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霍达文集(卷5报告文学卷国殇)(精)

  • 定价: ¥59.8
  • ISBN:9787530217146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 页数:607页
  • 作者:霍达
  • 立即节省:
  • 2017-12-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霍达著的《霍达文集(卷5报告文学卷国殇)(精)》描写了在建国以后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悲惨窘境。一个一个真实的事例让人为之震撼,让人们对知识分子在国内的境遇有更真实的认识。霍达以其娴熟优美的笔法娓娓道来,笔力沉厚,余味无穷,她不愧为一个严肃的文学大家!

内容提要

  

    霍达著的《霍达文集(卷5报告文学卷国殇)(精)》收入中短篇报告文学14篇。
    《万家忧乐》写于改革开放初期,敏锐地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中一个牵动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国殇》不啻一篇献给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的祭文,长歌当哭,为抢救中年知识分子悲怆呼号;《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农业连续四年丰收之时敲响“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警钟;《渔家傲》以抒情散文的笔致抒写了一个海隅小岛的沧桑变迁;《起步于黄帝陵前》用蒙太奇式的艺术手法讲述了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陈凯歌、张艺谋从黄土地走向世界的故事;《吴冠中》和《仰雪词馆主》将吴冠中、尹瘦石这两位同乡老画家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描绘得如诗如画,动人心弦……
    作者的报告文学视野宏阔、材料翔实、手法丰富、情感真挚,既关注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也着眼于社会生活、人物命运,有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生命力,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万家忧乐》1988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报告文学奖;1992年获中国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杯”个人奖;1994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当代文学奖;2001年获中国消费者协会“3·15”金质奖章。《国殇》1988年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1992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卫生部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作品一等奖。《小巷匹夫》1988年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

作者简介

    霍达,女,回族。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受国务院表彰。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八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并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北京市优秀图书奖;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炎黄杯当代文学奖、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及“3·15”金质奖章;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话剧剧本《红尘》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其插曲《难诉相思》获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散文《义冢丰碑》《烟雨文武庙》获庆祝香港回归征文全国一等奖;散文《为了那片苍天圣土》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优秀征文奖。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电影剧本《秦皇父子》《鞘中之剑》,电视剧本《飘然太白》《江州司马》《失落的明珠》《年轮》《苍天圣土》,话剧剧本《海棠胡同》等。作品有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多种文字译本及港台出版的中文繁体字版多部。出版有六卷本《霍达文集》、八卷本《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九卷本《霍达文选》。曾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活动,赴英、法、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挪威、芬兰等十余国进行学术交流,并曾出任开罗电影节国际评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等职务,生平及成就载人《中国当代名人录》和英、美版《世界名人录》。

目录

序一  我呜咽着重新看完《国殇》
序二  文学贵在画魂
绿叶的荣誉
起步于黄帝陵前
万家忧乐
渔家傲
小巷匹夫
国殇
民以食为天
吴冠中
白衣上校
仰雪词馆主
心中一片净土
真情绝唱
长岛人歌动地诗
大海之子天山客

前言

  

    序一  我呜咽着重新看完《国殇》
    冰心
    在我因病入院之前,编辑同志便要我写一篇评论霍达同志的报告文学《国殇》的一文章,我一听到“国殇”这两个字,就心惊肉跳!我准知道这一定是一位满含着热爱祖国和一腔怨愤之心的作者,用自己的笔浸着血泪写的。入院以前的我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经不起这种刺激,便搁了下来。三个星期以后,从医院回来,才把这篇惊心动魄的文章看了一遍。我伤心而又担心。担心的是看到这篇文章以后能有权力处理的人,不会有时间来看它,看到它之后又“忙”得未必伤心!
    但我想中国十亿人民之中,应该还有一些“关心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人们”。这些人虽然只是一些老百姓,一些“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但他们至少比我年轻一些,劲头大一些,也乐观一些。
    《国殇》的作者,听说是一位女作家,虽没有同她见过面,但我佩服她的勇气,她把半边天撑下来了!我向她致敬!希望她一直坚持这样地写下去,至少我希望她不像我这个“多少事欲说还休”的老人!
    《国殇》里那些为“国”而“殇”的知识分子,我一位也不认得,但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子里是活灵活现的!因为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遭遇,不但科技界中有,社会科学界中也有,文艺界中也有,正如这篇文章里说的:“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知识分子共约六百万,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了几十年,‘文革’过后(“文革”前头,还应该加上“反右”二字!冰心注)在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一片荒芜、百废俱兴的时期,他们成为最可依靠的中坚力量,或曰‘中流砥柱’,他们一直在超负荷、高消耗下疲于奔命,体质一直下降或未老先衰,或猝然死亡,这不是偶然的现象了。”
    文章的末尾说:“我国知识分子的总收入尚不及普通劳动者(比起腰缠巨万的“倒爷”来,更有天渊之别了,冰心注)大约是世界上知识分子待遇最低的国家之一了,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分子都格外得到尊重,有着一般体力劳动者所不及的优厚待遇,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近十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抢救中年知识分子迫在眉睫。”
    说“腾飞”是很乐观的话,长出翅膀的知识分子,有的已经折掉了,坠地了,有的已经飞走了,“外流”了,谈抢救谈何容易!
    说一千,道一万,抢救知识分子的工作,还得知识分子自己来做。“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呼吁,请求,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有这个经验!
    1988年9月1日急就
    (此文原系冰心先生为《国殇》写的评论,发表于1988年10月15日《文艺报》,并曾收入《霍达报告文学选》为代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