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综合性图书 > 综合性图书 > 丛书

跟张载品国学(先生的课堂)

  • 定价: ¥38
  • ISBN:978751137604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华侨
  • 页数:276页
  • 作者:王颖
  • 立即节省:
  • 2018-06-01 第1版
  • 2018-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关学学派创始人,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张载先生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冯友兰先生尊为“横渠四句”,至今备受推崇。它不仅是儒家学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
    王颖著的《跟张载品国学(先生的课堂)》以他的生平、经典著作和思想精髓出发,分成八个部分,阐述他对儒学的影响。

内容提要

  

    张载,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侨居郧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其名和字取义于《周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横渠先生”。
    张载的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开宗立派,终身清贫。范仲淹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处,横渠先生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儒者担当新局面。
    王颖著的《跟张载品国学(先生的课堂)》从张载的经典著述和思想精髓出发,深入浅出总结了他的儒学天道观、儒学道统论及自然观等,阐述了他对社会、人学、教育等多方面的构想,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张载对儒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河南省中原周易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已出版专著《乾隆文治与纪晓岚志怪创作》《文学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冲突》《世界绘画文化》《菊与刀》等。
    典话题,将相关著述精选出来,结合当下工作和生活的具体案例,对南怀瑾的国学理论进行引申解读,帮助读者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正确的指引和文化的滋养。

目录

第一课  张子其人: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
  01  张子平生:苦学不倦,乐而忘忧
  02  张子著作:儒者通天、地、人之理
  03  理学崛起:三教并行,儒学复兴
  04  儒学新视角:天人关系
  05  关学:再传何其寥寥也
  06  关学的精神:尊儒、重礼、务实
  07  关学后继者:以“天道”为精髓
第二课  天道观:为天地立心
  01  立大本、斥异学
  02  太和所谓道
  03  天道:太虚即气
  04  气之聚散,万物之生灭
  05  “两端”说:一物两体
  06  相感:“两端故有感”
  07  阴阳二气:“化”与“变”的运动
  08  “天道”与“人道”:天人合一
  09  至诚,天性也
  10  性与诚:互逆与互补
  11  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12  大其心:德行所知与见闻之知
第三课  人学思想:为生民立命
  01  “仁人”的标准:无欲而无畏
  02  仁、义、礼、智,不可分割
  03  “仁”与“理”的辩证关系
  04  “天地之性”:天命之谓性
  05  “气质之性”:人亦出于太虚
  06  人性二元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07  人的自我修养:“变化气质”
  08  “天理”:本然至善
  09  “人欲”:人对物欲之追求
  10  “天理”与“人欲”:辩证的统一
  11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第四课  道统论:为往圣继绝学
  01  孔孟绝学:圣学需专礼法修
  02  道不同,谓之异端
  03  佛与道:虚实、有无观
  04  形与神: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05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不散
  06  气聚为“神”,气散为“鬼”
  07  “穷理”:万物皆有理
第五课  社会理想:为万世开太平
  01  复“井田”制而均贫富
  02  治理社会宗旨:“利民”与“足民”
  03  和谐社会图景:尊高年、慈孤弱、纯乎孝者
  04  《西铭》本旨:事天如事亲
  05  适当分权: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
  06  巩固边防,计民以守
  07  三代之制:井田、封建、肉刑
  08  进化社会史观:“通其变”中不断发展
  09  人为之礼与自然之礼
第六课  教育观:穷人伦之理,尽无私之心
  01  “见闻之知”求知的第一阶段
  02  “德性之知”:“穷理”与“尽性”
  03  “有知”与“无知”:有若无,实若虚
  04  教育目的观:“立人之性”“求为贤人”‘学为圣人”
  05  早期教育观:“养正于蒙”
  06  学政结合,敦本善俗
  07  “尊德性”与“道问学”
  08  立志向学,勤勉不息
  09  学贵心悟,去疑求新
  10  克己从礼,自我教育
  11  “集义养气”与“行养结合”
第七课  鬼神观: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01  鬼神:祭祀与义理的统一
  02  辩证的鬼神观:“鬼神,往来屈伸之义”
  03  批判鬼神迷信
  04  疾病与虚妄:“独见独闻”之“怪”
  05  显物隐变:体物而不可遗
  06  自然神祗祭祀:以天事鬼神
  07  祖先祭祀: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08  正统祭祀:自然山川之神
  09  儒家生死观:生死为气之聚散
  10  鬼神说:二气之良能也
  11  宗法思想:根植于大同理想
第八课  自然观:不知张子,又乌知天?
  01  乾坤与阴阳
  02  一体两面:乾坤即天地
  03  宇宙演化论:天地从虚中来
  04  星辰河汉:天系与地系
  05  理学自然观:一阴一阳之谓道
  06  生生万物,皆有内在机制
  07  “一分为三”与“三分为一”
  08  日月五星,随天左旋

前言

  

    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世称横渠先生。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宋明理学创始人之一,世人称其学派为“关学”,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赐封郦伯,敬称张子,封先贤。张载《横渠语录》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为历代所颂,经久不衰。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生,因《周易。坤卦》有“厚德载物”一语,故其名日“载”。张载自幼天资聪颖,因其少年丧父,故成熟很早,十岁时师从外傅,便表现出了超于常人的志向和品格,乡邻称其“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因西夏经常扰掠宋朝西部疆界,而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为求取边境和平连年向西夏“赐”绢、银及茶叶等大量珍宝,青年时期喜论兵法的张载就此事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写成《边议九条》,向其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希望联合焦演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延州军府召见二十二岁的张载。张载向范仲淹谈论了自己对戍守边防的问题以及护卫疆土、收复失地的主张,范仲淹对张载宏伟的志向高度赞扬,但却对张载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他认为张载出类拔萃,知其必有远器,作为军师将领过于屈才,劝他不必在边防军务上下功夫,鼓励他去读《中庸》,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儒学的研究上,说他作为儒生发展儒学定可成为家国大器。
    范仲淹的劝告对张载今后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张载彻底弃武从文,回家开始饱读儒家经典。在刻苦攻读了《中庸》之后,张载并不满意,便又将佛家、道家之书遍读一通,感到这些书籍都无法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最终又转回到儒家学说上来,深读儒家“六经”。经过十多年的埋头苦读,张载终于悟出了儒、释、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道理,并在此基础上渐渐创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宋仕宗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远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第,同时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在此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虚怀若谷,静心听教二程对《易经》的理解,感到自己的学问还远远不够。他对一起听讲的人诚实地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也由此在京城名声大震。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举荐张载,宋神宗召见张载并询其国政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的回复令神宗非常满意,欲派其到中书省枢密院做事,因张载不愿参与时任丞相王安石的变法而推辞,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后因其弟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戬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株连,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横渠之后,写下了大量著作,在此期间整日读书讲学,因讲学关中,故世称其学派为“关学”。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守帅吕大防奏请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以复兴古礼整治风化,张载带肺疾进京,任礼部副职同知太常。同年因病辞官返乡,途中病逝于临潼馆舍,享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