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各国军事

泥足巨人(苏德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

  • 定价: ¥99.8
  • ISBN:978751681983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台海
  • 页数:409页
  • 作者:(美)戴维·M.格兰...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戴维·M.格兰茨著的《泥足巨人(苏德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着重描述了苏军作战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段艰苦岁月中的状况,介绍了其作战组织、战争动员、战争规划、情报活动、装备更新,主力部队和后备队伍编制等情况。本书基于苏德双方的档案、回忆录、战史等文献撰写,表现了苏联军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内容提要

  

    《泥足巨人(苏德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是美国陆军退役上校、著名苏德战争研究专家戴维·M.格兰茨(DAVID M.GLANTZ)退休后于1998年出版的第一部独著作品,是关于苏联红军1941年夏秋季之前发展历程的专著,问世后即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本书利用当时已公开的苏联档案文献和其他资料,选取1941年6月22日前夜为关键节点,详细分析苏联红军的指挥人员、普通战士、战略规划、各军兵种的战备状态和战前情报工作,还原了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军队的真实面貌。另外,本书还向前追溯20世纪30年代苏联战略学说和国防计划的演变过程,向后涵盖1941年夏秋季苏联的动员,全面论述苏联为什么在战争初期会一败涂地,在1941年年底又能力挽狂澜。论述过程兼顾必然性和偶然性、外来和内在原因,并以时间顺序为脉络,内容丰富翔实,令人信服。

目录

序:以史为鉴,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译者序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红军概况
  规模与配置
  军队的实际组建和动员
  数据表
第二章  指挥与控制、指挥人员
  指挥人员流失的主要影响与后果
  指挥干部和培训
  主要指挥员和参谋人员
  数据表
第三章  红军战士
  公式化形象
  资料来源
  官方形象的演变
  正在出现的人文层面
第四章  战略展开计划和动员
  战争前夕的国防计划和战略展开计划
  制订动员计划
  1941年6月22日之前的动员和战略展开
  数据表
第五章  地面作战兵种的作战准备
  陆军
  步兵
  汽车装甲坦克兵
  骑兵
  空降兵(空中突击)
  筑垒地域
  数据表
第六章  作战支援兵种和后勤的作战准备
  炮兵
  工程兵
  通信兵
  防空部队
  边防军和内卫部队
  后勤
  数据表
第七章  空军
  结构、装备、指挥与控制
  人员和部队的训练及战术
  战争准备
  实际战备水平
  数据表
第八章  大本营和战略预备队
  首批预备队(1941年6月—7月15日)
  后续预备队(1941年7月15日至8月)
  机械化预备队
  支援兵种和勤务部门
  数据表
第九章  战争前夕的红军情报工作
  战争警告
  “巴巴罗萨”的前夜
  对苏联1941年6月情报工作的评价
结论
附录A  苏联红军的作战序列,1941年6月22日到8月1日
附录B  苏联红军1941年国防计划
附录C  对手的观点:德国情报机关在战争前夕的评估
附录D  苏德战场军队的实力对比,1941年6月22日
参考文献点评与选定目录
译者后记

前言

  

