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工商管理 > 商务技能

哈佛商学院商业道德修炼课

  • 定价: ¥45
  • ISBN:9787569918892
  • 开 本:16开 平装
  • 作者:(美)米歇尔·安特...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哈佛商学院商业道德修炼课》作者米歇尔·安特比用简练的文笔、准确的文字,从个人的角度,近距离描述了人称美国商界西点军校的哈佛商学院的内部工作机制。书中介绍并尖锐评判了哈佛商学院刚入职教职工慢慢习得的日常惯例、习俗和理论。本书就记录了这些怪异的事情以及对它们的研究结果——对道德追求的组织基础的探索研究。

内容提要

  

    哈佛商学院作为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正在培养众多世界500强的未来领导者。米歇尔·安特比ZHU DE 《哈佛商学院商业道德修炼课》介绍了哈佛商学院是如何正式、非正式地确保教师和学生接受他们适度的商业道德标准以及如何培养未来商界精英的具体做法。哈佛商学院把德育的理念融入组织、传统与仪式的方方面面,力求通过一个良好的德育平台,潜移默化地帮助商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
    本书妙趣横生、观点鲜明、语言犀利,却丝毫不乏严肃的成分。无论你是向往哈佛商学院的莘莘学子,还是孜孜以求地寻找合理策略以践行商业道德教育的企业管理者,抑或只是希望一窥哈佛商学院内部管理奥秘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值得您一读。

媒体推荐

    维维安娜·泽利泽
    《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如何塑造经济》的作者
    本书推翻了商业和道德相互独立这一传统概念。在米歇尔·安特比专业的指导下,我们了解了哈佛商学院建立其复杂道德世界的过程。安特比通过细腻的文字、精妙的论述、引人入胜的考察记录提出了有关组织道德的新理论,为组织和文化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伯特·杰克考尔
    《道德迷宫:公司管理者的世界》的作者在这本书中,米歇尔·安特比描述了一个重要组织的道德观念,以及它引导教职工和学生树立世界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
    约翰·范梅南
    《现场的故事:论人种志写作》的作者
    米歇尔·安特比用简练的文笔、准确的文字,从个人的角度,近距离描述了人称美国商界西点军校的哈佛商学院的内部工作机制。书中介绍并尖锐评判了哈佛商学院刚入职教职工慢慢习得的日常惯例、习俗和理论。
    米歇尔·拉蒙特
    《教授如何思考:学术判断的奇怪世界》的作者
    米歇尔·安特比对哈佛商学院做了细致的分析,有力地揭示了哈佛商学院这个重要组织的运作过程。他用优美的文笔细致地揭示了组织文化将利润最大化与道德问题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对高等教育、美国上层及中产阶级的形成感兴趣的人以及商科学生的必读书籍。

作者简介

    米歇尔·安特比( Michel Anteby),哈佛商学院教授,专职研究企业人士在商业行为中的组织行为和心理学。著有《道德灰色地带:副产品》( Moral Gray Zones:Side Productions)、《身份》( Identity)、《条例是一家航空工厂》( Regulation is an Aeronautic Plant)。

目录

序言
前言  道德惯例化
第一章  通往世界的天桥
第二章  重塑学术纯度
第三章  在沉默中宣讲
第四章  (非)脚本化过程
第五章  做其他人不做的事
第六章  选择有合适态度的教师
结论  无声沉默
后记
附录  数据与方法
致谢

前言

  

