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趁一切还来得及

  • 定价: ¥45
  • ISBN:978751137058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华侨
  • 页数:299页
  • 作者:韩梅梅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韩梅梅著的《趁一切还来得及》是一本很有力量的书,像极了你生活的另一个版本,从乡村到大都市的挣扎、漂泊、茫然、焦虑、困惑,求改变自有命运的坚强隐忍,最后拥有的,是沧桑过后的成熟与顿悟。催人泪下的骨肉亲情,充满遗憾的生离死别,趁一切还来得及,别让遗憾继续。人,在错觉时光漫长的岁月里,寻觅、爱恨、犯错,又在孟珏时光短暂的时候,无措、悲伤和遗憾。

内容提要

  

    韩梅梅著的《趁一切还来得及》讲述了:2009年,生她而从没有养过她的父亲来北京看她,想祈求她的原谅,但是长长的二十几年缺失的时光,想要弥补,已经来不及了。
    小时候,我们会失去玩具。长大了,会失去爱情。工作了,会失去工作。这些东西丢失了,可以再重新找回来。但是我们的人生,已无法回头。

作者简介

    韩梅梅,畅销书作家。
    做过很多的事,走过很多的地方。
    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我行我素,相信爱情。
    已出版:《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系列《趁一切还来得及》等。

目录

1985年 记得
2009年 你是
1980年 不是
2009年 陌生
1983年 金川
2009年 老杨
1986年 秘密
2009年 害怕
1986年 分离
2009年 注视
1988年 妹妹
2009年 酸楚
1990年 出走
2009年 少年
1996年 叛逆
1997年 伤疤
1998年 流泪
1999年 迷茫
2009年 忏悔
1999年 分配
1999年 大风
2009年 舞者
1999年 初恋
2009年 春日
2000年 消失
2009年 朋友
2000年 离家
2009年 父女
2000年 北京
2009年 唱歌
2001年 奋斗
2009年 活着
2002年 流浪
2009年 鞋子
2003年 绝望
2004年 放纵
2009年 恍惚
2005年 谈话
2009年 微笑
2009年 异国
2007年 宁静
2009年 再见
2009年 来信
2010年 消息
2010年 冷雾
2010年 听说
2010年 照片
2010年 亲人
2010年 灵歌
2010年 爸爸
2010年 远行
2010年 嫦琪
2012年 离开

前言

  

