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经济学理论

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精)

  • 定价: ¥69
  • ISBN:978750868451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417页
  • 作者:(美)理查德·塞勒...
  • 立即节省:
  • 2018-04-01 第2版
  • 2018-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的整个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一个“激进”的观点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即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人们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甚至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常常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精)》一书中,理查德·塞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自己、对经济学、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内容提要

  

    准备好改变你对经济学的看法了吗?
    纵观理查德·塞勒的职业生淫,我们发现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激进的观点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即拥有可预测的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在该书中,塞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理性的经济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购买闹钟、转售篮球门票,还是申请抵押贷款,我们都会存在某种偏见,所做出的决定与经济学家假设的标准理性模型相去甚远。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并不理性,甚至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这种“错误”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定,也促使政府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
    理查德·塞勒著的《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精)》这本书点缀着塞勒与传统经济学思想激烈交锋的有趣故事,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了人类深层次的弱点。当经济学遇到心理学,碰撞出的火花将对个人、管理者和决策者产生深远且富有启发性的影响。

媒体推荐

    塞勒天赋异禀,富有创造力,他不仅是行为经济学派的创始人,还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幽默的人。在这本精彩的书中,你将领略到他的这些才能。
    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思考,快与慢》作者
    在过去的30年中,经济学领域发生了一场重要的革命,理查德·塞勒正是这场革命的关键人物。对手这门令人兴奋的经济学新学科,没有比这本书更周详的介绍了。
    罗伯特·席勒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金融与好的社会》作者
    《“错误”的行为》是对行为经济学从1970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的回忆。读这部行为经济学发展史,你会对这门学科的内容、贡献与社会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只有知道了这门学科重要概念与堙论的形成过程,它与实验经济学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行为经济学。
    梁小民  经济学家
    这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的奇幻之旅,突破传统经济学的桎梏,也就突破了我们自设的思想牢宠。
    何帆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地道的经济学思维从来不假定人是理性的。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这个问题不重要,没有答案也无妨。经济学实际上研究的是存活的条件和规律。塞勒教授毕生搜罗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说到底就是在搜罗商机。读塞勒教授的书,是寻找商机的捷径。
    薛兆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观点,这本书就向我们讲述了这些观点背后的故事。如果我不得不和某位同时代的学者一起被关在电梯里,我一定会选择理查德·塞勒。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异类》《引爆点》作者

作者简介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Thaler),生于1945年,1974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执教,任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及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还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持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塞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他被公认为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先驱。
    2015年,理查德·塞勒当选美国经济学学会主席。
    2017年,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主要著作还有《赢家的诅咒》和《“错误”的行为》。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引言
第一部分  行为经济学的发轫:1970—1978年
  第1章  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
  第2章  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
  第3章  非理性行为清单
  第4章  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
  第5章  加州圆梦之旅
  第6章  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  心理账户:1979—1985年
  第7章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
  第8章  沉没成本
  第9章  漏水的桶与财务预算
  第10章  扑克牌桌边的怪诞行为
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1975—1988年
  第ll章  意志力和延迟消费
  第12章  计划者与行动者
  第13章  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
第四部分  我与卡尼曼合作的时光:1984—1985年
  第14章  怎样才算公平?
  第15章  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
  第16章  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
第五部分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1986—1994年
  第17章  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
  第18章  股市、赛马与反常现象
  第19章  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
  第20章  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
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1983—2003年
  第21章  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
  第22章  股市反应过度了吗?
  第23章  价值股比成长股的风险更大?
  第24章  价格并不都是合理的
  第25章  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
  第26章  果蝇、冰山和负股价
第七部分  助推计划:1995年至今
  第27章  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
  第28章  挑选办公室的风波
  第29章  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
  第30章  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
第八部分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004年至今
  第31章  “明天储蓄更多”计划
  第32章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
  第33章  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结语
注释
致谢

前言

  

