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精)

  • 定价: ¥68
  • ISBN:9787569923094
  • 开 本:16开 精装
  • 作者:(英)斯蒂文·朗西...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在《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中,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纪史专家斯蒂文·朗西曼爵士以其过人的历史叙事功底,再现了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事件的全过程。全书读起来平实无华朗朗上口,毫无学究气,而且内容易懂贯通性强,凸显学养之厚重。

内容提要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周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英国历史学家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196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累计重印达18次之多。本次出版,从正文、附录到索引、原注,均忠实于原作。

媒体推荐

    最深的感悟是作品具有的浪漫情调,远非学院派著作可比,不仅读起来平实无华朗朗上口,毫无学究气,而且内容易懂贯通性强,凸显学养之厚重。他的作品在国际拜占庭学界浩繁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不是独树一帜的话,那也称得上是特立独行。
    ——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拜占庭史专家)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他过人的历史叙事功底,这段精彩的传奇在他雍容高雅的文笔下,显得跌宕起伏、令人唏嘘。
    ——《历史》(History)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一位以其权威著作改变了我们对拜占庭、中世纪教会及十字军认知的历史学家。
    ——《卫报》(The Guardian)

目录

序言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帝国迟暮
第二章  奥斯曼崛起
第三章  皇帝与苏丹
第四章  西援之殇
第五章  准备围攻
第六章  围城开始
第七章  金角湾失守
第八章  褪色的希望
第九章  拜占庭的末日
第十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
第十一章  战败者的命运
第十二章  欧洲与征服者
第十三章  幸存者
附录一  关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二  征服之后的君士坦丁堡教堂
译注
译者后记:论书中一处地名错误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通往东方的桥梁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

  

    我与马千同志素昧平生,至今也未能谋面。但我们神交已久,通过网络探讨眼前这本书有很长时间了,因此他多次来信希望我能为新书的面世写个序言,我欣然同意。之所以打破了我只为自己的学生出书写序言的惯例,原因还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就阅读过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1903-2000)的多本作品,其中包括这本书,作为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初学者,当时便深有感悟。
    最深的感悟是作品具有的浪漫情调,远非学院派著作可比,不仅读起来平实无华朗朗上口,毫无学究气,而且内容易懂贯通性强,凸显学养之厚重。他的作品在国际拜占庭学界浩繁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不是独树一帜的话,那也称得上是特立独行。我不知道翻译者马千同志是如何看中了这样一本好书,因为据我所知,他并非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专门研究者,但是他独具慧眼挑选了朗西曼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并花了几年的时间和精力认真翻译全书,使我意外地遇到了一位知音。可以想象,马千同志作为拜占庭史的爱好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扫除大量专业术语的障碍,而且其用功之勤令人赞叹佩服。作为我国拜占庭学界的一名老兵,我在祝贺他为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从内心深处感到一定要向他学习,为推进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工作。
    斯蒂文·朗西曼作品的独特性透射出这位英国拜占庭学者的传奇人生。这位长寿学者出身世家,父母都是工党议会成员,祖父是富有的船商。他自幼聪颖过人,记忆力超群,5岁即能背诵荷马史诗和拉丁古诗,其天赋的语言才能日后更是表露无遗,据说他不仅可以讲拉丁、希腊等欧洲所有语言,而且可以读懂土耳其、叙利亚、阿拉伯、波斯、希伯来、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古语。当年他拜英国拜占庭研究学院派奠基人J.B. 伯里(J.B.Bury,1861-1927)为师时,就是以多种语言能力进入师门,成为伯里唯一的研究生弟子。在大师熏陶下,他在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刻苦读书,默默成长为顶尖的拜占庭学家。他秉承名师伯里的衣钵,成为“自由派知识分子”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接受了祖父的巨额遗产,放弃了三一学院优厚的待遇,辞职周游世界。在战争期间,他于1942-1945年任教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担任拜占庭艺术和历史教授,同时尽情考察游历东地中海古迹名胜。这位老派学者阅历丰富,生活自由潇洒,在外人看来无拘无束多少有些古怪,他曾为我国末代皇帝溥仪弹奏钢琴,为埃及福亚德国王讲解塔罗牌,还在伊斯坦布尔的佩拉酒店遭到德军流弹袭击受伤,在拉斯维加斯投币老虎机上两次中彩,这些经历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长寿而多产,其20部著作奠定了他在国际拜占庭学界牢不可破的地位,他活动在学院派体制外也并不影响其国际声誉,笔者于1984年在希腊留学期间有幸聆听他的演讲,并主动讨教,其诙谐幽默的回答闪烁着英国绅士的智慧,至今犹历历在目。相信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能够联想到这位睿智的作者,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陈志强

