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中国军事

铁流河山(民国时期的中国陆军装甲兵评话本)

  • 定价: ¥69
  • ISBN:978752031388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页数:483页
  • 作者:肖璞韬
  • 立即节省:
  • 2018-06-01 第1版
  • 2018-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装甲兵的抗战,是中国那场神圣卫国战争的一个侧面和缩影,肖璞韬著的《铁流河山(民国时期的中国陆军装甲兵评话本)》这部作品,便是将这一侧面用独特的视角呈现给读者。在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抗战的著作中,在装甲兵抗战史领域采用同样手法创作的作品尚属首部。
    本书讲述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是从1930年5月到1945年。作者以评书的表现手法,戏剧性地再现了当年装甲兵的经历,内容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内容提要

  

    《铁流河山(民国时期的中国陆军装甲兵评话本)》由肖璞韬著。
    提起民国和抗战时期的中国陆军,人们多会说起“血性”“顽强”等词汇。因为缺乏先进的兵器,绝大多数的中国陆军官兵,不得不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钢铁洪流。
    而鲜为人知的是,民国陆军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进行军队现代化,而作为当年军队现代化的先驱,徐庭瑶、杜聿明、孙立人等将领也多是在和日军的拼杀中,逐步总结经验,才将中国早期的机械化部队捏合成形。而这支机械化部队,也在和日军的作战之中,冲在了最紧要的位置。但很可惜,因为装备受制、人才缺乏,以及战术协同不够等原因,这支装甲兵部队虽奋力作战,却一直没能显露出和自己实力对等的战果。直至驻印时,彻底按照美式编制、美式训练、美式装备,中国的装甲兵才在抗战末期变成了一支劲旅。他们的经历,也给现在中国军事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借鉴。

作者简介

    肖璞韬,1988年生于北京,青年作家,是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颇为赏识的弟子之一。曾参与改编单田芳先生的红色经典评书系列,擅长以评书笔法描绘历史的另一面。担任过北京国际图书节“中华文化大家谈”系列讲座的主讲人之一。参与主编(《天道轮回金丝楠》,其代表作(《海魂国殇一民国时期的中国海军(评话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和阅读)同步发行点击量突破4000万。

