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中国政治

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

  • 定价: ¥68
  • ISBN:978750514633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红旗
  • 页数:372页
  • 作者:编者:李斌
  • 立即节省:
  • 2018-05-01 第1版
  • 2018-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李斌主编的这本《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围绕重大问题,通过深度调查乃至“极度调查”看中国,付出巨大心血,揭秘庄股魅影、高铁社会、电商江湖、经济黑马、大国水困、癌情凶猛、中医之窘、贫困角落、教育天井……
    本书丝毫不回避问题,态度旗帜鲜明,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如面对“庄股”魅影,呼吁“斩断‘庄股’黑手”;视野超越国界,调动起新华社在全球的报道力量,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等。
    本书虽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如何买股票,也没有告诉读者该不该买房,但是,通过对中国当下处境的立体化展示,读者可由此得出当务之急的决策参考。书中的内容曾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比如造成股市连续涨停多日),也将对当下与今后带来启迪,甚至进一步产生深远影响。

内容提要

  

    《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是新华社记者李斌历时三年,深入中国各地实施一系列重大调研的成果。全书直击民生痛点与焦点,内容涉及股市、高铁、电商、生态、教育、贫困、健康等诸多方面,全方位揭示复杂多样的中国社会现实,为政府与个人当下决策提供参考。
    极度调查,来自繁华都市,更来自深山峡谷、偏远山村。
    极度调查,传达最一线、富有思想冲击力的声音。
    极度调查,不惧难题,态度鲜明,一针见血建言。
    极度调查,反复思考,创造新理念,产生真影响。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身居何位,这本书都能成为你全面清醒认识“立体中国”的切入口。

媒体推荐

    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人人试图看懂中国,但中国发展之迅速,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世界惊讶。《极度调查》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十分高效的工具,透过这本书,读者能够认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当调查记者日渐成为“罕见物种”,而感性、表象、应景、碎片化的报道并不罕见时,我们需要警惕和反思。中国需要理性、真实、全面、立体、科学的调查和报道。《极度调查》就是“罕见物种”的产物,它从资本、交通、网络、健康等多个方面深刻而全面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当今中国!我们期待这个“罕见物种”,成长为时尚的“优势物种”。
    ——汪建(华大基因董事长)
    静水深流。喧哗的时代大潮,往往掩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从电商江湖到高铁社会,从活水中国到宣战肿瘤,《极度调查》一书揭示了事物背后的本质,展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告诉人们在健康、生态、乡村等方面我们究竟面临一个怎样的形势,当务之急应该做什么。
    ——姚劲波(58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移动互联网时代,情绪表达容易过剩,事实呈现往往阙如。在优秀调查报道稀缺的当下,一群新华社新闻人,以专业水准、赤子情怀,奉献出这本《极度调查》,从资本、交通、网络、生态等方面,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
    ——十年砍柴(文史作家、《财经》新媒体主笔)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寻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一篇篇文章的背后,是这些可爱同事的专业、努力和担当,拨开迷雾,终见蓝天,让人感佩。他们,永远在路上!
    ——刘洪(“牛弹琴”微信公号创始人)
    《极度调查》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十分高效的工具,透过这本书,读者能修认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极度调查》就是“罕见物种”的产物,它从资本、交通、网络、健康等多个方面深刻而全面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当今中国!
    ——汪建(华大基因董事长)
    《极度调查》一书揭示了事物背后的本质,展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告诉人们在健康、生态、乡村等方面我们究竟面临一个怎样的形势,当务之急应该做什么。
    ——姚劲波(58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目录

第一章  资本中国
  新庄股时代
第二章  交通中国
  叩问“高铁之国”
第三章  网络中国
  繁荣背后的忧思——中国电商痛点调查
  中国开启“互联网+”时代大门
  经济“黑马”,改变中国
第四章  生态中国
  中国水安全形势调查
第五章  健康中国
  中国到了对癌症“宣战”的时刻吗?
  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引发的调查
  中医药究竟处于黄金发展期还是低谷期?
第六章  乡村中国
  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扶贫调查
  没有好的乡村教育,就不会有美丽乡村
  探访健康乡村守望者

