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好好做事/人生精进系列

  • 定价: ¥49.9
  • ISBN:978720113283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页数:211页
  • 作者:学诚法师
  • 立即节省:
  • 2018-05-01 第1版
  • 2018-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好好做事/人生精进系列》作者学诚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史上最强科研实力寺庙”北京龙泉寺方丈。其博客点阅量突破千万;微博开通16个语种,读者涵盖全球3/4的国家和地区,曾受邀至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国多地进行演讲。
    很多讲如何做事的书都比较侧重做事的方法和技巧,而学诚法师的《好好做事》则告诉我们:“在世间做任何一件事前,先问问自己发的什么心”“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做事要做正业”“发心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做事讲缘起”“做事要‘如救头燃’”“做事不要只看眼前的结果,还要看未来的意义”,等等,首先教我们掌握人在世间做事的不二智慧,然后从“如何发心”“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好好做事”等角度开示相关的方法,让我们圆满地活在当下。
    堪称是一部让我们做事圆满的生活佛学不朽经典。

内容提要

  

    学诚法师著的《好好做事/人生精进系列》讲述的是不管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都要面对出世和人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其实,佛法就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在我们的身体、语言、思想的每一个细节上,在每一次举手投足之间。
    懂得缘起,掌握缘起,根据缘起随缘做事,组合更好的因缘,才能成就更广大的善业,而不是跟着情绪和妄想做事。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种都很可贵,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解脱。做任何事也是如此。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1988年于四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座下求受三坛大戒。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目录

