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九八九江(纪念'98抗洪胜利20周年)

  • 定价: ¥59
  • ISBN:978755002910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 页数:251页
  • 作者:葛羽哲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葛羽哲著的《九八九江(纪念'98抗洪胜利20周年)》以“1998年九江抗洪”20周年为契机,重温这一长江防洪史上的伟大奇迹,真实再现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再现危难时刻全体民众所迸发出的坚强和勇气,力量和自信。
    本书故事真实感人,内容厚重扎实,是有关1998年九江抗洪纪实的不可多得的一份珍贵资料。

内容提要

  

    葛羽哲著的《九八九江(纪念'98抗洪胜利20周年)》汇集众多珍贵图片和一手的采访资料,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面再现1998年九江抗洪部队在超历史高洪水位情况下堵口成功而创造的人间奇迹,既描绘了现代人民军队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军容、军魂,又以点滴细节重叙九江人民与抗洪部队之间的鱼水深情。一幕幕抗洪场景、一个个英雄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在1998年九江抗洪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危难之中彰显英雄本色,这些“最可爱的人”在赣鄱大地上书写了抗洪的壮丽篇章,值得被永远铭记。

作者简介

    葛羽哲,浙江上虞人,1991年9月入伍,大学学历。在军旅摔打磨练二十六载,曾历任排长、副连长、干事、股长、政治教导员、副处长、处长等职,衔至上校,曾参加1996年台海演习、1998年九江抗洪等十余次重大军事行动,四次荣立三等功。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军队政治工作》《政工导刊》等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现供职于浙江广电集团。

目录

第一章  石破天惊
  1.防汛第一号令
  2.女娲在哪里
  3.谁来缚住“苍龙”
  4.大煤船斗法“乾坤袋”
第二章  生死决战
  1.车辚马萧向九江
  2.铁臂合围锁洪魔
  3.三军联手降“蛟龙”
  4.“愚公”衔泥筑新堤
第三章  守望相助
  1.冲不垮的京九线
  2.洪水中驶来生命之舟
  3.狭路相逢乌石矶
  4.江新洲大营救
  5.龙开河围城阻击
  6.马当要塞再摆战场
第四章  铁军劲旅
  1.钢铁意志英雄营
  2.硬六连的大旗下
  3.尖刀连名不虚传
  4.不见洪水的抗洪部队
第五章  沧海英雄
  1.要活英雄,不要烈士
  2.我是长江边长大的
  3.身体允许,还想上大堤
  4.卫生队长的选择
  5.登高一呼群山应
  6.抗洪父子兵
  7.家门口的九江兵
第六章  将星闪耀
第七章  一切为了前线
第八章  大堤飞歌
第九章  拥军情深
  1.老区的绿豆汤
  2.九个车皮的矿泉水
第十章  战士情怀
  1.火车站啃西瓜
  2.上课铃声准时响起
  3.一万元算多少
  4.再大的困难自己扛
第十一章  战地记者
第十二章  泪别九江
第十三章  千里情缘
  1.108封书信作彩礼
  2.玫瑰色的记忆
  3.“三笑”定姻缘
第十四章  沸腾的口号
附录:火热的回忆
  五个大校睡钢板  陶正明
  猛虎出山  严杰
  大堤脸色  王宏
  抗洪前线的另一场战斗  夏学民
’98九江抗洪参战部队名录
后记

前言

  

