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文 化 > 文化事业

英国那一套(带着好奇心探寻大不列颠)

  • 定价: ¥58
  • ISBN:978754911814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南方日报
  • 页数:275页
  • 作者:周康梁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周康梁著的《英国那一套(带着好奇心探寻大不列颠)》不是一本旅游指南,却能够让你在匆忙的旅游中读懂英国。
    从社会到文化,从城市到乡村,它所提供的视角是别致的、新奇的,也是敏锐的、深入的。
    这就是一个兼具调查记者和文化学者的“导游”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感受。

内容提要

  

    《英国那一套(带着好奇心探寻大不列颠)》是作者周康梁在英国留学期间对英国社会、历史、人文、生态所作的引人入胜的观察。作者带着中国记者的眼光和专业技能,在城市和乡村间观察、探索、发现和记录英国风土人情,尤其有一些诸如英国人治理雾霾、禁烟、城市规划等切合当下中国人关心问题的章节。在同类型英国题材的图书中,本书不流于表面,而且图文并茂,内容挖掘深入浅出,符合当下受众的阅读习惯。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艾佩诗为之作序,认为翻开本书,可以“步入一次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奇妙之旅”。

媒体推荐

    带着热情、好奇心和专业技能,在英国城市和乡村,周康梁教授观察、探索和发现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风土人情和细微之处,并将其记录在这本令人欣喜的书中。我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它能激起你前往英伦的欲望,去亲身感受与众不同。
    ——艾佩诗(英国驻重庆总领事)
    作者多次赴英访学,工作和研究之余,以亲身经历、职业敏感和细致观察捕捉到很多为人所忽略的细节,并在本书中进行了饶有趣味的深度挖掘和图文并茂的展示。站在不同背景下,进行换位思考,在促进中英之间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田小刚(中国驻英使馆前公参、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前秘书长)
    区别于普通游记和旅游指南,本书展示了一个我们似曾相识、但又缺乏深入了解的国度。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和媒体研究学者,作者始终以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孜孜不倦地采访、思考和感悟,去理解和接近现象背后的真谛,并与读者分享。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行动,看世界是为了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总编辑)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作者带着我们在英国走街串巷,问东问西,追究眼前事物的来历。这些有深度的故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英国,还能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很高兴有机会跟随作者走出“庐山”。
    ——吴思(历史学者、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一本视角独特、语言平实、引人入胜的好书。打开本书,我们会对英国社会与文化的诸多现象有着深切的了解,从一个个貌似平常的人、物、事中,挖掘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从作者那里学会了带着好奇心和独立精神,去观察和思考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作者简介

    周康梁,高级记者、京剧研究学者、英国电视研究专家、牛津大学媒体研究员、威斯敏斯特大学和汉堡大学访问学者、电视主持人、专栏作家和图片摄影师。著有《做严肃的电视:英国电视为什么好看》(2013年)、《他们那一套:中国记者的英国社会观察和影像记录》(2012年)、《牛人牛语:中国学者牛津讲演录》(2011年,合著)、《做最牛的主持人2:解码英国经典电视节目》(2010年)、《做最牛的主持人:英国电视名主持和他们的节目》(2009年)。

目录

第一辑
  让建筑诉说历史传奇
  深入不列颠的步道
  来自墓地的灵感
  巴士“路王”
  温情罂粟花
  跨进黄色的门
  不列颠的遗产
第二辑
  一座城市的三次奥运
  浴火的城市
  探访传奇之地
  长高的天际线
  从煤炭码头到城市明珠
  市政厅今夕
第三辑
  探索世界的知识
  伟大的艺术和文化为人民服务
  吸烟违法
  酒醉英伦
  伦敦治堵
  “自讨苦吃”的公仆们
  献给公众的礼物
第四辑
  乡村撒切尔
  拯救博勒市场
  身边的绿色空间
  苏格兰场的公共安全教育
  一扇通向英国社会的窗口
  一家之主
  客居英国
后记

前言

  