    “在对一家工厂做完研究后,你为什么不写一写哈佛商学院呢?”我的博士论文导师开玩笑地说。离开纽约去哈佛商学院做助理教授的前一天,我约她一起喝咖啡。她知道我非常喜欢做实地调查,料定我无论教学任务有多重,都要把它做成。我们讨论了十几个可行的方案,写商学院志就是其中一个。不过,当时我根本没把它放在心上。
    在波士顿待了几个月后,我渐渐觉得导师的话有些道理。那时我刚写完一篇有关航空工厂的论文,惊奇地发现它与我的新东家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例如,学生规模大(全日制学生将近2000人),需要类似大型工厂所拥有的标准化。教授和职员也存在精细的劳动分工。学院中包括备课、讲课等许多必要流程,让我觉得就像一条组织良好的流水线。不过在那个时候,我仍然没把导师的建议放在心上,而是去做别的项目了。尽管如此,我从那时起开始写日志,记录自己在商学院的体验,这后来成了该研究的观察笔记。(我很早就养成了记录不同场合体验的习惯,但并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
    我对寻找外地奇异的实地调查地点十分感兴趣,一直沉迷了好几年。之后,我开始在波士顿本地附近寻找,并拜访当地工商界领袖。在谈话中,我不断发现很多有趣的线索。不过我们交谈的重点除了他们的工作领域外,还几乎同样放在了对哈佛商学院这所我刚加盟的学校的讨论上。我访问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会问我在商学院干得怎样。经历过几次同样的遭遇后,我问一个资历稍长的同事,别人是不是也问过她类似的问题。“经常如此。”她回答,继而面带微笑地说,自己会永远给同样的答案:“哈佛商学院很好。”她这种把话题从个人引向集体的高度——从“我”到“哈佛商学院”——的回答让我俩都大笑起来。我后来也养成了这样回答的习惯。
    我觉得,是她的回答让我开始研究哈佛商学院教职工的社会化,以及这种社会化对学生教育的潜在影响。不过,做这样的事后推理过于简单。我一直都很喜欢观察社会模式,喜欢从它们的点点滴滴开始构建大的社会形态体系。(我姐姐很早就看透了我,说我骨子里就是个研究人类学的。)从踏进哈佛商学院校园的第一步起,我就发现它与我原来所在的城市大学邋遢的环境迥然不同,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而且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觉得有必要迅速了解那些其他老资历同事已经知晓,但我还没完全明白的事项。不可避免地,我要研究分析学院的环境。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必须将教育意义的追求惯例化。学院每年要接收近900名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在他们两年的学习生涯中,他们要潜心追求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共同目标。对于访客来说,哈佛商学院是一个半公共、参观完就离开的地方,但是对学生来说,它是一个更私密、要待很长时间的地方。大部分学生在校园里吃饭、学习、睡觉、梦想,他们的社交生活通常都围绕校园活动展开。在普通的一周内,他们要阅读大量学习资料,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深入分析这些资料。随着这种社会化进程的展开,学院里200多名教师就像在编舞的芭蕾舞舞蹈教练一样。他们虽然不住校,但他们也被社会化为整场舞蹈作品的一部分。这种集中的社会化进程创造了某种社会孤岛效应,也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集体视角。
    学院旁边的河流将哈佛商学院与哈佛大学其他校区及剑桥城分离,更是扩大了这种孤岛效应。(学院另一边是体育场、铁路调车场和几英亩未开发的荒地。)学院这种与世隔离的环境,让人想起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描写的他所经历过的西太平洋上的小岛。我在学院工作伊始所碰到的一些惊奇的日常做法,就跟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群岛(Trobriand Islands)上经历的一样怪异。我在加入哈佛商学院时,根本没想到会在国内碰上这些怪异的事情。如今,那些令我惊奇的事已让我习以为常。这本书就记录了这些怪异的事情以及对它们的研究结果——对道德追求的组织基础的探索研究。

后记

  

    2009年工工月末的一天,当我还在办公室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那年秋天,我是申请晋升非终身副教授的候选人之一。“请稍等,院长想要和您谈谈。”电话那端告知我。在那段时间获得晋升的同事告诉过我,无论晋升结果如何,院长都会给每位候选人单独打电话来告诉他们学院的决定。在结果公布之前等待那个不确定结果的时刻绝对是学院每位教师一生中最漫长的时刻。院长很快就告诉我,我获得晋升了。那天晚上一回到家,我就发现前门口有一瓶香槟,上面还附有院长写的祝贺我的便条。
    很快我发现,资深教师对我在学院做的这项研究议论纷纷,而且还感到有些不安。我在申请晋升材料的文件中里放了一份该研究的介绍。虽然院长办公室愿意配合我,让我能联系到相关教职工以及获取相关档案材料,但是我知道研究情景已经改变了。在我的晋升考核中,有将近80位资深同事讨论了这个项目的概况,它以我未预料过的方式影响了我的研究。学院中的一些人强烈要求我改变研究方向,去研究其他项目。为了驱逐这些压力,我把这瓶香槟收进橱柜深处,但这似乎只是一种徒劳的反抗。接下来几天,我一直没去办公室,直到早先约定好的会面让我不得不去。包括学院内的一些好友的劝慰并没有让我真的如释重负。我开始觉得暂停这项研究一段时间是唯一的出路。有些同事甚至建议说,这项研究设计太具有妥协性了,我应该完全放弃这项研究。
    几周之后,我又翻看起观察日记的前几条记录。它们抓住了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学院许多新进教师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我的观察笔记和日记记录了教师学习如何在新的视角下工作的过程。这个经历就像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0WSki)开始超布连群岛(Trobnand ISlandS)之旅时,突然感觉“十分孤独”的体验一样。回顾这个研究过程。我觉得这项研究是我应对学院视我为异类,或是我在应对组织相对沉默所产生的摩擦的一种方法。平息自己不安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是促使我进行这项研究的动力。我对这项人类学研究的希望正是能恰当地抓住并分析这种不安的感觉。相对沉默组织能很好地将成员各种不同的体验吸收容纳进其组织真空中。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不同人因为背景不同、立场不同,对无声沉默的体验也会有明显的差别。通过阐释社会化动态,本研究希望让成员,尤其是组织中少数成员,觉得不是只有自己才会感到这种明显的沉默。翻阅了观察日记后,我更确信自己应该继续这项研究。写本书也是在尝试陪伴其他组织新进入员融入到依附于相对沉默的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