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 定价: ¥39
  • ISBN:978711726132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卫生
  • 页数:332页
  • 作者:殳儆
  • 立即节省:
  • 2018-04-01 第1版
  • 2018-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群无所畏惧的蒙面天使,在一个神秘的空间里,每天为生死边缘的陌生人抵挡死神的镰刀。没有人知道你流过的汗水和泪水,也没有人抚慰你流血的伤口。只要一息尚存,绝不轻言放弃,因为你总是迷恋妙手回春的那一刻。虽然看不见你的面容,但你眼睛里充满了慈悲的光芒。
    本书为殳儆著的《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内容提要

  

    H1N1甲型流感来袭,很多孕产妇和青壮年人出现重症肺炎。罗震中是抢救危重孕产妇的医疗组领队。在外部条件艰苦、医疗组临时组建、病人危重、受媒体密切关注的重重压力下,自身性格不甚成熟的罗震中用内心的执着和坚持,完美地完成了使命。罗震中,这位性格果敢坚毅的ICU女医生,在坎坷行医路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泪水,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迅速攀升。这个过程中,有奇迹般的成功,也有拼尽全力之后的挫败,有伤痕累累的心路,也有无悔的青春。
    殳儆著的《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作者以女性独有的敏锐视角,记述了重症监护病房里鲜为人知的琐碎日常,讲述了ICU紧闭的大门后,险象环生的生命故事和医生面临的考验和决策。
    在罗震中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者见证了一名医生的成长,也见证了每个生命各自不同的归宿,知微见著,获得从极限状态审视生命的珍贵体验,循罗震中的脚印,触摸生命的温度,重构生命的认知,解读生命的意义。

媒体推荐

    生命的无力感,不是虚无的笑谈,而是那扇门里此起彼伏的报警声和那扇门外家属的叹息声。监护病房的层流滤去的不仅是细菌,更是杂念,此书作者带着我们穿过那一双双求生的眼神,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去读懂医者的慎独与坚守、生命的脆弱与伟大、人性的丑陋与光辉。作者的用意不为讴歌,此书的结局不为生死,如果人生一定要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在一份读懂的爱中,静静告别!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  施琳玲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蒙面天使
    1.孤军
    2.主帅
    3.意外
    4.肺复张
    5.初捷
    6.医生,让我看看你的脸
    7.佳作
    8.俯卧
    9.重击
    10.挚友
    11.印记
下篇
  第二章  百炼成钢
    1.医生的新年
    2.你是我的眼
    3.肺腑
    4.煎熬中的成长
    5.想放弃的时候
    6.医生不能承受之重
    7.天梯
  第三章  暗夜行者
    1.伤痕
    2.刀尖下的气管插管
    3.医生,请停下片刻
    4.最后一个夜班
    5.重生
    6.行者长运
  第四章  险滩中的领航者
    1.我就是想他活下去
    2.冒险的理由
    3.快来,
    病人好像是肺栓塞了
    4.新闻关注下的ICU
    5.苦行
    6.医生的盟友
  第五章  不确定的艺术
    1.让子弹飞
    2.伙伴
    3.你不理解的“保守治疗”
    4.渐冻
    5.医生的赌局
    6.医生所说的“尽力”
    7.无处安放的伤心
    8.逆风而行
  第六章  不言谢
    1.谢师
    2.重新捡回的心
    3.史上最“麻烦”
    4.医生的职责
    5.幸福像花一样开放
    6.真心
    7.夫妻
后记
两生花

前言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人生的必经阶段。新生命的诞生总是令人瞩目;而生命的疾痛和终结,却难以为外人所知。
    在战争年代,伤痛是人生的梦魇;在和平年代,疾痛是生命的梦魇。战士在战场流血牺牲,医生在战场的付出和危险却很难被人看到。走进重症监护室(简称ICU),我们看到的是监护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和图像,看不到的是潜伏在生命航道里处处存在的险滩,看不到医生和护士如何在这生命的险滩率队领航。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是由生命险滩的亲历者讲述的生命故事。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ICU医生是生命的“摆渡人”,把能够留下的病人,尽其所能渡回这个温暖的人间;把必定走向死亡的衰老生命,用尊严、舒适和体面的方式渡向生命的彼岸。
    我希望更多医疗行业以外的读者读到这本书,从他人的生命故事中看到人生的另一个维度,了解人生的暗夜。从罗震中医生身上去了解、去理解医务人员那种具有代表性的专注和审慎的工作态度,那种忘却自我的献身精神,看到他们在执着地践行着职业的使命,坚守着内心的纯净和温暖,在医学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播撒良善,守护健康;从他们身上去了解到医学的局限性和医生在风云莫测的疾病变幻面前做出医疗决策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从他们的平凡、重复和有风险的工作去认识,医生既是健康守护者,又是普通人,他(她)们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有自己的儿女亲情,有自己的情绪、个性,甚至性格上的缺点,医生也需要“信任”,怀有“希望”,渴望“关爱”。
    希望更多医生看到这本书,在充满仁爱的医疗叙事中,体会医学人文的润物细无声的传承和传播。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医学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伴随它的是对患者的照护。医疗,不应该只是机器、药物、护理、治疗、流程、规定,缺少了理解和关怀,缺少了温暖的人情味,再先进的技术也会贬值,医生无法达到接近完美的那个目标。
    本书是一个资深的ICU医生执笔写下的真实的医疗叙事,内涵中真实的动机,主角罗震中医生并没有说,我来帮她说:“让医学成为完整的、追求完美的实践科学,成为有深度、有人性的实践科学。”

