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清高宗乾隆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 定价: ¥36
  • ISBN:978720213022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河北人民
  • 页数:25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60年,把大清帝国带上了顶峰,也是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黄金时代;在世界的历史上,乾隆统治的帝国已经穷途末路,死后仅仅五十余年,曾经傲视世界的中华帝国就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古老的华夏民族饱受苦难。用英国人的说话,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不过是“一艘破烂不勘的头等战舰的老船长”。董思谋著的《清高宗乾隆传》简要再现了乾隆一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字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内容提要

  

    乾隆时期是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由盛转衰的时期。处在这一时期的乾隆皇帝,既展现了其掌握国家大权、维护统一、适应社会前进潮流的巨大智慧,也有其愚黯阻碍历史发展的罪过。
    董思谋著的《清高宗乾隆传》简要再现了乾隆一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字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目录

天朝史鉴
前言
第一章 钦定皇储
  第一节 康熙爱孙
  第二节 乐善堂文钞
  第三节 奉诏登基
第二章 弘历亲政
  第一节 大权独揽
  第二节 抑制宗室
  第三节 前朝遗老
  第四节 张鄂党争
  第五节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六节 改革祖制
  第七节 宽严得当
第三章 十全武功
  第一节 两平准噶尔
  第二节 定回部
  第三节 两定大、小金川
  第四节 靖台湾
  第五节 降服缅甸、安南
  第六节 两服廓尔喀
第四章 乾隆盛世
  第一节 仁政爱民
  第二节 南巡
  第三节 褒奖明臣
  第四节 四库全书
第五章 盛世危机
  第一节 官场积弊多
  第二节 文字狱
  第三节 由盛转衰
  第四节 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第六章 风流天子
  第一节 书生皇帝
  第二节 香妃传奇
  第三节 太上皇

前言

  

    在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从公元前221年开始,中国就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之后漫长的两千多年里,中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并有着几段辉煌时期,包括汉朝、隋唐、元朝和早清时期,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及贸易中心。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及火药为代表的众多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的历史与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拥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华帝国长期的优势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优越感:根据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国是“天朝上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皇帝就是“天下共主”。翻开世界历史,这个观点在16世纪以前,的的确确是一个事实。
    拿破仑曾经对英国外交家阿美士德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将为之震动。”拿破仑一生纵横欧洲,数次把多国联军踩在脚下,如此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什么会对当时的中国有这样的论断,他的根据从何而来?
    翻开世界近代史,我们会发现,在拿破仑所处的时代,曾经拥有优秀远古文明的区域大多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欧洲如此,非洲也如此;而拥有广袤土地的大国又大多没有久远的文明,俄罗斯如此,美国亦然;真正能将久远的文明和辽阔的疆域结合在一起的,仍然只有中国。拿破仑一直试图统一欧洲,因为他深知:只有将文明的力量与辽阔的疆域结合起来,才能造就伟大的帝国。
    纵观世界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文明能够这样伟大,中国的力量能够这样让人不敢轻视,一直以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形式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一个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所有的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雄才伟略的皇帝完全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有四百多个帝王,其中十三位杰出的帝王以其丰功伟绩而彪炳史册,在中华帝国史上,甚至世界史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一直都以一个大帝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各民族用各自的历史共同谱写出一部中华风云史。秦汉时期,中华帝国把匈奴赶到西方,引发了欧洲的一系列大动荡;唐朝时期,中华帝国又把突厥赶到西北,又引发了中亚和东欧的动荡。至于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这一系列的朝代更替,以及各个朝代中的叛乱分裂或者起义,都只不过是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的内乱而已。
    现在我们回顾这段伟大的中华帝国史,秦始皇,无疑是这个大帝国的最初缔造者,也就是开国皇帝。正是由于他的雄才伟略,才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所有基础。
    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公元前221年是真实意义上的帝国元年。“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天下,废分封,设郡县,同文、同律、同衡、同轨,修驿道,筑长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有了一颗“统一的心”。从此,中国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与独特的文化内涵,把“大一统思想”作为整个社会和个人的至高理想永恒地留在了所有中国人的血液中。秦始皇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华帝国的始皇帝。
    中国封建帝王“皇帝”的称谓由秦始皇开始,他叫“秦始皇”,就是希望大秦帝国会有接下来的二世、三世,直至千万世,如此永远继承下去。这一点,虽然秦始皇的子孙没有做到,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中华帝国后来所有坐拥江山的皇帝何尝不是秦始皇的继承者?
    史家有个说法叫“汉承秦制”,意思就是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大一统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邦才是秦始皇的第一个继承者。秦末天下大乱,项羽首先在争夺天下的霸业中胜出,但遗憾的是项羽根本没有建立中央政权的意识,而是把诸侯全部分封到各自的领地为王,他的做法实际上是让中国再次回到战国时代的大分裂中去,这无疑相当于一种历史的倒退,所以最后他败给刘邦也就不足为奇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是刘邦战胜了项羽,不如说是统一战胜了分裂。
    楚汉争霸同时也开创了帝国的另外一个游戏规则,皇帝轮流做,英雄不问出处。这个规则的结果就是“成王败寇”,完美地解决了帝国内部改朝换代的“正统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最有能力的人成为开国皇帝,带领帝国一次又一次走向辉煌。
    ……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雍正时期,君主集权达到最高峰。雍正的即位过程可谓将中国古代的太子夺权斗争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即位之后,规定以后的皇帝必须把继承人的名字写成诏书封存,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皇室继承人纷争的问题。雍正又设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务,“军国大计,罔不总揽”。雍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正是由于他在中间的拨乱反正,使得康熙的一些有效政策得以延续,也使得康熙开创出的盛世局面得以延续。
    雍正之子乾隆是“康乾盛世”的收官者。乾隆在位六十年,前期,他政治颇为清明,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将“康乾盛世”局面推向了顶峰。到了执政后期,乾隆将清政府积累下来的上百年家底挥霍一空,对外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耽误了中国与世界的同步发展,时有英国人形容清朝为“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从这种意义上讲,乾隆也是整个中华帝国的收官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直言不讳地说:西方之所以长久以来对中国心存疑虑,就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统一”就是打开中华文明唯一的钥匙。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无论是后世的哪一个封建君主,争取统一或者维护统一都是他没法抵挡的诱惑,也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一国不容二主的观念在这块土地上是如此深入人心,真正成了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也是中华文明历久而弥新、中华民族能够傲立世界的真正原因。
    何君于北京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