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涂光炽回忆与回忆涂光炽/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 定价: ¥46.5
  • ISBN:978753556505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湖南教育
  • 页数:252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涂光炽是矿床学家、地球化学家。中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1944年毕业干西南联大,1949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理学博士,1954年获莫斯科大学理学副博士。历任中科院地质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地学部主任。
    本书讲述了他的故事。

内容提要

  

    从延安窑洞走出的抗日军政大学学员,“留美科协”的骨干成员,与赵忠尧、邓稼先、叶笃正等同船“海归”中的组织者。立志科学报国,从南开中学毕业选择专业时,他游移在地质学和化学之间;60多年后,他的母校明尼苏达大学往授予其荣誉科学博士时,称他为“中国地球化学之父”。他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富铁矿、铀矿及黄金大会战指明了找矿方向。
    他广泛关注和积极开拓的分支学科领域,涉及低温地球化学、分散元素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陨石与天体化学、极地考察及火洋深钻……
    他提出与青年地学工作者共勉的“座右铭”是: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文字要言简意赅。
    本书讲述了他的故事。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童年时代
  1  家庭的熏陶
  2  姑姑的关照
第二章  求学与革命
  1  国难当头的南开中学生活
  2  “我学地质的引路人”
  3  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4  弃学参加抗日革命工作
  5  抗大第五期四大队学员
  6  西南联大定志向
  7  在西南联大的革命活动
  8  留美与留苏
  9  留美学生组织的活动
  10  在美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11  归国船上被选为同学会主席
第三章  急国家之所急
  1  带队考察祁连山
  2  为自主发展子能找铀矿
  3  引进新技术开创地学新局面
第四章  渡过“文革”难关
  1  “文革”受冲击  工作照样干
  2  逆境中支持青年人上环境为时题
  3  带病考察华南花岗岩
  4  广开门路找富铁矿
第五章  任务带学科发展
  1  “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
  2  “攻深找盲”采金矿
  3  “低温地球化学”和“分散元素可以成矿”
  4  加速查明新疆北部矿产资源
  5  超大型矿床的基础研究
  6  有机无机相渗透
  7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新路
  8  为矿物学发展做贡献
  9  “我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研究的引路人”
第六章  科研与行政管理
  1  学术民主重实际
  2  创建一流的研究所
  3  组织学部委员“主支咨询”
第七章  寄语未来
  1  “座右铭”与地学工作者共勉
  2  要做德才兼备的人
  3  要学会运用唯辨语法
第八章  怀念
附录
  留美回国学生名单
  涂光炽年表
  涂光炽主要著述目录
  人名索引
后记

前言

  

