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典著作 > 经典著作 > 学习与研究

毛泽东与画家的故事/杜忠明红色书系

  • 定价: ¥59.8
  • ISBN:97872050929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辽宁人民
  • 页数:320页
  • 作者:杜忠明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百余幅与毛泽东密切相关的书画作品,30余位千古留名的大书画家,29个耳目一新的书画故事,纵横古今、谈笑风生,穿插与大时代有关的历史细节,资料详实、选材精当、语言简洁,本书的“书画”视角在毛泽东研究领域填补了空白,可读性强,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杜忠明著的《毛泽东与画家的故事》讲述了毛泽东和画家们之间往来的故事。故事从毛泽东高在长沙求学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结束。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有的是毛泽东的同学,有的是毛泽东的老师,有的是毛泽东的老乡,也有的人是毛泽东偶然相遇。有些故事热门耳熟能详,有些故事则令人耳目一新。

内容提要

  

    《毛泽东与画家的故事》讲述了毛泽东和画家们之间往来的故事。
    故事从毛泽东在长沙求学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结束。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有的是毛泽东的同学,有的是毛泽东的老师,有的是毛泽东的老乡,也有的人是毛泽东偶然相遇。有些故事人们耳熟能详,有些故事则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讲述这些故事的过程中,纵横古今,谈笑风生,穿插了一些与大时代有关的历史细节,书画界的趣闻逸事。资料翔实,选材精当,语言简洁。在毛泽东研究领域,此书所涉猎内容还是第一次问世,有学术价值的同时,又十分可读。
    “杜忠明红色书系”还包括已经出版了的《毛泽东对联赏析》、《毛泽东名言故事》、《沁园春·雪的传奇故事》以及《毛泽东以诗会友》等书籍。

作者简介

    杜忠明,男,1962年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杜忠明红色书系”之《毛泽东对联赏析》《毛泽东名言故事》《沁园春·雪的传奇故事》《毛泽东以诗会友》等等。

目录

自序
毛泽东指点迷津 高希舜匆忙北上——毛泽东与高希舜
李苦禅醉笔上书 毛泽东欣赏黑画——毛泽东与李苦禅
何香凝挥毫画虎 毛泽东兴味猜谜——毛泽东与何香凝
王光美推荐李琦 毛主席走遍全国——毛泽东与李琦
张曼筠泼墨《长城图》 毛泽东题写《六盘山》——毛泽东与李公朴、张曼筠
曾和主席下过棋 城墙书法挨过批——毛泽东与钟灵
看版画主席题词 作木刻刘岘挥刀——毛泽东与刘岘
沈逸千即兴作画 毛泽东欣然签字——毛泽东与沈逸千
王朝闻塑造“泥菩萨” 毛泽东赏画中南海——毛泽东与王朝闻
云里烟村雾里滩 看之容易作之难——毛泽东与陈书亮
毛泽东莅临漫画展 华君武渐修终顿悟——毛泽东与华君武
黄苗子初见毛泽东 吴祖光发表《沁园春》——毛泽东与黄苗子
毛泽东初次当模特 尹瘦石自称“土包子”——毛泽东与尹瘦石
柳亚子喜获新词 曹立庵飞刀治印——毛泽东与曹立庵
张大千赠水润墨章 毛泽东得君子之花——毛泽东与张大千
丹青意造本无法 画圣胸中常有诗——毛泽东与齐白石
翰墨情缘深 书信往来多——毛泽东与叶恭绰
徐悲鸿心向共产党 毛泽东欣赏奔马图——毛泽东与徐悲鸿
陈半丁拜师吴昌硕 毛泽东堪比大画家——毛泽东与陈半丁
董希文躲进西总布胡同 毛泽东赞赏《开国大典》——毛泽东与董希文
《佞宋词痕》赠主席 富春山居终合璧——毛泽东与吴湖帆
一身精三艺 九十臻高峰——毛泽东与钱君匋
傅抱石饮酒泼墨 毛泽东挥毫题字——毛泽东与傅抱石
毛泽东反手掌乾坤 邓散木敬献龙钮印——毛泽东与邓散木
黄永玉涂抹猫头鹰 毛泽东欣赏大泼墨——毛泽东与黄永玉
唱戏嗓倒人不倒 人生失意不失艺——毛泽东与宋宝罗
毛泽东“半壁见海日” 谭柄锷“无隔夜之炊”——毛泽东与谭柄锷
毛泽东主办农讲所 黄凤洲教授“革命画”
康生否定人体写生 主席肯定裸体模特——毛泽东与裸体模特事件
后记

