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大夏书系

  • 定价: ¥39.8
  • ISBN:978756757537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东师大
  • 页数:208页
  • 作者:刘祥
  • 立即节省:
  • 2018-05-01 第1版
  • 2018-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践、教育反思、专业阅读,需要以专业写作为主线,串联起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写作中的迷惘、困顿,会逼迫着你开展有目的的实践,强迫着你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敦促着你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作者刘祥系统梳理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教育写作经验和实战案例,分析了教育写作的误区和实用技巧,从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写作内容如何选取、应留心哪些注意事项、有哪些实用写作技巧及投稿诀窍等写作实用策略。

内容提要

  

    《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作者刘祥系统梳理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教育写作经验和实战案例,分析了教育写作的误区和实用技巧,从教育叙事、教学叙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写作内容如何选取、应留心哪些注意事项、有哪些实用写作技巧及投稿诀窍等写作实用策略。给予一线老师们具体、有效的教育写作指导,让写作成为老师们的一种习惯和能力,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

    刘祥,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学名师,“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三度语文”首倡者和践行者。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等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八百余篇,应邀在浙江、广西、陕西、黑龙江等地开设展示课、主题讲座百余场。出版《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追寻语文的“三度”》《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等专著七部,主编《与优秀教师同行》等作品十余部。

目录

第1讲 教育写作的误区l
第2讲 教育写作的秘密8
第3讲 教育叙事的写作技巧16
第4讲 教育叙事中的误区诊疗22
第5讲 教学叙事的写作技巧3l
第6讲 教学叙事中的注意事项39
第7讲 教育案例分析的常见结构47
第8讲 教育案例分析的思维梯度形成55
第9讲 教学案例分析的意义指向61
第10讲 教学案例分析中的要点归纳70
第11讲 教学反思的切入角度78
第12讲 教学反思中的思维路径83
第13讲 教学反思中的深度拓展88
第14讲 教学反思与课程意识92
第15讲 教学论文的宏观认知98
第16讲 教学论文写作中的四大误区104
第17讲 教学论文的立意策略111
第18讲 教学论文的选点技巧117
第19讲 教学论文的框架建构123
第20讲 教学论文如何阐释事理129
第21讲 教学论文如何提升可读性138
第22讲 教学论文的常见病症解析146
第23讲 教学论文的投稿要诀153
第24讲 教育论文的写作策略158
第25讲 教育论文的说理技巧166
第26讲 教育随笔的写作技巧175
第27讲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182
第28讲 教育书评的写作技巧189
第29讲 教育专著的框架建构195
第20讲 培养写作习惯的基本技巧201
后记 教育写作的力量207

前言

  

