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科 学 > 科学、科学研究

未来的冲击(精)

  • 定价: ¥79
  • ISBN:9787508681566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429页
  • 作者:(美)阿尔文·托夫...
  • 立即节省:
  • 2018-06-01 第1版
  • 2018-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未来的冲击》是“未来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是阿尔文·托夫勒奠定声名之作,全球畅销700余万册,名列社科领域引用次数最多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讲述了我们迈向未来可能经历的种种过程,并探讨了日常生活的种种事务,如我们购买及丢弃的产品、进出的场所、任职的企业以及生活中永不停歇的人潮等。同时,本书旨在探索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新奇的亚文化、生活方式,政治、娱乐场所,甚至跳伞及两性关系等,都是本书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题材。

内容提要

  

    当社会受到变革冲击时,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面对种种变革,人们如何适应?会不会应为无法适应未来的种种状况而错误百出?
    今天,变革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颠覆我们的组织,转变我们的价值观,动摇我们的根基。我们来不及适应便被变革击溃,孤独无依、迷失方向。短暂性的信息不断袭扰人们的感知,新奇性的事物不断撞击人类的认知能力,而多样化的选择不断搅乱人们的判断能力。当无法适应这三股联袂而来的变革浪潮时,人们便患了“未来恐惧症”。在未来的袭击下,他们开始退却,拒绝迎接。社会异化程度日益加深,核心家庭趋向解体,毒品泛滥,犯罪率上升……而大多数社会问题本质上就是源于“未来的冲击”。
    世界著名未来学大师、未来学奠基人阿尔文·托夫勒在其奠定声名之作《未来的冲击》中指出,无论个人、组织或国家都会因变革太快而超载,成为未来冲击的受害者。托夫勒大胆且反潮流地指出核心家庭将逐步破裂,一次性消费社会的兴起,并预言逐渐实现的教育改革。正如托夫勒所说:“我深信对未来的合理探索也可为现在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借鉴。倘若不把未来当作一种习惯性工具而善加运用,我们将更难把握个人及社会的问题。”
    发达国家今日所面临的危机,乃是过去盲目地单向发展科技所致。倘若我们能借鉴其中,计划性地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不仅可以减少西方国家过去遭遇的危机,而且可以克服未来的冲击。倘若能掌握问题的症结,明智地控制变革速度和过程,我们便会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我们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还能安身立命于变革的浪潮之上,重新掌握未来的命运。

作者简介

    阿尔文·托夫勒,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被誉为“后工业化时代大师”。他曾任罗素·赛奇基金会特约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特聘教授、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研究员、IBM等跨国企业顾问,从事未来价值体系及社会走向的研究。
    1970-1990年,托夫勒分别出版《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思潮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托夫勒是洞察到现代科技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先驱。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解读现在,用蕴含着未来玄机的现象寻求对未来的理解,为读者描绘一幅新的现实世界的示意图。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长久性的终结
第一章  第800个世代
  手足无措的访客
  与过去决裂
第二章  加速的推动力
  时间与变革
  地下城市
  以技术为动力
  作为燃料的知识
  情境的流通
第三章  生活的节奏
  未来的人
  持续时间观
  短暂性的概念
  未来的冲击
第二部分  短暂性
第四章  物品:用完即弃的社会
  纸制的结婚礼服
  突然消失的超市
  非永久性的经济
  可移动的运动场
  组合性的游乐场
  租赁革命
  临时性需求
  流行的机器
第五章  地域:新的游牧民族
  300 万英里俱乐部
  瑞典的弗拉门戈舞曲
  向未来移民
  自杀与搭便车的人
  垂头丧气的迁移者
  归巢本能
  地域重要性的消失
第六章  人类:模式化的人
  介入的代价
  人类关系的持续时间
  仓促的欢迎
  未来的友谊
  工作日的朋友
  新员工与离职者
  人的租赁
  如何舍弃故友
  需要多少朋友
  培养儿童适应变化的能力
第七章  组织:即将来临的“特组织”
  天主教徒、宗派集团及咖啡聚会
  组织的剧变
  新的“特组织”
  等级组织的崩溃
  官僚主义的身后事
第八章  信息:运动的形象
  崔姬及K介子
  弗洛伊德的浪潮
  畅销书的低潮
  精练的信息
  奔跑中的莫扎特
  半文盲的莎士比亚
  艺术:立体派与动态派
  神经系统的投资
第三部分  新奇性
第九章  科学的轨迹
  新海底宝藏
  阳光与人格
  海豚之声
  生化工厂
  预先设计的人体
  临时性的器官
  体外器官
  否认变化
第十章  制造体验的人
  心理的原料
  空中侍女
  体验产业
  模拟的环境
  栩栩如生的环境
  健全的经济学
第十一章  破裂的家庭
  母性的奥妙
  流线型的家庭
  亲生父母与职业父母
  社群家庭及同性恋父亲
  爱情的不利因素
  临时婚姻
  婚姻的轨道
  自由的要求
第四部分  多样性
第十二章  选择余地过大的由来
  风格化产品
  电脑与教室
  同性恋电影
第十三章  小团体组织的兴盛
  科学家与证券经纪人
  娱乐专家
  年轻人的街区
  结婚族
  不自由的野蛮人
  飞车党与知识分子
  生活方式的制造者与微小英雄
  生活方式的工厂
  生活方式的力量
  过剩的自我
  自由的社会
第五部分  适应性的限度
第十四章  未来的冲击对人体的影响
  人生的变革与疾病的联系
  对新奇性的反应
  适应性反应
第十五章  未来的冲击对心理的影响
  过度刺激下的个人
  感觉的袭击
  信息的超负荷
  决定的压力
  未来的冲击的牺牲者
  未来的冲击下的社会
第六部分  生存的战略
第十六章  应对明天
  直接应对
  个人的安定领域
  按状况分类
  危机顾问室
  中转站
  过去共同社会
  未来共同社会
  壮丽的宇宙事业
第十七章  面向未来的教育
  工业时代的学校
  新的教育革命
  组织的攻击
  昔日课程的现状
  教材的多样性
  技术系统
  未来主义的策略
第十八章  征服技术
  工业技术的反动
  选择文化方式
  晶体管与性
  科学技术检查机构
  环境侦察机构
第十九章  社会未来学派的战略
  技术中心主义的死亡
  计划者的人性化
  时间范围
  预想中的民主制度