后记

  

    我的青年时代结束,有一道清晰的时间分界线,2009年冬天,性格不甚成熟的我为形势所携裹,担负起重症甲流病人抢救工作。本书上篇《蒙面天使》的故事取材于那个冬天的工作,有部分虚构的素材,也有艺术加工。但是深深的足印,的确是一步一步艰苦负重走来的痕迹。
    一个基本完成了职业技能修炼的医生,接受了一个整体工程,在特殊环境中一边治疗最危重的病人,一边理顺关系,处理医疗以外的危机:一边鼓励同伴,集结团队所有的力量;一边抚慰家属,借助媒体给公众以信心。
    疾病的变化风云莫测,复杂的工程背后还有命运的巨大变数。一份属于医生的执念,让这个坎坷的过程,成为理解医学,理解生命,理解人生的重要事件。仿佛是一个年轻医生的“成年礼”,完成了医生成熟的塑形。我们曾经在重症医学的课堂中接受洗礼。
    叶深后来,成为医院的院长。这是属于他的命运,重症医学给他的,是顾全大局,通观全局,协调互助的整体统帅能力。很多ICU医生走在这条路上,包括著名的邱海波教授,著名的于凯江教授。似乎偏离了医生职业,却能给医学带来更多、更深的影响力。
    方宇在我离开团队跳槽之后,担负起我的责任,至今继续在跋涉的途中,每次我看到他,觉得他的头发又白了一分,眼角的皱纹又多了一分沧桑。我放下的责任,他承担得很好,只是这艰苦的职业修行之路,都必须靠自己的修炼,慢慢塑形,慢慢完美。
    宝贝徒弟鹏即将修完重症医学的博士学位,已经晋升副主任医师。完美的他,是我的骄傲,是重症医学未来的希望。这个月他将在美国外科医师年会上演讲交流他的研究成果。和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携手相伴一程,目送他青出于蓝,更高更远原是老天给我的福报。
    有一天我在必胜客吃比萨,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边上有他们的可爱的小宝宝。健忘的我好半天终于想起来,那是朱慧,那个甲流孕妇。一定要见见我的脸,把我叫做“蒙面天使”的可爱的女生。数年之后,所有的伤痛都已经弥合,看见幸福的他们,会觉得,2009年的所有磨难都是值得的。
    我去帮赵师傅会诊骨科病人的时候,有一个大汉和我很亲热地打招呼:你不认识我啦!我来拆钢板了。那是断了17根肋骨的范玮。他健壮了很多很多。温柔的妻子,逢年过节会给我发来问候。
    赵师傅用他精湛的木匠手艺,继续做股骨头置换手术、复杂的颈椎胸椎腰椎手术、关节镜……逢年过节,在手术间隙,给我刻个图章。
    “我叫她如果有病一定要到这里来看”。杨易是我们医院的“骨灰级粉丝”,减肥大业基本成功。只要经过医院,他会来ICU门前按门铃,和鲍医生、王医生几个嘻嘻哈哈一番,展示一下他最近的减肥成果。开着教练车的他,穿行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开朗地和车上的学员聊他险象环生的ICU历险记。 10楼坠落的女童,和我的女儿泡泡读同一个中学。很开朗,很活泼。因为几年前的大难不死,她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长高了,很聪明。 文中的部分病例来自于浙一医院,117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陈俭,洪军,骆建军,刘景全……这些和我一样在重症医学中征战半生的ICU医生,如今成为重症医学的中坚,会继续在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创造新的奇迹。 豁达热情的王筝扬医生,指点我把过往的经历和经验,用悉心科学的临床带教,教会更多的年轻医生,培养重症医学的未来一代,同时把温暖传递下去。他说:这是一个医生职业后半程的使命。 我,数年间成为ICU中的一株奇葩。一边继续重症医学的职业修行,一边用“文科生”的使命感为重症医学,书写传奇和故事。双双,老许,美红,娟,她们聊起我的时候,会说:震中,你是我们心目中的传奇。 2018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