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课堂民族志研究

  • 定价: ¥99
  • ISBN:978751619701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页数:354页
  • 作者:孟立军
  • 立即节省:
  • 2017-10-01 第1版
  • 2017-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孟立军著的《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课堂民族志研究》运用课堂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作者梳理了民族文化教育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归纳出课程设计的三种主要模式,诠释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描述,通过访谈和问卷研究展现了师生对课堂的理解、基本态度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解析了民族文化在学校传承的四种方式以及构建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耦合机制的构想,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提出了课程发展的策略,并揭示了课程发展的六大趋势。

作者简介

    孟立军(1953— ),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曾获得“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奖”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曾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教育。独立和合作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科奖10余项。其中《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副主编)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历史性跨越: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案
第一章  政策解析:现实与理想
  第一节  国家层面
    一  应试教育要转向素质教育
    二  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
    三  建立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
    四  课程要体现民族团结大局
    五  注重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
    六  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七  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第二节  地方层面
    一  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素质教育
    二  逐渐把民族文化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
    三  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  民族文化教育形式要多元化
    五  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特色编写教材
    六  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教育
    七  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
    八  加强对民族文化教育的领导
第二章  课程开发:内容与价值
  第一节  课程设计
    一  一般民族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
    二  局部民族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
    三  区域民族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
  第二节  课程规划
    一  牙舟陶艺课程
    二  民族类专业和课程
    三  特色教育课程
    四  梦想教育课程
    五  大课间课程
  第三节  课程价值
    一  地域文化是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资源
    二  学校课程重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三  学校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天然优势
    四  增强学校办学特色和推动课程改革
    五  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第三章  教学实录:观察与描述
  第一节  民族语文课堂
    一  台江县台拱镇番省小学:苗语课堂
    二  三都县鹏城希望小学:水语课堂
  第二节  民族舞蹈课堂
    一  台江县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民族舞课堂
    二  丹寨县扬武民族小学:芒筒芦笙舞课堂
    三  松桃县正大乡中学:四面鼓课堂
  第三节  民族工艺课堂
    一  平塘县牙舟中学:牙舟陶课堂
    二  松桃县盘信民族中学:剪纸课堂
    三  松桃县正大乡中学:刺绣课堂
  第四节  民族体育课堂
    一  铜仁市坝黄民族小学:板鞋竞速课堂
    二  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竞技陀螺课堂
  第五节  大课间课堂
    一  石阡县长寿长乐希望小学:传统文化课间操课堂
    二  雷山县第二中学:苗族舞蹈课间操课堂
第四章  课堂理解:动机与行动
  第一节  实际行动
    一  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二  让校园文化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三  民族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四  争当好学生、好孩子和好公民
    五  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水族文化
    六  传承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七  一些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二节  主位观点
    一  有利于形成新的校园文化
    二  让水族后代传承水族文化
    三  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四  学校担负着三项重要任务
    五  阅读是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六  应充分理解课程教学的复杂性
  第三节  客位观点
    一  能够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  要实行特殊的奖励与照顾政策
    三  探索学校文化传承的形式与规律
    四  发挥学校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第四节  案例
    一  打造民族特色学校——记扬武民族小学
    二  走特色办学引领内涵提升的发展之路
    ——记松桃民族中学
第五章  预期追求:效果与评价
  第一节  访谈研究
    一  积极作用
    二  消极影响
    三  案例:文化特色成就学校发展
  第二节  问卷研究
    一  学生问卷调查
    二  教师问卷调查
    三  调查研究的反思
第六章  模式机制:传承与创新
  第一节  学校“主渠道”作用分析
    一  学校教育凸显文化传承的决定作用
    二  文化教育功能决定着学校传承的必然性
  第二节  方式创新引来“源头活水”
    一  民族文化学校传承必须创新传承方式
    二  文化传承的目的和内容决定传承方式
    三  传承方式取决于文化传承的内在矛盾
  第三节  四种传承方式及其关系
    一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四种主要方式
    二  四种传承方式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节  建构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耦合机制
    一  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耦合
    二  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耦合
第七章  发展策略:宏观与微观
  第一节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建设
    一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解读
    二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现状
    三  保持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平衡的路径
  第二节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两类课程建设
    一  两类课程的划分取决于课程受众面的不同
    二  影响两类课程发展因素的分析
    三  促进两类课程的同向发展
第八章  理性反思:现实与展望
  第一节  学校功能多样化
    一  相关学科的学术观念
    二  学校功能与民族文化课程发展的关系
    三  学校功能的多样化表现
  第二节  课程开发多样化
    一  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  课程开发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三  课程开发多样化的案例分析
    四  课程开发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第三节  教学形式多样化
    一  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现状分析
    二  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元发展趋势
  第四节  评价标准多样化
    一  课程评价的问题表现
    二  实现课程评价的多样化发展
  第五节  教师技能多样化
    一  课程发展中对教师问题的分析
    二  课程发展与教师多样化技能发展
    三  促进教师技能多样化发展的策略
  第六节  管理模式多样化
    一  课程管理是校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  当前课程管理的几种模式
    三  校本课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四  实现课程多样化管理的对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