    为人父母是一种压力和快乐相交织的奇妙体验。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发现每当和他们在一起时,我经常会有一点儿紧张不安,守护着、担心着并纠正他们的行为,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紧张。但是当我离开他们的时候,比如外出去演讲,我内心对他们的爱和骄傲就会占了上风,我会对自己和他们相处时没有表现出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而感到惭愧——既愧对自己,也愧对他们。我的父母帮助我理解了这种感觉。他们经常问我:  “为什么我不能像喜爱孙子孙女一样,喜爱我自己的儿女们呢?”这让我逐渐认识到,父母总是担心和纠正孩子的行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规律。因为父母之爱不只是给予孩子拥抱、欢笑和夸奖,它还包括希望孩子的热心助人和彬彬有礼能被亲朋好友所认可,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能被老师所欣赏。这意味着父母希望孩子成长为富有责任感的员工、受人尊敬的友邻、忠诚的婚姻伴侣和称职的父母。从最基本的底线来说,父母要保证孩子健康、安全,避免意外伤害。所有这些牵挂、担心都会让你变成一个容易紧张不安、小题大做的人,因为你必须等待才会有回报,可是孩子并非总能获得赞美或是取得好成绩,所以,你要耐心些。
    当然,有些幸运的父母能够在大部分时间喜爱和欣赏他们的孩子——即使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记得有一次我去观看高中球赛,在场上,我的女儿(继女)正率领着拉拉队加油助威,一位妈妈眼里闪着光、情不自禁地对我说:  “青春年少是多么美好啊!我就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她的话让我格外惊讶。我一直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比儿童更难相处,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反抗的需要,其中包括小看父母的观念和评价标准,这让我觉得他们是在与我为敌,合伙在背后嘲笑我,而我却对他们无能为力。事实上,我的儿子和继女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只是我缺乏自信让自己变得紧张兮兮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的母亲影响了我,毫无疑问,儿时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我母亲对孩子敏感而警觉,她担心如果不始终对孩子们严格管教,他们就会无法无天的。
    相比之下,在和别人家3~5岁的孩子相处时,我总是觉得自信和快乐,他们不仅没有伺机造反,而且我还会让他们认为大人很了不起,拥有许多有趣的知识,总是很会讲故事,能像魔术师般地把事情做成功,有足够的钱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孩子们对成年人的莫大赞美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而且经常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
    6~11岁的孩子则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乖巧迷人、讨人喜欢了,他们不再以父母为榜样,而是去模仿同龄人,外表上邋邋遢遢,吃相上毫不讲究,语言粗鄙,喜欢争辩,抗拒接受父母教给他们的良好的言行举止。但是,他们并不怀疑和嘲笑父母的信仰,也并非有意挑衅,他们不会为了让自己显得久经世故而对抽烟、喝酒、吸毒和性行为等产生兴趣。
    有的父母对一两岁的宝宝特别是两岁多的宝宝心怀恐惧,把后者称为“可怕的两岁”,这其实是他们的偏见。的确,管理这么大的宝宝需要一些智慧,且能随机应变,他们正在初次体验独立的滋味,但是很容易分心,而且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你难免由于对他们束手无策而暗自较劲。
    除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个性冲突引起的教养难题之外,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也为家庭带来了一些普遍问题。
    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的人们在有钱人变得更富有的同时却变得更加贫穷了,这种不幸有多种原因。早在里根总统任职期间,富人和企业的税收大幅降低,过多地拨款到武器制造上,而对裁军谈判也未做认真的努力,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不断地削减专门为帮助穷人、老人、病人、儿童及妇女所提供的服务。由于实际收入的减少(以及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妈妈不得不和爸爸一起在外工作以维持家庭生活。现在,有一半学前儿童的妈妈在工作,这也暴露出一个事实:现有的高质量日托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家庭的需要,好的日托机构的收费对于普通收入的人们来说太昂贵了,需要政府或企业像许多欧洲国家所做的那样给予补贴。在我们国家,与孩子们相关的财政预算被严重削减了。
    现在,美国有一半的婚姻以离婚而告终,这说明我们似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无论是什么原因,离婚都会造成孩子至少在两年内心情抑郁,让父母双方痛苦不堪,而再婚家庭带来的压力我是有切身之痛的。
    十几岁孩子怀孕、吸毒和自杀事件都急剧上升,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在这段令人不安的青春岁月中,青少年缺乏精神信仰的支持,而他们的父母一定也缺少足以激励孩子的精神信念。
    美国社会中发生的凶杀案数倍于其他国家(多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绑架案、虐妻案和虐童案数量也高得惊人。
    一对父母和多个孩子组成的传统家庭数量在稳步减少,看到这样的统计数字,有些父母认为家庭将会永久消失,我认为这不是最核心、最主要的问题。当然,家庭正面临日益沉重的压力,但是孩子们只要表面上曾经拥有过一个家庭,就会把这个家庭理想化,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孩子而努力做出新贡献。
    我认为更大的危机源于家庭往往生存在紧张冷漠的社会环境之中,包括:过度竞争和物质至上、精神信念的缺乏、没有成就感和缺乏乐趣的工作,以及大家庭和亲密社交圈的消失。
    正如我在这本书中试图说明的那样,化解这些家庭问题的办法是,在我们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不要抱有太强的出人头地的动机,而是要教他们以合作、友善和爱来为人们服务,他们会发现这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激励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