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昆虫学

鱼什么都知道

  • 定价: ¥59.8
  • ISBN:978755962292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231页
  • 作者:(美)乔纳森·巴尔...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从家养鱼缸到水族馆,从溪流湖泊直达海洋深处,宏观呈现震撼人心的蓝色奥秘:乔纳森·巴尔科姆著的《鱼什么都知道》详录百余种形态各异且生存技巧各不相同的鱼,它们遍布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从赤道到两极,共同构成宏大且瑰丽的地球生命史。
    美国知名动物行为学家耗时四年科普力作,一本书颠覆你对鱼类的认知:上市斩获美国亚马逊2016年度好书、《福布斯》生物科学类十佳读物,《自然》十佳科普读物,入选威尔逊文学科学写作奖长名单,《出版人周刊》《纽约书评》等多家媒体好评推荐。
    国家海洋局专家审校并倾情推荐,知乎众多海洋类大V推荐,呈现深入浅出的鱼类科普:结合国际领先的动物行为学科研成果,为国内大众科普注入新鲜血液,带领我们重新认识遥远的水下同伴。

内容提要

  

    传说只有7秒记忆的鱼,其实是高智商动物。
    这种种类比陆地及天空中所有脊椎动物种类总数还要多的神秘物种,在3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完成了高度演化,千百年来一直不为人知。它们有意识,有情感,能够交流,会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讨好与欺骗。在乔纳森·巴尔科姆著的《鱼什么都知道》中,作者借助动物行为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水底深处的秘密。

媒体推荐

    巴尔科姆是一位出色的讲故事的人,他充满活力,从科学研究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向读者介绍了有意识、有感知的海洋生物。这些鱼有情感、有记忆、有计划、有组织,甚至能在社会关系中学会合作。
    ——《出版人周刊》
    鱼不会尖叫,并不意味着它们感受不到痛苦。鱼和我们长得不一样,也并不意味着它们感受不到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情感。通过这本书,我们知道,鱼其实和人类一样。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作者简介

    乔纳森·巴尔科姆(Jonathan Balcombe),美国知名动物行为学家,美国人道协会科学和政策研究所动物知觉方面的负责人,曾担任BBC、国家地理频道及多部纪录片的解说员,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自然》等报刊杂志供稿,著有《狂喜的方舟》《第二天性》《快乐王国》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被误解的鱼
第二章  鱼的认知
  鱼的视觉
  鱼的听觉、嗅觉与味觉
  导航、触觉及其他
第三章  鱼的感受
  疼痛、知觉与意识
  从紧张到愉悦
第四章  鱼的思想
  鱼鳍、鱼鳞和智力
  工具、计划、比猴还精
第五章  鱼的社交
  并肩浮游
  社会关系
  合作、民主与和平
第六章  鱼的繁衍
  鱼的性生活
  育儿方式
第七章  离水之鱼
后记
索引

前言

  