    长江洪魔止于此
    一
    这是一个让人揪心而又激情进发的夏天;
    这是一场三军协同波澜壮阔的抗洪史诗;
    这是一次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殊死较量。
    空旷而平静的九江抗洪纪念广场,高高耸立着一座石碑,碑身镂刻的“1998”字样格外醒目,驳船形状的抗洪纪念馆静静地横卧在江边,远处不时传来涛起涛落的声音,仿佛诉说着在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历往事,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深深思索。
    1998年仲夏,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双重夹击下,我国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嫩江、松花江,甚至珠江流域,到处都是大雨、暴雨、大暴雨,黄祸滔滔,水天茫茫。
    九江告急!荆州告急!武汉告急!大庆告急!哈尔滨告急!
    8月1日20时30分,湖北咸宁簰州湾长江民堤突发溃口,洪水一夜灌满堤垸;
    8月4日21时15分,长江孤岛江新洲大堤被撕开百米长的大口子,江洲镇遭遇灭顶之灾;
    8月7日14时30分,长江干堤九江段4—5号闸口决堤,48万九江市民处于生死关口,纵贯中国的京九铁路面临中断危境,全国乃至世界为之震惊。
    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时刻,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抗洪抗到水低头,堵水堵到水不流”“严防死守,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壮歌,创造了防洪史上的人间奇迹。
    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洪斗争,是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在长江沿岸投入兵力最多一次的重大行动,十几万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决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抗洪抢险模范团”和“抗洪英雄”高建成、“抗洪钢铁战士”吴良珠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创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24字抗洪精神。南京军区5万余官兵、70余万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在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长江沿线摆开战场,仅在九江就投入了4个建制师,会同武警官兵和北京军区工兵技术分队、驻浔海、空军部队,与特大洪灾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场抗洪斗争的胜利再一次雄辩地证明:我军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坚强柱石,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是“最可爱的人”。
    二
    九江是一座江南水城,与水相生相伴、休戚与共。城内有赛城湖、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湖泊,水在城中,城在水中。万里长江自瑞昌市黄金乡下巢湖的帅山入境,到彭泽马当镇下钱湾出境,浩浩荡荡300里;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吞纳赣江、抚河、修河、信江、饶河等主要江河,集聚江西全境90%以上的水流,经九江湖口汇入长江;区内万亩以上的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境内柘林水库库容达79.2亿立方米,列江西省第一。可以说,水于九江无处不在。
    九江之名源于水。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之记载:“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古人“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把九条江汇集的地方称为九江。早在夏禹年问,九江就有治水记录,相传大禹“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将乌石山劈为两半,引导高涨的博阳河水从中穿过流人鄱阳湖,现两侧山崖仍留有疏凿痕迹。
    九江之重寄于水。九江地处长江、鄱阳湖等大江大湖交汇处,得舟楫之便利,自古就是通都大邑,鸦片战争时期又被迫成为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成为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受到了一江一湖的无穷滋养。
    九江之美见于水。长江流经九江境内,百川汇集,水势浩渺,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美意境。浩瀚万顷的鄱阳湖,更是芦荻丛丛,候鸟翩飞,碧波荡漾,美不胜收,惹得诗人杨万里“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九江之韵凝于水。自秦在九江设郡已有2200多年,其文化底蕴厚重而灵秀。汉朝车骑大将军灌婴凿井筑城,倾心守护这一方山水;东吴周公瑾练兵甘棠湖,造就赤壁大战传奇战例;梁山头领宋江发配江州,浔阳楼上长叹“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江州司马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诗人陶渊明放歌柴桑山水,采菊东篱下,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后人称颂。
    然九江之祸也在于水。九江三面环水,地势低洼,而近些年来,长江上游由于人工采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塞日益严重;中下游通江湖泊围垦造田,调蓄能力减弱。此外,长江河段大部分为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形成北淤南刷,主流不断南移。加上江新洲发育,使水流更加复杂多变。经年累月的水涨堤高,使长江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悬河”,平时高出九江市区路面2—3米,大汛期峰值时高出达6—7米,有时甚至更高。一到汛期,长江水位上涨,大堤闸口紧关,头顶“悬河”的九江不再是诗人笔下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景象,而是处于内外夹击、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正所谓“得于斯也毁于斯”。水是九江的乳汁,也是九江的祸根。
    三
    人类文明起源于水。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先祖逐水而居,傍水而作,依靠充沛湿润的季风气候和千万条河流的滋养哺育,形成了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亲水文明”,也称“大河文明”。但随着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文明的出现,人类把自然看作是一种异己存在,直接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水的疏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一次次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必定伤及自身,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不走弯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真正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发展之路。
    从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敬畏自然、融入自然,反映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进步阶梯,也紧紧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补天”,还是《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都印证了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与洪灾相遇相识、对立对抗。从某种程度上说,华夏文明的发展史,既是一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征服史,也是一部抗拒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的斗争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诚然,人类在创造财富和文明的进程中,必然要通过大自然获取资源和动力,但这些努力一旦突破了某种平衡,大自然便会反向惩罚人类,甚至变本加厉剥夺人类从大自然获得的文明成果。楼兰古城湮灭、智利大海啸、秘鲁大雪崩、孟加拉国特大水灾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具有强大摧毁力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能为力,但又是那么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硬币的另一面,灾害又是很好的清醒剂、凝合剂,“殷忧启明,多难兴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会空前团结起来,抱团取暖。智慧和力量一旦融合叠加,就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即使微不足道的人,也会变成顶天立地的人,变成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变成主宰大自然的人,从而最终战胜灾害,完成自我救赎。
    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壮美山河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同时又强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抗洪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抗洪精神,集中彰显了我们党带领广大军民在前进路上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道路自信,体现了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制度自信,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自信,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也必将成为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全国上下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信念路标,更需要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向心凝聚力。回眸九八岁月,重拾九江故事,正是基于通过重温这场伟大的斗争,共同筑起我们党不忘历史、映照现实、折射未来的精神丰碑。
    (雷鸣球,原南京军区政委,上将,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后记