    2016年12月29日,江苏省正高级教师评审结果在教育厅网站上公示,我很幸运地成为1/178。此后数天,陆续接到诸多祝贺,感触最深的,是一位兄弟的评述。他说:“你一个异乡人能够在江苏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撇开江苏相对开明的学术环境不谈,你自身坚持多年的教育写作功不可没。没有教育写作,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
    这位兄弟的话,我深以为然。如果说我在专业发展上有什么成功秘诀可言,我亦认为是教育写作。一方面,我在平凡甚至贫乏的日常工作中努力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努力阅读新的教育理论作品,努力思考各类教育问题,并将这些实践、阅读与思考形成相应的教育文章;另一方面,我又因为教育写作的需要而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同时有意识地阅读相关专业著作,持久性进行专业反思。应该说,正是因为教育写作与教育实践、专业阅读和专业反思的相辅相成,我才得以一步步走出生活的平庸,走向生命的丰盈。
    这样的认知,并非我的首创。我追随的“新教育实验”团队,就始终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我以为,这四个“不停”,正如一把尺子,可以丈量出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情怀的短长。优秀的教师,必然能够坚守这四个“不停”,让自己的教育生命,在永不停歇的实践、阅读、思考和写作中日渐丰盈;而平庸的教师,则往往懈怠于实践、阅读、思考和写作。
    也许有老师会说:我从工作之初,便始终在不停地实践啊,我也不间断地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且我的大脑,也始终在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所欠缺的,其实只是写作而巳。
    这样的认知,当然不算错,却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以为属于实践、阅读、思考的那些东西,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指引。我们在实践时,往往只满足于过程的充实性,却弱化了实践的科研性。不是带着问题去实践、探索,只是在完成各种各样的、可有可无的任务。同样,我们的阅读多数情况下也不是专业阅读,而是一种休闲式阅读、猎奇式阅读。我们的思考也过于零碎、杂乱,大千世界,五花八门,我们都爱花费脑力去琢磨琢磨。这样的实践、阅读和思考,归结起来,只能算作一种盲目、随性与肤浅的自然行为,绝非专业发展道路上应有的自觉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践、教育反思、专业阅读,需要以专业写作为主线,串联起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写作中的迷惘、困顿,会逼迫着你开展有目的的实践,强迫着你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敦促着你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写出文章;而你写出的文章,又能够反过来推动你的实践、阅读和思考,使它们朝向纵深处拓展。
    我常常听到一些校长发表这样的奇谈怪论:不要以为写几篇论文就是在做教研,真正的教研,必定是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中高考。此种说法的荒诞,首先在于它的反逻辑。它将老师们写的论文和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中高考隔绝开来。而我们知道,一线教师的论文,其实基本上都是围绕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中高考进行的。同样是研究,写成论文的老师。一定研究得更仔细、更成体系、更具创造性。
    这种说法的荒诞,还体现为它的功利性和狭隘性。反对教师写论文,只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中高考的校长,一定不是真正办教育的人。因为,他要求教师们去做的所谓的“研究”,并非研究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研究教学规律,研究中高考对生命成长的价值,而是研究如何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考试成绩上,如何让教学成为最有效的抓分手段,如何在中高考中寻找到“武功秘笈”。我认为,这样的“教研”,不要也罢。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课程标准引领下、尊重成长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行为、方法等内容。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们自身的健康成长。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唯有持之以恒的专业写作,才能带动起持之以恒的专业实践、专业阅读和专业思考。从不动手写作的老师中,绝大多数人难以成为卓越教师。专业写作可以让我们更理性,让我们的知识结构更成体系。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专业写作的重要意义进行阐释。
    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们或长或短的教学生涯中。最精彩的那节课,并非出现在今天,而是诞生于此前的某个时间。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精彩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再也不能复制出来。那些精彩的语言、突然而至的灵感、精妙绝伦的临时性生成,只在那节课上幻化成美艳超群的精灵,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课堂享受。离开了那节课后,这样的美妙便彻底消失了影踪,当我们再次需要它光临时,却再也无法寻觅它的芳迹。
    这时,我们便会怨愤于当初的疏于记录。如果那时便拥有专业写作的习惯,能及时记录下那节课中的精彩,能把这样的精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阐释,能由一节课的精彩而提炼出某种思想、某种方法,那么,我们便拥有了不断向上攀登的台阶。
    类似的经历当然很多,类似的精彩也同样很多。然而,造化总是用遗忘来擦除生命的种种精彩,让我们一步步走向平庸,并甘于平庸。倘若我们不安于这样的现实,不愿在琐屑庸常中黯淡我们的生命光芒,那么,就必须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文字,保存下我们创造的所有精彩,并在不断地反刍中,使其成为我们健康成长的养分和动力。
    这其实就是一种储蓄,我们的文字便是存单。凭着这样的存单,我们能在需要时提取出足够的财富,满足自己当下的某些需求。如果只是诉诸口头,遗忘和疏漏便在所难赍。
    有人说,当下教育是几千年来最灰暗、最功利的教育。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何学理依据,但我知道,当下教师的心理倦怠确实远甚古人。面对无边无际的内心压力与困顿,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最好的做法,当然是“不跟他玩”。“玩”不起,就千万别“玩”。如果年纪轻轻,就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抱怨与恐惧,却又不能抽身而去,那么,未来几十年的时光将过得毫无价值。年轻教师,千万别信奉犬儒主义。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都是生命的无端浪费。我非常喜欢“教唆”一些年轻教师转行。不爱教育,却还要每天一边骂着娘一边走上讲台上课,这样的教师只能将一些不良的情绪、不好的行为传递给学生。
    如果你别无他长,只能靠教书养家糊口,那么,就千万不要把自己包裹在牢骚怪话中。你骂得越多,越显得自己肤浅和无能。因为,有才华的同行,只会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开辟一条日渐宽阔的大道,不会满足于用不良情绪把自己的路弄得越走越狭窄。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怀才不遇的人。怀才而不遇,除了缺乏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机缘和慧眼的伯乐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才”总是藏在“怀”中,未能显现于大众视线之内。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各种媒体,将自已的真知灼见适时显露出来,或许,怀才不遇的现象就消失了。如何显露呢?可以依靠做,可以依靠说,更可以依靠写作。
    我们看当下教育界的各位名师,他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巨大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公开课和专题讲座当然是一种路径,但这样的路径,受众总是有限。唯有专业写作,才是他们推行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让别人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法宝。形成全国性影响力的名师,极少有不进行专业写作的。只有坚持着写下去,才能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零碎的、感性的知识系统化,才能不断盘点自身的成长,不断朝向新的高度迈进。
    李镇西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他在教育教学中所做的那些凝聚了丰富的爱心和智慧的事儿,很多教师都能做到。很多教师做不到的,就是如他一样长期坚持专业写作。因为专业写作,他得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反思自己的爱心和智慧,这就跳出了经验的范畴,升华成了一种精神和境界。其实,专业写作就是这样,刚开始时,或许并没有多少明晰的思考。写着写着,就会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就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也就慢慢脱离了偏激和狭隘,走向了成熟和理性。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教育理性,40%来自专业阅读、专业实践和专业思考,60%来自专业写作。只有动手写时,才会发现思维力的欠缺,才会更好地阅读、思考和实践。