上篇  悠悠万事,用心唯大
  第一章  做事之道:你发的什么心
    做事要做正业
    做一件事先问问自己:你发的什么心
    何时何地,知道自己要干吗,这就是负责任
    做事应该“有所求”还是“无所求”
    小事做不好,大事也无从谈起
    做事到底该重视大事还是小事
    人最不自知的错,就是做什么事都看眼前
    做事不要只看眼前的结果,还要看未来的意义
    对每一件事都用心做
    我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
    做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没有什么事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
    要在承担中增长能力
    做事要“如救头燃”
  第二章  把事做好,离不开因缘
    发心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做事讲缘起
    做事要在因缘上用心
    缘起改变了,结果就改变了
    做事要随缘,不要“随境而转”
    错会“随缘”“放下”的本意,做事就会背道而驰
    “放弃”与“放下”的区别在哪
    不重视眼前的因缘,就是妄想
    为什么痛苦,正是因为你太想把事情做好了
    为什么做事不要向外求,要向内求
    做事总担心做不好怎么办
    做事,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而要看应不应该
    必须有兴趣才能坚持做一件事吗
    有责任心,事情就是应不应该做,而非喜不喜欢做的问题
    做什么,不能根据兴趣来决定
    多做事,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做事执着好吗
    世间从来没有不变的东西
    为什么任劳容易,任怨难
    认为是你做的,功德再大也是小
    总是静不下心来做事怎么办
    不执着目标,不强求结果
    做事要规划好时间,才能心不累、人不累
    为什么“无论怎么努力还是不能改变”
    放不下某人、某事,其实你也抓不住
    什么叫“假放下”
    做计划不能太多太细
  第四章  管理禅
    管好你自己,不要老想着管别人
    当带头人,要让大家感觉你对每个人都没有分别心
    少忧事,多忧人,是把任何事做好的窍诀
    看一个人,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
    懂得配合别人,才是真正会做事情的人
    做事要发长远心、平常心
    做领导,最关键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
    要经常原谅别人,不然自己难受
    坚持随众,服从管理,不说是非
    随众:别人干什么,你就好好地跟着干什么
    领导如何服众
    团队做事,要抓住大方向,包容小不同
    怎么能让枯燥无味的事重复做也不会厌烦
    很多事,不能只指出问题,还要有好的建议
中篇  为人处事,皆有妙法
  第五章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为什么做人要虚心:虚心的人拿得起,也放得下
    为什么做人要慎独:让自己言行一致
    为什么做人要宽厚:狭小的心,处处都是问题
    为什么做人要吃亏:学会吃亏,最终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为什么做人要寡言:无用的话、没有意义的话,易伤人害己
    为什么要不说人过: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
    为什么要不文己过:小人才会文饰己过
    为什么要不覆己过:有覆藏心的人,内心很辛苦
    为什么要闻谤不辩: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为什么要不嗔:一念嗔心,开百万障门
  第六章  欢喜处处在
    对于胜过自己的人,虚心学习;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耐心帮助
    我们的待客之道:众生欢喜佛欢喜
    当别人有了错误,时机成熟了再指出来
    别人做错事了,到底要不要批评
    与人有矛盾,是据理力争还是隐忍
    “观过”前,先将心比心想一下
    学会拒绝别人
    世间所有的钩心斗角,都不过是为了一时之利益或脸面
    谁会与人争一个“玩具”呢
    在集体议事中如何用心
    对于别人的错误要不要当面指出来
    帮助人,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再指出问题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如何快乐地“兼听则明”
    做好自己就不怕没朋友,内心虚弱才需要拉帮结派
    如何来抉择别人的意见:闻过则喜
  第七章  生活心经
    做好事到底有没有好报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感觉“盲、忙、茫”
    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必然活得苦上加苦
    “应该是什么”和“事实是什么”是不同的
    你不解决问题,问题就解决你
    学会关心别人,内心就能强大
    不是人善被人欺,是人弱被人欺
    相信你的人不用解释也会相信你,不相信你的怎么解释也没用
    付出一定有回报
    人生的公平自有业果来显现
    遇到困境,还需要相信因果吗
    为什么说因果是一种规律
    做事情只看当下的结果,是不合理的
    执着果相,就会“压力山大”
    怎样才能改掉撒谎的毛病
    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就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当自己需要时才想起朋友,就找不到朋友
    如何改变为人处世怯生生的状态
    不够自信怎么办
    对人只说三分话,不要轻易对一个人抛心,对不对
    每一个选择都要与自己的人生大方向挂钩
下篇  活下去,活在当下
  第八章  凡事先找自己的问题
    找别人的问题,就会痛苦;找自己的问题,就会幸福
    和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事业也不会好
    完全顺从自己的心,一时轻松,前途却不可控
    感情不是人生的唯一寄托
    真正让我们不幸的,是归罪思想
    妈妈总是执着不好的念头怎么办
    父母有错,把他们看成逆行菩萨
    如何面对亲戚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
    和母亲三观不合怎么办
    烦恼在熟悉的人面前最容易出现
    把“怨气”转化为“福气”
    单亲妈妈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亲人相继离世,如何走出悲伤
    再亲近的家人,死后也是各自受报感果
    人各有志,何必勉强
  第九章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活的本质就是无知造业、被动受报
    人缺乏愿力,只好活在眼前的、短期的刺激中
    我们总是害怕得罪人,却不怕“得罪”业果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朋友
    要追求“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要得到什么”
    工作的时候,要想想自己是在做事,还是在造业
    大事要有决定,小事上就容易专心
    活在当下不等于不管未来
    离开“舒适区”,不一定是坏事
    目标的达成不是结果,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身体和心的力量,如果不用,也省不下来
    感觉非常迷茫的时候该怎么办
    亲近优秀的人,自己就能变得优秀
    是否苦头吃够了,人才会学乖
    总是担心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怎么办
    人生苦短,要做就做对生命有帮助的事
    大方向没搞清楚,小地方就会处处纠结
    念头跑错了路,人就会做错事
    不要整天幻想干大事
  第十章  最强不过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把无常当作正常的心
    无论他人造什么业,自己都要造善业
    压力大,因为妄想太多
    有一种妄想叫“结果还没出来,就幻想会失败”
    为什么我对别人好,别人却把我的好当作理所当然
    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那就是慢心
    不要活在自己很厉害的错觉——“慢心”“疑心”里
