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欧洲五十年(一卷印象集)/与大师同行

  • 定价: ¥48
  • ISBN:978754731232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页数:426页
  • 作者:(英)简·莫里斯|...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2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简·莫里斯被欧洲文学界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叙事作家”,其文学作品受到广泛好评。《欧洲五十年(一卷印象集)》是其文学作品之一,作者在欧洲各地徜徉,以其所见由感而发,从宗教异端讲到艺术,从种族和领土的历史渊源讲到风俗习惯,从神圣罗马帝国讲到欧盟,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欧洲历史文化的画卷。

内容提要

  

    《欧洲五十年(一卷印象集)》是作者简·莫里斯于20世纪下半叶50年内在欧洲各国游历的一部“印象集”,虽是旅行文学,却远超过描写视野所及的景物和感官感受的层面。莫里斯的参战经历、国际记者的从业背景以及历史知识的深厚积淀都使其作品能够更多深入到历史与文化中,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挖掘、梳理。
    此书内容始于基督教历史及异教信仰,进而描写各个国家的民族构成、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主题包含欧洲的海、河流、船只、贸易网络、港口、城邦、皇室、诸侯、战争等,最后终于梳理从神圣罗马帝国到欧盟等一系列统一欧洲的尝试,从而对欧洲的未来作出大胆预言,全书涉及欧洲地理、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可谓全面而深入。

媒体推荐

    一如既往的简·莫里斯,以记者和军事记者的敏锐、作家的敏感、纵深贴近土地的细致观察、拉开距离的历史判断力,以及优雅的书写,从“二战”结束时一个19岁的英国皇家骑兵进驻欧陆开始,展开50年欧洲风云的长卷,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林达
    这是简·莫里斯无与伦比的形式的巅峰……就像在一个良宵,聆听一位健谈者。文章令人信服、切中肯綮、清晰流畅,不时抛出有争议的观点,但又绝不专横……谁不希望与之为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迈克尔·迪布丁
    简·莫里斯最有创造力的作品。
    ——《卫报》薇拉·鲁尔

作者简介

    简·莫里斯(1926—2020),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生于威尔土,原名詹姆士·莫里斯(男),参加过二战,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53年,他随英国探险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独家报道了这一消息,轰动世界。她直面过切·格瓦拉,亲眼见证并报道了苏伊士危机,在耶路撒冷发回审判艾希曼的报道……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她的身影。
    1972年,她接受了变性手术,从“他”变成了“她”,变性之后依旧与妻子生活在一起,开始专注于旅行与写作。她游遍全球写下关于悉尼、威尼斯、中国香港、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游记与散文,著作超过40部,包括旅行文学、历史与小说等。莫里斯惯于将其广博的历史知识与深沉的思考融入叙事之中,创造出一种过往与今世、梦境与现实、精神与世俗相纠缠的独特文学空间。
    她是英国皇家文学院成员,曾获得英国金笔奖与爱德华·斯坦福旅游写作杰出贡献奖。2008年1月,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目录

引言
Ⅰ  神圣的征候
Ⅱ  混杂
Ⅲ  民族、国家与嗜血的列强
Ⅳ  互联的网络
Ⅴ  反复发作的统一冲动
结语

后记

  

    1  回到奥德斯码头
    于是,半个世纪后,你会看到我又回到了的里雅斯特的奥德斯码头。“韦林碰到了啥事儿?”我还住在威尔士,并且会一直住下去,但“二战”后几乎每年我都回到的里雅斯特住几天,在这个不同种族相遇的欧洲一角,我朝一边可以望向罗马、巴黎和伦敦,朝另一边能眺望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雅典。同它相熟的半个世纪里,的里雅斯特没有太大的变化。旅游业的车流总是毫不停息地席卷它,可怕的战火在附近燃烧,许多年陷于不断的政治变迁与经济上被忽略的状态。但在性格、气质甚至建筑方面,它同多年前我坐在这里的系船柱上写关于乡愁的随笔时相比基本上保持了原样。
    它从未重建自身。它仍然有某种怅然之感打动我,就像我年轻时初次越过被蹂躏的大陆来到此地时一样。这是我喜欢回的里雅斯特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仍然将其视为我个人的欧洲典型:因为,在20世纪末,这个古老大陆的众多民族间歇性地向统一的方向摸索时,欧洲的景观里也有某种怅然之感。我不再年轻,并且,正如我渴望我那个小国家成为现实,我也如此迫不及待地期望这片大陆融为一体,终结那些愚蠢的分歧,创造一个友爱的联盟,其成员无论大小,虽将属于恺撒的交给恺撒,但却为自己珍藏着那些应该属于上帝的信仰、语言、生活与爱的方式。如今我知道这辈子是看不到它了,甚至我的孙子辈也可能得生活在国家与列强的同样争拗不休的傲慢中——这种傲慢将这片大陆毁损了那么久,被歌德贬称为“过剩的记忆、琐细的冲突”。如今我意识到,50年前我在这儿感觉到的乡愁,并非对一个失落的欧洲,而是对一个从未有过并且迄今仍未实现的欧洲。
    2  欧罗巴万岁!
    但我们仍然能够希望和努力,并对这个永远神奇永远重要的世界一角中当下已达之境表示感激。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和一个朋友登上一艘从斯普利特沿达尔马提亚海岸开来、停在的里雅斯特湾的帆船。如今没有这种船了。它是欧洲人实际使用的最后一代帆船,船首钝,船幅宽,有祈愿好运的红帆和船头上画出的大眼睛。我们只带了几瓶便宜的汽酒,再拿不出任何更好的东西,于是就在那宽阔的港口里,在温柔摇晃的船上,同船长一起喝酒。他倚靠在一捆绳子上,向天上聚集的星星敞开心怀,对着夜空唱起悲哀的普契尼咏叹调。“欧罗巴万岁!”我的叫声像在埃皮达鲁斯那天。一样几乎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