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中国政治

唐山的晨雾汶川的风(我的两次抗震救灾)

  • 定价: ¥58
  • ISBN:978750984549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共党史
  • 页数:285页
  • 作者:贾方亮
  • 立即节省:
  • 2018-04-01 第1版
  • 2018-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唐山的晨雾汶川的风(我的两次抗震救灾)》对作者贾方亮参与唐山、汶川两次抗震救灾的过程进行了生动而有条理的描述,并通过重建后返回两地的经历展现了新唐山、新汶川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战胜自然灾害的历史,弘扬了众志成城、顽强不屈的抗震精神。

内容提要

  

    《唐山的晨雾汶川的风(我的两次抗震救灾)》围绕作者贾方亮亲历的两次抗震救灾全过程,对地震后满目疮痍的现场、交通疏导、严峻的防疫形势、预防次生灾害、疏散安置受灾群众,都进行了有条理、细致的叙述,还有与政府、水利、专业救援队、国外支援等其他方面人员的合作,地震的具体科学统计数据,以及穿插在叙述中的地震应对常识,均有涉及。在节奏紧张的叙述后,也对中国崛起、众志成城的抗震精神进行了概括和升华。

作者简介

    贾方亮,辽宁省大连市人。1969年参加工作,1970年底入伍。一生戎马,当过兵,带过兵,先后在团、集团军、原沈阳军区和总政治部各级机关工作,参加过重大演习、抢险、平暴等一系列军事行动。退休前任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

目录

序  当人民需要的时候
第一篇  唐山印记
  第一章  唐山怎么了?
  第二章  车过滦河
  第三章  “唐山全平了!”
  第四章  生命大救援
  第五章  唐山不相信眼泪
  第六章  为了重生
  第七章  天上还有一条路
  第八章  废墟上的演出
  第九章  地震波及的北京
  第十章  悼念毛泽东逝世
  第十一章  我们的汽车连
  第十二章  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十三章  再回唐山的情愫
第二篇  难忘汶川
  第一章  责任与担当
  第二章  为什么是汶川
  第三章  说不尽的都江堰
  第四章  蓥华和湔氐
  第五章  绵远河告诉你
  第六章  西线进汶川
  第七章  生命线
  第八章  悲情北川
  第九章  两色的堰塞湖
  第十章  湔江水哪里去了
  第十一章  危湖高悬
  第十二章  突击向堰顶
  第十三章  米-26来了
  第十四章  是挖还是炸?
  第十五章  初战唐家山
  第十六章  石亭江上
  第十七章  挥师再发
  第十八章  决胜唐家山
  第十九章  使命高擎在头顶
第三篇  从唐山到汶川
  第一章  生命至上
  第二章  开放的襟怀
  第三章  应急!应急!
  第四章  志愿者
  第五章  中国崛起看汶川
  第六章  预防比预报更重要
  第七章  凝固的记忆
  第八章  不朽的抗震精神
结语:关于两次地震的几则问答
后记

前言

  

