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工业经济

轮上呓语

  • 定价: ¥49
  • ISBN:978711157989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页数:221页
  • 作者:颜光明
  • 立即节省:
  • 2018-02-01 第1版
  • 2018-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进入21世纪,汽车产业面临空前危机,汽车是死还是生,不容选择。通用的落败与大众的幸运,以及丰田的活法,已经揭开了汽车未来生存游戏的序幕。如果我们再不醒来,以“汽车思维”去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失去的也许不仅仅是市场、话语权,还有大国的脸面。
    《轮上呓语》为上海汽车报记者颜光明的汽车产业评论随笔合集,共收录了近年来的52篇文章,书中从文化传播、自主品牌建设、车企新战略等角度对汽车产业、汽车文化、汽车品牌的建设进行了评述,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写照。

内容提要

  

    《轮上呓语》为汽车评论家、汽车记者颜光明先生从事汽车产业报道及汽车产业评论的随笔合集。全书共收录了颜光明先生近年来发表的52篇文章,书中分为“何谓文化”“知中之境”“车路如山”“野心时代”四个部分,从文化传播、汽车广告、自主品牌建设、汽车营销、车企新战略等角度对作者在汽车产业界的所见所闻进行了评述,是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文化发展历程的写照。

作者简介

    颜光明,汽车评论家、著名汽车记者,1985年开始与汽车行业接触并从事新闻写作,曾先后对汽车业界若干重大事件做过深度报道,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发表观点性文章至今。著有《轮上风流》《大国汽车》等著作。

目录

序(汽车旁观者之书)
自序(中国车急需“汽车思维”)
辑一 何谓文化
  汽车传播如何避免“抵智商”?
  “跃进”广告为何感人?
  汽车赞助的迷失
  从“公民建筑”想到“国民车
  久石让能给雷克萨斯带来什么?
  豪车如何讲好“文化”故事?
  那些植入影视剧的汽车品牌
  电影植入是捆绑式广告?
  大众与丰田:“王牌”与“王牌”的对决
  从“Das Auto”想到“在人家的花园里
  SUV盛行让我想到了夹克衫
  从汽车过度包装说起
  中国汽车消费缺什么?
  媒体何以成为营销载体
  汽车借助黄浦江看到了什么?
  上海车展的文化反思
  汽车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辑二 知中之境
  中国能否迎来小车当道时代?
  自主品牌基因重塑的“雕刻时光
  学生设计的汽车有价值吗?
  全新君越能否叫“国货”?
  广本还在“闷声发财”,雅阁的本事是什么?
  路虎国产“二孩”,你“发现”了吗?
  南京依维柯:为何不炫耀不声张?
  面对1000万辆的历史拐点
  高尔夫GTI,“G”成了玩具,有必要吗?
  宝马下沉要井水犯河水
  保时捷在华靠什么火起来的?
  “汉腾”脱颖而出靠什么?
  大家为何关注宝沃?
  领克,一个与吉利切割的品牌
辑三 车路如山
  纳瓦拉:万众创业的高端“SUV级皮卡
  冠道撩拨和碾压的是什么?
  带血的轮毂击穿汽车成本底线
  SUV消费为何只剩下了躯壳?
  从皇冠想到品牌身价
  硬顶吉普为何改称SUV?
  车展办成“展销会”,中国汽车跑偏何方?
  斯巴鲁,一个并不陌生的尴尬者
  见证“伟大 不止”的插曲
  广汽在沉默中激活三菱品牌
  Jeep能拯救广汽菲亚特吗?
辑四 野心时代
  埃尔法与汽车消费三段论
  造车的意义及其他
  “雪佛兰是上海抹不去的记忆
  黄浦江让别克焕发活力
  为什么说宝来天生是个喜庆的车型?
  上汽大通D90会否复制G10的套路?
  东风雷诺想打什么牌?
  面对新能源汽车怎么办?
  DS撩拨的瘙痒是什么?
  从饥饿到温饱?名爵锐腾推“十万元手排
  雷凌双擎“零差价”带来的震撼
  混合动力 汽车革命的前夜
后记

前言

  