    五十多年前①的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对苏联发动了毁灭性的突然袭击。这次进攻战役的代号是“巴巴罗萨行动”,意图彻底而全面地摧毁红军和苏联。1939和1940年接连对波兰和法国取得惊人的胜利后,德国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德军统帅部里的大多数人相信这次的胜利同样唾手可得。“巴巴罗萨”行动的进程也几乎证实了他们的预料。对苏闪电战开始后的几个星期里,德军的装甲先头部队越过第聂伯河,挺进俄罗斯本土;沿波罗的海海岸冲向列宁格勒;深入乌克兰,逼近基辅,将整支红军抛在自己身后的修罗场中。红军数个防御集团军陷入合围、损失殆尽,数十万红军战士或是战死,或是被关进了德军的战俘营,红军的战略预备队被快速挺进、势不可挡的德军装甲纵队逐次消灭。苏军一再试图制止德军的铁流,力挽狂澜,却总是徒劳无功。直到5个月后的1941年12月,苏联才实现这一目标,但这时,德军的纵队已经推进到列宁格勒和罗斯托夫的郊外,亦兵临莫斯科城下。
    这场空前暴力而残忍的战争还要在腥风血雨中持续四年之久。东线的战争是一场“文化”之间的战争,是名副其实的灭绝战。在这场彻底的毁灭性战争中,苏联被迫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来抗衡整个日耳曼民族。双方的人员损失都大得骇人听闻,苏联在战争中的总伤亡达数千万,包括至少2900万名军人,而平民的伤亡更比这个可怕的数字只多不少。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白俄罗斯、乌克兰、高加索山区和俄罗斯本土广大地区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双方军队的进退拉锯也使得欧洲满目疮痍,自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以来可谓绝无仅有。
    战争给苏联每一个家庭都留下了痛苦的烙印,不计其数的丈夫、父亲、兄弟、儿子战死沙场。与其他更文明的战争不同,在这场无限恐怖的战争里,无数母亲、妻子、女儿也同样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并和她们的男性亲属们一起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场战争在俄罗斯人的民族精神中留下的创伤,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会愈合,它经常化身为一句被人反复提及的口号:“勿忘一人,勿忘一事。”
    与他们的苏联前辈一样,当代俄罗斯人也无法忘记这场战争,并依然称之为“伟大卫国战争”。然而与前辈们不同的是,他们如今可以更坦率地问:“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初期的失败为何如此惨重?”在过去五十年里,各类宣传生动地将德国描绘成一个邪恶、掠夺成性、武装到牙齿的政权,利用其残酷和背信弃义,才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取得对苏作战的最初胜利。宣传强调苏联对防御战备的热切关注,虽然承认在战争前夕和战争初期曾有过一些挫折,但坚称进步政策可以从根本上动员全国的力量,实现最后的(也是必然的)胜利。
    过去,虽然上述两个关键问题有更完整的答案,但一直被人为地掩盖起来。成千上万依然健在的老兵们即使知道得更多,也都小心地闭口不谈。许多健在的高级指挥员撰写回忆录时也三缄其口。
    现在,长期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正在浮出水面。历史学家现在能够为俄罗斯人解答这两个关于1941年的、困扰他们已久的问题了。然而多少有点讽刺的是,正当档案馆的大门慢慢打开,更多的真相即将被揭露的时候,俄罗斯人和这场战争中的其他一些受害者却受到某些新学说的蛊惑,这些新学说的影响更具有破坏性。现在,除了原来那些为苏联辩护的作品以外,又出现一种新学说,把引发战争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斯大林和苏联。
    总而言之,这种新学说明确指责苏联曾策划在1941年7月对德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其发表不仅是要抹黑苏联,更重要的是,还为德国的侵略行为做辩护,推卸德国发动这场人类浩劫的责任。可想而知,这样的观点已经蛊惑了许多德国历史学家。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历史改良派也已欣然接受这种学说,仿佛只有把引发人类一切苦难的责任都归咎于斯大林和苏联,才能彻底净化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这种新学说确实很令人感兴趣、具有轰动性,也符合大众的口味,可是任何一位负责任的历史学家,都必须提出自己的根本问题:“这种新学说究竟有几分真实性?”支持“先发制人的战争”这种学说的人,大多认定红军在1941年很强大,也已做好战争准备。这个假设是他们解读斯大林从批准计划到战争爆发前各种政治、外交和军事行为的基础。本书充分运用苏德双方的档案证据来质疑这个关键假设,根据这些证据,本书发现这个假设毫无事实根据。

后记

  