前言

  

    让发现的眼睛更加明亮
    张宿堂
    中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在历史上、现实中,不同人,也许有着不同的“印象”……
    马可·波罗时代,中国是西方人眼中的乌托邦。
    近代以来,中国人变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
    现在呢?尽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年,还是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文明古国、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
    而放眼世界历史长河,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的成长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挨打、挨饿、挨骂三个阶段。对中国来讲,伴随着站起来、富起来,到如今迈向“强起来”,挨打、挨饿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是“挨骂”的日子还没有结束……
    究竟应该怎样看中国?《极度调查》就是这样一本围绕重大问题,通过深度调查乃至“极度调查”看中国、付出巨大心血形成的重大调研作品集:庄股魅影、高铁社会、电商江湖、经济黑马、大国水困、宣战肿瘤、中医之窘、贫困角落、教育天井……
    对这类重大调研,我从来都是三句话:全要素、有思想、有影响。
    全要素,就是公开、内参一起上,文字、图片和视频都要有,尤其是要有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的新媒体作品。
    有思想,就是要有思想的提炼、提升,要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概括,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有影响,就是影响力标准,报道要对完善人们的认知、促进问题解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极度调查》中的一个个选题,都是经过我编辑乃至审定的,现在再看,当时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对这些调研的深入程度、视野宽度、思想厚度、专业锐度和大家矢志不渝的那股劲头,我是掌握情况、感同身受的。那是一种信念,甚至是一种执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其途径又无外乎“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要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我们围绕一个主题,花相当长的时间,拼脚力,扎下去深入调研,使笔力成为有源之水。自媒体时代,也是谣言、传言动不动满天飞的时代,只有这种调研传统回归,才能形成和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
    要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要吃透“两头”,即上头和下头,既接“天气”,也接“地气”。只有点和面结合,上和下结合,眼力和脑力相结合,才能更加全面、辩证掌握情况,剖析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要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要主动设置议题,对重大主题进行重点经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正面战场提升影响力。
    让前行的步伐更坚定,让发现的眼睛更加明亮。
    祝贺《极度调查》出版!

后记

  