前言

  

    当我们受到变革冲击时,究竟会出现什么情况?面对种种变革,我们如何适应?我们会不会无法适应未来的种种状况?这就是本书想要阐述的内容。
    谈论未来的书籍为数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危言耸听之语。与之相比,本书侧重“轻松层面”,探讨与未来人类有关的种种问题。本书讲述了我们迈向未来可能经历的种种过程,并探讨了日常生活的种种事务,如我们购买及丢弃的产品、进出的场所、任职的企业以及生活中永不停歇的人潮等。同时,本书旨在探索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新奇的亚文化、生活方式,政治、娱乐场所,甚至跳伞及两性关系等,都是本书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题材。
    本书讨论的实际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最主要诱因是汹涌万丈的变革浪潮。今天,这种变革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颠覆我们的组织,转变我们的价值观念,动摇我们的根基。变革,是未来扰乱人们生活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来研究它——不仅要从历史的宏观视角对它加以分析,更要从个人实际的生活经验中进行探索。
    支配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动力,是变革的速度。这种速度的推动力对人身、心理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本书里,我将发扬拓荒者的精神,系统地探索变革速度的影响力。在此,我要郑重呼吁,除非人类能尽快学习如何应对个人生活及整个社会的变革,否则注定要面临崩溃的危机。
    1965年,我在《地平线》(Horizon)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使用了“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以表示我们在短期内遭受的重大变革及所承受的震撼性压力和困惑。在这个概念驱使之下,在之后的5 年时间里,我访问几十所大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及政府机构,阅读无数篇论文及学术报道,并拜访数百位研究变革及应变能力的专家。诺贝尔奖得主、嬉皮士、精神病理学家、医生、企业家、未来学专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无不深表他们对变革的关切、对人类适应问题的顾虑及对未来的恐惧。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得出了两种不乐观的结论。
    第一,显而易见,未来的冲击已不是一种长期的潜伏性危机,而是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苦的一种病症。此种心理上及生理上的病症可以用医学及精神病学的术语命名为“变革症”。
    第二,令我吃惊不已的是,一般人对变革应对问题居然知之甚少,不管是那些拥护社会变革的人,还是处心积虑应对变革的人都是如此。慷慨激昂的知识分子高谈所谓“为应对变革而教育”或“为应对未来而准备”,却并未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虽然身处空前巨大的变革环境里,我们却仍然没有任何应对之道。
    对于个人和集团对变革表现出的非理性抗拒,心理学家及政治家同样感到困惑不已。决心整顿公司的企业家,立意革新教学的教育专家,倡议和平解决种族纠纷的市长……几乎都遭遇了这种盲目的抗拒。对于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了解甚少。此外,为什么一些人渴求甚至着魔般地呼吁变革,忙不迭地促进变革,而另一些人却唯恐避之不及呢?这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事实上,我们对于应对问题根本没有一套像样的理论,所以根本无从解答这个问题。
    因此,我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应对未来。在书中,我特别指出应对未来的种种方法,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对个人及社会的变革。另外,我要特别提醒一个极为重要却常被忽视的问题。过去有关变革的影响的研究,只重视变革方向,而忽略变革速度。在本书里,我将不遗余力地阐述变革速度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变革方向;而就重要性而言,变革速度有时甚至超过变革方向。除非我们看清这个事实,否则将无法了解适应性的真正含义。要界定变革的“内涵”,绝不可忽略变革速度的影响力。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illiam Ogbum)在其广受赞誉的文化堕距理论中指出,社会不同阶层由于面对不平衡的变革速度,会产生种种社会难题。未来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应对理论则强调,不仅社会不同阶层的变革速度必须取得平衡,环境变革的步调与人类应对的步调之间,也必须取得平衡。事实上,未来的冲击就是源于二者问日益扩大的差距。