    祝贺!
    翻开这本书你将步入一次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奇妙之旅。从蓝徽的重要性到绿色的城市生态,本书对英国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观察。你能透过很多错落构成伦敦天际线的标志性建筑看到背后的历史,从卡迪夫大规模的城市改建计划经验中、从“低调”的红色电话亭和双层巴士为何闻名世界中有所感悟。同时,也解析了从人们日常闲暇时间的追求到大众都遵守的法律法规的社会文化。
    周康梁教授十多年前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首次赴英国,此后,他出版了多部著作,向中国读者介绍英国历史、城市发展、文化、名人以及公共服务广电体系,受到对英国传媒经验抱有浓厚兴趣的中国广电行业的欢迎,他的书在中英媒体文化交流问构建起了重要的媒介和桥梁。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在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成立30周年纪念册中,他是唯一被专门介绍的中国学者。
    同时,周康梁教授与英国官方和民间组织合作,参与到在当地推广英国文化的各种活动中。无论是总领事馆组织的媒体聚会,还是媒体工作坊,作为一名在牛津的中国路透学者,与来自中国西南的媒体人分享他对英国媒体的观察和观点是十分有价值的。在“英国昆明周”期间,他关于英国文化和教育全面深入的两场讲座,给观众和组织者留下深刻印象。
    带着热情、好奇心和专业技能,在英国城市和乡村,周康梁教授观察、探索和发现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风土人情和细微之处,并将其记录在这本令人欣喜的书中。我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它能激起你前往英伦的欲望,去亲身感受与众不同。
    艾佩诗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
    2018年2月28日

后记

  