    穿越重重现象“迷雾”——极度调查求解“中国策”
    李斌
    这是一本有问题、有现场、有思想、有建议的深度调查报告集,绝非浮光掠影之作。
    ——问题,是调研的出发点。比如:中国肿瘤防控现状究竟怎样?是否应该向肿瘤“宣战”?水安全问题究竟怎样?股市究竟应该向何处去?中国高铁十年路,到底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这本书里,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遍访各方人士,寻找答案。
    ——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调研,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调研无法替代的,因为现场真实,真实的东西,最有冲击力、感染力。
    君不见,四川省大凉山区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村民尔日书进的家——漆黑的土墙,破旧的木门,屋子分成两半,左侧是牛圈,右侧是人住的地方,借着手机光亮才能看到床铺;君不见,在邢台柏乡县西汪乡寨里西村,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地里出现了裂缝,54岁的村民路海素追着记者去她家看看:“2006年发现房子开裂,我们翻盖了两次,但是翻盖后还是裂。这两年裂缝越来越大,晚上睡觉都能听到裂缝声。”
    ——有思想,就是不人云亦云,而是或消化吸收,或兼收并蓄,归纳各方意见予以提炼新的理念、新的概念,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有建议,就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为未来指明方向,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策”。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但是一些资深新闻记者并不局限于所见所闻,他们“穿越新闻”“穿越时空”,从散落零碎的新闻现象中总结、归纳、提炼出一些规律,道人之所未道,言人之所未言,从而超越了简单的新闻报道,具备一定的思想力、预见力,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甚至未来学家、趋势预言者。
    外国许多刊物和报纸的资深记者,就是走的这样一条道路。
    远的,为人们所熟知的写有《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等书的埃德加·斯诺不说,近的,就像《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担任《纽约时报》驻黎巴嫩的采访主任,专事报道中东问题,出版过《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美国记者中东见闻录》《凌志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等书,曾3次获得普利策奖,早就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出版后影响力更是大增。还有《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必然》《技术想要什么》等书的作者凯文·凯利,曾是《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还当过《全球评论》《信号》《全球概览》的编辑和撰稿人,文章在《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科学》杂志等重量级媒体上广受赞誉。 这些人之所以超越新闻记者的职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极度调查”后——埃德加·斯诺深入中国战区包括多次前往延安、广泛采访中国共产党领袖和普通民众,才写出了轰动西方世界的著作,揭示了中国抗战的真相,指明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托马斯·弗里德曼则是深入世界各地、归纳出“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动力量”,告诉人们迅猛发展的科技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凯文·凯利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世界里遨游,提出技术是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等6种生命形态之后的“新一种生命形态”等创新观点。 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超越现象,去思考“世界”“生命”“技术”等基本问题,而成为新理念的提倡者、新思想的总结者。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出身”新华社的就有著名策划人王志纲、财经作家吴晓波、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专家王军等。 这本名为《极度调查一一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的书,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做类似的尝试,从不同侧面尝试告诉你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从资本、交通、生态、健康、网络等不同领域探讨“中国策”。 参与这些调研的同事,有的本身就是作家或者说人文历史学者,比如牵头中国高铁社会调研的刘诗平就出版了《洋行之王》《汇丰帝国》等著作;还有一些是在某一个领域耕耘多年的资深记者,如交通领域的齐中熙、樊曦、赵文君,证券领域的赵晓辉、潘清、陶俊洁、刘开雄等人。 王敏牵头的“电商痛点”等重大调研数易其稿,无怨无悔;王宇、于文静、熊争艳等牵头了直面“水困局”调研,杨步月、王思北、吴晶、吴 …… “高铁时代”用得太多太烂。苦思冥想之中,忽然灵光一闪:既然有“汽车社会”,那能否提“高铁社会”? 查资料,“汽车社会”有几条标准,包括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汽车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改变城市结构以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又查资料,居然有一门学问叫“交通社会学”,于是打电话给某大学交通社会学教授,对方刚开始说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后来就给对方讲几个指标:高铁已覆盖28个省份,4小时高铁圈覆盖约10亿人口,当年末将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年动车组运送超过8亿人次,高铁今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很深……专家们不仅认可,后来对“高铁社会”的解释比我们更到位、更专业。 “高铁社会”描绘了一种高技术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真正的“朝发夕回”,真正的车轮上的国家。 面向未来,是这些“极度调查”的一个特点,类似“高铁社会”这种代表趋势的调查,还有“旅游社会”“活水中国”等,这些新理念描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告诉人们一个更加可知可感、更加光明的中国。 再以快递调研为例:2014年快递企业新建5万个农村网点,覆盖全国乡镇的48%,意味着全国34170个乡镇中,一半都有了快递员的身影。而国家邮政局、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一个“快递中国”的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加速形成的“快递化”的中国,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看全面、看焦点、看趋势……期待这本在汇编基础上再度“二次创作”、尝试提升的小书,带人们走进中国这个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感知一个更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一个能够“看到”趋势和未来的中国。 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一次次指导调研的新华社各级领导,和“参战”同事们! 感谢红旗出版社,让这些已经淹没在信息海洋中的调研报道,有重新焕发生命之光的机会…… 我们也在内心存一个小小的奢望:希望从这些作者中、从中国新闻人中诞生中国的托马斯·弗里德曼、凯文·凯利—那种真正跳出现象“迷雾”、能够感知和看见未来的守望者、眺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