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

  • 定价: ¥59
  • ISBN:97871213479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电子工业
  • 页数:296页
  • 作者:编者:李斌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这是一群用心感知中国的新华社记者,他们触摸中国的发展之痛与发展之梦,探察中国机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行走在旅游社会的旅途与“囧途”,叩问水危机,求解“垃圾围城”,体悟民族文化的薪火与乡愁,感受货车司机的苦与痛。他们试图感知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显露中国记者的真心。
    李斌主编的《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记录的即是一批新华社记者的调查研究,也是他们为历史留下的一份底稿。
    翻开这本书,请跟随我们一起感知中国、守望未来吧!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面对着许多新的挑战。
    新华社记者响应习近平“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号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等重大战略部署,选取“钢铁驼队”、中关村发展、传统村落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桥梁发展、水安全等重大问题,行万里路、访百十人,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展现了一个个当代中国人的创业梦、村落保护梦、垃圾分类梦、桥梁强国梦……
    李斌主编的《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在唱响正能量的同时不回避问题,带领广大读者“感知”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守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深度调查作品集,更是一部沉思录、一份建议书,适合对当下中国感兴趣的人们阅读。

媒体推荐

    《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这是我曾经做过的一次演讲的题目,阐述了对智媒时代到来的思考。《守望》一书告诉人们,无论是智媒时代,还是传统媒体时代,真相,永远是这个纷繁世界里最为人们所渴望的“物品”,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
    从“中国是否还是机遇之地”到万里探访传统村落,从求解“垃圾围城”到水危机这个“心腹之患”,从“金名片”里的政治经济学到“中国桥梁”是大是强的探讨,在人人皆媒时代,新华社有这样一群媒体人:凡是调查,他们都要力求全面、真实、立体,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突破诉诸情感的“后真相”影响;他们用笔和镜头守卫良心,守护真相,更守望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著有《网络传播概论》《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等作品)
    这是一群用心感知中国的新华社记者,他们触摸中国的发展之痛与发展之梦,探察中国机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行走在旅游社会的旅途与“囧途”,叩问水危机,求解“垃圾围城”,体悟民族文化的薪火与乡愁,感受货车司机的苦与痛。他们试图感知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显露中国记者的真心。
    ——单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新闻工作的魅力在于,记者有机会代表公众深入观察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记录的即是一批新华社记者的调查研究,也是他们为历史留下的一份底稿。如果说,发现新闻是记者新闻敏感的体现,那么,众声喧哗中,写出一锤定音、拨云见雾、让读者“观止”的好报道,更体现了记者的能力、耐力和定力。细读本书,你会感受到记者站位的高度、观察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
    ——刘万永(中国青年报社深度调查部主任)

作者简介

    李斌,高级记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西城区“百名英才”荣誉称号获得者。策划出版中国首套“四极”考察丛书,独著《二探北极》,与人合著《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2004科技中国》,主编《ling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著作。

目录

第一篇  经济篇
  守望“机遇之地”
    导言 中国是否还是机遇之地
    去留之间,外资在华构建“新版图”
    “世界工厂”正在转身
    外资在西部:昔日洼地,今日热土
    新兴行业里的外资企业:“不能错失中国机遇”
    利用外资须“登高望远”
  守望中关村
    导言“去到别人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梦想,从这里起飞
    创新赢未来:对话中关村管委会原主任郭洪
    晒晒中国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干货”
    全速启动创新发展“新引擎”
    草根创新创业大潮:重回激情燃烧的年代
    中关村创客扫描:梦想的火花,等待绽放
第二篇  社会篇
  守望“中国旅游”
    导言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
    中国快步迈向“旅游社会”
    旅游业思辨录:当中国站在“旅游社会”大门口
    “旅游社会”呼唤旅游业加速转型
    六大痛点透视:人在囧途,谁之痛
    酸甜苦辣,80万导游群体心声谁知
    对话5A级景区掌门人
    高票价为何依然门庭若市
    “中国旅游”遭遇“时间”尴尬
    以法治刚性保障公民休假权利
    放眼看世界:旅游业的“他山之石”是什么样的
第三篇  文化篇
  守望传统村落
    导言 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首获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保护仍“喜中有忧”
    让民族文化根脉薪火相传
    传统村落保护三大怪相:大拆建·假古董·过度化
    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
    粉墙黛瓦,将不只是在梦里
    住建部回应传统村落保护焦点问题
    谁来为古村“买单”
    三面残墙的启示
    走访古村:那么美,那么痛
    万里探访,不只是为了留住一抹乡愁
    人生何处不乡愁
    留住乡亲,留住乡愁
    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要防止二次破坏”
    “痴人教授”胡彬彬:“我不想民族的家园也断壁残垣”
  守望“金名片”
    导言 历史资源是财富,不是包袱
    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进入“全面保护”新阶段
    “无与伦比的‘中华文化枢纽工程’”
    “算经济账,更要算文化账、政治账”
    496米的传承与创新
    让传统技艺的瑰宝融入北京的城市性格
    “更加精心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
    对话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单霁翔
第四篇  生态篇
  守望水安全
    导言 “心腹之患”亟待举国关注
    叩问水危机
    城市饮水安全三大焦点透视
    全国水源地水质逾一成未达标
    国家出台规划保护365个水质较好湖泊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水安全忧思录
    正视水安全“新常态”
    用法治破解“多龙治水”之困
  守望“垃圾围城”现象破解
    导言 化解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风险
    逾1/5的城市尚无规范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围城忧思录
    垃圾困局,你是制造者,也是买单者
    “垃圾围城”六大焦点透视
    垃圾出城记
    潮人“驴屎蛋”的垃圾分类梦
    起步20年:垃圾分类缘何踏步不前
    垃圾分类不能停留在“开始起步”
    垃圾焚烧“中国式困境”调查
    让垃圾焚烧成为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电子垃圾,日本的“稀有金属矿”
第五篇  交通篇
  守望大国桥梁
    导言 中国是桥梁大国或强国吗
    桥梁跨度“第一”的背后:中国是桥梁强国吗
    “中国造”海外大桥十大“名片”
    “百年大计”要经得起“百年风雨”
    中国高铁为何“大桥”为王
    10万危桥:公路桥梁进入“建养并举”新时代
    城市桥梁:是“地标名片”,还是“病灶梗阻”
    “孤岛贫困”热盼多修“村桥”
    古桥现状调查:留住“人间彩虹”
  守望丝路“钢铁驼队”
    导言 铁轨上的亚欧大通道
    丝路上的“钢铁驼队”
    中国更多列车驶向欧洲
  守望公路“搬运工”的未来
    导言 谁“解”3000万全社会“搬运工”之痛
    “十二五”发展甩挂运输节约物流成本近300亿元
    2015:公路货运为每个中国人运货22吨
    公路货运业:如何重塑新生态
    车轮之上的“苦与痛”
    消除痛点才能打通堵点
后记 众声喧哗中,找出症结所在