    接地气的经济学
    ——理查德·塞勒与行为经济学
    我是学主流经济学出身的。读的教科书、专著、论文都是主流经济学的。出于赶时髦,也读了点儿新剑桥学派、新左派和新制度学派,诸如琼·罗宾逊、斯威齐、加尔布雷思的著作,但颇为不屑。而且,读这些非主流的东西,反而加强了我对主流经济学的信念。以后我按主流经济学的思想写教科书、专著或论文,也用这一套来讲解和思考。如果把主流经济学作为一种宗教,我就是一个“受洗并虔诚的信徒和传教士”。
    不过在学习与思考中,在与学生、朋友的交流中,我对主流经济学“教义”的基础之一——“理性人”假设有了些许不敬。主流经济学的假设是“理性人”。理性人的特点之一是自私,即“经济人”;特点之二是自觉地(或者说本能地)按最大化原则行事,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机会成本、边际分析法等原则做出选择。但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和在社会上活动交往的增加,我对这种理性人假说逐渐有所动摇。“自私”固然是人的本性,但自私的人也有许多不自私的行为。这种行为肯定不是主流,但对社会却有不可忽视的效果。在美国,没有那些成功人士的捐助,能有那么多的名牌大学和基金会吗?正是许多人无私的奉献,才有了这个社会上许多美好的东西。按理性的方式行事,更有些远了。许多人其实是以非理性的方式行事的。以我自己为例,效用最大化、边际分析法,我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消费中有几次想到了这些原则?而且从事后来看,我的许多次消费肯定是边际效用为零,甚至为负。这种不理性在许多人身上都多次发生过。即使那些创立这些理论的人,他们会完全按照理性的方式做选择吗?看来经济学这个手电筒是用来照别人的,但最后谁也没照到。
    理性人假说的动摇绝非小事,因为整个经济学体系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个前提,严密、精致的理论分析,逻辑性极强的数学推导,就都不那么坚实了,由此得出的结论也要打个折扣。经济学的基本中心之一就是证明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建立在理性人假说之上的一般均衡理论证明了这一点。从历史实践来看,谁也不会否认市场机制。但“完善”二字绝谈不上。市场机制出了多少问题?引发了多少次灾难?人们选择市场经济,并不在于它完善,而在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当然,经济学家也不会长期忽视这些问题。其实,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他提出“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同时,也提出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看不见的手会引发的问题。可惜他的继承者新古典经济学家忽略了后一种分析,而夸大了前一种分析。也许还有特立独行的学者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们被势不可当的主流经济学淹没了,也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因愚蠢的虔诚而不思考其他。
    不过人们终究会不断追寻真理。强调理性人假说和市场机制完善性的主流经济学总会遇到挑战。最早产生影响的是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说。西蒙教授认为,人不可能像主流经济学认为的那样完全理性,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有理性,但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时理性,有时不理性;在有些问题上理性,在有些问题上不理性。换言之,理性是有限的。西蒙由于这个理论和其他贡献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后兴起的则是我们这里要重点介绍的行为经济学了。
    主流经济学日益数学化,靠数学推导建立了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在现代,奠定数学分析方法基础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我们不否认数学工具的运用和由此产生的数学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学发展的重大意义,但主流经济学并不完善,数学方法也不是研究经济学的唯一方法,这就产生了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不是纯理性人,而是社会人。决定人们决策的不仅仅是经济理性,更重要的还有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中既包含理性,也包含许多非理性的,或者利己但不理性的因素。这些心理因素无法用数字来表达,也不能包括在数学模型中。数学模型中用随机变量来代表这些无法衡量与无法预测的因素,实际上否认了这些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行为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就要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类行为的实验出发。所以说,观察现实和实验经济学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2002年,对实验经济学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弗农·史密斯和对行为经济学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丹尼尔·卡尼曼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绝非偶然(可惜另一位对行为经济学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由于英年早逝未在获奖之列)。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另一位行为经济学大师理查德·塞勒终于在2017年获得诺奖。行为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因此我称之为“接地气的经济学”。
    ……
    第三本书《“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可以看作一本回忆录,不过不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而是对行为经济学从1970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的回忆。书中介绍了众多经济学家对这门学科做出的贡献,勾勒了一幅群体图像。当然,也有塞勒本人在这一学科中耕耘并做出贡献的记录,包括他与特沃斯基、卡尼曼等人的合作。读这本行为经济学发展史,你会对这门学科的内容、贡献与社会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只有知道了这门学科重要概念与理论的形成过程,它与实验经济学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行为经济学。
    了解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还应该注意几点。第一,行为经济学并不是对主流经济学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扬弃”。它用的许多概念和分析方法仍来源于主流经济学,不了解主流经济学也学不好行为经济学。塞勒也认为,就整个经济学而言,还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主流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无非是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经济学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从而更有助于建设一个美好世界。第二,行为经济学前途无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行为经济学,它目前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微观领域,但塞勒预见它会进入宏观领域,还会有更丰富的成果。第三,行为经济学主要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创立的,它用的例子、进行的实验都以美国为背景,分析的中心是美国人的行为。它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中国人的行为有自己的特色,心理也不同于美国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制度与美国有很大区别。因此,如何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国人的行为,设计出适合中国的助推方法,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也许在运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国人的行为时,我们还可以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这三本书都不是“沉闷的经济学”,也没有数学统计,读起来很有趣,大家都可以读懂。这三本书可以浅读、泛读,也可以深读、精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并有不同的启发与收获。读者可以先读《“错误”的行为》,对行为经济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读其他两本书。
    愿你愉快地读完这三本书,帮助你摆脱“偏见”与“谬误”,做出更好的选择,你也可以“助推”一下朋友和家人,让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经济学家  梁小民
    2018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