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科学的力量(媒体人眼中的科学与科学家)

  • 定价: ¥98
  • ISBN:978703056749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404页
  • 作者:编者:陈鹏
  • 立即节省:
  • 2018-04-01 第1版
  • 2018-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陈鹏主编的《科学的力量(媒体人眼中的科学与科学家)》作为一本年度的新闻报道汇编,本书可能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严谨的逻辑架构,但从这些具体可感的一个个科学新闻报道中,从这些侧面与片断中,读者也一定会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

内容提要

  

    陈鹏主编的《科学的力量(媒体人眼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是2017年刊登在《中国科学报》“周末版”上的部分精选报道合集,共分为科学再思考、科普架桥人、缤纷科普景、艰难科研路四篇。
    《中国科学报》每周五见报的“周末版”报道以通讯、特写、专访等体裁为主,关键词是“科学”和“科普”。第一篇科学再思考和第四篇艰难科研路,通过对2017年度中国料技界的科研成果和热点事件的深度解读,呈现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第二篇科普架桥人和第三篇缤纷科普景关注科普工作者自己的故事和新晋流行的科普方式,反映了科普从过去的“知识下行”的遇俗化过程到如今公众参与科普、传播者与接受者分享知识的变化。

目录

科普走进新时代
第一篇  科学再思考
  国家自然科学奖走过60年
  科技人才“大龄化”的忧与思
  还要继续曲解影响因子吗?
  “破局”中国科学史
  重“写”中国古代科技史
  建一所“有历史的”科学博物馆
  科学家到底有多忙?
  科学家历险记
  公众“兼职”科学家
  探路国内高校“科家班”
  科学课重归小学一年级
  科学记者会消失吗?
  倾听与述说:打开科学旧时光
  从这里了解百年中国科学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记录亲历者口中的科学春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保存珍贵的“活历史”
  口述史丰富我们的记忆
  左玉河:口述历史急需规范操作
  门槛不高,做好不易
  不“谦和”的主编
  采集工程“大管家”
  倾听历史的细节
  走近“老青藏”
  真诚是捷径
  让历史更灵动
  “不朽”的代价
  哲学家段德智:从哲学层面看死亡
  ICU病房医生席修明:医生不应一味抵抗死亡
  安宁病房医生秦苑:换种方式与死亡相处
  民俗学家岳小国:死蕴含在生命之内
  殡葬业者鲍元:知死方知生可贵
  心理援助者吴坎坎:我面对的是活下来的人
  死亡教育:构建一种“人死观”
第二篇  科普架桥人
  “气象先生”宋英杰:用科学印证文化
  菠萝:写好科普不容易
  曹则贤:写你读得懂的量子力学
  苏德辰:知地质美  更知其所以美
  顾凡及的脑科普事业
  舒柯文:边做科普,边学中文
  王猛和他的“烤肠医生”
  王立铭:用好基因编辑这把“手术刀”
  丛玉隆:显微镜下的追梦人
  印开蒲:穿越百年“对话”威尔逊
  马鸣:天高任鸟飞  鹫类知多少
  曾孝濂:凝花草树木于笔端
  “业余”昆虫学家张巍巍
  “土著”鱼“发烧友”罗昊
  于凤琴带你探秘滇金丝猴
  大猫带你去北京寻兽
  黄泓翔:希望能做一个改变者
  李理:为了留住画笔下的它们
  逐星人高兴
  袁硕:“知识型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从魏文峰到“魏老爸”
  徐永清:为一座山峰写史作传
  夏笳:“稀饭科幻”的探索
  郝景芳:把世界带到孩子眼前
第三篇  缤纷科普景
  一本杂志和科普创作的沉与浮
  大自然寻声记
  短视频:碎片化时代的科普“小餐”
  当科学成为纪录片主角
  看《机智过人》触科学温度
  科普基地升温旅游大市场
  走,跟着“学者导游”去旅行
  科普漫画:严肃地搞个笑
  科普从“宝宝”抓起?
  你与海底的距离,只隔一个
  镜头里的中国生态故事
  给植物打造一座“诺亚方舟”
  缤纷自然岂无“猿”
  遥望星空60年  探秘宇宙一甲子
  “科普翻译界”的一股清流
  脑科学家们的“烧脑”之作
  “自然观察”:让科学数据有力量
第四篇  艰难科研路
  百年寻“它”:新种长臂猿发现纪实
  只为留住江中那一抹“微笑”
  时光隧道中的“翼龙伊甸园”
  “雅女蛇”艰难破壳路
  东方白鹳遭遇气候危机:退耕还湿才是最有效对策
  “许昌人”挑战人类起源说
  “昆虫”狂人黄迪颖:解开昆虫化石界两大谜团
  身负重任的猪
  彩巢计划:关注中国人的脑“成长”
  钠离子电池或成市场“新宠”
  丈量20年“中国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出版背后
后记

前言

  