    口述历史的兴起扩大了历史文本的写作者队伍,加入到《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访谈作者队伍中来的时候,我只是一名媒体从业者。
    曾经的记者生涯,采访过各领域不少精英,但科学家不多。而从新闻采访到口述历史的实践操作之间,又有着许多沟壑,要跨越并不容易。虽然明白这点,但这本书的访谈任务,还是激发起我的好奇心:一个人、一个学科、一个时代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与逻辑?能够有机缘探寻一段令人难忘的风云际会,访谈还未开始,我就感到一种责任与荣光。
    2008年4月3日,樊洪业先生和李小娜老师领着我一块到中南大学的院士楼,我第一次见到黄培云院士及赵新那老师,其时黄先生91岁,夫人新那85岁。言谈间,体会到两位老人的学养与风范,这种气场吸引着我,让我敏感到即将展开的发掘过程,将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两位老人所承载的历史厚度,以我的阅历与储备,对他们进行访问,会有很大的难度。
    就这样,带着因吸引产生的向往,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我在两年前的春天开始了黄先生口述史的访问与整理,一次次地走近他们,不断追索历史的细节与逻辑。
    因为粉末冶金广泛用于国防军工,黄先生带领团队取得的许多成就都属于国防机密。保密制度的规定,让访谈受到诸多限制。黄先生原本存有数十本日记、笔记,“文革”期间被抄家,这些珍贵的私人材料流失后,再也没有回来,使访谈缺乏文献资料的支撑。再加之黄先生个性又不喜多言,访谈像在岩层掘矿般,只能一点点推进。
    受到这些局限,再加之专业背景知识的薄弱,作为访谈者,我只能如大象穿针,穷尽心思寻找,下笨功夫努力。
    与黄先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也是我密集阅读的过程。在各类作品、资料的阅读与学习中,一点点地完善知识结构,体会文献的意义与访谈者的精神,借此提升对话水平。两年来,我四十余次在周末前往中南大学,访问黄先生,以及他的学生。无数个夜晚,翻寻资料,整理录音,倾注时间与精力。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口述史访谈并不是简单记录下受访者的口述,而是在对话、探询中不断完善的。在取得口述材料后,还要尽可能去寻找书面档案材料,进行对比、核查和筛选。黄先生在回顾历史时,提到许多人物和事件,每个人每件事我都尽量去查阅,把有用的资料梳理出来,几乎每一次访谈后的整理稿都附上了从资料中打捞出来的记忆碎片。他们读过这些附件,又激发出许多鲜活的记忆。这样,我与黄先生及夫人之间的互动逐步增强。也是靠这些“笨功夫”,使得他们逐步认可、信任我。因为他们的信任,我得以观察到许多细节,由此,获得了这个过程自己最为珍视的忘年友谊和境界提升的力量。
    黄先生幼年受传统文化熏染,青年时留学海外,经历中西文化碰撞。回国之后,应国家之需,艰苦建校,栽种桃李,奠基粉末冶金学科,并在此领域卓有建树。而无论经历怎样的人生起伏,他始终保持着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在口述访问的过程中,他也是将一生所历娓娓道来,始终雅达散淡。
    我一直在观察,在探究,是哪些因素,造就了这样一个做人谦谨、做事切实、修养深厚,又锐意创新的人。是什么令他真正快乐,他又如何让快乐成为内生性动力,使之如此持久,绵延不绝?
    接触多了,我发现黄先生的求真求善求美,他的坚持与践行,这是当代人身上珍稀的品质。正是这些,让他站在一定的高度,以更宽的眼界,回望过去,正视现在,面向未来。虽然年岁增长是自然规律,但每次见到他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审阅整理稿并提出意见,见到他坚持学习,见到他拒绝空泛议论,见到他谈起古典音乐时轻弹节奏的手指……正是这些,形成一种精神的穿透力,穿透各种困扰,保护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事真正的科学、真正的学术。而这种精神的穿透力,也可以转化成一种历史的力量。早辈学者的家国情感、科学精神,在日渐功利化的今日,更值得被记取。这本口述传记,希望能够被阅者所接受,从中得到传承的力量。
    在这里,我最需要感谢的是新那老师。她的高素质与实事求是的精神令我尊敬,但在内心里,更多感觉是亲切。因为她保有天真的活力与执著,接触她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些美好天性的可爱。她为黄先生精心制作的生日卡片,成为这本口述史访谈的切入点。这里的生日卡片,不同于大家平素所见的一张折叠卡,而是将黄先生一生的照片经过精心挑选,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选编制作而成。其中早年的许多照片,是由在美国的赵元任先生保存,翻拍后寄给他们的。访谈过程中,新那老师身兼数职,她与黄先生一起回忆,协助查找资料,协助黄先生对整理稿进行审阅。没有新那老师,作为口述者的黄先生和作为访谈者的我,都难以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还要感谢林学责、吕海波、林炳、金展鹏、陈振华等诸位教授。艰苦建校的诸多故事,粉末冶金学科的创立与发展所经历的制度设计、资源获取、人力布局、重要事件等内容,是他们的补充回忆,让历史细节得以丰富,也是他们,从专业角度,对书中相关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1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赵元任先生与黄先生这对翁婿,都是清华毕业的院士,与水木清华有着很深的渊源。赵先生是当年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而黄先生是目前健在的清华毕业院士中,最年长者之一。这本口述自传,将作为学子的心意,敬献给母校的百年庆典。作为访谈者,参与并见证了成书过程,幸莫大焉。
    郑艳
    2010年8月于长沙