    身边总是有小人怎么办
    要善于从别人的过失中学到东西
    试一试把身边的人都当作恩人来对待
    在没有修行之前,没有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烦恼
    做事很浮躁怎么办
    感觉自己做事无法持之以恒,怎么办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心聚焦在哪里,就会把那个问题放大
    做人客套好不好
    财富只是你的工具
    不要只看到名利的诱人之处
  第十一章  逆境、顺境,都在一念间
    什么是“命中注定”,什么是“命自我立”
    什么是我们负重前行的动力
    容易走的路往往是下坡路
    人出问题往往是在顺境中
    把自己的经历当作一部超长连续剧的其中一集
    强大往往都是逆着来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不要总是在“我行不行”这个问题上纠结
    逆境、逆缘要珍惜
    做事,永远用面对过程的心态来面对一切
    人生永远不知道“如果当初那样选择,我现在会怎样”
    不能改变环境,是自己的力量不足
    遇到挫折时,要想想还有很多人受的苦比自己多很多
    把苦当作老师
    昨天的太阳能晒干今天的衣服吗
    注重结果,一定患得患失
    决定了就不要犹豫,尽力了就不要后悔
    心中有大志,不怕眼前不得志
    为什么小婴儿从来不怕学走路
    去想“如果当初”是最没有价值的一件事
    离开,是因为你知道有另一条更好的路
    总是把事情想得最坏怎么办
  第十二章  心不累的生活
    一直向阳光奔跑,才会把阴影甩在身后
    如何感觉到生活有意义
    目光放长远,不要什么都想要
    累,就是因为该做的事没有做
    爱自卑怎么办
    小时候,分别心很少
    不要拿自己的因跟别人的果比
    生气不如争气
    竞争不如自强
    胜过别人没什么了不起的,胜过自己才了不起
    嗔心重的人,尽管做了很多事情,别人也不会领情
    不如我的同事被提拔了,该怎么对待
    不愿回答别人的问题,可以笑而不答
    越强调什么,说明内心越缺乏什么
    有骨气是坚持自己,傲慢是看不起别人
    只想到自己,所以爱对他人横冲直撞
    人通常都对自己很宽容
    身边遇到强势的人怎么办
    不管做什么事,努力的重点都应该放在自己身上
    职场中分钱不均怎么办
    为什么在游戏里打怪的时候,要先打小妖怪
    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不要去执着
    我们不是活在别人嘴里
    要把他人的批评当作帮助
    感恩伤害过我的人,他让我学会了坚强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前言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佛法在两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到了今天,大家的认识千差万别,有的人会认为经典里的文言文就是佛法,有的人会觉得烧香拜佛是佛法,有的人会认为暮鼓晨钟就是佛法,等等。
    这些都是外在的形象。佛法其实就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在我们的身体、语言、思想的每一个细节上,在每一次举手投足之间。
    所有人都要面对出世和入世这两种心态。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关键在于如何用心。
    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那句话,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修行人的修证功夫就是要靠事业和成就展现出来,无为法离不开有为法。
    少数人可以言下大悟,有些人可以通过学习经教悟道。而对更多人来说,在当代这个时空因缘下,要通过做事情来领悟、修行。
    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时,真的在事项中看到自己内心的烦恼、妄想、执着,感受到被名缰利锁系缚时的痛苦,感受到失意时的落寞、得意时的张狂,才能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更深刻和真实的了解。
    多多经历,反复锤炼,才能够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只有经历过风浪的水手,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平静。
    你有了一定的功夫,对外才能开显出足够的慈悲和智慧。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是为了修道而做事。修道也是为了普度众生。
    懂得缘起,掌握缘起,根据缘起随缘做事,组合更好的因缘,成就更广大的善业,而不是跟着情绪和妄想做事。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慢慢体会和领悟自他不二、空有不二、依正不二的真理。
    出家人通过修行得到的能量,可以通过弘法的方式传递给在家人,犹如发电一样,让在家人更有心力去处理生活中种种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家庭中的矛盾、事业上的矛盾,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服务社会、利益社会的功用。
    这和普通的社会事业是不同的,因为它的出发点就是一个出世的心。但是,作用和目的有一致的地方——让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人际关系和谐,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远离烦恼和痛苦。
    所以,佛法就是活生生的现实,随时可以用,让我们在这个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里,眼所见、耳所听、鼻所闻、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这六根对六境中,不贪婪,不排斥。
    让我们领悟到我们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一个有自性的个体,而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过去常常会误解,佛法就是避世的,但事实是,我们就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避世呢?逃到哪里能避开六根对六境的所谓现实呢?
    佛教的修行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每一种都很可贵,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解脱。做事情也是如此。
    只有真的去做了,才知道,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我们懂得了道理,不一定就是真的领悟了。道理一定要融入我们的身心,才算数。
    否则,我们就执着于文字,觉得文字就是真理。所以佛门有“指月”这样的说法,用手指去指月亮,误以为手指头就是月亮。
    诸佛妙理,无关文字。但是没有文字,佛法也无法继承和传播。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更要实践佛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古代农业社会农禅并举,很适应当时的社会氛围;现代社会,也是农禅并举,但现在是“码农”。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里,如何探索出更适合现代人的修行道路,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摸索。
    两千多年了,语言在变化,服饰在变化,职业在变化,生存方式在变化,山河大地种种外在都在变化,甚至于沧海桑田,但是人心还是那样的——贪、嗔、痴,一点也没变。
    大家比较熟悉的佛门中的很多话,都已经成为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拿得起,放得下”,用来形容一个人心胸豁达、自在洒脱。
    但事实上,世俗社会的很多痛苦都来自拿不起,放不下;该承担的没有心力去承担,该放下的不舍得放下。做事就是这样历练,要先拿起来,再放下。
    在善知识的调教、点拨、指导下,那颗执着和顽劣的心,反复提起,反复放下,慢慢才真能达到宠辱不惊、云淡风轻的境界。
    不然,就只是文字而已。
    学诚
    2018年3月12日于龙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