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 定价: ¥98
  • ISBN:978730129553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页数:349页
  • 作者:毛一雷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一次无后援的国家行动;一次艰险行动。
    一位随队医生的生死考验;一个南极冰盖上的传奇故事。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作者毛一雷曾担任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的随队医生,亲身经历了史上最艰巨的一次南极科考行动。他作为随队医生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成功建立了昆仑站;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医疗保障和医学研究任务;他在进入冰盖的征途中全程驾驶雪地车,并主动“客串”了厨师、机械师、摄影师等多个角色……130多天的一点一滴,毛一雷都用录音笔每天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并原汁原味地诉诸于文字。从他的记录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冰盖的广袤、冰山的肃穆、海豹的闲适、企鹅的慵懒;也能感受到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艰辛,有时甚至充斥着残酷的绝望和无助。

内容提要

  

    在《生命印记-南极之巅》中,作者毛一雷记录下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南极科考行动。作为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随队医生,他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冰盖高点Dome A成功建立了昆仑站;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医疗保障和医学研究任务;他在进入冰盖的征途中全程驾驶雪地车,并主动“客串”了厨师、机械师、摄影师等多个角色……130多天的一点一滴,作者都用录音笔每天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并原汁原味地诉诸于文字。从他的记录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冰盖的广袤、冰山的肃穆、海豹的闲适、企鹅的慵懒;也能感受到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艰辛,有时甚至充斥着残酷的绝望和无助。
    作者在日记中写道:“人类基因中似乎刻有一种无休止的探索和获取的特质”,而人类探索未知、征服险境,进而利用自然的历程,正是这种特质的体现。本书展现了中国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宝贵品质,展现了人在面对茫茫未知的绝境和险境时顽强不屈的精神,为我们这个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小时代”输入了“大大“的强心针。

作者简介

    毛一雷,在澳大利亚接受住院医师培训,在欧洲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目前是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知名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的随队医生,亲身经历了艰巨的南极科考行动。

目录

第一部 向南、向南、再向南!驶向南极冰雪世界
  第1章 南极梦开始的地方
  第2章 穿越魔鬼西风带
  第3章 挺进南极圈
第二部 备战中山站,内陆队就是冲锋队、敢死队
  第4章 中山站,中国人冰雪世界里的根据地
  第5章 大雪围困中山站
  第6章 冰海沉车,机械师死里逃生
  第7章 天公不作美,暴雪肆虐的盛夏
  第8章 有幸加入冰盖“先遣队”
第三部 初探南极大冰盖,一生中最艰苦的四天三夜
  第9章 陷车不断,令人绝望的软雪带
  第10章 暴雪迷航,差点儿丢命
  第11章 无穷尽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 走进茫茫冰盖,几乎有去无回的旅程
  第12章 进入生命禁区
  第13章 严重超载,硬着头皮上冰盖
  第14章 狂奔在“吞人”的冰裂隙区
  第15章 极昼里的新年联欢会
  第16章 “魔鬼30 千米”与“锅底”迷阵
  第17章 南极冰盖最高点,冲顶!
第五部 昆仑站,南极冰盖上的奇迹
  第18章 在南极冰原上“跑马圈地”
  第19章 昆仑站在我们手中诞生
  第20章 南极冰盖上的医德标准
  第21章 世界尽头的两次新年钟声
  第22章 营地里的悬案与神秘事件
  第23章 望眼欲穿的等待
第六部 归途,与严寒和恶劣天气赛跑
  第24章 归心似箭,冰盖狂奔
  第25章 冰盖上的“谎言”
  第26章 夏季将逝,恶劣天气袭来
  第27章 凯旋!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七部 一波三折的“圆满句号”
  第28章 家门口死里逃生
  第29章 庆生、极光、裸泳,中山站的欢乐时光
后记 南极,珍藏一生的记忆

前言

  