后记

  

    涂光炽先生不愿意让人写他的传记。他曾说过,“我还有好多工作要做。我的事应由后人评说,在我有生之年,不宜写我的传记。”2007年初,湖南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李小娜和曹卓卓去南昌见了涂光炽先生,她们居然说服了涂先生接受访谈。后来从蔡凤英夫人处得到证实:他答应回北京后,每周约谈一次,到五月他出差开会前,访谈即可终止。此时,涂光炽院士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了。访者是著述颇丰的涂光群先生,又是与他相知较深的堂弟,他们抓紧时间制订了访谈计划,但因他回北京后每天的日程都是安排得紧紧的,好不容易见缝插针安排了几次访谈。可万万没想到他2007年3月26日住进医院后。却一病不起。在最后一次访谈临别时他还说:“我抽屉里有一些相关的材料,可以拿去参考。”这竟成为前去采访的涂光群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
    原来的访谈计划不能实现了,出版社根据情况的变化,在商请涂先生遗孀蔡凤英女士同意之后,决定按《20世纪中国口述科学史丛书》的主旨要求,将书稿的体例做出调整,并将书名定为《涂光炽回忆与回忆涂光炽》,并要我在涂光群先生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此项任务。
    作为堂弟的涂光群和作为老同事、老部下的我,在涂先生生前都有过很多与他相聚的机会,我们总要向他问这问那,做点交流,默默收集了一些有关他个人的素材,有时也向他要点有关资料看看。如2004年他写过一篇文稿,很细致地写出了他在南开中学喜爱的课程和喜欢的教师。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涂光群先生分别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在贵阳和广州两地的地球化学所光炽先生的同事、学生,以及他的亲属、友人等,做了补充性录音访谈。还有光炽先生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应邀寄来了他们对光炽先生的回忆文章。
    刘秉光和他的夫人王志泰,送来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一大袋是宋云华女士从网上下载并经过她分类归纳的与光炽先生有关的全部文字资料,有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提供涂光炽署名的《穷则思变》的文章,还有近年来光炽先生应某些大学、研究机构或大企业之邀所作的精彩讲演,以及有关新闻媒体采访的文章,都是过去没有见过的。
    光炽先生的夫人蔡凤英,将她自1987年至2006年的二十年日记,也慷慨地交了出来。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地化所原副所长孙静溪,同蔡凤英一起,帮助搜寻到涂先生的弟子、同事、亲属、战友们提供的文字、图片信息,尤其是涂先生家中及办公桌抽屉里保存的个人文书档案,包括多种自述类文稿,抗大四、五期几个学员所写“我们在延安抗大学习的日子”的回忆材料,涂先生的书信和1956年写的自传底稿。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此外,我重新细读了庆祝涂先生70、80华诞时的《开拓·创新·奋进》和《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两本书、中国院士书系《成矿与找矿》(涂光炽著,其中有“小传”)、地化所成立40周年发展史《艰苦创业  铸就辉煌》4本书,还参阅了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所尹汉辉研究员提供的“涂先生谈话、报告录”(4万多字),以及由黄志龙、温汉捷整理和汇编的涂先生逝世时的全部唁电、挽联及悼文。经过整整一年的加工、增设,终于完成了任务。 地化所的领导一直关心和支持本书的出版。在后期编写中,蔡凤英、孙静溪和李加田给予了积极鼓励和帮助。李加田和张肖华还提供和加工了有关照片。 本书的完成,主要源于涂先生本人的口述、演讲、论著、书信、回忆文章及自传手稿。还仰仗于涂先生的夫人蔡凤英和贵阳、广州、北京等全国地学界、教育界、企业界的同事、朋友、学子们的鼎力相助。在此,对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本书的女士们、先生们表示诚挚地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对涂先生丰富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深邃而厚重的学术素养,探寻不够周详,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够准确,恐难满足读者需求,恳乞批评指正。 成忠礼 2010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