    八岁那年,我在多伦多北部参加夏令营时,曾和年长的营长一起爬上一艘铝制小船。他将船开到距离浅海湾24千米的地方,在之后的两个小时里,我们一直在钓鱼。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水面如镜。我第一次乘着小船,在如此广阔且泛有微波的暗黑色水面上行驶,惬意至极。我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生物隐藏在水下。每当我的原始鱼竿——一根挂着线和鱼饵的削了皮的小树枝——突然晃动时,我总是激动不已,这意味着有鱼上钩了。
    那天我一共钓了16条鱼,把其中的一些放生之后,我们留下较大的鲈鱼作为第二天的早餐。纳尔逊先生承包了所有的脏活,他把扭动的蚯蚓挂在有倒刺的鱼钩上,从鱼嘴上解下鱼线,将刀插进鱼的头骨。干活的时候,纳尔逊先生的面部总是奇怪地扭曲着,我不知道他是因为厌恶还是仅仅太过于全神贯注。
    我对那次旅程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作为一个对动物怀有恻隐之心的敏感的孩子,那艘小船上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到困扰。我暗自担心那些作为鱼饵的虫子,也因鱼会感受到的疼痛而烦恼。当顽固的鱼钩从它们瘦骨嶙峋的脸上被拔出来时,它们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或许有些鱼暂时躲过了刀子,但也只能被困在小船一侧摇晃的铁丝网里慢慢等死。但是坐在船首的那位善良的人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于是我也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合理的——更何况第二天早晨鲜美的鱼肉将前一天的不安冲淡了很多。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有过多次和鱼有关的记忆,而想到这些冷血亲戚在人类道德体系中占据的位置时,我总是感到很矛盾。在多伦多读小学四年级时,我曾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被选去搬运物料,我们需要将东西从教室搬到附件的另一个房间,这其中有个玻璃鱼缸,里面住着一条孤独的金鱼。鱼缸里有四分之三的水,搬起来很重。考虑到其他搬运者很可能做不到像我一样关心它,我主动提出将鱼缸运到目的地,也就是另一个房间里临近水池的柜台上。
    多么讽刺!
    我用小小的手紧紧抱着鱼缸,稳稳地走出房间,下楼穿过大厅,再走进新的房间。当我小心翼翼地靠近柜台时,鱼缸突然从我手中滑落,摔在坚硬的地板上。那一刻,我的恐惧如慢动作播放一般蔓延。玻璃碎片散落一地,水溅得到处都是。我站在那里,愣住了。有同学反应过来,马上抓起拖把,把玻璃和水扫到一边,我们四个人开始在地板上搜索金鱼。然而一分钟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生命迹象。这一切就像一场噩梦,就好像那条金鱼已经体验过作为生命的狂喜,现在升入了天堂。最后,终于有人发现了那条金鱼。它蹦到了散热器后面,卡在靠里的边缘处,距离地板有五厘米高,完全脱离了我们的视线。它还活着,呆呆地睁着眼睛。我们迅速把它转移到一个盛满自来水的烧杯里。我想它应该是活了下来。
    金鱼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过去了四十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可即便如此,我仍然没有对鱼产生更多的同理心。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钓鱼,与纳尔逊先生一起出游后对钓鱼产生的一点点热情,也很快在我需要自己挂取鱼饵的时候消耗殆尽。我不觉得自己在斯特金湾唐突钓上来的鲈鱼和我在艾迪斯维尔小学失手掉的那条可怜的金鱼之间有什么联系,更不用说那些我在家庭旅行中、在麦当劳里吃掉的麦香鱼三明治里默默无闻的鱼。那时是20世纪60年代晚期,麦当劳已经在宣传“为十亿人送上过美味”,但一提到这个数量,总让人觉得是在说提供给消费者的鱼或鸡,而非消费者本身。就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我很幸运地远离了那些动物,那些曾经鲜活但最终变成人类午餐的动物。
    十二年后,我在大学读生物专业的最后一年选了鱼类学课程,直到那时,我才开始认真思考我和动物的关系,包括我和鱼类的关系。一方面,我被鱼类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吸引,另一方面,我又因那些呆滞的、需要用解剖显微镜和分类检索表进行研究归类的鲜活个体而感到不安。期中时,班级组织大家去参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加拿大最著名的鱼类学专家之一,由他带领我们参观博物馆的鱼类收藏。他打开一个大木箱上的锁,掀开盖子,展示了一条保存在油性防腐剂中的巨型湖红点鲑。这条重达46.7千克,足以破纪录的雌性鱼于1962年在阿萨巴斯卡湖被人发现。通常,雌鱼的能量会耗费在艰巨的产卵任务上,但对它而言,由于激素失衡导致的不孕,这些能量转而堆积成了硕大且丰满的身躯。
    我很同情它。就像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一样,它没有名字,身世成谜。它应该有更好的归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储存在木箱子里。在我看来,它还不如被人类吃掉,至少这样它的身体可以再次回到食物链的循环当中,而不是几十年漂浮在黑暗里,因化学物质而变得污浊。
