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世界政治

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

  • 定价: ¥26
  • ISBN:978730913368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复旦大学
  • 页数:251页
  • 作者:徐波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徐波在《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里说,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是跨文化对话,是一种谈心式的交流,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看到中国除了对今天世界的商品繁荣作出贡献外,还能带来什么暖心的公共产品和希望?对这些观点我都很赞同。跨文化沟通不能是我们内宣工作的简单外延,也不是概念口号,更不是耀眼的GDP增长速度的罗列,而是对人类社会终极目标所给予的中国设想和中国方案,是人类人文合作中的“中国好声音”。徐波书中案例的可贵之处,就是它们是基于这种文明对话而深度策划的一个个项目,新颖独到,接地气又符合国际运作规则,它们试图在国际舞台上通过彰显中国人和平文化的价值理念,在哲学和文化的高度告诉世界为什么中国的崛起必然是和平崛起。

作者简介

    徐波,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前职业外交官,多边文化外交与中法民间交流坚定不移的践行者。1980年开始学习法语和外交,曾在中东、欧盟常驻,后长期在法国工作生活,深度参与中法文化年、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与七国集团对话的法国埃维昂南北首脑峰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曾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助理总干事特别顾问等职。
    倡导转型期间中法人民“情感交流”2.0版,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法国友人发起中法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吴建民奖学金”,组织策划中法建交50周年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和“一战”华工来法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并促成华工纪念雕像永久矗立在巴黎里昂火车站,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地方城市等方面积极推动中法民间交流。
    著有《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矫情的法国人》、《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从上海到巴黎,我眼中的新中国》(巴黎ODILE JACOB出版社)、《上海世博会与人类跨文化对话》、《世博礼仪》、《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沟通与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
  第一节  我游走在“后世博”国际沟通的舞台上
    一、十年一觉“世博梦”
    二、呼唤2010世博会“精神遗产”
    三、从上海到巴黎,我又重新在路上
  第二节  “和平崛起”的海外形象——一个中国人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三节  教科文组织与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
    一、张学忠大使如是说
    二、姆博让我认真研读《组织法》
    三、马约尔向我讲述教科文和平文化
    四、中国与教科文组织:新的“和平文化”对话已经开启
第二章  让中国公益思想插上凤凰的翅膀
  第一节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来到了教科文
  第二节  让中国公益思想插上凤凰的翅膀
  第三节  中国公益上天人海
  第四节  中国民间公益的滚滚洪流
第三章  青年的偶像
  第一节  柯伯格、哈尼和吴晶
    一、传奇少年慈善家柯伯格
    二、哈尼的灿烂微笑
    三、阳光盲女吴晶的故事
  第二节  柯伯格之问
    一、柯伯格之问
    二、中国的公益教育
    三、“爱祖国”与“爱人类”的二选一题
  第三节  “爱祖国、爱人类”与中国海外公益行动
    一、凯塔总统是少林寺武僧的“铁粉”
    二、“爱祖国、爱人类”与中国对外援助的2.0版
    三、让我们架构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第四章  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遗产与中国的“和平文化”
  第一节  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遗产
  第二节  为什么“和平”是南京最好的城市名片
  第三节  为什么将“和平”作为国家形象传播核心要素?
    一、吴建民大使为何让我们难忘
    二、中日能否寻回当年的“共同感动”
    三、假如木俣佳丈建成了“亚洲版”的“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
    四、让我们共同吹响和平事业的“集结号”
第五章  国家形象有效传播,我们还在路上
  第一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
  第二节  国家形象有效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节  学会借台唱戏,讲好中国故事
  第四节  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国际沟通团队
    一、“两小儿辨日”及我们眼中不同的世界
    二、如何避免陷入“叛徒”和“骗子”的陷阱
    三、如何敢于担当又善于担当
    四、“心地无私天地宽”,抑或“她在丛中笑”
  第五节  迎接教科文组织平台上中国人文崛起的国家新形象
    一、美国人走了,法国人来了
    二、美国走了,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如何在教科文组织造就一支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职员队伍
    四、在教科文组织平台上提高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效果
    五、迎接中国在世界人文领域崛起的国家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