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小说

中外历史故事精选(经典故事口碑版本)/*统编语文*阅读丛书

  • 定价: ¥23
  • ISBN:978702013789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页数:223页
  • 作者:编者:人民文学出...
  • 立即节省:
  • 2018-06-01 第1版
  • 2018-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的《中外历史故事精选(经典故事口碑版本)》,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是人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当代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中充满着智慧、哲理、伦理和道德,蕴涵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小学生们可以从中找到处理人生问题的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寓意。

内容提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的《中外历史故事精选(经典故事口碑版本)》由《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与《外国历史故事精选》合编而成,文章包括一半中国历史,一半外国历史,故事经过精挑细选,更具代表性。

媒体推荐

    经典名篇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外经典的整理、译介和出版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  王蒙
    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要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也可以读些“闲书”,这样才能培养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品种齐全、版本可靠、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温儒敏
    作为专业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书目完整而全面,在古典名著、外国作品的整理和译介上,也都采用了独家的大师底本,值得推荐!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统编语文教科书陆续使用后,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紧扣统编教材的内容,充分照顾到了学生拓展阅读的需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套理想的语文读本。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紧密对接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对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均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顾之川

目录

导读
大禹治水
商汤灭夏
盘庚迁都
烽火戏诸侯
管鲍之交
流亡公子重耳
晏子使楚
孔子周游列国
勾践卧薪尝胆
屈原沉江
完璧归赵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萧何月下追韩信
苏武牧羊
王昭君出塞
三顾茅庐
王羲之写字换鹅
淝水之战
玄武门之变
请君入瓮
杯酒释兵权
《正气歌》
三保太监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火烧圆明园
金字塔的来历
狮身人面像
石柱上的法律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荷马史诗》
马其顿的年轻统帅
“狼孩”与罗马城
白鹅的功勋
斯巴达克起义
凯撒
耶稣的传说
古城庞贝之谜
穆罕默德
马可·波罗
哥白尼
哥伦布
欧洲黑死病
达·芬奇
牛顿
瓦特和工业革命
达尔文环球考察
彼得大帝
明治维新
电灯的来历
镭的母亲
爱因斯坦
萨拉热窝的枪声
奥斯维辛集中营
“圣雄”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知识链接

前言

  

    天地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其中,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分子。和无限的宇宙相比,有限的个人生命是短暂的、渺小的。但幸好我们是万物之长,耳聪目明,能认知能读写,能思考能记忆,能判断能创造,因而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就成为可能。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论读书》)这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阐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太宗也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政治家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谈到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则把对历史的探索提高到了“天人之际”的哲学高度。可见,不论个人还是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都有助于认识现在,把握未来。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的历史文明没有断裂,绵延至今。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六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种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史通》有言:“史官之作肇自皇帝,备于周室。”中国真正详细的历史记载也已有几千年了。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读史、撰史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专门的史学研究;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由此可见,中国的史官制度也有很早的渊源。漫漫中国史依附着甲骨、青铜器、绢帛、纸张流传至今,给无数志士仁人以思索和启迪。
    而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学术界并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欧洲历史习惯上有“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史学则一般分为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但是要知道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平衡,世界各个不同地区进入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有早有迟,在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中经历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特别是自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少看到绝对纯粹属于这一阶段或那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很少看到绝对整齐的、单一发展的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逐层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断限问题上,目前仍然存在着分歧。
    简略地说,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古老的蔚蓝星球上,人类历史已经有几百万年。一般把500万年前至公元前5000年称为“远古时期”或者“史前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出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古代文明开始出现,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这些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许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人类社会迎来文明的曙光之后,相继进入兴盛繁荣时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爱琴海地区、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人所谓的“黑暗时代”。公元元年左右,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总共控制了大约五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西方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人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一千年封建社会的历程。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这时候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人类历史也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密切联系的整体。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大大小小的事件浩如烟海,脉络繁复庞杂,短时间内厘清头绪、全面掌握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我们没有必要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不妨从简单的小故事人手,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人类是很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人类讲故事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更为久远。在尚无文字来记载历史之前,后人依据的就是先辈口述的史料。无数生动的历史事件被编成故事,口耳相传。如果没有“讲故事”,过去许多生动的历史早就幻作烟云。更多的人在青少年时期,不是通过典籍,而是从长辈的讲述中初涉历史的。
    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是可以虚构的,然而历史故事必须首先尊重历史事实。也就是说,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故事性是第二位的。有价值的历史故事,绝不能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去片面追求故事性。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要最大可能地做到兼备故事性与情节性,否则,无数鲜活的历史就会像化石和标本一样缺乏生气。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历史故事纳入本书。这里仅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些篇章,尽量采用名家之作,时间跨度从古至今,以求体现出中国及世界历史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及世界历史通俗化、大众化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读本,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我们参考前人的著作,选编了这本精选集,奉献给读者,希望能有所裨益。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