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民间文学

吴川民间故事选

  • 定价: ¥48
  • ISBN:9787306062321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山大学
  • 页数:484页
  • 作者:编者:孙亚胜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广东省吴川市历年来编有《民间文学》,现已编16期。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一批有志于保存乡土文学和乡土文化的学者于是集体酝酿编辑《吴川民间故事选》这本书。孙亚胜主编的这本书收录流行于广东吴川民间的故事125篇,分人物传奇、神鬼志怪、风物人情、诗联故事、社会百态五个专题。这些故事有奇闻怪谈,有人物急智故事,也有宣扬善恶有报价值观的主题。它们体现了民间智慧和文化价值观,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对这些作品的整理,具有切实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内容提要

  

    孙亚胜主编的《吴川民间故事选》汇集广东西部吴川一带从古到今流传于民间的故事精品。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情节曲折生动,思想健康积极,可以教化世人、催人向上,也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故事分五个部分:“人物传奇”中的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神鬼志怪”的神鬼们是人类灵魂的再现;“风物人情”道出粤西地区的人文风貌;“诗联故事”写出老百姓的聪明才智;“社会百态”将人世间的众生相勾画得淋漓尽致。
    本书的作者们大义凛然,甘于清贫,以匡扶正气为己任。他们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从百姓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感受生活的智慧,并用它们表达人民的心声。

目录

人物传奇
  延陵郡上郭古人的故事
  三让王
  圣母冼夫人
  千古贤宦——高力士
  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
  张炎将军的故事
  状元林召棠传奇
  梁嘉武送子学商记
  易中轶事
  林召棠应对如流
  陈鉴打舅父的故事
  劏狗六爹智斗莫仙姑
  六爹妙对笑傲乡间
  陈九叔巧对削狗六爹
  马骝听鼓箸
  梁柱戏贪官
  包公败诉
  梁柱题诗
  金猴仔与李谷的故事
  东春轩
  姚岳祥赴任
  状元林召棠的故事
  武术大师梁栋扬
  陈清轩的故事
  劏狗六爹“吃鸡屎”
  削狗六爹“计对”陈才子
  寒门典范梁杨氏
  巧破杀人案
神鬼志怪
  一片丹桂叶
  石狗流血泪
  蚂蟥和蚊子的传说
  上京考试
  李小三施法术惩邪恶
  冬天雷打新科状元
  金板凳
  南宫龙窟
  丽山樵唱传奇
  九代穷
  一棵神奇的仙草
  石船神坛记
  河蚌姑娘
  智斗山人熊
  佟村菩萨
  道士惊鬼
风物人情
  鲤鱼岭的传说
  苦楝树
  泥鳅鱼变四脚蛇的故事
  肥黄狗与黄鼠狼
  鼓浪石
  吴川双峰塔的传说
  丽山奇石的传说
  九顶纱帽的传说
  贤妻良母
  父债子还
  天送老婆俾亚理
  莽汉砸镬
  吃鱼头的故事
  寻子奇闻录
  善有善报
  “实心木”奇遇
  割他六斤肉
  妹争姐夫
  三眼二面喜成亲
  善报
  乐哥打老婆
  拜错天地
  因祸得福
  远亲不如近邻
诗联故事
  张少爷即兴“白马诗”
  塾师自寻没趣
  四秀才联句
  财主生日,儿子赛诗贺寿
  豆腐佬妙计考秀才
  妙联破奇案
  老师可敬
  黄先生选女婿
  卖菜仔考书生
  财主教子
  少年吟诗表志
  一联独脚对的故事
  豁达儒生膺重任
  讽刺故事三则
  陈殡为祖庙撰对联
社会百态
  十个小伙子
  学做皇帝
  阿克的婚事
  大胆吓走大鼻
  尿壶命
  大食懒阉死鸡
  只信一半也不得了
  屙个屁引发几条命案
  讨茶乞丐
  失主不认赃物
  吹牛佬的故事
  虚惊
  斩藤安井耳
  咬文嚼字没有饭吃
  一间瓦砌成墙的屋
  两个傻子
  灵爆天
  想不服也得报
  妇唱夫随的州官
  牛屎糠医生
  怪花
  曲说直巧答偷牛状
  小女童机智擒盗
  “李佛爷”与“超人”
  梦断私彩路
  胜养十年“猪斗”
  故事四篇
  曹县令尝屁
  警世故事三则
  打米增的故事
  有钱有理
  特码王
  华威的故事
  审鸡
  巧惩恶贼
  妙计
  梦姑爷的故事
  借夫记
  乡女曾玉瑶
  “一棍打死”的传说
  诗信也能治好单思病
  孤寒财主
后记
鸣谢
附:吴川市民间文学家协会简介

