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一秒24格

  • 定价: ¥38
  • ISBN:978750087005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工人
  • 页数:240页
  • 作者:周黎明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秒24格》紧贴电影市场,既有热映影片,也有经典影片,既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影片,也有契合文青的小众片。作者周黎明站位很高,观点犀利独到,语言专业又不失适时的调侃。这样的对电影的评论,使得读者在看片时会增加观赏的角度和乐趣,亦会反思自己的固有观点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一本知识丰富又很有启发的影评书。很多读者亦可以当做一本观影指南来看。

内容提要

  

    《一秒24格》是周黎明的影评精选。上篇“关灯,看电影”为影片评论精选,按照相关主题进行分类,分为五个辑录,对一部部影片进行评论;下篇“黎明,看电影”属于泛影评,不是对单独某部影片进行评论,根据一个主题把相关的几部影片或文化现象放在一篇文章里进行评论。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实,电影是每秒24次的谎言,裂变的是技术,新奇的是技巧,不变的是人性,短的是电影,长的是人生。

作者简介

    周黎明(Raymond Zhou),双语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获MBA学位。现任美国传奇影业中国区高级企划。常年撰写中英文专栏,包括《看电影》《China Daily》、“大家”等。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开设固定栏目《周游电影》。已出版著作20本,其中3本英文著作。

目录

上篇  关灯,看电影
  步履不停
    一曲好莱坞的自恋恋歌
    在阴影中爆裂,在爆裂中绽放
    当一个城市的名誉受到威胁
    摆正艺术与技术的标杆
    外星有群钉子户
    对母体的依恋与回归
    一段善和美的心灵之旅
  从星火到烈焰
    飞舞的不仅仅是子弹
    中国黑色电影新尝试
    远离文明的地方,人回归其动物本色
    各人心怀鬼胎,各人竞相出彩
    将精神注入动作
    打怪兽也分高下
  淹没还是拯救灵魂
    “现实主义”的滥用
    这才是塑造英雄的正确之道
    “二狗”不是狗
    别太贴近大时代
    我对造神没兴趣,但这确是神作
    用史料淹没灵魂
    以史为乐和以史为鉴
    优雅的沉闷
    一次未必励志但略带辛酸的旅程
    韩寒在中国影坛逆向超车
  杀出一条生路
    贯通高级和低级两极的恐怖故事
    驱散悲伤的寒潮
    雅俗文艺的暗战和自嘲
    原来英美是这么反恐的
    把教室当作银行
    那些少人问津的佳片
    堵心的电影
    完美的衔接
  喜剧不必忧伤
    喜剧不必忧伤
    中国喜剧为何出*门变悲剧
下篇  黎明,看电影
  好莱坞的药方
    迪士尼:大IP是怎样养成的
    美国制造的超级英雄们
    蜘蛛侠的人设
    DC宇宙停滞不前
    那些年,好莱坞拍的抗战“神剧”
    去好莱坞打酱油
  日落大道之外
    澳大利亚电影
    巴西电影
    你知道瑙莱坞吗?
    载歌载舞宝莱坞
    泰国电影
  更好的马车
    电影的精华是影像戏剧
    瞄准度与完成度
    编剧与导演的矛盾
    更好的马车
    大数据与小视野
    弹幕电影
  人人都来救猫咪
    大家都来救猫咪
    农贸市场
    严寒的刺激
    在路上
    唱的与说的
    电影排行榜

前言

  