    本书不仅要提供一种理论,更要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一般人往往研究过去以阐明现在,而我则倒转过来,我深信对未来的合理探索也可为现在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借鉴。倘若不把未来当作一种习惯性工具而善加运用,我们将更难把握个人及社会的问题。在本书里,我将谨慎地运用这种工具,以证明其可行性。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本书自开篇就有意以一种微妙却意味深长的方式来改变读者的看法。由于种种原因,要成功应对急速的变革就必须对未来采取一种新观点,必须敏锐地认清它现在所扮演的角色。针对这一点,本书会有意增强读者的未来意识。在读完本书后,读者若能在现实中思考、探索及推测未来的种种问题,我的苦心便没有白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局限性的问题有必要谈一下。其一是,事实的时效问题。每一名资深的新闻记者都会有这种经验——自己分秒必争地报道更新速度极快的新闻,却在来不及落笔成文时,新闻本身已发生变化。而今天,整个世界便是一则更新速度极快的新闻。一本历经多年所著的书,在其研究、撰写与出版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许多变化。在这段时间,~所大学的教授可能转到另一所大学任教,身居某职位的政治家可能转到其他职位。
    我虽然尽量谨慎地根据最新资料来撰写《未来的冲击》,但不可避免,书中某些事实也已过时了。(其他许多书籍当然也有类似的情形,只是作者一般不愿去谈论而已。)而这种资料的过时足以证明本书所强调的变革的急速性。我想要紧跟现实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我们目前无法在“真正的时间”内思考、研究、撰写及出版。因此,读者应该多关注主题,而不必计较细节。
    另外,我要交代的一点,是有关“将要”(Will)这个词的问题。一个严肃的未来学者是不会随口“预言”的。只有电视里的预言家及报纸上的占星师才会如此神通广大。一个对预测的复杂性一知半解的人,是不可能绝对地认识未来的。因此,有关未来的每一个陈述,都必须伴随一连串的限定语,如“倘若”“而”“但是”“在另一方面”等。如果把每一个适当的限定语统统塞进本书的话,那么读者的脑海里可能要堆满“或许……或许……”之类的字眼。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我才毫不犹豫地采用肯定语气的字眼,深信聪明的读者一定可以了解这种写作风格上的问题。当读到“将要”的时候,读者请默诵一个“大概”或“依我看”之类的限定语。同样,说到未来会发生的事件,作者姑妄言之,读者姑妄听之。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无法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就绝口不谈。当有“确定无疑的资料”时,我们固然不应错失良机。即使缺乏这些资料,一个负责的作家或是科学家,也有权利与责任根据其他证据,包括印象、传闻得来的数据或有识之士的看法进行判断。我便是本着这个原则撰写本书,并愿为此负责。
    在探讨未来的问题时,运用适当的想象力及洞察力远比预测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更为重要,至少眼前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此。具有各种用途的理论并不一定是“确定”的。有时,即使是“错误”的也有其用处。中世纪地图绘制者所描绘出来的世界地图错误百出,在地球全部地表皆已被绘制成图的今天,那些错误百出的地图几乎变成了笑柄。但是,如果少了这些笑柄,过去伟大的探险家就不可能发现新大陆。倘若没有古人以极其有限的证据在纸上绘出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我们今天也不会有这种更完美、更准确的地图。
    探测未来的人正像古代的地图绘制者一样,我便是本着这种精神提出“未来的冲击”这个概念及其适应范围的。这不是最后的定论,而是一幅描绘新的现实世界的示意图,其中充满高速变革诱发出来的种种险境和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