前言

  

    “做囡儿”(孩提)的时候,晚上常常到“大话馆”听大人讲“大话”。其中劏狗六爹的“古仔”最吸引人,主人公离我的家只有三四里地,听起来挺亲切,特别入神,至今仍记忆犹新:有一次,六爹赶路,遇上一洼水,他急中生智,捡来“土地公”作垫脚石,一踩便跨了过去,路人傻眼惊叫:“六爹,你怎么践踏‘土地公’,亵渎神灵?”六爹呵呵答道:“人无神力,寸步难行。”……
    民间故事来源于民间,取材于民间,流播于民间,亦教益升华于民间。曾几何时,《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等外国童话和洋人故事风靡全球,尤其近现代中国,在凡“洋”皆好心态的吸引下,书店内的“白雪公主”“小红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故事,从不同的译本到千姿百态的图集画册,琳琅满目。究其根本,《安徒生童话》是作者安徒生(H.C.Anderson,1805—1875)对丹麦民间故事的再加工,《格林童话》为19世纪初德国的雅克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63)这对格林兄弟对普鲁士民间故事的润色与汇编,至于《一千零一夜》,则是连作者和编者都不知姓甚名谁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同样是民间故事,这些来自西欧、北欧和阿拉伯地区的掌故就可以漂洋过海,穿越不同语言和文化,成为全球耳熟能详的经典。根据研究,上述的三种民间传闻在早期流传过程中,亦不乏土气、酸涩、草根味,甚至“很黄、很暴力”,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和调色之后,这些民间传说无一例外地由区域性流传的故事逐渐走出国界,被广泛推广和传颂,最终成为了地球村全人类数十亿人口的“茶余饭后”。一个流行的“励志典故”,其教育效应,往往比一大堆说教来得简单而深刻!
    中国也有本土民间传奇,机智人物是中国民间故事中一个大类。从文学史上的地位来说,中国民间许多重要的传奇故事可与外国的同类作品媲美,较早的有孟姜女传说,流传较广的有白蛇传(白蛇传在国外多有译本),相对于天方夜谭等由民间故事而孕育出文学名著的成就,汉语文学中前有唐人传奇、后有聊斋志异,中国早期的小说很大部分根源于民间传奇。
    阿凡提故事,在中国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历来被界定为中国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在吴川的芳邻化州市,明末清初出了一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阿凡提式的人物陈鉴(1594—1676);清初,本邑吴川也出了“岭南才子”麦为仪(1695—1762)。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文学的“土产”、智慧的化身、欢乐的谈资,似大有充分发掘与整理的空间,更有待完善与提升,以臻成典。
    国崧先生年前送来本书稿《吴川民间故事选》,约写个感言。读后,委实为故园有如此精彩的文学素材感奋无比,更为桑梓有像吴国崧、梁周、孙亚胜、麦新荣、袁帝童、王维洲、李亚挺、张志达、梁浩福、黎中球这样一批钟情于民俗文化的热心人而感动不已。此间,笔者曾为此事特地向民俗文学家李材尧先生讨教,他对此赞赏有加,并强调:“说到吴川的民俗文化工作,窃以为不妨为吴川民间文学家协会带上一笔,这个协会编辑的《民间文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出17集,作者都是吴川人,搜集、整理的都是吴川的故事。内容十分丰富,第17集就有满满的195页。”往事增华,吴川文化幸矣!
    我们老家,出过状元——林召棠,乃隋唐以降千余年科举期间,于粤西一隅、道光年间唯一的及第者。论及文化,这可以誉为“阳春白雪”,与“高雅”画等号。相对来说,吴川的“下里巴人”多多,“麦为仪(削狗六爹)式”的人物和故事不胜枚举,吴保金、吴敏吾、吴颐、吴鼎泰等诙谐智慧亦有口皆碑。桑梓确是“民间故事”的热土、民俗文化的旺地。这里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吴川话”,用吴川话讲述出来的民间故事,比如将饥饿喻为“肚皮贴到腰骨”,将冤屈表述为“有口难喊天”、把懵懵懂懂叫作“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共尾”,尤其富有乡土风味与民间禀性,教人捧腹不已,令人回昧无穷。
    教人感慨的是,在物欲崇拜的社会里,于过激享乐的时空中,往往忽略精神事物的价值,显露对传统文脉的冷漠与轻视,以至将乡土文化挤向边缘化,令民间文学、民俗文化黯然消退。直面民间文学濒临“危亡”的严重性,学人冯骥才在《请中国富豪支持口头文学保护》一文中快人快语:“民间文学比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消失得更快、更残酷。比如剪纸,可能没人学剪纸了,但剪纸还存在;但民间文学只要不流传了,它就没了,在什么地方终止都不知道。”民间文学有其独特的传播性与重要性——每个人都是民间文学的携带者,每两个人之间,就可以产生民间文学的传播。“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中最深刻的那部分,很多优秀的作家都特别注重民间文学,从民间文学里吸取营养。”由是,冯氏大声疾呼:“中国文学史第一部作品《诗经》就是口头文学集,我希望有眼光、有品位的中国富豪支持我们的文化。”诚哉斯言!
