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乡思九章

  • 定价: ¥45
  • ISBN:97875190320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联
  • 页数:241页
  • 作者:胡建业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收在这个由胡建业著的《乡思九章》中的五辑31篇约17万字的文稿,写作时间横跨了一个甲子。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读高中、本科时的习作,如《与本和相处的日子》《梧桐叶影》《一股蕴藏的爱》,那是些缅怀故友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有从事机关工作期间的偶作,这涵盖了“闲情偶记”辑中的几乎全部文稿;而全集主体部分,是退休后写的回忆录式的“反刍”,如“乡思九章”全辑和“十年寒窗”辑中的主要文稿。经六十年寻寻觅觅,方在散文天地拾掇出一方“书田”,深感笔耕成文之不易。

内容提要

  

    胡建业著的《乡思九章》共31篇,分为乡思九章、十年寒窗、闲情偶寄、江湖杂忆、序跋书评等五辑。
    “乡思九章”,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并真实地攝录了其故乡——淮滨—隅的胡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和生活在这一时空里的人物命运的起伏嬗变,深刻地揭示了产生这些嬗变的社会动因。
    “十年寒窗”,则是朝花夕拾式的纪实性回忆,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立国伊始,一些稍纵即逝、鲜为人知的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和花絮。
    “闲情偶寄”,为作者的工作、生活感悟。“江湖杂忆”,为作者的纪实性回忆与思考。“序跋书评”诸篇,也渗透着作者在精神层面上的诸多上下求索与感悟。
    五辑中,尤以“乡思九章”、“十年寒窗”两辑,因穿越时空一个甲子,徜徉于历史长河之滨,踏浪拈花拾贝,而具有难以复制、令人掩卷沉思的“标本”的意义。

作者简介

    胡建业,安徽蚌埠人。六十年代由大学中文系毕业,做过高中语文教师、县教育教研室主任、县政府秘书、县委办秘书科长;“文革”期间,下放农村四年半;后任江苏省司法厅办公室主任兼《法学天地》杂志社社长、总编,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理事,江苏省法制新闻协会常务理事。有论著《司法信息概论》、通讯评论集《纤夫的脚印》等。其文稿与诗作,多次在全国分获一、二、三等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江淮风雅”首席版主(网名苏声),中华散文网特约编审。

目录

历史前行中的个人话语(代序)/焦群
乡思九章
  遥远的祖辈
  庄南的小溪
  从南山到北山
  消逝的庄园
  无声的便咽
  彩色的田野
  欢腾的村巷
  摇曳的烛火
  迷离的启蒙
十年寒窗
  青青“黄连头”——读书最忆是蚌埠(初中篇)
  排红芙蓉树——读书最忆是蚌埠(高中篇)
  原野油菜花——读书难忘在合肥(本科篇)
  与本和相处的日子
  梧桐叶影——纪念故友颜镇忌辰一周年
  一股蕴藏的爱——读颜镇遗诗札记
闲情偶寄
  长江潮
  纤夫的脚印
  阅读天花板
  自然天姿海参威
  蓝天园记
  江上青烈士遗诗面世记
江湖杂忆
  我的三等功奖章
  十年磨一剑——从《江苏司法行政》到《法学天地》
序跋书评
  《勤劳致富一百例》前言
  先严胡少田年谱——先严胡少田年谱编后絮语
  《胡少田诗文集》后记
  《白衣小学前半纪史略》后记
  《纤夫的脚印—胡建业通讯评论集》后记
  世界由不得我们——读焦群先生《穿过别人的城市》
  一部横空出世的“人文小说”——再读焦群先生《穿过别人的城市》
后记

前言

  