前言

  

    这本书一共写了二十九个故事,涉及三十几个画家。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毛泽东与画家的故事何止二十几个?仅从《毛泽东藏画》这本书中,我就看到有不下百位画家给毛泽东送画,说明毛泽东与画家之间的交往还是很多的。
    然而,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对绘画这门课是非常反感的,他在延安的窑洞里与斯诺谈话时说到这样一个情景:
    “这所新学校有许多校规,我赞成的极少。例如,我反对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我想专修社会科学。我对自然科学并不特别感兴趣,我没有好好地去学,所以大多数这些课程我得到的分数很差。我尤其讨厌一门静物写生必修课。我认为这门课极端无聊。我往往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离开教室。记得有一次我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上一个半圆,表示‘半壁见海日’。又有一次,在图画考试时,我画了一个椭圆形就算了事,说这是蛋。结果图画课得了四十分,不及格。幸亏我的社会科学各课得到的分数都很高,这样就扯平了其他课程的坏分数。”
    后来毛泽东在会见画家李琦的时候也说:“一个绘画,一个雕塑,我都不懂。”
    然而,毛泽东对美术的“讨厌”情绪随着自身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自身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且是一百八十度的变化。1915年9月6日,毛泽东在《致萧子升的信》中特别谈到了图画:“体操、图画、音乐、手工者,技能的而美术的也。君子假之而得为学,养生之道焉。”毛泽东又说:“游戏、手工、图画、音乐,美感教育也。美感教育为现在世界达到实体世界之津梁。故诸科在学校为不可阙。”
    投身革命之后,毛泽东对美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开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开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革命画”课程,目的是要在农民运动骨干中普及制作革命画的知识,培训绘制革命画的人才,以便学员结业后能够运用绘画的方式去宣传革命、教育群众、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毛泽东特别指出:“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众,要发挥革命画的作用。一个政治口号、一条革命标语、一张传单,配上简单明了的图画,农民就能看懂,一目了然,革命的宣传就形象化了。”
    毛泽东成为红军统帅,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之后,对美术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作为一个革命领袖,不仅不能对某一个学科表示出些许的厌恶,而且还要对任何一个对革命有益的学科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因为领袖的态度和取舍常常决定了组织的取舍、社会的取舍、国家的取舍。
    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毛泽东就深感红军中美术宣传人才的缺乏。他在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特别提出:“文字宣传,如写标语等,也尽力在做。每到一处,壁上写满了口号。惟缺绘图的技术人才,请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来。”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对红军中的美术工作做了细致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军政治部宣传科的艺术股,应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充分利用革命故事、革命歌谣、革命画报等对士兵进行政治训练。当时,红军中的美术活动十分活跃,各部队都成立了美术组,都有自己的宣传员。时任湘赣军区宣传部长的莫文骅后来回忆说:“在中央苏区,到处可以看到壁画。”“部队一到宿营地就要画画、写标语,这个部队到此地画了写了,那个部队到此地也画也写,部队来往多,画和标语就很多了。”“先头部队打了胜仗,缴了敌人多少枪,捉到敌人什么师长,把这些内容及时画出来;后到的部队一边走,一边看,一路走,一路谈,对鼓舞士气作用很大。有些农民他们不识字,就因为受到画报的影响而参加了红军。”
    红军所办的报刊也经常刊登美术作品。“红军时代每个师都出版报纸(油印),有报纸就有画。……总政治部办的《红星报》,经常有美术作品刊登。”红军还创办了专业性的美术宣传刊物,刊登时事漫画和政治宣传画。《红星画报》是工农红军创办的第一份全军性的画报,其宗旨是“要成为启发与教育红色战士的优良材料,要成为宣传党与苏维埃一切策略主张的喇叭”。不仅如此,红军还出版了美术作品集(画集),如《红军优待条例画集》《革命画集》等。红军时期的美术宣传工作,紧密结合革命斗争实际和党的中心工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苏区军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生活,主题十分鲜明,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在革命斗争中起到了“战鼓”和“号角”的作用,开辟了无产阶级美术事业的崭新道路。