    介绍鱼类的书籍已经有很多了,比如有关鱼类的多样性、生态、繁殖、生存策略等,介绍如何捕鱼的书籍和杂志也能装满几书架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本书能够代表鱼类发声。我并不是指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对濒危物种所处困境或对鱼类资源过度开发进行的谴责(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过度开发”这个词已经将开发进行了合法化,“资源”一词也将动物降级为如小麦一样的商品,似乎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补给)。这本书将前所未有地从鱼类的角度发声。感谢动物行为学、生物社会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重大突破,如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鱼类眼中的世界,了解它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面对外部环境。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想把科学知识和人类与鱼之间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后面的章节中我也会进行分享。这些趣闻逸事对于科学家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可信度,但能给我们提供灵感,探索那些科学尚未涉及但或许动物可以做到的事,也能引导我们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本书所探讨的是一种拥有深刻内涵的简单的可能性。简单的可能性是指鱼类[1]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独立个体,也就是说,鱼类的价值与人类眼中的实用性价值(比如作为食物或观赏对象)并无关联,而其中深刻的含义在于,这一特性会让其成为人类道德关注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作为一个种群,鱼类是世界上被捕捞(以及过度捕捞)最严重的脊椎动物。其次,有关鱼类感知与认知的科学飞速发展,是时候转变思路、重新考量我们思考及对待鱼类的方式。
    对鱼类的捕捞有多严重呢?根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对1999年至2007年间渔业捕捞数据的分析,作家艾利森·穆德估算,人类每年捕杀鱼类的数量在10000亿至27000亿之间。为了更清楚地理解10000亿条鱼的概念,可以假设每天被捕的鱼的长度与一美元纸币(15厘米)的长度相当,我们将所有被捕的鱼首尾相接,连起来的长度足以完成一次地球和太阳间的往返旅行(约29920万千米)——还能有几千亿条鱼的剩余。
    穆德的估算结果出人意料,因为鱼类的捕捞量很少按个体数量计算,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估算的2011年的商业捕鱼量为1亿吨。鱼类生物学家史蒂文·库克和伊恩·考克斯是为数不多的列举鱼类个体死亡数量的人,2004年,两人估算全球每年约有470亿条鱼以娱乐垂钓的形式被捕上岸,其中36%的鱼类(约170亿条)被杀,剩下的得以重回水域。如果我们将每条鱼的预估平均重量(0.635千克)放在商业捕捞的1亿吨鱼中,可以估算出商业捕捞量为1570亿条鱼。
    某项研究表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过去60年里全球鱼类捕捞量的官方数据分析比实际缩水了一半以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常常被人忽略的小规模捕鱼、非法捕鱼、其他不确定捕鱼以及被遗弃的副渔获物。
    但不管你怎么分析,被捕鱼类的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它们死得并不优雅。致使商业捕鱼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由于缺水导致的窒息,因环境压力变化出现的身体减压,在巨大渔网中承受的数千条同伴的挤压,以及一旦上岸后即被取出内脏的现实。
    不管你选择相信哪种说法,这些令人晕眩的数字似乎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每条鱼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它们不仅拥有生物属性,更有自己的生平传记。就像每条翻车鲀、鲸鲨、蝠鲼以及东星斑都有独特的外貌特征,能够让你一眼从外表上辨认出来一样,它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而这其中也体现了人和鱼类之间关系的变化轨迹。生物学认为,每一条鱼,就像每一粒沙子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但与沙粒不同,鱼是有生命的。这一差别有着重要意义。当我们逐渐将鱼作为有意识的个体去理解时,或许会和它们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就像一位不知名的诗人所写的不朽名言一样:“一切都没变,只是我的态度变了,于是一切都变了。”