前言

  

    感知中国 守望未来。
    这是一部作品集,更是一部沉思录。
    我和同事曾经想过好几个书名:《用心丈量: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发展之“痛”》《那么美,那么痛:触摸中国》……
    现在的题目出自2016年农历新年后的“雨水”那一天——农历丙申年春节刚过,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看望慰问一线采、编、播人员,向全国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要求、寄予厚望,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不就是守望者吗?
    我们守望的不仅是公平正义,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的书名,便在和出版社编辑的反复交流中达成共识。
    本书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在唱响正能量的同时不回避问题,带领广大读者守望和感知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守望未来,就得守望这片大地。
    作为面积只有488平方公里的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孕育了300多家上市公司,我们历时数月深入这块土地,探究其中蕴藏的创新密码,探究“创新赢未来”的奥秘。
    我的同事们深入珠三角地区和东、西部省份,讲述“世界工厂”转身故事,描绘“去留之间的外资新版图”。
    从海南到云南,我的同事们发现“中国旅游”遭遇“时间”尴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做出了“中国快步迈向‘旅游社会’”的重大判断,指出“旅游社会呼唤旅游业加速转型”,呼吁以法治刚性保障公民休假权利。
    为了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我们客观地指出了传统村落保护虽然首获中央财政支持,但仍“喜中有忧”,同时聚焦大拆建、假古董、过度化等传统村落保护三大怪相,告诉大家一些地方在保护传统村落上正在纷纷探索、破题,“粉墙黛瓦,将不只是在梦里”。
    中国桥梁是否是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中国名片”?我们的记者从南到北,把铁路桥、公路桥、跨海大桥、古桥等看了个遍,分析“中国高铁为何大桥为王”,探讨中国究竟是不是桥梁强国,呼吁“百年大计”要经得起“百年风雨”。
    ……
    守望的,往往是发展之“痛”。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叩问水危机,透视城市饮水安全三大焦点,呼吁用法治破解“多龙治水”之困。
    2015年,公路货运为每个中国人运货22吨,其背后是3000万名货车司机,再后面是一亿多人的幸福。我们聚焦货车司机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剖析车轮之上的“苦与痛”,呼吁消除痛点才能打通堵点。
    垃圾围城究竟是不是一个可以打开的“结”?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逾1/5的城市尚无规范垃圾处理设施”,指出每个人既是垃圾困局的制造者,也是买单者,透视“垃圾围城”六大焦点,质疑“起步20年垃圾分类缘何踏步不前”。
    守望,是有温度的。
    我们走进一位位达人,他们中有为民间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村落保护)多年都在呼吁的冯骥才先生,有发出“我不想民族的家园也断壁残垣”感叹的中南大学“痴人教授”胡彬彬,有对水安全问题充满忧思的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有怀揣着垃圾分类梦的潮人“驴屎蛋”……
    守望是不容易的,我的同事们往往不远万里,奔波数省的乡村阡陌、城镇厂矿之间,还要“守望”出新的理念、思想和可操作的政策性建议……
    无论是发展之“痛”,还是聚焦人物,我们最终守望的是真相,是公平正义,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这种守望,能发挥一点点推动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哪怕是人们认知的一点点提升、内心深处的一点点触动……
    麦田,需要守望者。我们守望的这块“麦田”,就是脚下的这片大地……
    翻开这本书,请跟随我们一起感知中国、守望未来吧!
    李斌
    2018年5月