  

    这本书能够顺利成稿出版,要感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叭7年5月,已从江西省军区政委位上退下来的陶正明将军,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走访。在得知陶将军当年曾参加九江抗洪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与陶将军商定,在2018年九江抗洪二十周年之际,出版一部纪实作品以记录这段历史。
    陶将军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受领任务后,兴奋期一过,就有些迷茫,也有些为难,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已经物是人非了,也有一些场景在记忆中模糊了。再加上当时自己是红军团的组织干事,虽有立于核心战场之利,从灾情发生、调度三军、集结机动,到围堰堵堤、决战决胜、凯旋离浔,有幸参与了抗洪抢险的全过程,但也有身处基层末端之弊,不可能像当时的高级指挥员站高看远,也不如一些记者能深入各个部队进行全面性采访。所以本书中的人物和场景,除了一些亲身经历的,再加上抗洪部队首长帮助提供的,其他只能局限于抗洪部队留存的一些内部资料,因而难以全面的复盘再现。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那一幕幕抗洪场景、一个个英雄人物,仿佛又灵动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清晰可见。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很多时候写着写着要停下来平复心情。那年夏天的长江大堤,集结号一次又一次吹响,官兵们听着号令一次次冲锋,多少英雄儿女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舍生忘死,顽强拼搏,有的家里被淹无暇顾及,有的数过家门含泪不入,有的隐瞒病情连续奋战,有的面对危险舍生忘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够驱使年轻的战士不顾生死,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眼里的“东方魔力”,还是毛泽东主席笔下“保家卫国”的力量,抑或是金一南将军笔下的“心胜”。
    我想,他们身上的不竭力量,主要来源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人民子弟兵。他们来自人民,根植于祖国大地,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就不难解释每当群众有难时,他们为什么都会以忘我的“逆行”姿态,救群众于水火。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不正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真实写照吗?
    为更全面、更真实、更鲜活地再现九江抗洪抢险的场景,以及各支部队奋勇抗洪的整体面貌,笔者翻阅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书籍、报纸及各类汇编,采访了一些参与这场伟大斗争的人物,也两次走进九江这块伟大抗洪精神的诞生地。
    写作过程中,率部参加九江抗洪的老领导陶正明、魏殿举给予了悉心指导,并担任本书的顾问。特别是雷鸣球老政委,不顾年逾古稀,两度审阅书稿,逐句逐段地斟酌,一字一词地推敲,神情投入而忘记吃饭,忆起往事而泪湿眼眶,欣然提笔写下千字序言,字里行间寄托着老将军的一片殷殷深情。楼海勇、庞伟、葛其恒等三位战友抽出大量时间对书稿进行审读,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另外,本书有些章节的内容参考了《’98抗洪实录》《中华子弟兵》《九江狂澜》《人间奇迹》《聚焦九江》《大江横流显本色》等书中的资料,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笔者视野和篇幅局限,书中人物、事件的记载上可能有疏漏。敬请读者特别是当年九江抗洪的亲历者批评指正,不当之处请予以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