后记

  

    后记
    道德的苍穹无此漫长,但终会偏向正义。
    ——马丁·路德·金
    知识是有力量的,它能够催生伦理、推动革命,只要看看殖民主义和奴隶制的灭亡,以及女权和民权运动的历史就能得知。随着道德批判逐渐高涨,理性之光也被点亮。被贪婪、狭隘、偏见共同促成的不公正行为在被唤醒的理性面前渐渐枯萎。人的肤色、信仰、性别或其他任何特征,都不足以成为被剥削的理由。
    那么附肢数量、是否有鳍这些特征呢?20世纪后半叶,人类开始更多关注动物,出现了一些成熟且有效的动物权利运动。进入2l世纪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动物保护组织之一,美国人道协会表示,美国自2004年起施行了1000多项动物保护条律,比2000年之前施行的全部动物保护法律的总数还多。1985年,美国仅有3个州将虐待动物判为重罪,到2014年,50个州已经全部确立了同样的法律。2015年7月,一名美国牙医射杀了名为塞西尔的非洲狮,民众一片哗然,这表明人们越来越同情动物的艰难处境。一周内,塞西尔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为塞西尔寻求正义”的网上请愿获得了近120万签名。
    然而,狮子比狮子鱼的魅力大得多。在我看来,人们对鱼类抱有偏见,主要是因为它们无法做出能够让人类认为它们也有感情的表情。“鱼类永远生活在水中,默默无声、面无表情、没手没脚、双目无神。”乔纳森·萨弗兰·弗尔在《吃动物》(Eating Animals)一书中如是写道。我们努力从它们扁平、呆滞的眼睛中看到茫然之外的东西。鱼类的嘴被刺穿、身体被拖出水面时,人类听不到尖叫也看不到眼泪。它们不会眨眼(常年泡在水中并没有使用眼睑的必要),而这一点也放大了它们没有感觉的错觉。由于难以激发出人类的同情心,我们也就对鱼类的困境视而不见了。
    我们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缺少同情心,毕竟眼前的这个生物已经离开了自己的生活环境。鱼类暴露在空气中的痛苦尖叫和人被水淹没时的尖叫是一样的。它们生来所有的活动、交流和自我表达都是在水下完成的。很多鱼受伤后确实会发出声音,但这种声音只能在水中传播,人类很少能听到。甚至当人类发现鱼类痛苦的迹象,比如身体弹来弹去、尾巴甩来甩去、为了获得更多氧气而徒劳地让鳃盖一张一合时,如果我们被教育相信这只是它们的反射行为,可能就只是耸耸肩,并不会有丝毫关心。
    尽管我们对鱼类认知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但对鱼类的了解已经比一个世纪前深入了许多。目前已知的鱼类有30000多种,其中经过细致研究的只有几百种。你在这本书中读到的鱼可以算是鱼类世界中的名人了。人类研究最深入的鱼是斑马鱼,它是鱼类中的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出现在超过25000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仅2015年就有超过2000篇(我并不觉得人们应该羡慕它们,因为这些研究很多都不太人道)。人类想探寻这30000多种鱼身上的无穷秘密,而斑马鱼则是作为实验对象的理论替代品。 之前的部分着重阐述了人类利用和虐待鱼类的方式。不过人和鱼的关系并不一定总是这样糟糕,随着人类对鱼类的认知逐渐深入,我们会更多关注它们的福利。我在Ingenta Connect数据库上,以“鱼类福利”作为关键词搜索,共找到71个条目,其中69篇论文都发表在2002年之后。在创作这本书的几年当中,我收到了许多人的来信,他们都表示热爱鱼类而且永远不会伤害它们。 这些人喜欢鱼,并不是因为它们像人。它们的美丽之处,它们之所以值得尊敬的地方,恰恰是因为它们和人不一样。它们生活在世界上的方式如此多样,让人惊奇又钦佩,同时感到同情。在某些时刻,当盘丽鱼从我手指上咬下死皮时我能感到轻柔的拖拽,或者石斑鱼接近它信任的潜水者寻求抚摸时,我们可以跨越人与鱼之间的鸿沟。 除此以外,为了生存和繁衍,鱼类还会动脑筋想办法。我努力展示出鱼类的意识和认知水平,希望能让人们认识到鱼类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赞赏其他物种精神世界的优秀会夸大智力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智力跟精神地位并没有关系。有智力障碍的人也有基本的精神权利。知觉——感觉、忍受痛苦、体验快乐的能力——是伦理道德的基石。这是个体进入道德共同体的标准。 …… 随着理性觉醒和人类与所有生物相互依赖意识的提高,人类正在走向更包容、更文明的时代。尊重人类不同种族的基本原则正逐步延展到之前没有涵盖的其他生物身上。 但目前来说,我们挽救的鱼类数量还远不及我们所杀死的。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听到一条新闻,75000条被渔网折磨致死的鲱鱼被海水冲上弗吉尼亚州东部的海岸。照片中那些千疮百孔、正在腐烂的鱼,一直延伸到地平线远方,这让我想起这类生物的名字其实和它们的死亡紧密相连,因为“鱼”字只要加上三点水,就变成了捕捉它们的意思。 在这本书的结尾,我想讲一个我第一次看到就热泪盈眶的故事。向我讲述这个故事的女人说,那是她3岁时发生的事,她刚刚开始记事。她家里有3条小鱼,生活在壁炉架上方的鱼缸里。有人告诉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它们远离地面,免得小孩子玩耍、乱爬乱跑时被撞到。大人还教育她要离水远一些,因为人无法在水里呼吸。年幼的她利用对自然法则的有限认知推断,鱼类也不能在水里呼吸。连续几周,她都担心那些在壁炉架上的鱼缸里的鱼会溺水。她认为自己有责任拯救它们。 有一天,她趁一家人要出门的时候,故意磨蹭到最后一个走。所有人都在门外,她踩着几把椅子和旁边的壁橱爬上了壁炉架,开始救援行动。除了要把这些鱼从水汪汪的坟墓中解救出来以外,她没有任何其他计划。她不知道死亡或溺水时是怎样的情景,只知道那一定很痛苦,就像在浴缸里呛了水一样。她用家里捞鱼缸中残渣的小鱼网把鱼捞起来,放在了壁炉架上。大人进来催她赶快出门,于是她就这样离开了。 她并不记得那些鱼的最终命运如何,但从此以后再没见过它们。她常常想起这些鱼,在模糊的记忆中,这些片段栩栩如生。岁月并没有让她失去孩童时对动物的感同身受。直到40年后的今天,明明想救那些鱼却最终让它们受尽折磨的事仍然让她感到不安。 这个故事契合了本书中的许多章节主题。不懂事的孩子误以为鱼类和人一样,必须在空气中呼吸才能活命,恰好代表了人类对鱼的无知。她把那3条鱼从水中捞出来致使其窒息的行为,代表了它们在人类手中遭受的痛苦(不过她的初衷跟人类将鱼视为食物和消遣对象的想法相去甚远)。她在童年时期和成年后的今天表现出的惊人的同情心提醒我们,当人类意识到问题时,应该用无穷的力量去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