目录

第一回 蒋介石中原恶战 徐庭瑶勾画妙策
第二回 徐庭瑶失策负伤 蒋介石聘请顾问
第三回 蒋介石暗抢装甲车 张学良布防锦州城
第四回 板仓繁狂傲赴前线 中山号大战饶阳河
第五回 板仓繁殒命饶阳河 项青山智激刘汉山
第六回 张学良和战不定 刘汉山大战日寇
第七回 日本人先发制人 刘汉山反戈一击
第八回 关东军空袭奏奇效 刘汉山饮恨大凌河
第九回 中日大战上海滩 一营死守虬江路
第十回 北平号力挫倭寇 日飞机奇袭车站
第十一回 日本人临阵换将 北平号负伤后撤
第十二回 北平号含泪撤退 战车队请缨参战
第十三回 两猛将双剑合璧 日战车进攻受挫
第十四回 夜袭队一炮双响 日本人兵临热河
第十五回 关东军进犯长城 关麟征怒闯军部
第十六回 关麟征激将张廷枢 杜聿明大战古北口
第十七回 杜聿明力破坦克车 关麟征遭遇骷髅队
第十八回 中央军突袭将军楼 关麟征血溅古北口
第十九回 戴安澜重创骷髅队 各部队激战长城线
第二十回 张学良解职出洋 吴征超奋战前线
第二十一回 骷髅队全军覆没 恶协定丧权辱国
第二十二回 蒋介石架空佛采尔 徐庭瑶筹建装甲兵
第二十三回 徐庭瑶检视装备 考察团出访德国
第二十四回 徐庭瑶法国吃瘪 胡献群力帮大忙
第二十五回 彭克定排挤他人 徐庭瑶归来主政
第二十六回 南京政府大演习 德国顾问显神威
第二十七回 演习练兵两不误 月祥扩建装甲团
第二十八回 杜聿明回归军校 蒋介石西安被扣
第二十九回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贪污大案震惊军校
第三十回 连带责任彭克定离队 军售熄火徐庭瑶赴欧
第三十一回 订货转道意大利 上海开战“八一三”
第三十二回 郭恒建上海报到 战车排前沿突击
第三十三回 铁拳行动功败垂成 攻击汇山坦克遭擒
第三十四回 郭恒建受辱阵亡 郑绍炎阵前报号
第三十五回 战防炮出师不利 郑绍炎大战码头
第三十六回 袭敌阵连长阵亡 脱险境坦克归队
第三十七回 战车营再遭损失 装甲兵北上抗日
第三十八回 装甲兵遭遇误会 小日本坦克肆虐
第三十九回 李默庵维持阵地 战防炮痛击日寇
第四十回 郭定远转移湘潭 杜聿明撤离南京
第四十一回 李乾泰大战淳化 战车连支援汤水
第四十二回 装甲兵遭受重创 李乾泰反击淳化
第四十三回 李乾泰踹门失败 南京城陷入绝境
第四十四回 彭克仁单车突围 唐生智首都疯狂
第四十五回 战车连冲突挹江门 勇士兵殉国南京城
第四十六回 装甲兵扩编二百师 内外援补充好装备
第四十七回 杜聿明实验坦克 收容所战将聚会
第四十八回 脱险境猛将归队 调炮兵徐州会战
第四十九回 台儿庄恶战大捷 二百师出征兰封
第五十回 邱清泉改道兰封 战车营奇袭圈头
第五十一回 邱清泉迁怒龙慕韩 战车营巧袭王村敌
第五十二回 装甲兵突遭逆袭 失陈留兰封危急
第五十三回 失兰封千古笑柄 攻罗王坦克奋战
第五十四回 装甲兵强攻三义寨 王体乾失误受惩罚
第五十五回 兰封一役终败北 武汉会战获扩编
第五十六回 战南粤坦克覆灭 扩部队铁军诞生
第五十七回 胡宗南出手装甲兵 日本人攻陷昆仑关
第五十八回 杜聿明分兵派将 郑洞国苦战罗塘
第五十九回 罗塘地得而复失 郑洞国重整攻势
第六十回 杜聿明奇袭失败 邱清泉苦苦阻击
第六十一回 日少将恶贯满盈 昆仑关最后总攻
第六十二回 昆仑关得而复失 远征军组建完毕
第六十三回 英国人硬找麻烦 戴安澜兵出同古
第六十四回 远征军受援好华侨 骑兵团进兵皮尤河
第六十五回 骑兵团死守皮尤河 史迪威怒骂杜聿明
第六十六回 杜聿明布阵平满那 戴安澜大战同古城.
第六十七回 杜聿明分兵救援 廖耀湘恶斗车站
第六十八回 骑兵团驰援解围 廖耀湘进退两难
第六十九回 远征军苦战突围 史迪威进言重庆
第七十回 史迪威力压杜聿明 廖耀湘阻击沙加耶
第七十一回 廖耀湘疲敝日军 杜聿明排兵布阵
第七十二回 孙立人增援仁安羌 刘放吾大战日军阵
第七十三回 孙立人智破日寇 仁安羌英军获救
第七十四回 孙立人固守西路 远征军来回奔波
第七十五回 英军再诳史迪威 日军截断滇缅路
第七十六回 装甲团阻敌失败 副营长布防畹町
第七十七回 日军大战余绪辉 林蔚引爆惠通桥
第七十八回 胡献群率部脱险境 杜聿明硬闯野人山
第七十九回 孙立人进入印度 史迪威纵横捭阖
第八十回 史迪威提供装备 驻印军改善伙食
第八十一回 驻印军奔赴兰姆伽 孙立人怒对史迪威
第八十二回 兰姆伽国军操练 蒋介石谈妥援助
第八十三回 史迪威欲筑中印路 驻印军再闯野人山
第八十四回 孙立人大闹指挥部 陈鸣人拖死日本人
第八十五回 正面对峙孙立人无奈何 围魏救赵刘放吾扑孟关
第八十六回 孙立人大胜敌军 廖耀湘强袭孟关
第八十七回 孙立人再走丛林 廖耀湘迂回侧翼
第八十八回 廖耀湘铁拳击左 孙立人奇兵出右
第八十九回 瓦鲁班坦克大战 坦克营缴获官印
第九十回 明信片扬威国内 坚布山大军受挫
第九十一回 孙立人再行迂回计 廖耀湘缴获苦味酸
第九十二回 赵振宇破解炸药 新坦克支援前线
第九十三回 谢尔曼力克坚布山 新一军兵指潘玉河
第九十四回 坦克营冒进受损 美上校空中指挥
第九十五回 驻印军克复孟拱 日本人陷入绝境
第九十六回 破八莫抗日迎胜利 搞内战老蒋败台湾
后记 以史为鉴知差距

