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名人传(部编教材指定阅读)

  • 定价: ¥26.8
  • ISBN:978755940790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294页
  • 作者:(法)罗曼·罗兰|...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名人传(部编教材指定阅读)》是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

内容提要

  

    罗曼·罗兰著的《名人传(部编教材指定阅读)》是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文艺巨匠的人生传记组成。
    贝多芬一生备受耳疾的折磨,他是如何用音乐来歌颂欢乐,并与命运斗争?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最后的巨星,但他一生舍弃欢乐,舍弃荣耀,甚至舍弃自由,只为了实现心中的艺术。
    托尔斯泰被称为俄罗斯最伟大的心魂,除了为人所熟知的文学巨著,他的思想又是如何影响全世界的?
    传记中的三人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虽然各有各的园地,但他们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征途中,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真、善、美的不朽杰作,都献出了毕生精力。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20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欧洲的良心”。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作品有《名人传/经典文学名著》《母与子》《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目录

贝多芬传
  原序
  初版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贝多芬遗嘱
  书信集
米开朗琪罗传
  原序
  上篇  战斗
    一、力
    二、力的崩裂
    三、绝望
  下篇  舍弃
    一、爱情
    二、信仰
    三、孤独
  尾声  死亡
  后记  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
托尔斯泰传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少年与青年时代
  第三章  从军
  第四章  早期创作:高加索山脉的故事
  第五章  塞瓦斯托波尔:战争和宗教
  第六章  圣彼得堡
  第七章  《家庭幸福》
  第八章  婚姻
  第九章  《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章  危机
  第十一章  现实
  第十二章  艺术与良心
  第十三章  科学与艺术
  第十四章  艺术与理论:音乐
  第十五章  《复活》
  第十六章  宗教与政治
  第十七章  老年
  第十八章  尾声

前言

  

    二十五年前,当我写这本篇幅短小的《贝多芬传》时,从未想过要完成有关音乐学方面的著作。
    记得1902年,我正处于一段焦躁不安的时期,经历着一场兼有毁灭与重生作用的暴风雨。我从巴黎逃出,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支撑我意志的贝多芬先生的故乡,在那里休息了十天,获得了片刻的心灵宁静。
    我来到他的故里波恩。我不断找寻着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们:我访问科布伦兹时,在瓦格勒的孙子们身上,我重又见到了当年的瓦格勒夫妇。在美因兹,我又听到他的交响乐大演奏会,是魏因加特纳指挥的。
    然后,我与他单独相对,倾吐着我的心声。那雾霭蒙蒙的莱茵河畔,那潮湿而昏暗的四月天里,浸淫着他的苦难、勇气、欢乐与他的悲哀;我双膝跪下。被他用强有力的手搀扶起来,并给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进行了洗礼;在他的祝福之下,我又踏上返回巴黎的路,在他的鼓励之下,我和人生重新缔了约,一路向神明唱着病愈者的感谢曲。
    那感谢曲便是这本小册子,首先发表于《巴黎杂志》,后又被贝玑先生拿去,发表在他主编的《半月刊》上。我不曾想到本书会流传到朋友圈外。可是“各有各的命运”……
    原谅我唠唠叨叨叙述这些细节。如果今日有人在这支颂歌里面,希望找到以严格的史学方法撰写而成的渊博学术著作,那么,我不得不有所答复。我自有做史学家的时间安排。我在《亨德尔》和关于歌剧研究的几部书内,已经对音乐学尽了相当的义务。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它是为受伤而濒于窒息的心灵所谱写的一支歌,是承蒙救世主让我重生与振作起来的感恩之歌,我知道,这救世主已经被我改头换面。但一切从信仰和爱情出发的行为都是如此。而我的《贝多芬传》便是这样的行为。
    大家人手一册地拿了去,让这册小书走上它不曾预料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的生灵,那一代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都焦灼地在等待一声解放的号角。这号角,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他们便去向他呼吁。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仿佛唱弥撒曲《神之羔羊》时的教堂;谁不记得那些痛苦的脸,那些注视着祭献礼的目光,那些因受着神明的启示而闪烁的光辉烛照?
    今人和古人已相隔甚远。(但今人和未来的人们会离得更近吗?)在本世纪初期,多少美好的事物尽被毁灭:战争炸开了一个窟窿,他们和他们最优秀的儿子都不见了踪影。我那本小小的《贝多芬传》将他们的形象保留了下来。这是出自一个孤独者的手笔,不知不觉,它竟和他们非常相似。而他们早已在其中认出了自己。这本书,由一个无名之辈所写,从一家无名店里流传出来,在大众手中几天之内便传播开来,它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将本书重读了一遍,虽然内容尚有缺憾,但我亦不想进行更改。因为它应当保存原来的模样,保留那一代伟大而神圣的形象。
    恰逢贝多芬百年大祭,我谨以此纪念那个时代,同时颂扬它的伟大的同伴——贝多芬,那正直与真诚的大师,那教会我们参透生死哲学的大师。
    罗曼·罗兰
    192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