    杨惠根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在南极冰盖之巅一一Dome A建立昆仑站是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最核心的任务,是人类在探索极端环境和自然征程上迈出的新一步,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政治意义,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落在南极内陆考察队28名队员的肩上。
    内陆队员的选拔是我作为考察队领队最关心也最担心的事。把素昧平生、极富个性的一群人组建成一个团队去执行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本身就是一个极端重要而又艰难的工作。第一次见到内陆队随队医生毛一雷时心情是复杂的,一雷是北京协和医院具有高级职称的外科医生,有很好的医学学历和经历背景。但已届中年的他为什么要加入这样的队伍?医生的任务在这支队伍中是最不确定的。如整个行动顺利,队医就会“失业”;如有队员遭遇意外,他可能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工作压力。一雷虽然在网上报名、多次培训和选拔过程中均表现出色,但作为内陆队队医,除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年轻体壮,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在南极内陆特殊环境下,考察队员必须绝对服从命令。内陆队要在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在南极内陆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驾驶雪地车队,携带大量建筑材料和油料,穿越茫茫雪原到达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战胜那里高寒缺氧的严酷环境和极为有限的施工条件限制,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昆仑站建设施工任务。执行这样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任何环节的失败与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毛医生的专业素质无可挑剔,但他的资历有可能会成为“绝对服从”的障碍,说实话,行动之前我对一雷不无担心。
    当我站在中山站迎接内陆队完成建站任务凯旋之时,再次见到了毛医生,他在内陆冰盖考察中的突出表现与传奇早己不断传到我耳中,所有内陆队员都说,毛医生真是太棒了!他在这支队伍和这次行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他作为先遣队成员参与了前期冰盖布油任务;在向Dome A挺进过程中,他全程独自驾驶雪地车运送物资和油料;他为恶劣环境下身体出现不适的队员提供及时的医治,整个行动没有出现一人因健康原因减员;在南极冰盖上他完成了两项医学科研的数据采集,为在极端环境下人体生理变化研究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主动请战承担了大量本应由厨师、机械师、建设施工队员完成的工作……在这次行动中,一雷不仅仅是“服从命令”,还主动承担了大量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为整个内陆队分忧,内陆队长李院生曾说“毛一雷是内陆队的主力队员”。我承认,一雷的表现的确出乎我的意料。
    从艰苦的南极回到国内“文明生活”之后,一雷和我一直保持着联系。最近,一雷突然把他的南极日记给我看,我才知道他居然这么有心,详尽地记录了内陆考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前,也曾有南极队员写日记,但没有过如此真实和生动的生活细节记录。这日记虽不是考察的科学笔记,但其详尽性和真实性足以成为今后南极内陆考察的重要参考。
    一口气读完一雷的这部南极日记,很多场景似乎又重现在眼前,勾起了我对那段难忘岁月的记忆。书中的一些意见与感受,也许带有一定的个人情绪色彩,未必为全体南极考察亲历者所认同,但这恰恰证明了南极自然环境之残酷与内陆考察生活之艰难,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感激这些原汁原味的感受和文字,相信这部日记一定会引领读者,跟着我们考察队员共同喜爱的毛医生,深入南极内陆腹地,尽情地领略南极冰盖特有的太阳与风雪,真切地体会南极内陆考察旷世的严酷与豪情。
    非常高兴为一雷写一段证明性的文字,以表达我对一雷参加我们这次考察的感激与欣喜!
    杨惠根
    于上海浦东

后记

  