前言

  

    铁甲雄风犹可追
    这是肖璞韬先生关于中国抗战的第三部评书体纪实作品,读来令人颇为唏嘘。
    所谓“评书体纪实作品”,是读者对这一系列著作的评价——都有着传统评书艺术扣人心弦、朗朗上口的明显特征,但其中的历史内容又经得推敲,耐得咀嚼。历史的吸引力与评书的可读性是其两大特征。可以说,这是严肃历史文学与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认真尝试。而从读者的反馈来看,肖璞韬先生的这种尝试,结果无疑是相当良好的。
    这部新书是围绕中国装甲部队的抗战展开的,而这一兵种在抗战中的作用,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甚至有人会疑惑地问,在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我们还有铁甲火炮的装甲部队可用吗?
    对于抗日战争中的我国军队而言,低劣的装备始终是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敌后战场的红色军队,还是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无一不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但中国当时的确存在一支装甲兵部队,而且如凤凰涅槃般几经起落,一直战斗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我曾和一位研究历史的朋友开玩笑:“您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是什么兵种吗?”对方一愣,猜了步兵,后来又猜了骑兵、工兵……但真正的答案是装甲兵。1924年10月,在孙中山先生亲自关注下,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成立。这支由开国上将周士第指挥、拥有两列铁甲列车的战斗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中成立最早的,也是后来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前身之一。而这支部队,也是中国装甲兵最早的部队之一。中国的装甲部队,无意中在历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支部队当年的指挥官周士第将军已经是八路军120师参谋长,率领部队在华北和日军纵横周旋。周士第将军的麾下当时已经没有装甲兵了,但当年曾保卫孙中山安全的装甲部队,经过爱国将领徐庭瑶、杜聿明等的积极推动,此时也已经拥有相当规模,并积极投入抗日战争之中。无论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锦州白旗堡,还是在此后的淞沪、南京战场上,都可以看到装甲兵的身影。无论是被视为异类的装甲列车,还是与世界同步的坦克部队,都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留下自己的光辉篇章。
    但是,在一个整体落后的国度,连汽车都不能完整自造,装甲兵更只能是奢侈品和战场的点缀,而无法如工业强国那样形成大规模使用的基础。中国的装甲部队在抗战中取得过一次次的胜利,也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屡屡遭到集中打击,在江南战场、在昆仑关、在缅甸,中国装甲部队曾几次遭到重大损失,以至于难以为继,但凭借中国人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又一次次重建,继续投入战斗。1945年,缅北贵溪的战斗中,中国装甲兵打得日军装甲部队全军覆没,成为这支部队的收官之战。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当年抗战远征军的装甲兵,国歌作者田汉先生的儿子田申,手持红旗,乘坐坦克驶过天安门,向新中国致敬,他们的身后,便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址。这无意中成为对抗战装甲兵的一种特殊纪念。他们的传奇,铭刻在了中国近代史的反侵略历程中。
    可以说,中国装甲兵的抗战,是中国那场神圣卫国战争的一个侧面和缩影,而肖璞韬先生的这部作品,便是将这一侧面用独特的视角呈现给读者。在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抗战的著作中,在装甲兵抗战史领域采用同样手法创作的作品尚属首部。我们期待着,我们的读者在阅读中能有更多新的喜悦和新的收获,也期待着肖璞韬先生新作品的问世。
    萨苏
    2017年10月15日