    读完大学同窗胡建业的《乡思九章》,我不能不惊叹地感到,他在以非凡的记忆、非凡的体验、非凡的认知,取散文作载体,糅以史家之笔触,在书写自己的经历中,悄然渗透出那个历史年代的历史教训。我遂将此篇序言,题为“历史前行中的个人话语”。
    他是我大学及毕业后的相知同学和挚友,少有抱负,奈何囿于当时的历史情境,未能一展少年壮志。但在晚年的人生舞台上,终于集结平生所蓄,做了一次庄重的亮相,把一页页非凡的思考,书之于竹帛,留传给新生代,向明天的祖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考卷。
    《乡思九章》全书31篇,分为乡思九章、十年寒窗、闲情偶寄、江湖杂忆、序跋书评等五辑。
    作者在首辑“乡思九章”中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并真实地摄录了其故乡——淮滨一隅的胡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和生活在这一时空里的人物命运的起伏嬗变,深刻地揭示了产生这些嬗变的社会动因。
    “十年寒窗”,则是朝花夕拾式的纪实性回忆,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伊始,一些稍纵即逝、鲜为人知的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和花絮,为今天的读者填补了昨天校园生活的诸多感性认识空白。由于这段从初中到大学的求学史,在时间上正与我同,是以引发的共鸣共振也就尤烈。
    “闲情偶寄”,为作者的工作、生活感悟。“江湖杂忆”,为作者的纪实性回忆与思考。“序跋书评”诸篇,也渗透着作者在精神层面上的诸多上下求索与感悟。
    五辑中,我认为尤以“乡思九章”“十年寒窗”两辑,因穿越时空一个甲子,徜徉于历史长河之滨,踏浪拈花拾贝,而具有掩卷沉思、令人难以复制的“标本”的意义。
    其中,《无声的哽咽》和《从南山到北山》两篇,足堪催人潸然泪下。前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宅心仁厚的女性的无限悲情,后者让我们从侧面看到了一位志在四方的男儿的沉浮起落……这不独是淮滨人家的个案,而是在20世纪极“左”思潮泛滥于五千年文明古国时,诸多同命运人之命运轨迹的真实写照和缩影。这不能不令人掩卷沉思:在依法治国的21世纪,如何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权民生,慎待善待每一个生命个体,而不让昨天的悲剧重演。
    掩卷静思,心潮起伏。油然联想起,近几年,出身于清华、北大的时代精英,连续出版了一批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历史教训的书籍。还有一些经历过时代风云的有识之士,也在历史书架上摆出了自己的成果。一位学者说得好,“个人的甜酸苦辣和国家的盛衰兴退息息相关,这些个人‘史著’,是中国当代史不可或缺的见证。这些带着体温的著作,是生命史、心灵史,也是社会史,是‘历史河套’里的一个个鲜活的、多彩的浪花”。
    《乡思九章》,当属此列,可以毫无愧色地跻身其间。为此,我将此书荐给读者,请跟我一起翻开第一页。
    是为序。
    (2016年6月21日)

后记

  

    收在这个集子中的五辑31篇约17万字的文稿,写作时间横跨了一个甲子。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读高中、本科时的习作,如《与本和相处的日子》《梧桐叶影》《一股蕴藏的爱》,那是些缅怀故友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有从事机关工作期间的偶作,这涵盖了“闲情偶记”辑中的几乎全部文稿;而全集主体部分,是退休后写的回忆录式的“反刍”,如“乡思九章”全辑和“十年寒窗”辑中的主要文稿。经六十年寻寻觅觅,方在散文天地拾掇出一方“书田”,深感笔耕成文之不易。
    我的高三语文老师——蚌埠市首位语文特级教师金平先生曾言,我宜向散文方向发展。可跨出校门后,我主要从事的是机关“文牍”工作,整天同领导讲话、主题报告、典型材料、信息简报、通知决议等打交道,四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地夙兴夜寐,“为他人作嫁衣裳”,根本无暇再涉足散文这一“殿堂”。“江湖杂忆”辑中的几篇文稿,对此际遇做了极具说服力的印证。直到后来兼任《江苏司法》《法学天地》总编和被聘任为《东方法治导刊》编审后,方零零星星地写了一些散文,收进“闲情偶记”辑中。
    退休后,闲下来了,才终于得以重圆写散文之梦。先集中精力,从2005年8月到2007年4月,完成了“乡思九章”辑中的九篇文稿;接着续写了“十年寒窗”辑中的几篇文稿。在动笔写这些回忆录式的文稿时,我并未跟自己说,要以一己之经历,去诠释某一历史时期之某些值得探讨的历史现象。不意一些先睹为快的友人浏览后称,读这些文稿,往往会令人引起一些思索,让人不能不去拷问自己的良知,重新审视一下已经走过的道路,以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去嘹望前进的方向。他们一致评价说,这些文稿具有相当的社会认知价值。这给我以极大的鼓舞。
    为此,我列了计划,准备再写几篇,还订了篇目,如“我的兄弟姐妹”(我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一妹)、“乡邻乡亲”“编辑部故事新编”等。但令人扼腕的是,老伴薛庆华自2009年初,患脑疾致两腿难以直立行走,生活渐渐不能自理。八年来,由拄单拐到拄双拐步履维艰,再到坐轮椅尚须人扶持,且智力急遽下降,动辄发无名之火,难以让外人护理。于是照顾她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的双肩。这负荷日沉于一日,使我难得静思长考,拂笺动笔写新章,而只能暂时封笔,将目光投向格律诗词,趁照顾她的间隙,零打碎敲地涂写点短平快的律绝顺口溜之类,聊以自娱自乐。受此情势所迫,我只能将之前积下的散文文稿,先行收拢打包,合成一集付梓。
    所以,这个集子,是个“早产儿”,定有诸多先天不足之处,定有诸多未及打磨推敲的瑕疵,衷望行家和读者多予指正。
    (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