    一个民族是崇拜金钱,还是仰止文明?这关乎民族的前程与命运!大言不惭——关切先民的文脉,承继先人的遗产,这是我们文化自尊之所在,是每一位文化自觉者的使命所使然!再者,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有其特别的价值和内蕴,发掘史料,抢救遗存,传承上善,要求接地气,需要走向田野,采风民间,向百姓学习,向真善美叩首!这是承传古来优秀民间文化的应有之义。
    笔者有幸与本书的编辑者做过多次互动与交流,深感本书“成如容易却艰辛”。本书取名“选”,“故事”乃由多方发掘合成:一是从此前散见的小册子中筛选,二是把近年的新发现录入,三是将田野调查的精华补写。内容新旧兼有,时间跨度颇长;人物即将林召棠和劏狗六爹等人的民间传说合编一册,雅俗共赏;本书取材于鉴水两岸,辑录在南海潮边,土语、情趣,草根、乡味,急才、睿智,情趣横生,不失为地方民间文化之“集成”;特别是劏狗六爹式“有口不谈国家,寄情只在风化”——对强权的蔑视、对神鬼的憎厌、对陋习的嘲讽,集智慧、机灵、诙谐于一卷,弃恶扬善,忍俊不禁,教人向善,发人进取,更是吴川文化特产之展示。可以预见,她将拥抱着吴川民间文化的精华不胫而走,教化之功不可估量。
    从中西乡土文学比较的角度看,有位“先睹为快”的学人李飞博士作了这样的评述:《吴川民间故事选》中,亦不乏一些精彩篇章,值得继续深入发掘。如“智斗山人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照日本童话《猴子与螃蟹》做一番比较,看看是不是类似。而“山人熊”和“山人红”的形象,也能从《山海经-海内南经》中的“枭阳”找到原型。这些线索有力提醒了我们,民间故事可不仅仅是一个几百字的有情节的小故事,倘若仔细去比较和追究这些小故事的来源,以及其流传脉络背后的“大故事”,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从民间“小故事”当中,也能做出可以登堂入室、富丽堂皇的“大学问”——可见,中外之民俗文化亦妙于异曲同工!
    法国文论家彼埃尔·马舍雷提出一个有趣的文学“沉默”论,认为一部作品,重要的不是它说出来的东西,而是还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作品就是为这些沉默而生的”。中国古有“春秋笔法”一说,“悟”出智慧,应是弦外之音,然而对于长久以来处在社会边缘和文学研究主流之外的中国民间文学而言,似乎已经“沉默”了太久,“民间文学”一定要说出来,否则,我们的后代就只能读着《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长大,却忘掉了身边家园故国的精神与精彩。
    以是,不言而喻者——《吴川民间故事选》是一个极有文化品味的选题,搜集、整理过往民间掌故而辑成本书,对系统宣扬吴川民间智慧与民俗文化,彰显乡土文学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精华,为现代的文明建设提供理性与精神支撑,意义不凡。
    培根云:“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学问变化气质”。阅读、会谈、写作有关智慧的知识,既可开阔视域和心扉,又可感悟意识和精神,从而提升思想境界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亦乐乎!
    林语堂说过,“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这是饱含哲理的人生感悟。佛教宣扬奉献,哪怕是最穷的乞丐,也可以给世人奉献微笑,赐人以欢愉,予社会以温存。民间文学给人的是一种感知的微笑、一种智慧的心笑、一种理性的欢笑,何其高尚,何其快慰!
    “三只青钳放煲罂,顺手抽回座房间。可惜昨夜猫担去,我食生盐又一餐。”这是地道的吴川民间打油诗(平仄欠工),断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怡然自得的吟唱,朗朗上口:三条小鱼,泥土芳香,家猫偷吃,无怨无悔,将生活的艰辛与心态的淡泊和盘托出,原汁原味,“正宗”无瑕,可谓吴川民间文学枝繁叶茂的写照。吴川,海隅一角,地域不大;吴川方言,记载着远古独特的音韵与词义,高雅、民俗两相彰。吴川文化博大精深,乃一个亟待开发的金矿,呼唤挖掘与深耕,渴求整理与提炼,企望升华与品牌。期待有更多的热心人、志愿者为之竭力点滴、无私奉献。如果说,寻根、问魂,是一种志趣,那么,存根、铸魂,便是一种使命。
    民间的参与,有赖本土热心人的自觉。本人一直在呼吁:时下有一种怪象,学问多被绑架于职称;更有甚者,“文化流氓”都拿着“执照”吓人!钱钟书所寄望的“二三素心人”倒真是可遇不可求。
    耐得住寂寞,方能真正体味雨后的彩虹。愿与识者共勉。
    2016年5月5日
    于广州越秀北路