    这一切都与毛泽东对美术工作的重视、对画家的重视分不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美术在宣传抗战、鼓舞人民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人才,由毛泽东提议发起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内设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四个系,毛泽东亲自为鲁艺写了“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这种鼓舞人心的题词。
    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成立让全国有影响的大画家们眼前一亮,并云集景从,毛泽东与画家的交往因此多了起来。1941年,画家陈叔亮到西北写生,画了很多速写,请毛泽东在画册扉页上题词。毛泽东题了宋代画家李唐的绝句:“云里烟村雾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他借这首诗,赞赏画家深入生活的精神,并对绘画艺术的个中甘苦给予了充分理解。1942年2月,延安展出了张谔、华君武、蔡若虹三人的讽刺漫画。毛泽东前往参观,并邀请三位作者到他的住处交谈。毛泽东说:“有一幅画叫《一九三九年所植的树》(华君武作),那是延安的植树吗?我看是清凉山的植树,延安植的树有许多地方是长得好的,也有长得不好的。你们这幅画,把延安的植树都说成是不好的,这就是把局部的东西画成全面的东西,个别的东西画成全体的东西了……”
    延安十年是毛泽东一生中最繁忙的十年,毛泽东竟然有时间给画家题诗,和画家“闲”聊,足以说明毛泽东对美术的重视、对画家的关爱。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文化建设,毛泽东热情挽留徐悲鸿等画家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对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师的生活问题十分关心,还与齐白石成为交往密切的朋友,这都不是偶然的。他对齐白石说:“中国画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要好好挖掘整理,继承发展,传给子孙后代,我们共产党要比历代皇帝、比国民党更加重视中国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美术领域否定艺术规律的做法时有出现。尤其表现在使用模特儿问题上,很多人抱有偏见,对此持否定态度。1965年5月,康生等人在一份《关于使用模特儿问题》的报告上批示:“这个问题现在必须解决。用女模特儿是不是洋教条?可不可以废除?难道吴道子的人物画是靠这个办法练出来的吗?”“这种办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美术界玩弄女性的借口,我意应坚决禁止。”这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学工作。
    毛泽东于1964年7月18日做了惊世骇俗的批示:
    定一、康生、恩来、少奇、小平、彭真同志:此事应当改变。画男女老少裸体Model是绘画和雕塑必需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请酌定。
    毛泽东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不仅让很多教授、艺术家感到意外,也让那些蹩脚的政治家瞠目结舌。这一切说明什么?说明精通书法艺术、善于填词赋诗的毛泽东并不是附庸风雅,他是真心喜欢美术作品、真心欣赏美术作品的。而且,他对中国传统的国画和源自西洋的油画、木刻、雕塑都是熟悉的,也对文化艺术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更为深刻的理解。他和中国现代许多著名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华君武、李苦禅等人的交往,不仅是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支持和关怀,也是在对美术这种艺术进行着自己的调查研究,在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汲取营养。他在美术方面提出了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文化艺术规律有着自己精准的把握和认识,这些都是根植于工作与生活的,绝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还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小册子将让读者看到毛泽东善于和群众交往、善于向群众学习的另一个侧面。
    是为序。
    杜忠明
    2018年于大连

后记

  

    在写《毛泽东印谱印话》《毛泽东书法八十年》的时候,偶然发现,毛泽东与许多大画家有过密集的交往,而且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写出来一定是很有趣的。于是就开始着手研究、发掘。这本书其实有些冷门,材料不好找,画家不像作家喜欢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很多故事都是通过别人的笔写出来的,所以要在故纸堆里仔细搜寻才能找到。还好,发掘出以上这些故事。
    毛泽东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有很多故事如果我们现在不写,不进行抢救性挖掘,再过些年真的是来不及了。
    写作过程中承蒙辽宁人民出版社重点项目室主任张放老师大力支持,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建议,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很多报纸杂志以及专家学者的资料,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因本人学识有限,书中不当和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诚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