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最后的对话(2)(精)

  • 定价: ¥58
  • ISBN:9787513329224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新星
  • 页数:425页
  • 作者:(阿根廷)豪尔赫·...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9-07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文版第二册首次引进:拉美文学之父、一代巨匠博尔赫斯在生命最后三年的隽永对话
    媲美《理想国谈话录》的智慧诤言,荡涤心魂。
    博尔赫斯生前最大规模的对谈,涉及话题空前广阔,引领读者穿越大师的迷宫。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奥斯瓦尔多·费拉里著的《最后的对话(2)(精)》涉及话题遍布文学、哲学、爱情、旅行、电影……各个领域。
    与同为拉美文学名家的费拉里深度对话,引领读者领悟大师的人生智慧和文学哲思。

内容提要

  

    如何才能最好地邂逅博尔赫斯?拥有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奥斯瓦尔多·费拉里著的《最后的对话(2)(精)》将是最不能错过的机会。
    这是博尔赫斯生前最后的、最大规模的谈话录,对话者是同为拉美文学名家的费拉里。
    一二两册共涉及118篇不同话题的平等、深度对谈,秒杀所有既往的短小单薄的博氏“采访稿”。
    大师的生命虽已远逝,但他的人生智慧和文学哲思却在本书中坦诚以现,熠熠生辉。

媒体推荐

    博尔赫斯是我读得最多的作家,他教人如何写作,如何削尖表达的工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我只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博尔赫斯全集。
    ——加西亚·马尔克斯
    我对博尔赫斯情有独钟,因为在他看来,文学是一个由智力构建与统治的世界,一个严格按照几何学排列的符号星座栖居其中。
    ——卡尔维诺
    鲁迅和博尔赫斯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前者犹如山脉隆出地表,后者则像是河流陷入了进去。前者是战士,后者是梦想家。
    ——余华

目录

序一
序二
苏格拉底
论美国
书籍崇拜
过去、现在和未来阿根廷
论哲学
他的母亲,莱奥诺尔·阿塞韦多·苏亚雷斯
序言
福楼拜
论乌拉圭
诗的智慧
阿尔玛富埃尔忒
佛教
“史诗的味道”
弗吉尼亚·伍尔夫、维多利亚·奥坎坡和女权主义
密谋者
教学
伯特兰·罗素
“猜测的诗”
关于诗歌的新对话
人类登上月球
俄罗斯作家
斯宾诺莎
关于阿隆索·吉哈诺的新对话
凯尔特文化
克维多
神秘主义者斯威登堡
绘画
伏尔泰
十九世纪
维吉尔
论友谊
切斯特顿
天堂与地狱之书
卢克莱修
论法国
马克·吐温、圭拉尔德斯和吉卜林
“人格与佛”
爱尔兰文学
贡戈拉
新英格兰诗人
关于隐喻
埃德加·爱伦·坡
保罗·格鲁萨克
莎士比亚
关于《密谋者》的新对话
译后记

前言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基督教时代之前大约五百年,在大希腊发生了世界历史中有记载的最好一件事:对话的发现。信仰,确定性,教条,诅咒,祈祷,禁令,秩序,禁忌,暴政,战争和荣耀充斥着世界;几个希腊人却养成了,我们永远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交谈的奇异习惯。他们怀疑,劝说,异议,交换意见,搁置。也许是他们的神话帮助了他们,它就像神道一样,是一组模糊传说和多种宇宙起源学的混合。我们今天不无夸饰地称为形而上学的东西,其最初的根就是这些零散的猜想。倘没有那不多几个健谈的希腊人,西方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在空间和时间上都相隔遥远,这本书只是那些古老闲谈的一声隐约的回响。
    像我所有的书一样,或许像所有的书一样,这本书纯粹是自己写成的。费拉里和我试图让我们的词语经我们之口、抑或是不顾我们的阻碍流淌而出。我们的交谈从未导向一个结论。读过这部手稿的人向我们保证说那经验是愉快的。但愿我们的读者不会反对这一慷慨的见解。在《诸梦记》之一的序言里,弗朗西斯科·克维多写道:愿上帝保佑你,读者,免遭长序言和坏绰号之害。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二日

后记

  

