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戏剧艺术

陈圆圆/周维先自选集

  • 定价: ¥30
  • ISBN:978750686747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书籍
  • 页数:216页
  • 作者:周维先
  • 立即节省:
  • 2018-04-01 第1版
  • 2018-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视协会员周维先的自选集,收录其三个电视文学剧本:《陈圆圆》、《百年梦幻》和《梅园往事》。其中,《陈圆圆》是周维先从爱的母题出发,探讨情感嬗变中人与历史机制关系的一个别致例证。它从人生的角度,完成了对于爱情的价值超越。

内容提要

  

    这是周维先先生的一本剧本精选集,包括了《陈圆圆》、《百年梦幻》和《梅园往事》三个剧本,它们都曾被改编为同名影视剧,在观众中影响广泛。其剧本语言质朴、风格典雅,充满文化气息。这些剧本基本上体现了周维先的艺术追求。包括他对社会生活、命运人生的价值求索,包括他对影视作为视听艺术的积极探索和文学剧本个性化的风格追寻,也包蕴着这位严肃的剧作家对艺术、对人生的一颗真诚的爱心。它们在探讨和表现爱的宏旨方面,显然呈现了横向的开放性和纵向的深入性。

媒体推荐

    《陈圆圆》是周维先从爱的母题出发,探讨情感嬗变中人与历史机制关系的一个别致例证。它从人生的角度,完成了对于爱情的价值超越。
    ——作家、评论家李惊涛
    灌云籍水利学家武同举,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他为之奔走呼号奋斗不息的疏导江淮水系的理想,最终只能变成一个令他欲罢不能的百年梦幻。
    ——周维先
    ……《梅园往事》于当年完成。周恩来100诞辰前由央视和江苏台同时推出。中央重大题材小组审片后留下五字评语:拍得很精致。
    ——周维先

作者简介

    周维先,江苏宜兴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干部业余大学、伊克昭盟师范、伊克昭盟师专任教。1963年调入内蒙古伊克昭盟文联。1980年后,曾任连云港市文学艺术群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兼任江苏省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视协会员。先后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首届江苏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第二届中国百佳老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获连云港市文联30周年终身成就奖、江苏省文联60周年艺术贡献奖。
    创作了多部制作、影视作品,代表作有歌剧《月亮花》,电影《早春一吻》《夏之雨·冬之梦》,电视剧《小萝卜头》《梅园往事》《半个冒险家》《花开有声》等,并曾多次获奖。

目录

陈圆圆
百年梦幻
梅园往事

前言

  

    汤显祖逝世四百年了。莎士比亚也逝世四百年了。一个是中国戏剧大师。一个是英国艺术巨匠。
    夜读“临川四梦”,让我神思悠悠恍然如梦。莎翁又令我亢奋而至于无眠。
    莎士比亚写情的执着。汤显祖写爱的顽强。
    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为爱双双赴死,前赴后继死在了一起。杜丽娘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死,死亦可生”。她竟然为了没有得到的爱又重新活了过来,回到一见钟情的地方,寻找那一个必定属于她的人。
    是不是棋高一着?
    生离死别,缘起缘灭。那缘,是可以超越生死的。
    我没有研究过“比较文学”,但是,在虚心拜读之余,还是忍不住把两位大师比较了一下。
    六十年了。
    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中,我追寻生命的原始。
    在精神的王国里,生命不源于神秘莫测的大海、雷电中野性的山林、艳阳下蛮荒的原野。
    生命始于爱。
    爱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于是有了你,有了我,有了爱和恨的戏剧。
    我是爱的儿子。我因爱来到人间,也将为爱绝尘而去。最后归于尘土。
    如今,我遥望着故土,遥望着故土上的老树。
    老树摇曳着千年的岁月。我摇曳着满头的白发。
    大树下,故乡人摇着扇子捧着紫砂,在月下,在风中,絮絮而谈,讲的是古往今来、前世今生……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那是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太湖吗?
    那里有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来自生命源头的梦。
    那梦很长很长,长到无可言说,美到风华绝代。尽管我已然从白衣飘飘的少年变成了苍颜白发的老者,但是那林林总总多姿多彩的爱之梦,仍然逶迤而来,绵延不绝……
    于是,我用爱,用生命,用灵魂,用一个又一个白天和黑夜,把一篇又一篇关于爱的故事写在了流水之上……
    2016年6月22日草
    8月26改于连云港  苍梧

