国箭”与“美国星”的苦恋与结合……上下三千年,纵横九万里,李鸣生著的《飞向太空港》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时间跨度近四十年,气势磅礴、光芒逼人、可歌可泣的中国航天画卷。

作者简介

    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1956年生于四川。1974年入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著有中篇小说《火箭今夜起飞》《花太阳》,长篇报告文学“航天五部曲”(《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风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空》)及《中国863》《国家大事》《全球寻找“北京人”》等,“李鸣生专访”系列《与智者聊天》《毛泽东的随行摄影记者》,纪录片剧本《东方神舟》,电视剧《长征号今夜起飞》,专题片《血印》等。曾获第一届、第二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冯牧文学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当代》文学奖等荣誉。

目录

序章  本文参考消息
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第二章  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七、天时·地利·人和
  八、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九、轨道大转移
  十、面对世界的挑战
  十一、外交场上的风云
  十二、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
第三章  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
  十三、起飞,波音747
  十四、护送升降平台
  十五、健力宝与《上甘岭》
  十六、美国“新娘”,人了中国“洞房”
第四章  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
  十七、欧亚大陆怪圈
  十八、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
  十九、“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
  二十、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第五章  我们都是地球人
  二十一、同一世界,两种活法
  二十二、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
  二十三、有车不坐要骑车
  二十四、回归自然
  二十五、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二十六、“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
  二十七、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
  二十八、从要走,到再来
  二十九、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
  三十、打赌:一只烤鸭
  三十一、“老外”采访备忘录
第六章  跨越国界的飞行
  三十二、人与上帝的较量
  三十三、发射日,一个留给明天的问号
  三十四、紧急气象会
  三十五、加注!加注!
  三十六、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
  三十七、推迟打开发射窗
  三十八、壮怀激烈
  三十九、升起了,25亿人的卫星
  四十、月光下的宴会
尾声  走向新大陆
资料链接
阅读札记

前言

  

    参考消息之一
    法国《世界报》消息:1990年2月22日,欧洲空间局“阿里亚娜-4”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升空后不到两分钟爆炸。这枚火箭的爆炸,使它所载的价值4.3亿美元的两颗日本通信卫星毁于一旦。这是“阿里亚娜”火箭自1987年以来连续成功发射了17次后的第一次失败。航天公司发表公报说,这次失败是因两部发动机出现故障而引起火箭失去平衡,从而在动力压下导致爆炸。
    作者按:这次爆炸,是法国“阿里亚娜-4”运载火箭自1988年底开始商业发射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至3亿法郎。本来,法国打算利用日本人对它的信任,通过发射两颗日本通信卫星来打开它在亚洲的航天市场,但不幸失败,使它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的声誉蒙上一层阴影。
    参考消息之二
    苏联塔斯社消息:1990年2月28日,美国“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施放的一颗侦察卫星在空中遭到解体。卫星解体后分成了四块在空中飘移,彼此相距数百公里。其中一块已于3月19日进入太平洋上空的大气层,而另外三块预计在4月12日进入大气层后被烧毁。
    作者按:美国发射的这颗卫星,价值10亿美元,重达20吨,颇像中国的大卡车。它主要用于获得高分辨率数字图像,并可窃听通信。这是美国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的又一重大失败。参考消息之三
    埃及《金字塔报》消息:1990年3月14日,由美国“大力神-3”运载火箭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6”,升空后未能按预定时间同第二级火箭分离。虽然经地面工作人员数小时努力后,卫星脱离了火箭,但却把一个应将卫星送入高轨道的发动机留在了火箭上,因而使卫星处在一个不安全的低轨道上。
    作者按:“大力神-3”型运载火箭,是美国火箭中最大的商用火箭。它可将56.7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它在过去134次发射中,有129次获得成功,可靠度达96.3%。它这次发射的这颗国际通信卫星,本可中继12万条电话线路,同时通话和转播3个电视频道节目,还可供100多个国家进行电话通信和电视播放。可惜,事与愿违,造成损失5亿美元,使美国的商业性火箭发射计划又一次受到重大挫折。由于短短20天里美国和法国的航天发射连遭3次惨败,故西方有人声称:1990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灾星年”。参考消息之四
    美国《商业日报》消息:1990年3月8日,亚洲卫星公司行政总裁薛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将在中国四川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用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发射西方制造的最先进的通信卫星。我们期待在4月5日至9日之间,中国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作者按:按原计划,“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是在1990年4月13日至20日之间。但由于发射技术的准备工作比预期进行得快,故中美双方认为可以提前发射。薛栋先生发表讲话后,西方和香港报界第二天便传递出要提前发射的信息,在西欧诸国很快引起反响。尤其是亚洲各国,对亚洲第一颗通信卫星的发射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韩国、巴基斯坦、缅甸、蒙古和孟加拉等国,纷纷向亚洲卫星公司表示要订购卫星转发器的意愿,而亚洲卫星公司正是打算通过出租这颗卫星上的24个转发器获益,因为每个转发器一年可收租金130万至200万美元。参考消息之五
    北京新华社消息:1990年4月4日,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有关人士透露:中国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人轨道。这项发射定于1990年4月7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进行。据了解,这颗卫星是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目前,发射工作进展顺利。这是中国首次承担商用卫星的发射服务。届时,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将联合进行发射现场直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将用英语向国外同步播出。
    作者按:就在新华社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向世界播放了这一消息,并对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有关发射准备工作状况做了现场直播。如此一来,中国的火箭要发射美国的卫星,一时间成了“地球村”一个热门的话题,全世界的目光都盯住了中国,盯住了西昌!于是,1990年3月30日上午,我从北京匆匆登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当晚10点,又爬上了从成都开往西昌的特快列车,开始了闪电式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