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社科总论 > 社科总论 > 社会学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亲密关系与家庭治疗系列

  • 定价: ¥75
  • ISBN:978730025808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页数:293页
  • 作者:沈家宏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沈家宏著的《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全面解析原生家庭的种种问题及其背后的成因,帮助读者学到更多“与自己和解”的智慧,让我们自己和下一代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完美幸福的人生。
    本书由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丹、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组长陈向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奇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陈珏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家既是爱的港湾,也是心理问题的温床。婚姻问题、亲子问题、心理障碍无不源于我们儿时的原生家庭系统出现了紊乱、家庭秩序遭到了破坏、家庭成员之间关系遭到了扭曲。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家庭治疗专家,《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作者沈家宏从家庭动力学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人的早年经历是如何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的:
    ◎个体的出生方式、喂养方式及抚养人;
    ◎个体的性别、排行、原生家庭成员状况;
    ◎自我概念、依恋模式与父母的养育方式;
    ◎原生家庭成员的非正常死亡、父母的关系与婚姻状态;
    ◎家庭秘密、家庭文化与信念等。
    本书通过对原生家庭内部的心理动力的研究和探索,帮助我们找到影响我们人生成长的因素,最大可能地避免人生的不幸,从而突破人生中的一些限制,让我们的生命潜能最大化,并以此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与幸福。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将对育儿、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媒体推荐

    家庭治疗从西方国家发端,其创始人多有精神分析背景。沈家宏医生深入研究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而著此书。他从家庭动力学的角度尝试进行整合,并兼顾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临床常见问题,是国内学人的有益尝试,值得细读。
    ——陈向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组长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和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两个不同的学派。这样的学派分类,是分别之心向外投射的结果。沈家宏医生大约是超了这种分别之心的,在本书中,他交互而整合地使用两种方法,使心理问题在心理动力学的深度中以及系统论的广度里呈现得立体而生动。
    精神分析者读之,可获整体感;家庭治疗师读之,可悟万病之源;普通人读之,或可活得更“专业”。
    ——曾奇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决定一个人人生轨迹和成败的因素是什么?很多人都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沈家宏医生选择了通过医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学和系统动力学等来解答该问题,他在干预心理障碍患者和陷入困境的家庭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通过其独特的视角进一步阐明了影响人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即早年经历和成长的环境。在《原生家庭》一书中,他将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等理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家庭动力学”,是对传统经典理论的拓展和实践总结。本书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家长们而言,是一本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好书!对想知道“决定一个人人生轨迹和成败的因素是什么”的人而言,阅读此书将会让人感到“柳暗花明”!
    ——陈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心身医学特色学科负责人

作者简介

    沈家宏,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广东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职业鉴定中心心理咨询组高级考评员,中德一期高级家庭治疗督导师连续培训班学员,中德四期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学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治疗学组广州区域组长,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教学30年,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17年,进行个体心理治疗6000小时、婚姻治疗1500小时、家庭治疗1500小时、团体治疗300小时、团体案例督导500小时、个体案例督导600小时。

目录

01  各家学说:家庭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童年经历影响一生的成长:精神分析理论
  3岁看大,7岁看老:沟通分析理论
  母婴关系对成年后的影响:依恋理论
  有其子必有其父:代际传递理论
  从成年回溯到童年:认知行为疗法
  家庭系统的良知:家庭系统排列理论
02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庭
  家庭的传承与延续
  家庭结构与关系
  家庭与繁衍
  家庭的核心关系:夫妻、父母与同胞
  家庭的生命周期:从诞生、发展到解体
  家庭系统的核心:原生家庭与再生家庭
  家庭:社会与文化的缩影
  家庭系统的心理特征
  家庭系统动力对我们的影响
03  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繁衍的动力与对父母的接纳
  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出生与身份
  堕胎: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创伤
  重男轻女:对父母与孩子的影响
  剖腹产与焦虑
  哺乳与信任、安全及自我价值感
  被遗弃和寄养与自我拒绝和自我伤害
  儿童失忆现象:忘却的童年与3岁看大
  标签的动力影响:人生脚本与7岁看老
04  排行与动力:同胞序位对人一生的影响
  排行老大、居中与老幺对性格影响
  独生子女、兄弟俩、姐妹俩、兄妹俩与姐弟俩的排行影响
  同胞的缺失与补位的心理影响力
  同胞关系:陪伴我们最长的关系
05  在丧失中成长
  人生里的第一次:印痕与我们回应世界的模式
  断乳:分离与亲密关系
  拒绝幼儿园:孩子的分离焦虑
  心理断乳:分床与分房
  寄养或收养:与父母断裂的动力影响
  转学与搬家:对孩子人际关系投入的影响
  青春期与逆反心理
  孩子人生的重大变故:父母离异或再婚
  失亲之痛:追随与陪伴
  改名:告别与重建
06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与原生家庭告别:成为一个社会人
  繁衍:婚姻的第一要务
  男人与女人:夫妻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忠诚冲突:婚姻无法回避的主题
  原生家庭:婚姻里的情感包袱
  传统文化:婚姻的背景旋律
07  在离异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正常化单亲家庭
  处理好缺失的父母角色
  让单亲家庭回归正常轨道
  与前任和解是对孩子最大的呵护
  不要中断单亲家庭与其他社会网络的联系
  单新母亲不能因对孩子内疚而纵容孩子
  活出自我,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08  再婚家庭的相处之道
  复杂的再婚家庭系统
  如何处理与前任的关系
  再婚夫妻的相处之道
  如何扮演好继父母的角色
  如何与对方的孩子相处
  再婚关系的平衡与处理
  卸下上一段婚姻的感情包袱
  再婚家庭的经营之道
09  原生家庭与亲子关系
  父母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和孩子对父母的竞争
  角色错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家庭成员间的忠诚
10  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专制型父母:孩子失去做自己的权利
  溺爱型父母:孩子丧失爱他人的能力
  忽略型父母:孩子无法找到归属感
  权威型父母:孩子最具幸福感
11  依恋关系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
  依恋关系的不同类型
  恋母或恋父情结
12  家庭秘密与隐秘
  家庭秘密与隐私
  隐瞒家庭秘密的后果
  公开家庭秘密的结果
13  人生问题:从原生家庭溯源
  自我伤害与自我拒绝
  生理疾病:满足心理的需要
  拒绝传承和与父母的联结
  性心理问题背后的家庭因素
  原生家庭对异常人格形成的影响
  焦虑
  成瘾背后的家庭动力
  父母婚姻对孩子婚姻观的影响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其适应父母或家庭环境的结果
14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的影响
  中国式家庭文化的三大支柱
  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
  人生伦理的起点:孝文化
  养儿防老的悖论
  重男轻女的影响
  等级观念下的家庭关系