后记

  

    梅园夜雨  花开有声
    梅园?周恩来?
    我瞪大眼睛,深吸一口气,很不在状态地摇着头,完全是一副匪夷所思的样子。——那神情定格于1997年夏,南京中心大酒店,江苏台电视剧部副主任刘旭东请我出任《梅园往事》编剧的一瞬间。非要问为什么吗?一句话: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如此反复两个回合。最后,副台长凡兵亲自出马:老周,请你救救场!省委副书记顾浩要求9月开机,现在是7月中。周恩来100诞辰之前必须出片,否则……他疲惫瘦削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我还是摇头:这个忙,我实在帮不了。小杭在一旁悠悠地说,老周,我知道,你做得了。
    时隔四年,我又一次看到,小杭的眼睛后面还有眼睛。那双眼睛的穿透力让我瞠目结舌,无话可说。它不仅入木三分,能发现你隐藏很深的潜质,而且会从从容容地驱使你义无反顾地走上畏途。如今,又一条山高林密的畏途横在我面前。我在他怂恿下忽忽悠悠被送了上去。因为我相信,他总是对的。我刚答应试试看,紧箍咒就上来了:8月10日出本子。好家伙,只有20天!在此期间,还要完成南京台电视剧部主任安源生的约稿。我不得不经历又一个高度紧张的炎炎夏日。为了不至于在连续的急行军中败下阵来,我很奢侈地用五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空调。凉快是凉快了,可周恩来怎么写,还是一片茫然。
    那时,周恩来的一生几乎被写尽了,只有梅园尚属空白。写梅园,不能不写南京谈判。而谈判对手蒋介石,又是炙手可热的现代枭雄。两个决然对峙的中国顶级人物,搅乱了我的阵脚,让我如坐针毡,如临深渊,在凉阴阴的房间里出了一身又一身冷汗。写伟人如何规避神化平面化?写枭雄又如何告别脸谱化妖魔化?我怎么竟不知天高地厚,接受了如此艰难的双重挑战?事到如今,哪里还有退路?只有硬着头皮拼了。谁知初稿出来后,中央重大题材小组居然表示认可。南京的专业人士则认为技巧圆熟,笔法老到,对马歇尔的刻画有新意,有突破。只是还没有让周恩来真正走下神坛。这一个:“只是”,令我茶饭不思,愁肠百结,乖乖地留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过了一个埋头书海遍查资料的中秋。
    我一向以为艺术首先是表情的,达意当在表情中自然完成。到了伟人面前,为什么竟忽略了表情,而把说事儿放在了第一位?看来,我在战战兢兢中突出了“伟”,却在不意间丢掉了那落地生根的“人”字。
    “少小离家,三十六年没回淮安祭扫了,我真是不孝呀!母亲坟头的白杨树已经长得很高了吧?”这是儿时玩伴挎着一篮子香油馓子来梅园叙旧时,周恩来发出的感喟。
    ……专机飞过淮安,周恩来令飞机飞得低些,再低些。无奈云层太厚,难以看到阔别已久的故土。他又一次扼腕长叹,百感交集,心存愧怍,唏嘘不已。 ……在梅园的年轻人举行婚礼之后,他不禁想起当年在广州只有两个人的婚礼:“如果我们的孩子生下来,该有二十一岁了。说不定也在谈恋爱了。”邓颖超黯然泪下。周恩来这才发觉自己说走了嘴,立即抚慰妻子:“小超,是我的错。对不起,我怎么会?我答应过你,永远不提这件事,我今天这是怎么了?” ……与陶行知在南京重逢时,他诗人般地回忆起在重庆陋室促膝相对,作竟夜长谈的情景:“桐油灯噼噼啪啪地响,院子里紫藤花送来阵阵清香……那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你看,亲情、爱情、友情使伟人周恩来立体了,鲜活了,人性化了。