    汽车旁观者之书
    好的作品,会让人想找点时间静下心来,去读。
    颜光明先生的作品就属于此类,不要想在书中捕获什么新鲜事,这里更多的是发人所未发的观点,说人想做却没有去做的想法。此外,每篇文章里,学问的味道很浓。
    所以,作者的文章若烹小鲜,将复杂的品牌现象、模糊的产品调性、错位的市场营销,剥丝抽茧、层层分解,读来恍然大悟。虽然,这尚不是先生对单一问题的长篇思考,但观察视角下,也让每篇文章有的放矢,总有观点值得品味。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汽车尤甚。中国的各大汽车品牌和产品,如同不同菜品,所用原料大同小异,但是经过名厨之手,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名厨,每篇文章都要深思熟虑后才敢下笔,从不敷衍了事,也无私心左右,既为品牌支招、为产品建言,又为中国汽车未来输出思想,善莫大焉。
    与作者相识很是偶然,是在遥远的漠河边陲——荣威丈量极地之旅。碰巧我们同车坐在一起。这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我们一路上十分畅快地聊了起来。先生生性沉静、涉猎广泛,对艺术、书籍、美术和行走,都有独特的体会。在为期五天的采访中,他的采访本和笔几乎从不离手,每有所获便奋笔疾书,记录下来。想必这样的场景,大家不会陌生。此外,作者在每一次新车发布或采访后都会酣畅淋漓地快评,让不少人专门去朋友圈看看观点。在与作者的交往中,类似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也对年轻汽车媒体人的成长有帮助。他经常会说:“我们要为汽车行业做点事”
    “我还有几个大的工程没有完成”……这也是我平日喜欢和长者交谈的原因,因为他们的阅历和思考是经过时间沉淀的,在和先生的长期见教过程中,我发现后学们认为是写稿任务,在先生这里是写作机会,这就是写稿和写作的区别。
    这与发自内心热爱汽车有关。在作者看来,发布会、试驾会、冠名赞助活动,可以将日常的思考借机写出,是难得的写作机遇,也是可贵的写作缘由。这是一个旁观者应有的态度。这本书,就是一本旁观者之书。
    读作者的作品,听作者的言语,总是能感受纯粹的态度和超脱的处事。从1985年进入汽车新闻领域,到建言并参与中国汽车市场重大事件,作者目睹并亲历了汽车品牌的风云变幻、汽车人物的起落变幻、汽车销量的城头变幻,是一位资深的见证者。
    见证者并非只有作者一人,与作者同辈前后的汽车媒体同仁也多有亲历者,但是作者比起诸公,虽然不能以京城之势激扬文字,但也有独特的地理高位以为掎角。在上海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者对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南汽等车企,所历之人交谊深厚,所历之事如数家珍;对产品的前世今生,更是信手拈来。身处沪上,又是上海人,先生对企、车、人观察的更为细致贴近,脉络也更清晰。
    除了旁观者、见证者,本书作者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建设者。
    在书中,中国车急需“汽车思维”、中国汽车消费缺什么、汽车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诸多作者之思、作者之问闪烁其间。“如果我们再不醒来,以‘汽车思维’去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失去的也许不仅仅是市场、话语权,还有大国的脸面。”类似的忧患意识和谆谆告诫散落各处,也反映出作者怀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作者笔耕不缀已有33年,劳心费力的坚持,熟知其作风的老友都深知这个过程殊为不易。但是,正是因为经年累月的观察、评论、分析汽车市场,先生在恰当的节点,通过文章观点推动并促成了某些事件,是为建设者。
    正是因为是旁观者、亲历者和建设者的多重角色,作者注定是一个辛勤工作的人,他找线索、查资料、访人物、记速记,青灯黄卷,写得艰辛!
    我很敬重这种态度,不去做领域内的权势人物,甘于伏案,创立自己独特的写作范式,丰富了汽车报道的内容创作,值得更多的人去体会这种态度带来的快乐。
    作者一直嘱我写序,我自知难当重任,拖延数月,但也让我有机会盘桓多日,细细研读书中“何谓文化”“知中之境”“车路如山”“野心时代”等四辑。读罢全书,掩卷发现,每个篇章,都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一个命题:未来的汽车将是怎样的,又应当是怎样的。
    今日,恭敬不如从命,品味作者淡泊老成、审视深邃文风之后,写下以上数语。
    望不耽阅赏。
    周海滨
    2017年11月7日立冬

后记

  

    汽车是解读现代文明的钥匙
    感谢海滨兄将拙文收集编辑成书,心中不免惶恐,忐忑不安。原因不外有三:首先是旧文;其次是过时;再次是易碎。这三点也就构成了一再推辞出集的理由。在我看来,出书应以“部头”(专论或专著)为重,小觑集刊。但海滨兄不这样认为。他说,这是真实的记录。因他是编辑出身,又是传记作家,内行之人,花了两年时间才编完付梓,让我感慨良多,除了感激,就是回想和反思。
    收集在这里的文字多半是及时性的新闻言论,所以它是“易碎”的,不免浅显或粗糙,但真诚而不夹私货。即便是今天,汽车依然是深不可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它是旧文,有时过境迁之意,虽属无用之用,但可留作参照,也算对汽车大潮观察的一个视角。尽管记述过眼烟云,但留下的并非往事如烟。时而唏嘘或扼腕,时而兴奋或希冀。今天看来理所当然,过去则匪夷所思。这就是历史。汽车对于国人来说,从“梦”到“逸乐”,不是简单的“现代化”过程,而是“诗意”的开始。虽有“隐痛”或“挑战”,却不失为富强的利器或思考的工具。
    有鉴于此,把点滴写成专栏,急就成章,周到欠详,在所难免,故而汗颜。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感谢为我开设专栏的诸位友人的盏情。他们是:《汽车导报》的徐茜、《名车志》的缪俊、《东方早报》的贾岱、《第一财经日报》的钱蕾,以及《汽车有文化》的周海滨等。是他们促成了这些文字变成了铅字,留下了我在汽车圈跋涉的脚印。当然,要感谢的不止是他们,还有很多向我约稿的友人,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三十年弹指一挥。我也随汽车的脚步由黑发变成白翁。回头看,汽车其实是一门显学。有道是,汽车百年看上海,60年看长春,30年看安亭。这只是对汽车“物”的认知,以西方为参照,尚未来得及对汽车“教化”的思考。现在看来,开掘汽车“教化”资源是时候了。这不仅是造车的需要,提升自信的“物化”,还是认知时代和未来的载体。这就像互联网一样,发明虽在美国,落地则在中国。汽车也会这样,中国将会成为“互联网汽车”大国,改变的也许不仅是汽车本身,还有我们自己。这是时代之需。“物质进步如果不转化为精神享受就毫无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汽车已不是汽车,而是时代大潮里的桅杆。以此为切口,会看到更为宽阔的汽车视域,发现汽车的学问大有可为,可以扯起“境界到世界”的理想风帆去远航。由此,汽车的边界就会拓宽,变成每个人的胸襟和大海,这又岂止是诗和远方?
    汽车对于当下中国不正是解读现代文明的一把钥匙?相信这把钥匙也会为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
    2017年5月1日于江浦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