    当人民需要的时候
    一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所经历的重要时刻铭记在心,这亦可将其称之为宝贵而独有的精神库存。当于云淡风轻、山川悠然的闲暇之时,必定会以鲜有的充裕时间和依然澎湃的激情,对这一切进行反刍式的回溯与咀嚼,而从中品尝出万千滋味。在唐山大地震42周年和汶川大地震1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作为两次大地震的亲历者,也是我的老领导的贾方亮将军,这类颇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灾难性事件,以及在灾难面前一个民族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升腾,就自然成为其审视和观照的最为沉重和慷慨的不二选择,进而以饱含的情感、深沉的忧思和凝重的笔墨,来进行灼热如厮、不能自已的追忆和书写,因此便有了《唐山的晨雾汶川的风》这样大气酣畅、直叩心扉的力作。
    随着作者叙述的渐次展开,我们首先看到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奉命出征的贾方亮,还是一位年轻热血的基层军官。他与众多衔命而来的战友一起,在大地震废墟上奔走和忙碌,全身心地感受这山崩地裂般的灾难,给唐山人民造成的巨大而惨不忍睹的死伤,不舍昼夜地拯救或挖掘大地震的幸存者或罹难者,使数不清的绿色身影成为灾区民众重生的希望和精神的慰藉。其精湛、深蕴和写实性的文字,具有某种刺人眼目、震撼心灵的力量。而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贾方亮已是武警水电部队将星闪耀的政委,灾难传来时的牵挂,身心焦灼般的运筹,特别是于危险重重之中亲临一线指挥,都被那一管情真意切的有力之笔一一道来,无疑显示出了其所具有的更高的视野,承担起了更重的担子,体现出了更深挚的情怀。诸如指挥转移一批批惊魂未定的受灾群众,抢通一条条犹如命脉般的道路,解除唐家山等一个个危水高悬的堰塞湖威胁等,真切地再现了艰苦卓绝的抗震历程和作者自我的心路历程,章节字句之间蕴含着既扎心、更暖心的冲击力。
    两次大地震虽然都以过去时定格了,但作者却引领我们再度回到地震时间,体会它们突然来临后的日日夜夜和分分秒秒。对于大地震之中种种为人们知之不详,或不应忘却的过程或细节,无论是前者所处年代的信息不畅,抑或是后者堪称拉网式的报道,都是难同作者这种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和记忆犹新的第一人称写作相比拟的。作品必将有助于读者在某种阅读的心境之下,去重温那些不堪回首的时刻,使我们的心跟随作者再一次进行那样艰难的跋涉,为大地在倏忽之间爆发的震怒和蛮力而惊恐,为无数生灵猝不及防地悲惨逝去而哀伤,为民族遭受如此深重无辜的灾害而痛惜,也为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遇难雄起、众志成城的意志与精神而鼓舞,更为我们的党、政府和人民子弟兵在国难当头之时,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所采取的迅速有效、全力以赴和大规模的施救行动,所体现出的巨大的仁爱与关切之情、责任与担当之心而宽慰。那一幕幕令人揪心泣血的惨状,那一行行冲锋陷阵般的军人队列,那一幅幅气壮山河的救灾战斗场景,都是民族大爱情怀和抗震精神的凝聚和激发,都仿佛是民族经历的一次次凤凰涅槃式的再生。
    同样令我们为之感慨和赞佩的,两次参与如此重大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其漫长而纷繁的军旅生涯中,都不过是较为短暂的段落。但透过这部洋洋洒洒、带血含泪的20多万字作品,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为将者对于大地震这类突发事件,及其所造成的极度破坏和严重后果,所具有的悲悯与思致、对策与建议、胸怀与境界。作者军人情怀的真挚、火热与丰沛,不仅体现在其多维度的叙事中,还体现在多向度的思考中。诸如从自己最为切身的经历和独特的感知出发,结合对于世界地震史和大地震相关案例的悉心剖析,提出鉴于当前地震的预报水平,还不足于使人类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躲过大地震的侵害,应当着眼与着力于加强预防措施的见解;再譬如认为对大地震废墟不应是不假思索、毫无章法的匆忙清理,而提出保留下“地震遗址遗迹这一鲜活的历史与自然的印记”,使之成为重要的自然遗产发挥其独具的功能等设想。这都显然表明作者并不满足和停留于往日情景的追忆上,而反映出一种想得更为深远的科学与务实的态度。对这一切的思考,可能在其参加实际的抗震救灾中就已经进行了,而在更长时间里想必仍然萦绕在胸,及至进入本书的写作与梳理过程时,更形成了这类理性警醒、富有价值的认识。
    应该说,一生能作为亲历者、战斗者、指挥者,先后两次参加举世瞩目的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既是悲怆的也是幸运的,其所不忍直视的惨烈生死与使其热血沸腾的伟大抗争,都必将在作者心中产生极度的震撼,灵魂也一定仿佛被有力地洗礼和重塑了。两次大地震给作者留下的记忆因过于强烈而挥之不去,倘若不能将其行诸烫人灼心的文字,将会是其终生的遗憾。因此,当这一切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发酵,以及各种相关资料严谨细致地披拣、翻阅和运用,《唐山的晨雾汶川的风》因此就呼之欲出了。而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作者,本身不仅具有行文走笔、叙事状物的高度和深度,而采用报告文学的体裁来写这类回忆录,也是非常恰当和明智的,从而使自己获得了充分的话语自由。作品所鲜明呈现出的田野调查式的、第一现场式的述说特征,都使他的作品成为写实、抒情和思辨融合,亲历性、史料性和科普性兼具的权威版本。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部值得广大读者倾心一读和长久珍藏的力作。
    汪守德
    2018年春节前夕
    (作者为原总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局局长、著名文艺评论家)

后记

  

    在中国人的眼里,唐山和汶川不仅是地理坐标,也是精神坐标。对灾难的记忆是痛苦的,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回避。我们无法改变灾难的重复性,但我们可以在灾难中学会战胜灾难。如果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辉煌,可以让所有人去分享,那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同样也需要每一个人来承担。尤其是发生在唐山和汶川大地上的那两次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所展示的伟力和精神,感天动地。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不应灾难再来时才会想起。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将这些国家记忆收藏起来,留给历史,留给子孙,留给生命。即于此,便有了这部尝试以报告文学形式追述的回忆。
    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许多老领导、老战友和朋友们倾注的心智和付出,历历在目,铭记在心。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老将军,耄耋之年,不吝墨宝,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使我甚感荣幸。邵华泽同志是我敬重的老部长,百忙之中为本书题词,感激不尽。
    汪守德同志是著名文艺评论家,为本书所写之序,耗费了许多心血,由衷地表示谢意。还要感谢矫勇、张西南、刘殿长、江宛柳、李明计、杨敏、孙来成、林友汉、王殿林、杨志刚、仇碧波、胥得意、李铁骑、翟平果等同志。没有他们的斧正和赐教,这本拙作是难以面世的。
    本书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各方面的资料。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书中使用的图片,除本人拍摄的外,由武警总医院政治部和原武警水电指挥部、81101部队,以及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提供。
    作者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