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财政金融、保险证券

政治泡沫(欧债危机中的政策偏差与交易民主)/国家治理研究丛书

  • 定价: ¥59
  • ISBN:978730129019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页数:304页
  • 作者:吕普生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吕普生著的《政治泡沫:欧债危机中的政策偏差与交易民主》以欧债危机为分析对象,运用政治—经济互动分析方法,基于政策偏差视角对欧债危机的政策成因、政治根源和西方交易式民主政治体制的缺陷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
    欧债危机国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性,是这些国家公共支出持续膨胀和财政收入极度短缺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公共支出膨胀的因素包括庞大的公共部门规模、慷慨的福利政策以及人口老龄化和高失业率,慷慨的福利政策仅仅是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因素而非必然因素。相比于公共支出膨胀,财政收入短缺是导致政府债务扭曲性积累并且缺乏可持续性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危机国财政收入短缺的根源在于脆弱的经济竞争力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断层,而脆弱的经济竞争力是由一系列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造成的。
    通过跨国比较分析,本书发现欧债危机并不是单纯由慷慨的福利政策导致的,也不是单纯由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及其引发的经济断层导致的,而是两类政策长期不当组合的经济结果,这种长期的政策偏差才是引发欧债危机的真正根源,而政策偏差的产生和维系又根源于危机国的交易式民主政治体制。西方民主体制正在背离其初衷而异化为权贵控制下的交易民主,这种面临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的交易民主及其产生的长期政策偏差,正是隐含在主权债务危机这一经济泡沫背后的政治泡沫。

作者简介

    吕普生,湖南宜章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2011年),现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珞珈青年学者,入选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福利的政治经济学、族际政治研究、国家理论。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和特别资助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专著2部,参撰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总论
    一、本书的研究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替代性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
    四、章节安排与主要内容
    五、本书的创新努力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危机爆发前的欧盟与欧元区
    一、欧洲一体化历史进程:从欧共体到欧盟
    二、欧元区的形成与扩大
    三、欧元区的短暂繁荣与潜在风险
    四、小结:繁荣与风险并存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
  第二章 欧债危机的演变进程
    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与社会政治动荡
    二、爱尔兰:从房产业危机到政府债务危机
    三、葡萄牙:高额负债下的违约风险与政治危机
    四、西班牙:银行业危机加剧政府债务危机
    五、意大利:债台高筑下的政治乱局
    六、小结:同样的债务危机,不同的传导机制
第二部分
  第三章 公共支出膨胀:高位运行的福利政策
    一、公共支出持续膨胀积累巨额政府债务
    二、规模庞大的公共部门扩大公共支出覆盖面
    三、居高不下的福利水平突破公共支出承受力
    四、人口老龄化使福利政策面临刚性挑战
    五、持续攀升的失业率加剧福利支出负担
    六、小结:福利政策下的公共支出之困
  第四章 财政收入短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一、财政收入短缺中断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二、脆弱的经济竞争力削弱了总体财政收入
    三、乏力的宏观调控导致宏观经济结构失衡
    四、自由放任的经济监管流失大量税收收入
    五、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产生经济负外部性
    六、小结: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中断经济增长性
  第五章 政策偏差的政治根源:交易式民主政治
    一、福利政策与经济政策的错搭:另一种解释进路
    二、福利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博弈:选票与福利政策
    三、经济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博弈:交易与经济政策
    四、交易式而非治理式民主政治:欧债危机的政治根源
    五、小结:交易式民主政治中的政策偏差
第三部分
  第六章 交易民主反思:民主异化与当代危机
    一、西方民主历程及民主含义变迁
    二、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破坏了民主前提
    三、代议制与票决民主限制了民主形式
    四、金钱民主和权贵政治异化了民主本质
    五、政体失灵与政府低效侵蚀了民主质量
    六、小结:交易民主的异化逻辑
  第七章 扩展性讨论与基本结论
    一、凯恩斯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的冲突与滥用
    二、政治发展与经济治理的互动关系
    三、本书基本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