    2017年10月中旬,英国国家安全部门负责人安德鲁·帕克在一次演讲中透露,英国未来发生新的恐怖袭击将不可避免,此前伦敦、曼彻斯特等地连续发生四起恐袭。帕克说虽然过去四年,他们侦破了20起预谋,但形势的严峻程度是他34年职业生涯前所未见的。帕克分析威胁来自多方面,恐怖行动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实施越来越快,让侦查难度也越来越大。为应对新形势变化,安全部门的人员从4000名扩充到5000名。
    来自英国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1年8月6日,为抗议一名29岁的黑人男子被警察枪杀,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地区约:300名居民聚集在当地警察局门前示威,结果演变成一场骚乱,进而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其他英国主要城市也爆发大规模街头暴力活动。严重的打、砸、抢、掠暴力事件,不仅震惊英国,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可是几十年来,英国警方在街头未曾碰到过的成规模违法行为,与人们心目中温文尔雅的“绅士英国”形象相去甚远。看着在动乱和战争地区才会见到的景象,很多人不禁要问:英国这是咋啦?
    骚乱暴露了英国社会的很多问题,有媒体在2017年8、9月间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列出的原因有黑帮势力、政府削减开支、失业、种族关系紧张、薄弱的治安监管和道德水准下滑等。8月11日,时任首相卡梅伦就骚乱事件向议院发表陈述,反复提及国家面I临的日益严重的青少年问题,有统计显示,近50%的英国青少年在没学到什么知识的年龄就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其中一部分因缺乏管教变成街头小混混,惹是生非,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总结事件深层次问题时,他说:“孩子们在不辨是非的环境里日渐长大,很多实例中,他们的父母,如果还在自己子女身边的话,对孩子们身在何处、与什么人交往漠不关心,更不用说关注他们在做什么了。这种大规模地忽视和缺少道德教育所带来的后果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凸显,无须过多行为来证实,一切不言而喻。”
    甭管在英国哪座城市,天一擦黑,就能看见一些形迹可疑、身着连帽运动衣的青少年出来溜达活动,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其中有白人,更多的则是印巴、非洲、美洲移民的后代,这些人制造的犯罪案件一直是英国媒体重点报道的领域之一。初到伦敦时,朋友就提醒我,有的地方最好少去为妙。即便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牛津附近区域,大白天行走在路上,街边的涂鸦,不怀好意的眼神和特殊腔调的英语都让人有一种不安全感,不是十分必要一般不去,去了也是办完事情便迅速离开。
    英国广播公司一档知名时事节目曾经报道过伦敦移民聚居区的问题,原来居住在那里的英国人因为治安越来越差而逐渐搬离,腾出的空间又被新移民填充,形成恶性循环。可喜的是,这些地方因为2008年伦敦奥运会的举办,英国政府借建设奥运村和配套设施的机会,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使得伦敦东区一些地方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这样的例子在伦敦城市发展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 对于近一半被认为教育“失败”的青少年而言,英国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而他们恰恰需要更多身心方面的辅导,以及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认真做事的技巧,套用流行词就是“培养合格公民”,这些都需要如对待科学般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缜密的政策保障。2011年8月11日,时任首相卡梅伦在议会说:“我们需要在学校中建立更多秩序。” 另一方面,2011年8月发生的引起世界关注的重大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诸如记者现场拍摄影像画面是否应该提交给警方作为证据的媒体伦理问题讨论、政府如何处置社交媒体在事件中的作用、公开对警察控制局面能力的质疑、公众在事件发生后的自发清扫行动,还有上面提及的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反思等。 像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英国还面临着诸多其他社会问题和困境,最明显能感受到的就是时常发生的如地铁和铁路等公共交通部门罢工,往往让伦敦这样的大城市陷入混乱,2017年,仅英格兰就发生了七八次,每次24至48小时。记得2011年底,就在英国最重要的节日一圣诞节来临之前,11月30日,英国各地爆发大规模罢工,以抗议政府此前提出的公营部门养老金改革计划,要将员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6岁,并增加员工工作期间的养老金缴纳额度,降低退休后养老金支付水平等。 罢工由全英教师工会、公共和商业服务工会等20多个工会联合组织,参与者包括教师、政府工作人员、警察、边检人员、法院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波及十多座英国主要城市,举行超过一千场游行示威,估计全英范围内有200多万人参与此次24小时罢工行动,各地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入境边检等公营部门的服务停滞或受严重影响,而这只不过是众多罢工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 作为外围人,在英国生活的每一天也并不总是舒心惬意,本书之所以没有更多呈现自己碰到的烦心事儿和接触的阴暗面,是因为如果我们只盯着别人的短处,不仅无助于自身进步,反而会生出狭隘的自以为是。 从本书第一版出版至今,过去了五年多,期间英国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苏格兰投票公决脱离大英帝国未果,大不列颠王国全体公民投票脱离欧盟成功;书中提及的大伦敦市长鲍瑞斯现在是英国外交大臣,首相已经换成被称为“梅姨”的特蕾莎·玛丽·梅,她也是英围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不时传来英国又遭到恐怖袭击的消息,令人揪心;当然,还有英镑大幅度贬值,想起十多年前1:15的汇率很是不爽。具体到我在伦敦的朋友理查德,这位资深工程师蓄起了英国最近很流行的大胡子,他家添了孙子;房东薇妮和吉姆家也有了两个孙子,小儿子菲利普大学毕业后在医疗系统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当年的蕾切尔小朋友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伦敦肯特路31号很长时间没有中国房客,“好像中国人已经不来英国了”,薇妮开玩笑地说…… 我也从一名媒体人变成了培养媒体人的人。回头看,自己从未想到能这样一本本书写出来,一个个项罔做下来,这耍归因于多年记者生涯的锤炼和惯性,得益于在英国接受的学术研究训练,让我能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世界,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身边的一切,把观察和思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将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表达当成一种责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并且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围绕本书写作进行的采访、资料收集、整理和思考一直在持续发酵和发挥作用,结合当下中国发生的种种情况,很多在英国观察到的经验通过专栏、专访、访谈等方式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自媒体等载体上传播,真正做到了当初撰写本书的目的,那就是学习借鉴大不列颠先进的经验,为我们所用。 感谢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艾佩诗女士撰写序言,感谢崔莹和尼克夫妇、高燕、李俊杰、廖以、曾莹、陈方夙、唐密等朋友的支持。本书很荣幸地得到中国驻英使馆前公参和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前秘书长田小刚、《中同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和总编辑李栓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以及历史学者吴思四位前辈的肯定和推荐。与田先生数次在学术会议、华人社团聚会等活动中碰面,他的随和、亲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同家地理》在李栓科社长理性、严谨、务实的风格引领下,不仅为读者展示美丽中国,还解析背后的魅力源泉。而把外语当作工具去了解世界,进而更好地认识中国,应该是如俞敏洪老师的新东方教育机构所乐于见到的。与吴思先生在中山大学短暂共事,每天晚饭后绕着大学城步行健身时,和他交流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是我与本书责编阮清铄先生合作的第四本书,至今我还记得十年前的一天,发去邮件后很短时问,他便打来电话商议出版事宜的情景,那次及时高效的联络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南方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谭庭浩先生是我们共同的良师益友,希望在他的支持下,新的出版计划能稳步推进。 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