后记

  

    论书中一处地名错误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故而,这场战役数百年来受到历史学家的持续关注。在大量相关专著中,英国历史学家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1903-2000)1965年由剑桥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自1965年至今,累计重印达18次之多。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在国内尚无译介,译者在尝试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深感考据工作的繁重。盖因朗西曼先生学术渊博,书中旁征博引,所用多数资料,国内罕见,且因题材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内容源自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等非英语文献——这更加深了翻译的难度。尤其是一部分人名、地名及术语,其具体所指及恰当译名颇需斟酌。在此过程中,译者发现朗西曼先生虽为欧洲中世纪历史研究大家,但书中某些细节也不乏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即主要探讨该书一处重要地名的错误。
    一、关于君士坦丁十一世之死的地名疑点
    《1453一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用第十章介绍君士坦丁堡5月29日城破前后的情况。而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壮烈殉国,其死亡及遗体下落,历来是历史学家关注的话题,且众说纷纭,几乎成为一桩历史疑案。朗西曼书中大致记录了三种说法:从土耳其方面流出,并盛行于意大利人黎凡特殖民地一带的版本表示,两名自称杀死了皇帝的土耳其士兵将一颗头颅带至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营帐,在场的拜占庭高官(已沦为阶下囚)确认了它的身份,苏丹于是下令将头颅置于某广场圆柱上示众,稍后更送往伊斯兰世界各王庭以显国威。第二种说法来自意大利人,他们提到,皇帝尸体一说从未被发现,另一种传言则是阵亡并被斩首了。第三种说法主要来自皇帝密友,希腊人弗朗茨——土耳其人发现一具尸体,袜子及护胫套上有双头鹰的皇家标志,并以此判断这便是皇帝本人,随后将尸首交予希腊人安葬。
    关于第一种说法,原书如此写道:
    A story was circulated later round the Italian colonies in the Levant that two Turkish soldiers who claimed to have killed Constantine brought a head to the Sultan which captured courtiers who were present recognized as their master's.Mehmet set it for a while on a column in Augustean Forum.then stuffed it and sent it to be exhibited round the leading courts of the Islamic world. 此段描述中,存在疑点的为一地名“Augustean Forum”,显然,这是某个广场的名字,从上下文可以判断,首先,该广场应在君士坦丁堡城内,其次,广场的一大特征便是竖有圆柱。但它究竟对应君士坦丁堡的哪座广场,应当如何翻译呢?译者遍寻斯蒂文·朗西曼书中附带的君士坦丁堡地图,未见其踪影。当然,这也可能是原书地图过于简略的缘故。然而译者查阅词典及网络,均未见“Augustean Forum”。结合Augustean发音及东罗马帝国历史背景,译者首先联想到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但奥古斯都约定俗成的英文拼写为Augustus,与Augustean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书中地图上同样没有所谓“奥古斯都广场”。译者进而想到基督教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但奥古斯丁的英文拼写为Augustine,也与之不符。至此,关于“Augustean Forum”的正确理解及翻译,出现了难题。