后记

  

    以史为鉴知差距
    此部《铁流河山》写完,我的民国海陆空三部曲,至此算是告一段落了。对于这一系列的作品,我不敢说勾勒出了民国军队发展的全貌,但应该能让大家窥其一斑了。
    至于民国海陆空三部曲本身,不得不说,这一部陆军是最难写的。不夸张地讲,中国自古就是陆军大国,至于民国军队发展,以及抗战的相关资料,简直是浩如烟海,与海军、空军的资料相比,简直不是一个等级。如何在控制篇幅的基础上,勾勒出民国陆军发展的大致面貌呢?好在萨苏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为什么不从军队现代化的问题人手呢?
    对啊!不要说民国陆军,就是现在,中国军队也不停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当然,当年的现代化是指军队机械化,现在的现代化是指军队信息化,虽然不太一样,但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强军卫国的努力。所以此部书的核心,就是民国装甲兵的发展。
    有人也许奇怪,民国的陆军一直是落后的,尤其是抗战初期,几乎被日军来回吊打,悲壮、血性、差距等名词贯穿其间。他们的现代化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里我要说一句,关于民国的陆军,可说的地方非常之多。尤其现在的军队发展,不少地方就是吸取了民国时期的教训,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以装甲兵为例,中日的装甲兵,最开始的发展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最开始引进的坦克类型也一样——法国雷诺FT17。
    只不过,再往后,中日装甲兵的差距就逐步拉开了,若问其原因,自然是中国人才不足,资金缺乏,所以几乎毫无装备研发能力。其实日本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的坦克(战车)也是经过多次试验、购买、山寨等过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以及一系列的配套人员和设施。当然,“二战”时期,日本的战车是出了名的薄皮大馅,一打就爆,但碾压当年的国军,还是毫无问题的。
    相对于日本的自我研发,中国当年则显得急功近利许多,就一个字——买!而这个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如果看看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主战坦克,国军的维克斯六吨半、日军的八九式中战车,双方在战斗能力上,差距也似乎不是很大。
    但一打起来,国军这边就原形毕露了,因为完全靠国际市场,所以一旦国际形势不利,国军的装备马上就被卡了脖子,越打越少。而且因为缺乏配套的相关人员,国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是状况百出。虽说国民政府这边,已经加了注意,设立学校培训相关人员,但毕竟是为了战争服务,修理、机械等技术人员紧缺。而且因为国军装甲兵的宝贵性,所以国军会战的时候,都是节省使用,和步兵的配合训练也少,所以一打起来,纵使装甲兵再努力,战果也往往没那么理想。
    而相对的,日本人因为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上工业国的实力,所以他们的装甲兵源源不断地扩充,即便让国军重创过多次,他们仍然可以快速恢复。再加上完整的训练体系,所以日军装甲兵的发挥,比国军要顺畅得多。 没办法,这就是当年的差距,也就因为这个差距,当年的国军,不得不以无数的生命和鲜血弥补。而且看看当时的历史,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可笑的片段。因为中国当年根本无法自产坦克,我们不得不伸过头去,在装备上让意大利狠宰一刀;在国军这边,视为绝对主力的T26、M3等坦克,在西方列强看来,不过是些小角色。坦克大战,根本轮不到他们的份儿。至于缅甸战场,驻印军所用的巨无霸——谢尔曼坦克,也不过是“二战”著名的坦克之一,这其实也正代表了当年中国和世界的差距。 如今,抗战的历史已经远去,相关的教训,早已被新中国的人们所吸取,正因为知道了差距所在,中国也就在这方面避免了很多的弯路。如今的中国陆军,已经彻底蜕变成了一支惹不起的军队。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有必要非得再提出来吗?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一方面,这个教训只有用鲜血得来,记忆才会深刻;另一方面,因为历史久远,我们看这段历史之时,已经有些陌生。当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得出的教训,到我们这里,仅仅成了文字的条例,我们又有什么把握,在几十年后,这些教训不会被人们遗忘呢? 肖璞韬 2017年10月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