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我在西五区

  • 定价: ¥35
  • ISBN:978753406786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人美
  • 页数:242页
  • 作者:朱一泓
  • 立即节省:
  • 2018-06-01 第1版
  • 2018-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西五区是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所在的时区,也是《我在西五区》的小作者朱一泓目前学习、生活的地方。他把学习的趣事、成长的琐事、生活的故事,一一记录,与爱书的你一起分享。将大洋彼岸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说典故融入文中。本书语言浅显易懂,叙事轻松风趣,是了解初高中青少年留学的一个缩影。

内容提要

  

    《我在西五区》收录了作者朱一泓在美高留学期间创作的40余篇文章,分为“小青春”“开课了”“多彩校园”“一路向暖”四个部分,从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作者十四岁离开家门,独自到异国他乡求学、生活过程中成长的经历,青春的步履,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多彩的校园生活,并将大洋彼岸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说典故融入文中。

作者简介

    朱一泓,杭城出发的赴美小留学生。爱读书,爱生活,爱写作。2015年来到美国。遇见过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体会着学习的新奇与辛苦,也感受着生活的多彩与丰富。有过笑,有过泪,有过孤独,有过想家。所幸都平稳度过。把学习的趣事、成长的琐事、生活的故事,一一记录,与爱书的你一起分享。

目录

序  我在西五区
第一辑  小青春
  彼岸的呼唤
  行李“丢失”记
  初识美国家庭
  篝火与孔明灯
  在美国的第一个生日
  吃火锅
  雪夜高速爆胎
  向往十八岁
  亚特兰大之行
  可口可乐世界
  纽约跨年
第二辑  开课了
  初识校园
  遇见选课制
  上课第一天
  旧书的温暖
  家庭作业
  ELA之一:没有标准答案的演讲
  ELA之二:有趣的辩论会
  作业是论文?
  甜蜜的考试
  打“小抄”去!
第三辑  多彩校园
  校服多选题
  泳池派对
  学校舞台剧
  一堂分享课
  “炸弹”危机
  一不留神当了模特
  艰辛的长途跋涉
  烧黑的杯子
  放雪假
  义工进行时
  去打高尔夫
第四辑  一路向暖
  美式“文化礼堂”
  严肃的收养仪式
  爱的彩虹
  水上“奔驰”
  周末淘宝
  火鸡盛宴
  探望爷爷、奶奶
  糖果和彩蛋的节日
  新年快乐!
后记  在自己的时区里,慢慢成长

前言

  

    我在西五区
    从小,一听起别人说要去美国了,就感觉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但在我自己心里,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只身一人飞往美国。从我生活了十四年的北京东八区,飞到地球背面的美国东部——西五区,两地相差十二个小时。
    周围来过美国的亲友说,十二个小时的时差有点难倒的,但其实更难倒的是我心里边的时差。三年前我坐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表面上还算淡定,心里的紧张忐忑只有自己知道。飞机上我基本没睡,脑子里一直想着:“我在美国可以很好地适应学校吗?可以很好地融入美国的家庭吗……”我不知道这许多的疑问怎么去解决,我只知道从我跟老爸老妈说出来“我要去美国读书”那句话,我就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走了。
    有人觉得到美国读书是为了学习轻松一点儿,为了逃避国内的考试压力。如果说刚开始我做出出国读书决定时,也有一点这样的想法,那么当我深入进去学习英语,并且到这里体会到考试压力以外更多的压力时,我想说认为来美国读书轻松的人,真的是想错了。
    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每天那么早放学,有“甜蜜的考试”,也有“有趣的辩论会”,这还不轻松?但是刚来美国的滋味我到现在想起来都头皮发麻。英语不好,刚开始上课时完全蒙圈,老师讲的东西几乎都听不懂,作业还不敢落下,每天心里都是吊着的;很多作业要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和逻辑分析根本拿不到高分,以前读书是拼体力,来这里拼“烧脑”略;还有跟这里文化不同,住家讲笑话我一点听不懂,出门问路、打车都困难;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思考自己决定自己安排,没有人给我买零食洗衣服收拾房间;最难的是感觉孤单,晚上睡不着时会想家,想老爸老妈和好吃的中国菜……
    非常幸运的是我顺利地适应了,因为我幸运地遇到一个和蔼友善的住家。我的住家有一个大家庭,住家爸爸、妈妈和六个孩子,他们的四个女儿都工作了,平时不住在家里;两个儿子一个比我大两岁,一个跟我一样大,平时很好相处。他们全家都十分友善和热心,把我当成他们自己的家人一样,经常带着我出去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把我介绍给他们的亲戚、邻居,让我多一些新朋友,使我能够很快很顺利地适应美高生活,融入他们的大家庭。
    来到西五区已经两年多了,我把这里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中的经历和趣事写在这本书里。如果你正好对美国的高中校园生活非常感兴趣,那就一起分享吧。
    朱一泓
    2018年3月25日
    于美国代顿