既然不能确认该词组的所指,也就不可妄加杜撰译名了。因此译者决定另换思路,考证出这个地名的精确含义。 二、从不同资料来源对比该地名所指 在原书中无法落实Augustean Forum具体解释,我想到利用手中不同学者关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著作,经对比相似章节内容,发掘该地名更多线索。 中文资料方面,国内关于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的著作,往往缺乏细节,如陈志强先生在《拜占廷帝国史》中,关于帝国灭亡时末代皇帝命运,仅提及君士坦丁英勇战死,但并未描述尸体下落。所幸日本历史学家盐野七生所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已被译成中文,关于君士坦丁皇帝最后的结局,书中记载如下: “不久,两名土耳其兵被带了进来,说已斩下皇帝的首级。他俩把抱着的头颅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都回答说这是皇帝的头颅。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把头颅挂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附近的圆柱上。 …… 由于译者考证的广场大致在皇宫区一带,故特意查阅了这方面的专著《君士坦丁堡大皇宫》(the Great Palace of Constantinople),该书第三章第一节专门介绍皇宫附近的广场:“在大竞技场东墙与皇宫陆上边界之间,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南,有一片东西宽约144码,南北长约550码的广阔空地。……今天,其地域大部被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The Sultan Ahmed Mosque)占据。而在拜占庭时代,人们往往称它为Augustaion,有时也简称为‘广场’。”书中继而介绍了广场周边一些知名建筑,如宙克西帕斯浴场、元老屋等。这些记载可与前文关于Augustaion的不同资料来源互为印证。 至此,译者认为结论已经比较明晰了。本文考证的核心内容,是关于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阵亡后,其头颅示众的确切地点。就此事件本身,斯蒂文·朗西曼与译者引用其他四位作者的描述并无本质差异,他们都认同皇帝被土耳其士兵斩首,头颅被带到苏丹身前,并随后被放置在某地的石柱顶端(很可能他们均采用了1462年后希腊人达卡斯的原始记载)。——区别在于,朗西曼认为该地地名为Augustean广场,而安德鲁·诺沃与唐纳德·尼科则认为是Augustaion,盐野七生、罗杰·克劳利和米贾托维奇虽未指明地名,但给出了有益细节:该地位于君士坦丁堡地标,圣索菲亚大教堂及大皇宫附近,甚至给出了石柱名称——查士丁尼之柱。译者根据以上线索,对Augustean与Augustaion两地名进行辨析考据。而多达五个不同资料来源均指向Augustaion,同时,不论辞典、专著或地图,均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所谓Augustean广场。Augustaion广场不仅满足位于索菲亚教堂及大皇宫附近,竖有石柱(包括查士丁尼之柱)等重要特征,且在君士坦丁堡古城大皇宫区仅有这一个大型广场。 综合以上资料可见,斯蒂文·朗西曼先生的记载仅仅为一个孤证,而大量证据直接或间接地表明,皇帝头颅示众的场所,应该为Augustaion。译者可有把握地认定,所谓Augustean一词,应为Augustaion之误。造成这种错误的根源,极可能是原作者在不同语言(如希腊语、拉丁语、土耳其语、英语)中来回转译所造成的疏漏,当然,也可能是简单的笔误。虽然这个错误看似微小,但作为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如不纠正,也会对读者延伸阅读或进一步钻研,造成困扰,更会为国内读者的理解带来难题。 至于这一地名(Augustaion Fortim)的中文翻译,译者认为不可望文生义,简单处理为诸如奥古斯都或奥古斯丁广场——君士坦丁大帝兴建此广场最初是为了纪念母亲海伦娜太后,这也是广场名称的来源。罗马帝国男性皇帝一般称奥古斯都,而女皇或皇后、太后,则往往用奥古斯都的阴性格式“奥古斯塔”(Augusta),因此译者认为,该地名的中文名称,译为“奥古斯塔广场”为宜。 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