    从谎言到真实,不止光影
    时常有年轻人咨询我:“我人生的最大理想就是拍一部(胶片)电影,我会为之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该怎么起步?”
    我会帮他假设:“如果拍电影不能让你出名,也不能让你发财,更无法方便你交到女朋友,你还会把拍电影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么?”
    毫无疑问,可以把拍电影当作一份职业,用于养家糊口,成功了也能带来巨大的名利。跟其他职业相比,它还有一种神奇的光环,是一种无形资产。正是这种光环,无意中拔高了电影的地位,让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甚至到了见树不见林的地步。
    假设你出生在150年前,电影就不可能是你的最高理想,因为那时还没有电影。你不妨穿越一下,试试你会做怎样的调整。千万别说你会去发明电影,电影其实不是一个人发明的,是很多人一点点发明的。再假设你是150年后的人,到时有没有电影就很难说了。即便有,彼时的时尚青年大概不会追捧,因为属于古老的东西,只能吸引文化考古学者了。
    电影的名利以及其他效应,源自它的受众规模。在19世纪初,写诗是欧洲最流行的文艺表达,拜伦、普希金便是那个时代的大明星。到19世纪中后叶,长篇小说能造就狄更斯那样的畅销作家。诚然,文学艺术的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明星,但总体而言,一个时代最流行的文艺形式能催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就新科技的发展势头而言,整个21世纪是否依然是电影当道,可能性并不高。电影仅仅能提供视听享受,即便是迪士尼那样的游乐场项目,也只是增加了有限的嗅觉和触觉体验,比如椅子能根据剧情晃动,头顶能喷水、喷出某种气味,银幕上的枪战配上影院全方位的灯光,等等。哪一天虚拟现实的技术彻底成熟了,电影就不再是用来看和听,而是用来全身心体验的了。到那时,电影恐怕也不会再叫做“电影”了。
    某年我跟斯皮尔伯格做了一场对话,他说,他非常喜欢拍电影,即便没有高酬劳,他也会乐此不疲。这话初听起来像是外交辞令,但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他小时候就喜欢拿着玩具模型讲故事,后来买了家用摄像机就尝试把这样的故事拍出来。在我看来,他满足了拍电影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讲故事的欲望;二是用视觉方式来呈现这个故事。
    讲故事是拍商业片、类型片的必要条件。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抒发感情或者抽象思辨,影像很可能不适合你,即便拍出来也会像“诗歌电影”或“论文电影”。蔡明亮的作品其实更适合美术馆,而非电影院。讲故事的冲动人类自古有之,原始入围着篝火就开始分享故事,其中有真有假,真的那派如今反映在贾樟柯等人的作品里;而假的那一派(即幻想)最成功的应属超级英雄片。讲故事从那时开始便包含了某些取悦他人的成分。所以,如果你拍电影的唯一目的是自我表达,一丝利他因素都没有,或许你不应该拍故事片。
    讲故事的技巧是可以学的,而且讲故事的方式有文化差异,每个国家、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偏好。同样一个好故事,叙述者能力不同,讲述效果也就不同。同样三国、水浒的评书,不同人讲出来,精彩程度也就不同。虽说荷马史诗已经彰显出高超的叙事结构,但总体来说,人类说故事的技巧就跟体育项目一样,一直在超越极限。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没想到故事还能这么讲。”
    这句评语通常是给美剧和英剧的,可见这种类型在叙事技巧上已经走到了前沿。
    小说和电影都有强烈的叙事元素,但很多经典名著无法拍成电影,原因是它们缺乏视觉元素。电影(以及广义的影像艺术)不仅重叙事。而且是通过视觉来叙事。你可能会说:“电影是综合艺术,可以包涵文字。”如果一部影片的戏剧信息全是靠角色对话甚至字幕来呈现,相信观众会吐槽,这招最多当作一种实验罢。
    如果你擅长讲故事,而且画面感极强,你可能适合拍电影。很多人在饭桌上讲故事,而且是复述他人的故事,讲着讲着便离题了。在座的朋友们出于礼貌,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说实在的,很多电影新人的第一关,就是向电影公司相关人员讲述他们要拍的故事。电影业的项目把关者不会像你的朋友那样有耐心,他们听过无数的故事,你的故事一旦表现出乏味,他们连听完的耐心都没有,更遑论投资你了。
    多数影迷或许没有拍电影的梦想,他们只是想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甚至连写影评的冲动也没有,干吗要关心拍电影呢?那是因为,影像叙事的技术门槛已经降到很低很低。一百年前,中国的识字率仍然很低,识字写字乃是一种高精尖的技能。如今,会写字恐怕不能当作职业技能写进简历了。同理,二三十年前,能使用影像表达的人非常少,通常是专业训练出来的。如今,任何有手机的人都可以拍视频,因此,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全民拥有影像表达硬件的年代。
    几年前,美国有人用苹果手机拍摄了故事片。别提陈可辛那部《三分钟》,虽然确实是用苹果手机拍出来的,但为其辅助的都是昂贵的专业设备。手机未必是拍摄两小时故事片的最佳工具,但它起码证明了影像叙事的技术障碍已经彻底消除。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我们已经生活在影像表达跟文字表达同样普及的年代,影像知识的辨识、欣赏和掌握会很快变得跟识字、写字同样重要。
    发展了一百余年的电影故事片为我们设立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既可以遵循,也可以打破,但不能无视。也许将来某一天,我们平时拍摄的小视频,被转化成为某个巨大作品的砖瓦,而那个用高科技打造的新艺术大厦,完全可能颠覆现有的文艺分类和界定。
    但是,技术再裂变,技巧再新奇,最基本的人性不会变,那是任何文学艺术作品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