后记

  

    这是近十年来写得最吃力的一本书。吃力的原因有四:一是自身缺乏足够丰富的写作学理论知识,只能从多年的写作实践中摸索归纳。二是受学科背景的制约,无法精准而恰当地选择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的案例材料;而且,又希望所举的案例能够适宜所有学段所有学科的教师共同阅读,便只好以语文科的教学案例为素材。三是教育写作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行为,每个人都会在持久的写作实践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与主张。要想让:我倡导的技法被读者接受,就必须不断推想读者的阅读心态,同时推想读者业已形成的教育写作技巧,力求将二者融为一个整体。四是在陈述写作技法的同时,更希望以自身的写作为范本,通过对写作某一具体文章时的思维路径的回顾,为读者建构一条融思维和技法为一体的独特的写作经验。
    再难走的路,一步步去走,终于还是走下来了。这条路的行走过程中,经历了数十年来气温最高的一个盛夏,又遭逢了一个最忙碌的暑假。60天的假期,真正的休息日,仅四天。其余时光,总是耗费在补课、讲座、开会、值班等各种琐碎事务中。为了这段路程中的轻装前行,我还推掉了十余篇约稿,甚至未能实实在在地完成每天一万字的阅读计划。
    现在,我终于写完了书稿主体部分的全部内容,并且开始着手写作这篇后记。即将到来的白天,我上午与下午要各上两节课,并于下午两节课后立刻动身赶往南京,再乘车赶赴徐州,去参加一个本与我无任何关联的会议。本来我已请假不参加会议,但会议负责人打电话督促我务必参加,她说我前些阶段所写的一篇文章,系统地阐释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堪称语文教学的技术说明书,嘱我在会议上讲述这篇文章。
    其实我这篇文章并非新作,而是多年前对语文教学若干问题思考后写成的数篇教学论文的整合与深加工。文字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时光剥蚀之后,依旧能够散发出照亮今天的现实的价值。这个案例,似乎也正好可以用来证明我这本书的写作价值。
    王尔德说,人皆生活于阴沟,总有人抬头仰望星空。眼下,无边无际的繁杂与纷扰,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阴沟。要想不被这阴沟中的污泥浊水吞没,便只能竭尽全力地抬起头颅。倘若再有一种力量,能促使我们在抬头的瞬间,因几粒星辰的闪烁而怦然心动,暂时性忘记了生存的痛楚,则这样的教育人生,便足以进入诗与思的境界。此种力量,我以为就是专业写作。毕竟,唯有专业写作,才会让我们懂得用理性的思维和审美的视角察看生活。
    写作书稿的十个月间,我将自己这些年来积攒的一点儿文字家底作了一次大扫除。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文字已开始霉变,便彻底开除了它的生存资格。更多的文字,留作一种见证,充当数十年教育之路上的坐标。或许真应了敝帚自珍这个古语,有时我还真会为了当年的某篇文章而拍案叫绝。我知道,离开了写作那篇文章时的独特的教育情境,今天的我尽管写作技巧越来越丰富,却再也无法复制出那时的精彩。时过境迁,心情与认知均已有了太多的变化。不变的,只有那些凝聚了心血的文字。 本书写作过程中,为了例证需要而引用了一些来自报刊、网络的片段性文字。无论是作为正面立论的素材,还是用作分析批评的案例,均只为了阐释学理,绝非为了侵损原作者的权利与名誉。因无通联方式,无法在写作过程中先行申请授权再作引用,不当之处敬请原作者包容。凡所引材料的原作者,均可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语文三度时空”中留言,我将寄奉拙著,聊表歉意。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责编与出版社,感谢无奈而又缤纷的当下教育。 完稿于2017年8月24日零点45分 修改于2018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