后记

  

    粤西地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涌现了很多英豪名人,盛产传奇感人的故事。吴川民间文学家协会一直致力于这一传统文化的写作和搜集整理工作,吴川市委宣传部很重视我们这项文化建设工作。
    2012年,吴川民间文学家协会让我主编一部民间故事集,主要是从吴川《民间文学》第1期至第16期中精挑出优秀的故事予以汇编。接受任务后,本人不敢有半点懈怠,即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选稿、修改整理、打电子稿件……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与读者见面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一大批热爱祖国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在选稿时,吴川二中《映山红》文学社的社干们多次集会研讨筛选推介,三择其稿。在电子稿件的打印和文字的修改中,林素梅、梁华弟等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我们尤其感激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博士,他对我们的选编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并为本书作序,使本书增添无比光彩。对本书的选编和策划提出许多宝贵建议的还有广东省中山市“五觉斋”主人、企业家、著名雕刻艺术家郑华星先生。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本书总顾问吴国崧先生一直关注及指导,同时,慷慨解囊,资助本书的编辑出版。热诚资助的还有本书顾问、广东申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汉翔先生,本书顾问、新世纪索普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汽车用品商会副会长孙明先生,本书顾问、广州市安达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康德先生,本书顾问陈真鑫先生,本书顾问、吴川市第三中学总务处主任李日光先生。关心本书的出版并予以资助的还有郭屋中学1985、1986届初中同学和吴川三中1991届高中同学(芳名见《鸣谢》)。本书副主编袁帝童、李亚挺、王维洲先生在编辑出版中出力出资,为本书的顺利出版画上了完美的一笔。在此一并向诸位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缺点,恳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孙亚胜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