秘诀只在一个“情”字。试问,天下人孰能无情?有了人之常情,伟人与普通人便息息相通了。如此“私人化”的周恩来,在当时的影视作品中,尚不多见。开拍前,我与妻随剧组溯江而上,制片巫永俊安排我们住进了庐山上的“美庐”。那是当年蒋介石宋美龄的别墅。不知为什么,住在那个阴气很重的湿漉漉的房间里,总有些怪怪的感觉。扮演蒋介石的孙飞虎说,他一夜未睡,一口气读完剧本。他很喜欢。一则他终于当上了主角,二则蒋介石没有被程式化。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蒋纬国曾派人探望他,称赞他演得好,几可乱真,没有刻意丑化。从此,我成了他的侃友。一天,他突然说,老周,你的文笔不错,能不能帮我写一本传记?稿费一人一半。我可以买一台最好的电脑送给你!看来,“委座”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发现了一个颇为合意的枪手。《梅园往事》于当年完成。周恩来100诞辰前由央视和江苏台同时推出。中央重大题材小组审片后留下五字评语:拍得很精致。中国十佳女导演虞志敏身手果然了得。这是我们在《百年梦幻》之后,又一次称得上默契的合作。 《梅园往事》刚刚面世,《小萝卜头》便进入倒计时。为了开机前最后一改能随时随地与导演李路沟通,我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度过了又一个中秋。最堪回味的是,夜阑月明之时,静卧睡榻,窗外的虫鸣如生命的潮汐,一波又一波地向我涌来,时而齐唱,时而重唱,时而在一声凄绝的领唱之后,响起多声部超大合唱。那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的最为动人的天籁。它令我神思恍惚,于浑然不觉间回到了不知愁苦为何物的烂漫童年。它夜夜伴我入梦,就连梦境也都美不胜收。哦,那是些怎样的日子哟!不管清晨还是傍晚,我和妻子都要到遮天蔽目的树林里漫步。我们漫不经心地信步而行,常常走迷了路,竟又回到了原地。相视一笑之后,再从头走起。于是我暗自发问:世界上能够从头再来的路又有多少?人生也能从头再来么?小萝卜头九岁就死于非命,谁能再给他一个春来冬去的人生? 《小萝卜头》1998年岁尾投拍,1999年面世。从海选小演员到走上荧屏,全国大小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说穿了,不过是制片人的营销策略。播出时,恰逢建国50年大庆。北京电视台作为献礼片在黄金时间隆重推出。央视四个频道连续几年多次播映,成为复播率很高的电视剧。在金鹰奖评选中,《小萝卜头》获得十几万张选票,从深圳捧回了中国电视金鹰奖奖杯。之后不久,又在长沙捧得了由专家评选的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所有这些,都在我意料之外。虽然出乎意料,却并没有大喜过望。在多年忍辱负重之后,我已进入耳顺之年。遍尝艰辛,历经沧桑,变得淡定从容宠辱不惊甚至有点麻木不仁,似乎也是情理中事了。 导演李路十分年轻。他一直喜欢我的剧本。曾经,在江苏台门前偶遇,他一开口就说,周老师,你的台词真漂亮,能不能给我写个本子?说来有缘,几年后,我们当真合作了一把。尽管我的年龄已经可以做他的父辈,创作上却并没有遇到任何难以沟通的问题。《小萝卜头》更使我们成了忘年之交。在深圳晶都饭店参加金鹰奖颁奖活动时,他问我,能不能再给我写个本子?我想都没想,爽快地应了一声:好哇! 不久,我们就登上了直达内蒙古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