    博尔赫斯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的第一本译作(尽管不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是《博尔赫斯1923-1967年诗选》,那本书是以博尔赫斯一生中最初写下的篇章开始的;而我迄今为止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此时此刻在为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集(我们已经看到博尔赫斯也将其视为一种写作)写译后记——翻译博尔赫斯的时间也就是我的整个翻译生涯的时间,连我都为这种作者一译者的对而略感吃惊。
    不过我马上意识到了我的错误,事实上这种对应并不存在。真正与作者对应的不是译者而是读者,译者仅仅是读者之中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部分。尽管我也曾经是其他一些作家的译者,但我无法自称为他们的读者。我相信人人都会同意,花几天时间读完了一本书并不足以让一个人成为这本书的读者,而译者仅仅是把这几天拉长到几个月或几年而已。读者的时间不是这样计算的,他的时间是心理时间,是他真正打开一本书的时间。作为一个阅读量很少的人,我发现我仅有不多几本真正打开的书,而其中若干本在一二十年前就已经被我合上了,因此读者这个词通常来说离我很远。只有在说到博尔赫斯的时候,我才有胆量说我是博尔赫斯的读者,甚至我的一个网名也是由此而来(可见博尔赫斯的读者是我为自己设定的身份之一),我是译者这件事则纯属偶然了。
    因此在博尔赫斯与我之间真正有意义的是作者一读者的对应:作者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之间的某种重合(如同我在本书第一卷的译后记中所提到的“共时”)。这种对应存在于所有的作家与他们的读者之间,不同的是博尔赫斯始终将自己视为一个读者:一个接近于原型的读者,仿佛阅读了一切的读者;而上述的对应让我在阅读博尔赫斯的时候也变成了这样一个原型的读者。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双重的对应,博尔赫斯的读者与博尔赫斯这个作者/读者的重合。这或许解释了博尔赫斯对于我的特殊意义:阅读博尔赫斯仿佛就是在阅读博尔赫斯读过的书籍,阅读所有的书籍,并通过这一接近原型的阅读行为来创造一个世界,成为作者(顺便说一句,“作者”或许是博尔赫斯的El Hacedor最贴切的翻译,而不是“创造者”)。
    我不知道别的博尔赫斯读者是否也有同样感觉,我不知道别的作家是否也能提供这种感觉,总之我的阅读世界是贫乏的,但我有博尔赫斯这个“阿莱夫”。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我着迷于这无限的一点——阅读博尔赫斯——时间与空间汇聚于这一点,并由这一点铺开,成为博尔赫斯的每一首诗,每一个故事,这本书里的每一段对话。
    以上对博尔赫斯故事的套用或许过于夸张,但我只是描述我的感觉,那种近乎原型的纯粹愉悦:无限的事物才可以如此单纯,即使重复也丝毫不减其效力。我发现这本对话集里谈论的主题都是博尔赫斯在他的所有著作里早已谈论过的,而博尔赫斯也从不讳言它们的来源。博尔赫斯关心的事物,在耄耋之年依然与青年时期一样,也是人类最初的思想者关心的事物:时间,星辰,梦,生命,勇气,怀疑,智慧与不可知,等等,其中也不乏我们孩提时曾经想过的东西,对于博尔赫斯来说这些是真正有意义的事物,无限向他呈现的东西。我相信博尔赫斯之所以打动我们,也正是因为他呈现的是这些原初的事物而不是别的更新奇或深奥的东西。它们汇聚在博尔赫斯这里,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史诗的味道”就像口中的水果一样真实而令人感动,斯威登堡也像楼上的邻居一样近在咫尺。 对话让博尔赫斯的对话者领略到了这一切;继而通过阅读,即前面所说作者一读者的对应,这种原初而无限的感觉也为我们所有。我们置身于博尔赫斯所在的时空之中,像博尔赫斯一样对遇到的一切熟悉而又惊叹——阅读本书的意义和乐趣大概就在这里吧。 在本书第一卷的一段对话中,博尔赫斯主张卡夫卡已经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一场可怕的诉讼,不断延长,直至无限”,必将成为不断再现的主题;那么,在博尔赫斯之后,人类的记忆是否更丰富了一点呢?化身为作者/读者,将无限时空中的人与物汇聚于一点(一个幻象,一座迷宫,一个梦中之梦,一局棋,一本书),加以观照并与之对话——我相信这就是今天人们共同拥有的,名叫博尔赫斯的记忆。 陈东飚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