    科普走进新时代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彰显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不仅体现在基础研究水平的显著提升与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突破上,还体现在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上。只有当科技知识得以普及、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中国才算真正走入科学时代。正因如此,今天,科普被提到了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高度。
    一直以来,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普活动管理者及许许多多科普爱好者构成了中国科普大军的主要力量,为我国的科普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这支“主力部队”之外,还有一支专职从事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报道、评论工作的队伍,他们也是科普大军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他们是科技新闻的传播者。
    这些呈现在报纸、电视、互联网上的科学新闻,在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新闻事件,能生动地呈现教科书或是专业论文、研究报告里所不能呈现的故事。
    通过还原科学家一个新发现或者一个新成果背后的故事,公众可以体会到探索自然奥秘的幸福和艰辛;由点及线的新闻报道,则能串起一个科学理论及其演变过程,使公众对科学的发展有一个概览式、动态式的了解;由点及面的有关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与社会的各类报道,则能宏观地揭示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撬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力量。
    他们是现代科学的嘹望者。
    在从事科普工作时,科学新闻工作者还有一层身份的优势——他们有着第三方视角。
    现代科学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力量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新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已渐渐开始为公众所理解。但在中国,科学是单纯作为手段和工具引进的,要全面地认识科学本身,特别是对科学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工作者有提问的权利,他们是观察家,同时也是反思者。因此,客观地呈现科学这项工作,天然的是由科学新闻工作者来完成的。他们在科普工作中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递,更不是科学家的传声筒,而是帮助公众真正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科学的逻辑是什么,科学的局限是什么,科学和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中国科学报》见证和记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事业的突飞猛进,也一直践行着科学传播的使命。在中国科学报社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汇编了《科学的力量:媒体人眼中的科学与科学家》一书,将2017年刊登在《中国科学报》“周末版”上的部分报道做成合集。当然,这仅仅是采撷了奔腾长河中的几朵浪花。
    与一般的科学新闻报道相比,《中国科学报》每周五出版的“周末版”更加富有特色。同样关注科学事件,它的目光既能犀利地触及问题的本质,也能温情地关切人的艰辛与喜悦。我们把这一类型的报道汇编成了本书的第一篇“科学再思考”和第四篇“艰难科研路”。
    第二篇“科普架桥人”和第三篇“缤纷科普景”,更多关注的是科普工作者自己的故事和新晋流行的科普方式。阅读这些报道,最为感触的是科普不再是过去那种所谓的“知识下行”的通俗化过程,而是越来越注重分享与交流。传播者与接受者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分享知识、交流心得,彼此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了同样的快乐与满足。
    这才是我们倡导的科普。它将开启公众参与科普的新维度,它将打破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身份界限,把他们都变成分享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赋予了“科普”一词新的内涵。
    陈鹏
    中国科学报料长兼总编辑

后记

  

    也许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对刊登在《中国科学报》“周末版”上的文章尤为关注。所以,《科学的力量:媒体人眼中的科学与科学家》这本书里的每篇报道,我之前基本上都曾读过。今天,报道结集成书后又一次翻阅,仍为记者们的文字打动,为报道中提出的问题思考。
    汇编到这本集子里的,都是“周末版”记者编辑们的杰作,是他们2017年精心策划、日夜笔耕结出的硕果。这里面的一篇篇报道及呈现于报端的一个个精美版面,无不反映着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凝结着我们的辛勤汗水,闪烁着我们的思想火花。从读者方面来说,这些文章又是引起社会反响、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把它们汇集成册,回顾走过的历程,检阅昨日的成果,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如今,我们已走入了自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业受到剧烈冲击,传统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不断被唱衰。科学记者自身也同样有这样的讨论与困惑:这一职业是否终将消失?
    《中国科学报》“周末版”上曾刊登了一篇《科学记者会消失吗?》的报道,讨论自己的未来。记得报道中有位专家是这么说的,“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你只是一名仅仅依靠改写新闻通稿工作的记者,那么无论是从受众还是市场的角度,都是必然会被淘汰的。淘汰不掉的,是那些把科学新闻当成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特稿写作来操作的记者。这样的记者不但不会被淘汰,而且会有很好的职业前景。”
    中国科学报社的记者就是这样一群“把科学新闻当成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特稿写作来操作的记者”,“周末版”的记者、编辑亦是如此。他们的敬业让这份职业仍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他们努力为自己在未来能够拥有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懈奋斗着。请允许我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列出,致谢他们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们是:温新红、袁一雪、胡珉琦、张文静、张晶晶。除了这些在书中具名的本报记者外,还有一群在幕后默默无闻地为这些报道做出贡献、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他们是李芸、朱子峡、张思玮、王剑,也在此一并感谢。
    作为一本年度的新闻报道汇编,本书可能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严谨的逻辑架构,但从这些具体可感的一个个科学新闻报道中,从这些侧面与片断中,读者也一定会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
    刘峰松
    中国科学报社党委书记、科普领导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