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东西自选集/当代华语文学名家自选集系列/路标石丛书

  • 定价: ¥58
  • ISBN:978754552850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623页
  • 作者:东西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东西自选集》是东西的作品自选集。东西被评论界称为“新生代作家”。本书精选和节选了东西的各类代表性作品,东西是一个真正对任何事物都“不失好玩之心”的作家,他的作品也通过一种“善意”和“幽默”,写出了生命自身的厚度和韧性;他写了悲伤,但不绝望;写了善恶,但没有是非之心;写了欢乐,但欢乐中常常有辛酸的泪。他的小说超越了现世、人伦的俗见,有着当代小说所少有的灵魂追问。

内容提要

  

    东西著的这本《东西自选集》精选和节选了东西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后悔录》《耳光响亮》,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救命》《目光愈拉愈长》《慢慢成长》等,短篇小说《你不知道她有多美》《请勿谈论庄天海》《蹲下时看到了什么》《双份老赵》《送我到仇人的身边》等,散文《寻找中国式灵感》《文学的远与近》《虚构的故乡》《关于小说的几种解释》等,全面反映了东西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成就。

媒体推荐

    余华(作家)——东西选择了生机勃勃的叙述方式之后,欺压和抵抗还有丑恶和美好都以生机勃勃的方式呈现出来……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很多年后,我们会为这个时期有东西这样的作家而感到幸运,他使我们侥幸地逃脱了彻底的平庸。作为当代最有韧性的小说家,东西有能力把握独特的小说叙述意识,并且能够通过饱满的语言执拗地揭示历史和生活的真相,这使他的小说始终保持艺术和生活的质感。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评论家)——东西是一个真正对任何事物都“不失好玩之心”的作家,他的作品也通过一种“善意”和“幽默”,写出了生命自身的厚度和韧性;他写了悲伤,但不绝望;写了善恶,但没有是非之心;写了欢乐,但欢乐中常常有辛酸的泪。他的小说超越了现世、人伦的俗见,有着当代小说所少有的灵魂追问。

作者简介

    东西,原名田代琳,1966年出生于广西天峨县,被评论界称为“新生代作家”,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救命》《我们的父亲》《请勿谈论庄天海》,以及《东西作品集》(8卷)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凭长篇小说《后悔录》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2005年度小说家奖”;长篇小说《篡改的命》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1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获《腾讯·商报》“华文好书2015年度文学类好书奖”,作者凭此小说获第六届“花城文学奖·杰出作家奖”。

目录

长篇小说
  篡改的命(选章)
  后悔录(选章)
  耳光响亮(选章)
中篇小说
  没有语言的生活
  救命
  目光愈拉愈长
  痛苦比赛
  慢慢成长
  不要问我
短篇小说
  你不知道她有多美
  请勿谈论庄天海
  蹲下时看到了什么
  双份老赵
  私了
  送我到仇人的身边
  我们的父亲
  雨天的粮食
  溺
散文随笔
  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
  寻找中国式灵感
  真正的经典都曾九死一生
  文学的远与近
  虚构的故乡
  每天都有新词句
  先锋小说的变异
  从“马航失联”扯到中国编剧
  关于小说的几种解释
  相信身体的写作
  要人物,亲爱的
  好像不是虚构,而是现实
  代跋在命运的万壑千沟之间——论东西
  以长篇小说《篡改的命》为切入点
附录
  东西主要作品出版年表

前言

  

    新华文轩集团在做一套当代作家的自选集,第一批将出版陈忠实、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王蒙的自选作品,目前签约的则还有熊召政、王安忆、赵玫、方方、池莉、苏童等同行文友,今后还将考虑出版港澳台及海外华语作家的自选作品。好事,盛事!
    现在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声势,人们的注意力正在被更实惠、更便捷、更快餐、更市场、更消费也更不需要智商的东西所吸引。老龄化也不利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因为老人们坚信他们二十岁前读过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坚信他们在无书可读的时期碰到的书才是最好的,就与相信他们第一次委身的情人才是最美丽的一样。新媒体则常常以趣味与海量抹平受众大脑的皱折,培养人云亦云的自以为聪明的白痴,他们的特点是对一切文学经典吐槽,他们喜欢接受的是低俗擦边段子。
    孟子早就指出来了,“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强调的是心(现在说应该是“脑”)的思维与辨析能力,而认为仅仅靠视听感官,会丧失人的主体性,丧失精神的获得。因为一切的精神辨析与收获,离不开人的思考。
    当然,耳目也会激发驱动思维,但是思维离不开语言的符号,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的艺术,是头脑与心灵而不仅仅是感觉的艺术。文艺文艺,不论视听艺术能赢得多多少倍的受众,文学仍然是地基又是高峰,是根本又是渊薮。文学的重要性是永远不会过时与淡化的。
    当代文学云云,还有一个问题,“时文”难获定论,时文受“时”的影响太大。学问家做学问的时候也是希罕古、外、远、历史文物加绝门暗器,不喜欢顺手可触、汗牛充栋的时文。
    但读者毕竟读得最多最动心动情最受影响的是时文。时文晒一晒,静一静,冷一冷,筛一筛,莫佳于出版自选集。此次编选,除王蒙一人而外都是“文化大革命”后“新时期”涌现的作家,基本上是知青作家。知青作家也都有了三十年上下的创作历程与近千万字的创作成果。几十年后反观,上千万字中挑选,已经甩掉了不少暂时的泡沫,已经经受了飞速变化与不无纷纭的潮汐的考验,能选出未被淘汰的东西来,是对出版更是对读者的一个贡献。以第一批作者为例,陈忠实的作品扎根家乡土地,直面历史现实,古朴淳厚,力透纸背。史铁生身体的不幸造就了他的悲天悯人,深邃追问,碧落黄泉,振撼通透,沉潜静谧。张炜对于长篇小说的投入与追求,难与伦比,乡土风俗,哲思掂量,人性解剖,一以贯之,未曾稍懈。韩少功更是富有思辨能力的好手,亦叙亦思,有描绘有分解,他的精神空间与文学空间纵横古今天地,耐得咀嚼,值得回味。我的自选也忝列各位老弟之间,偷闲学学少年,云淡风清,傍花随柳,作犹未衰老状,其乐何如?
    我从六十余年前提笔开写时就陶醉于普希金的诗: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
    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残酷的时代歌颂过自由,
    为倒下去的人们,祈求宽恕同情。
    ……不畏惧侮辱,也不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心平静气地容忍。
    看到文友们的自选集的时候,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诗篇《纪念碑》。每一个虔诚的写者,都是怀着神圣的庄严,拿起自己的笔的。都是寄希望于为时代为人民修建一尊尊值得回望的纪念碑来的。当然,还不敢妄称这批自选集就已经是普希金式的纪念碑,那么,叫路标石就好。几十年光阴荏苒,总算有那么几块石头戳在那里,记录着时光和里程,记忆着希冀和奋斗,还有无限的对于生活、对于文学的爱惜与珍重。它们延长了记忆,扩展了心胸,深沉了关切与祝福,也提供给所有的朋友与非朋友,唤起各自的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