    德国进攻苏联是“预防性战争”的说法,最早起源于德国宣传机器为挑起苏德战争在1941年制造的借口。但即便作为前纳粹要员的保罗·卡雷尔也对这种说法不予置信,他在《东进》一书中还记录了曼施泰因和霍特的同样看法(见《东进》中译本第55页)。
    但是如本书作者所言,这种说法突然在1990年死灰复燃,“苏联曾试图先发制人进攻德国”的说法在德国和俄罗斯的历史学界引发了激烈论战。在本书末尾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作者列举当时发表的大量争论文章,依稀可见论战的激烈程度。直到1996年,俄罗斯《军事历史杂志》分三期连载刊登出苏联西部三个特别军区的《1941年国防计划》,论战才告一段落。
    这次论战实际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界利大于弊。首先,论战过程引发俄罗斯一大批档案材料的解密,比如《1941年国防计划》的文本、1940年12月底的莫斯科高级指挥员会议记录、随后作战模拟(苏联称“战役战略规模的首长司令部图上演习”)记录等保密了五十多年的资料,都得以陆续公开。时至今日,俄罗斯国防部中央档案馆已经公开绝大多数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档案,这些档案的公布引发了苏德战争史的重大变化,按照作者的话说“无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界的一场革命”。20多年前的这次论战可以看作一个起点。
    其次,论战激发出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兴趣,他通过收集整理当时所见的各类资料,细致入微地告诉我们,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爆发时的真实状态是什么,“先发制人”的设想已脱离实际,无异于以卵击石。同时,本书从宏观角度回顾了苏联制订战略计划的过程,指出主动发动进攻的没想并非苏联的一贯政策。
    最后,论战也激发了普通读者对于这段历史真相的广泛兴趣。虽然发生在德国和俄罗斯的这次论战和这本书在美国的出版,都已是20多年前的事情,但是我国至今仍有相关内容的泔论,有时还争辩得相当激烈,因此本书中译本的出版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得益于俄罗斯档案的开放程度,我们如今可以看到引发这次论战的导火索之一:收藏在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的《关于苏联军事力量在东西两线的战略展开》,档案号是:ЦАМОРФ.Ф.16.O п2951.Д.237.Л л.第1—15页。在作者写作本书时,这份文件尚未公开,本书第9章中引述的“朱可夫5月15日报告”,来自1990年苏联《军事历史杂志》上的一篇朱可夫传记。经核对,其具体内容(含第9章原注34)与这份文件的第4页完全一致。从本书描述维克多·列尊作品的内容来看,其论据很可能也是这份文件。
    这份文件的洋情对于了解那场论战和本书论述会有帮助,但因篇幅有限,这里无法附上原图和译文,只简单说明与本书有关的以下几点:
    1.关于“5月15日”的时间。文件首页左上角仅有1941年5月字样,日期栏空缺。首页倒数第三行提到德国在5月15日已集结的军队数量,第13页提到应在6月1日以前完成某项工作。故此文件的实际编写日期应在5月15日至6月1日之间。按照本书附录B,这时关于国防计划的国防人民委员训令在5月14日刚刚发布,各军区正在制订各自的国境掩护计划。 2.这份文件不是一份正规计划,也不是正式上报的报告,只是一份手写的草稿。在钢笔手写的原文上面,有多处用铅笔涂涂画画,有些地方还不止改动过一次,这样的文件是不可能呈报给斯大林的。 3.这份文件没有出现编制者的姓名。在最后一页的末尾,虽出现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的职务、军衔与姓名,但书写笔迹与正文相同,并非其本人署名。这只是以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的名义起草的文件草稿。 4.从本书附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份正式国防计划的式样:计划的内容应以国防人民委员部训令的方式下达给具体军区;有明确文字说明副本共几份,该副本发给准;军区各自制订《国境掩护计划》,并上报国防人民委员,由其签署“我批准”并署名生效后,作为国防计划的一部分,与训令一起存放等。与这份正式的计划相比,草稿中的内容显然只是并未成型的初步设想。 5.这份草稿首页上部有两个带有编号和日期的盖章,记录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接收这份资料并归档的时间,分别是1948年3月29日和3月31日。这不是正常现象——正式报告或计划一经完成,其副本归档保存不会拖延如此之久,而草稿会因保密要求而销毁。反过来说,这份草稿保存下来并归档,就意味着在1941年并未有后续的正式文件问世。格兰茨在写作本书时,虽没有见到这份档案,但他准确判断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斯大林曾见过它”,这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