    南极,珍藏一生的记忆
    雪龙号的回程显得特别的快。经过第一夜的航行,已经驶出浮冰区了。很快我们又再次经历西风带,虽然这次出现了船体倾斜32度的前所未有的摇摆,但总体上不舒服的感觉却远比来时要轻。原来万事有了点心理准备就会好得多。一路上平安无事。我又开始跑步锻炼,并在船上的“南极大学”讲了一堂医学常识相关的课。大家看惯了我穿着红色工作服的样子,一下子还接受不了我“老本行”的白大褂,居然台下发出嬉笑声。2009年3月20日一早,雪龙号终于到了弗里曼特尔港,大家有机会离船上岸,到小镇上去闲逛一番。在与世隔绝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后,队员们第一次看到了正常的街道和穿梭其中的花花绿绿的人群。我们重返文明世界了。3月21日下午,我告别了所有队友,离船入境澳大利亚,同时也暂时离开了第25次南极科考队。
    下船后经过短暂的停留、访友,就直接飞回了北京。从南极特殊的生活状态猛然进入现实世界,颇有些不适应。这种生理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转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的脑子是比较“混沌”的,不停地在记忆和现实间切换。
    在我下船之后,雪龙号继续着它的旅程。4月1日,雪龙号停靠中国台湾高雄港,这也是祖国大陆的第一艘公务船在宝岛台湾停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说雪龙号进入高雄港时,台湾那边还担心船上的先进“探测仪器”是否会把港口的地形摸得一清二楚,要求在船进港时关闭所有的声呐雷达等探测装置。其后,雪龙号经过了韩国济州岛,放下了Ka-32直升机和韩国机组人员。4月20日,全体考察队员终于到达上海。
    作为南极科考队的内陆队成员,我早就接到通知要在4月20日前赶到上海,并提前上雪龙号报到,和其他的科考队员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团队参加盛大的欢迎仪式。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19日飞到上海,登上了阔别近一个月的雪龙号。船上的老面孔见到我都非常亲热,大呼小叫地跟我搂搂抱抱。我经历了一个月现实世界的洗礼,在日常行为上已经比较“内敛”;而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待在船上,还残存了一些南极生活粗犷的风格。看来,环境造就性格是有根据的。
    在跟老熟人寒暄之后,我与直九飞机的驾驶员聊了起来。这架直升机预计第二天欢迎仪式结束之后从上海经由北京飞回沈阳。我灵机一动:坐直升机回北京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于是我让年轻驾驶员第二天把我一起捎回北京,由于以前关系非常熟,他满口答应了,还说这样路上可以多一个人说话。可是当我了解到飞机要在沿途几个城市停留加油后,我放弃了这个计划。我不想在路上耗太长时间,因为医院里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
    第二天上午,雪龙号上彩旗招展、花团锦簇。群众载歌载舞,向圆满完成任务的南极科考队致以最亲切的慰问。领队杨惠根代表全体队员发表了讲话,对群众的欢迎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杨领队在韩国济州岛时曾突感右下腹痛,当地医生怀疑是急性阑尾炎,被飞机紧急送回国内接受治疗。后来,杨领队的腹痛逐渐减轻,也就没有接受手术治疗,仅予以保守治疗后得到缓解。这一次,他也是专程抱病赶到雪龙号跟队员们一起分享凯旋的喜悦。 欢迎仪式之后,就是群众代表及队员家属参观雪龙号。队员与家属分离已经多时,只偶有电话联系,如今再次相聚,场面令人动容。我80高龄的老母亲这次也专程前来参加仪式,很明显她对雪龙号的兴趣尤其大,对船上的每个物件都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她四处同其他队员留影。我一走神,她就消失了。我跑遍全船后才发现,她已登上四层的甲板,正跟一个队员兴高采烈地聊天呢。 中午的宴会自然也是非常热闹。宴会后,南极科考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像放学的孩子一样被家属“领”走了。南极的集体生活结束了,家庭再次成为队员们生活的主轴。 21日,当我准备回程时,突然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直九飞机出事了! 听说直九飞机离开雪龙号后甲板后,朝前刚飞出70米,就栽进了海水中。飞机中共有4人,其中3人被成功营救,仅受轻伤。另一个机组人员老杨不知所踪,搜救人员找了整整一天也没能发现。 1周之后,在离上海港不远的长江入海口处,渔民发现了一具穿着红色制服的遗体。那正是老杨…… 老杨夫人的痛苦是无法想象和形容的。一年之前,他们的孩子刚因白血病去世。这次老杨本打算从南极回来之后就退休的。谁知道出了这种不幸!我们只希望老杨夫人能保重身体,毕竟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安慰都是苍白的。 我时常想,如果当时我选择了跟这架直升机一起回京,那么这个离世的人会不会就是我呢?世事有如此大的随机性,好像均有天意安排一样。老杨在南极生死攸关的时刻尚能全身而退,而在凯旋之时却横遭此劫。可能是天堂里尚有更加重要的工作等着他吧;在那里老杨一定能同他的儿子相聚,给儿子讲那讲不完的南极故事…… 这些就是第25次南极科考队最后的一些事。 在完成了这部日记之后,编辑同志让我写篇“后记”,总结一下这一段不可复制的非凡经历对我一生带来的影响。他们可能期待着诸如“从此改变了我生命的轨迹”或“从此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等文字。但是,当我重新搜索这一段记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缺少这种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感受。从逻辑推理上来说,当一个人经历了生死考验,总是应该会有很深的感触的。但目前我却没有。再次细细重读我的南极日记时,我有种恍惚的感觉,就像这一切都是上辈子发生的事,离现实是如此的遥远。那一段经历就像是人生的一页已经永远地翻过去,再也翻不回来了;又仿佛所有的这些事都发生在别人的身上,我只是一个附体的灵魂在一旁非常贴近地伴随着那人经历了整个过程。我知道这段经历肯定会给我的后半生带来改变,因为不可能没有改变。但我至今都无法总结出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知道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天会不会突然对此有所顿悟。但我想:够了,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他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没有办法通过其他方式去获得,也不会被人偷窃或复制。丰富自己的阅历,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至少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如果这次南极建站行动对国家或者是对南极科考事业有那么一丁点贡献的话,那就是我在丰富个人阅历之外最主要的收获了。 毛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