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曾国藩的生平与事业

  • 定价: ¥25
  • ISBN:978755380552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岳麓
  • 页数:224页
  • 作者:蒋星德
  • 立即节省:
  • 2018-05-01 第1版
  • 2018-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自从民族革命的高潮侵入中国以后,一般人对于曾国藩,具有深切的反感。提起他的名字的人,似乎便成为革命的叛徒,其实这种态度是很不对的。曾国藩的功罪,那是另一个问题,因为时代的不同,我们很难加以确定的批判。但曾国藩的时代诚然是过去了,而他的勤俭克己、知人善任的美德,以及其克服困难的方法、应付事变的手段、事业成败的过程,即使在现代,也不失其足供参考的价值的。
    因为内乱和国民道德的低落,最近的风气似乎改变了,被遗忘的曾国藩,最近又似乎慢慢引起国人的注意了。但在中国著作界和出版界俱告贫乏的今日,除掉一些历史上遗下来的清朝的宫书以外,简直找不出一部比较新一点的叙述曾国藩的书籍,因此作者才决意用现代的目光和系统的方法,把曾国藩的一生事业,编辑成书,这便是著者蒋星德写这部《曾国藩的生平与事业》的动机。

内容提要

  

    由蒋星德撰写的《曾国藩的生平与事业》是民国学者、曾国荃之侄蒋星德写的一部曾国藩传记,是历史上第—部完整介绍曾国藩的传记,共分十二章,侧重论述曾国藩的事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一部近距离了解曾国藩的难得之作。

目录

上编
第—章  少年时代(18ll—1839)
  第—节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曾国藩的家世
  第三节  少年时代的生活
  第四节  到北平去
第二章  京官生活(1840—1851)
  第五节  刻苦自励
  第六节  留心时务
  第七节  观察人才
  第八节  鲠直敢言
第三章  督办湘勇(1852—1853)
  第九节  丁忧回籍
  第十节  创办团练的意义和方法
  第十—节  湘军之形成——创立水师
第四章  继续不断的奋斗(1854—
  第十二节  第—次交战失利
  第十三节  湘鄂间的互争雄长
  第十四节  坐困南昌
  第十五节  父丧回籍与奉诏援浙
第五章  对于太平天国(1859—1864)
  第十六节  先立定脚跟
  第十七节  祁门之急
  第十八节  曾国荃的战功
  第十九节  重用李鸿章的经过
  第二十节  克复南京功成思退
第六章  晚年生活(1865—1872)
  第二十—节  剿捻的经过
  第二十二节  刷新吏治与整饬营务
  第二十三节  留心洋务
  第二十四节  患病与逝世
  第二十五节  湘乡遗闻
下编
第七章  曾国藩的伟大人格
  第二十六节  律己以严
  第二十七节  治家勤俭
  第二十八节  “拙诚”的实效
  第二十九节  虚心求过
  第三十节  待人忠恕
第八章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第三十—节  离不开儒家的范围
  第三十二节  和太平天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冲突
第九章  曾国藩的行政方法
  第三十三节  作育人才
  第三十四节  整饬吏治
  第三十五节  清厘财政
  第三十六节  讲立法度
  第三十七节  振兴教育
  第三十八节  救济民生
  第三十九节  厉行建设
第十章  曾国藩的治兵方略
  第四十节  驭将
  第四十—节  治兵
  第四十二节  战术
  第四十三节  军制
  第四十四节  团练
  第四十五节  联络绅士
  第四十六节  实干精神
第十—章  曾国藩的文学修养
  第四十七节  好读书
  第四十八节  勤写字
  第四十九节  家书与日记
  第五十节  论诗文
  第五十—节  喜作楹联
  第五十二节  曾国藩的幽默
第十二章  曾氏对于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第五十三节  中兴事业
  第五十四节  —代风气
  第五十五节  对于后世的影响
附录
  —  曾国藩年表
  二  曾国藩传记清史本
  三  本书重要参考资料

前言

  

    本书是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出版的,初版未及三月,便已再版了,这是出乎编者之意料的。于此可见社会上是如何地需要这一类的书籍,编者所引为遗憾的,就是本书的编著实在太草率了,愧对社会的重视。
    现在本书已经三版了。初版出书后,编者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或误植之处,再版时未及更正,现在都——更正过来了。除掉改正错误以外,并且补充了许多新材料,希读者注意是幸。
    崇德老人聂曾纪芬女士,她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儿,今年已经八十五岁了,还很健康,平日著述,有《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及《廉俭救国说》等。最近承她以曾国藩的遗照见赠,用特制版附于书前。
    家叔父国铨(泮生)在本书出版后,指出书中许多错误之处,——加以指示,使编者异常感激。
    民国二十五年四月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