前言

  

    与自己和解的智慧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在1934年写下的祷告词中有一段文字是我非常喜欢的,也是很多人喜欢的:
    上帝,
    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请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请赐予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我发现,人们常常有昂扬甚至誓死的勇气一直奋力去改变配偶或者孩子的一些特点,也常常有平静甚至绝望的心态去接受自己的痼疾。但是,却没有区分二者的智慧。
    有个妻子,每次遇到大事都强烈期待丈夫出头与人交涉,把事情搞定。在咨询室里,孩子不讲话时,她期待老公把孩子搞定。但是,丈夫却总是如缩头乌龟,要么不讲话,要么百般推诿,抑或直接起身走人。我问她:“我注意到你竭力推动老公去做事情,他根本不动。似乎你的做法一直没有什么效果,可你还是一直这样很辛苦地努力着。你怎么看?”妻子低下头,说:“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
    这个妻子一直在做着两件事:第一件,努力推动丈夫改变,虽然没有效果;第二件,接受自己不改变,允许自己总是做没有效果的事情,却不停下来。
    我问妻子:“假如有一位预言家能看透命运,他告诉你,你丈夫在做决定这件事上不会改变了。你会怎样?”妻子一副心有不甘的样子,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我说:“那我可能会放弃吧。我会让他做点别的事情。”“别的什么事情呢?”我好奇地问。“他陪伴孩子还是非常有耐心的。我会让他多陪孩子学习,多出去运动吧。”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丈夫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身体似乎也放松了一些。
    假如我们知道什么是人生中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就比较容易停下想要去改变的行动,去接受命运的安排。但问题是,我们常常不知道。有时候,我们好像是知道一点,却不愿意相信和接受。比如,我们知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却指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事情发生。
    虽然我们不是预言家,无法准确地预言人类的命运和自己的未来,但是我们具有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人类在了解自己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几千年,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关于命运的一些规律。
    沈家宏医生精通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学。他通过广泛涉猎的理论、长期的实践总结,发现了影响人成长的一些关键性环节和因素。他说:“我发现了一个人的早年经历和生长的环境对其后来成长的重要性,我沿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探索和研究,便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发现。”这些发现,被沈家宏医生命名为“家庭动力学”。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人的早年经历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状态。”这个思想与精神分析理论、沟通分析理论、依恋理论以及代际传承理论等都有相似之处。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沈家宏在开篇第1章中就简要、生动地介绍了这些对他极具启发的“各家学说”。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更着重从理论阅读和实践总结两方面介绍“个体的出生方式、喂养方式、抚养人、性别、排行、原生家庭成员状况、原生家庭成员的非正常死亡、父母的关系与婚姻状态、家庭文化与信念等因素,并讨论在个体早年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其一生发展的”。这些方面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关,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使读者阅读起来非常轻松,接受起来也很容易。
    作者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父母认清在孩子早年的发展中,哪些阶段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从而把握好一些有益因素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并控制一些不利因素来规避对孩子的伤害”;希望帮助“教师了解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帮助“咨询师在咨询中去探索一个人早年的成长经历。探索一个人与家庭成员的联结,尤其是与父母的联结”。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具有这些意义和功能。
    看过这本书后,我的另一个感悟是,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立刻踏上“与自己和解”的旅程。当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知道,我出生的方式、我被喂养的方式、我的抚养人的特点、我的性别、我的排行、我的原生家庭成员状况、我的原生家庭成员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我的父母的关系与婚姻状态、我的家庭文化与信念等因素,都对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时,我就开始带着不一样的心情看待我的历史了。我似乎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纠结于我的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我开始怀着敬意与尊重、无奈与释然,试着去放下过往的执念,由此我感到了一丝轻松。这一刻,我比以往更确切地知道,有很多事情,无论我多么不情愿,都是我无法改变的,或者说是很难改变的,我只能接受它。当我开始接受它的时候,我开始转移我的目光,寻找我可以改变的,并迈步向前。
    感谢沈家宏的这本心血之作,让我开始学到更多“与自己和解的智慧”。
    2018年于清华园C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