后记

  

    在自己的时区里,慢慢成长
    那一日跟儿子视频,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报上说有孩子一周十个兴趣班,聊到了小学心性自由成长的快乐和初中“填鸭”模式下的焦虑,聊到了他少小离家的果敢与胆量,儿子慢悠悠地冒出一句:“到了这里之后,跟你聊天,突然发现——老妈回来了。”
    笑着说他:“什么话,老妈啥时候都在的!”
    心里却酸软得一塌糊涂。视频里两人相视一笑——都知道所指的是什么。
    一直喜欢让儿子按自己的节奏慢慢行走、慢慢思考、慢慢长大,很少用家长的权威左右他的思想与行动。
    当他牙牙学语,我抱着他一句句念着儿歌给他听的时候;
    当他蹒跚学步,我亦步亦趋地跟着护着他的时候;
    当冬日清晨,朦胧中他光着脚,披件棉衣从自己屋奔来跳上我们大床,笑着耍赖皮“我来捂一捂再起床”的时候;
    带他兴奋地在秋天山上满地金黄的银杏叶堆里打滚的时候……
    老妈在的。
    从某一天开始,我们俩的生活交流模式简化成了:快起床……快洗漱……快去上学……放学了?快写作业……快点吃饭……再去写作业……快洗漱……快上床睡觉。
    能不能看会儿电视——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
    读本小说吧——明天两门考试你都准备好了?
    明天想去爬山了——辅导班上好天都黑了,哪有时间!
    咱俩多久没好好聊天了——天天都那么忙,哪有时间!!!
    当老妈人格构成中的社会属性在焦虑和压力中越来越强势,血缘属性的老妈无奈地渐行渐远,让儿子年少的心灵曾有过不知所措吧。
    这情况,我们知道。但,都想不出办法改变。
    ——成长的环境不变,升学的压力不变,社会界定优秀与否的模式不变,焦虑的源头就一直在那儿。老妈虽亲,亦不能免俗。
    那时候,老妈和儿子很近,近到触手就可以摸到他柔软的头发。
    那时候,老妈离儿子很远,远到怎么也找不到他轻松笑颜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的。
    于是,年少的儿子选择另一种成长方式,独自飞向远方,独立规划学业,独立照顾自己,独立打点生活。在比我的时钟慢十二个小时的另一个时区里,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
    而老妈,用目送成全他的飞翔,用另一种方式陪伴他成长。 人远了,心却近了—— 今天上了什么课,明天跟什么同学参加什么活动,下雪了雪景很好看,春天了满院紫色的花海……儿子有时间有心情有兴趣开放自己跟我们交流,当妈的也能充满欣赏,最重要的是不焦虑地跟他聊学习、聊生活、聊天南海北、聊喜怒哀乐了。 还好还好,儿子的成长给到机会让我们参与。就那么几十年的人生路上,即便我们是最亲的人,彼此能够相互陪伴的,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程。幸好在还来得及的时间里,我们意识到了“最好的陪伴,不一定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执着于空间上的相守”,所以给彼此更大的空间,让成长回归应有的节奏,然后——体会爱与亲情本来的样子。 就在四个月前,儿子说“我要写本书,写我在这里的学习、生活”。我当然马上点头同意,而且丝毫不怀疑他写作的决心和能力。出国前他一直是当地报社小记者团的成员,小学时曾以一个暑假一本的频率,先后创作了《神秘岛屿历险记》《惊魂木偶》《恶魔森林》等三本冒险小说。我给他设计封面、装订成册,开学时他拿到学校,在班级图书室是借阅率最高、最受同学们喜爱的书籍之一。 于是,四个月后,这本书稿放在了我的面前。 很高兴儿子说做就做的行动力,更欣慰他一篇篇文字中流露出的真心真意真性情。有些小软弱他从不示人,在老妈面前也不会流露。如今在他的字里行间窥探到了,作为老妈有点小心酸,有点小骄傲:无论在哪个时区,阳光都是一样的,成长从来都需要自己付出努力。 儿子,加油! 康景丽 2018年3月26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