后记

  

    众声喧哗中,找出症结所在
    李斌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若干年前,美国著名新闻人约瑟夫·普利策这样说。
    事实上,在舆论纷杂、幻像频出的时代,事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复杂度,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人们对事情的真相往往只是从一个方面有所了解,而对这一系列重大复杂问题,必须认真、全面、客观、多维地加以调查、研究,以此为基础得出总体结论,指出问题痛点,提出对策建议,也就是需要眺望,更需要守望,需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守望的前提是守护——深入调查,全面、客观、立体地展现事实,守护真相,守护未来。
    例如,针对“外资撤离潮”的传闻,我们的记者深入珠三角、长三角和西南地区,发现了中国仍然是机遇之地、在华外资正在构建“新版图”的真相。
    例如,针对妖魔化导游的现状,我们的同事调研发现,伴随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导游生存状态急剧恶化,“三无问题”(无合同、无工资、无社保)、“两黑一差”(黑导购、黑购物点、服务差)时时困扰着80万导游群体,他们的酸甜苦辣迫切需要社会倾听、关注。
    例如,面对中国桥梁屡创“第一”,我们的同事奔赴北京、武汉、广东、四川、贵州、湖南等诸多地方实地查看,大量的采访和访谈,使人们对中国桥梁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虽然在跨径、塔高等指标上摘取诸多“第一”,但在桥梁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成套施工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当然,面对未来,只要不盲目自满,在国际化程度上继续努力,中国桥梁有机会从大国逐步走向强国。
    ……
    “未来”,是一个充满想象,也充满不确定性的词。人人都关心自己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更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所关心的。
    憧憬未来,不如创造未来。对于传播人来说,无论是眺望,还是守望,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和大力传播,守护自己的未来,也是守护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
    新华社老社长、至今在新闻界影响犹存的穆青说要:“调查研究是记者的生命线”。我们常说,调查研究是新华社记者的基本功,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谈不上对当下的准确把握,更遑论对未来和趋势的驾驭? 无线电波、卫星电视、移动互联网……一次次技术革命,首先在传媒界产生冲击乃至颠覆,站在21世纪的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无论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传播工具,真正能穿越的,都是通过手段和工具所要呈现的内容、真相。而获取这些内容和真相,前提就是调查研究,在众声喧哗中,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厘清前进的方向。 正如《如何成为顶尖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指出的那样:“你仍然要搜集事实,那些基本的事实,你仍然要与每个人交谈。你仍然要努力发掘所有的东西”“调查类新闻包含以下3个基本要素:提出可能引起不快的问题的胆量:从错综复杂的事件中找到线索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报道也聚焦重大问题或热点焦点问题,但是更多地满足于浅尝辄止,或者采访不够、深入不够。而在选题上,我们要更多聚焦于既是中央领导关心、更是人民群众揪心,同时长期拖而不决的“痛点”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不失语、不缺位,方能体现国家通讯社的担当和使命,才有可能产生强烈共鸣,推动问题向正确方向解决。当然,这样的调查报道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方意见,客观作出判断,才能不人云亦云,才能有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来自“提出可能引起不快的问题的胆量”,这种胆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职责和使命——作为80多年前我们党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新华社记者敢于直面问题,善于直面问题,正是在全面客观的调查基础上拨云见雾,展现客观事实。 思想的力量,来自“从错综复杂的事件中找到线索的能力”。事情往往错综复杂,而如何从中找到真正具有价值的线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是对记者能力的考验:在线索找到后顺藤摸瓜、深度挖掘,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建议。1939年,毛泽东为延安《新中华报》题词“多想”,这两个字如今在一些新华人的办公室里还能见到,就是提示人们遇事要多想想,要深思熟虑。 思想的力量,来自“坚韧不拔的毅力”。问题往往暴露的是“冰山”一角,这就需要长期不懈的跟踪、持之以恒的追问,就像我们前两年那次“解码青岛制造”调研——前后历时整整3个月,其中在北京的前期采访和准备进行了半个月,后来三赴青岛,尤其是第二次去青岛,半个月时间里展开了地毯式采访,召开20多次座谈会,采访35家企业,有的企业一去就是三四次;几乎每天晚上到10点或11点,大家都要开会讨论,深化认识;主打稿数易其稿,几昼夜连续苦熬…… 新闻是有品格、有力量的!这品格,这力量,来自于求真务实的作风、忠诚坚定的气质、旗帜鲜明的立场、勇于担当的精神、一心为民的情怀。 穆青说,勿忘人民。只有做到这一点,从这个初心出发,我们才能真正在纷繁复杂、乱花迷眼中守护真相,迎接一个光明的未来…… 最后,要感谢新华社副社长张宿堂,感谢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秦杰主任,感谢编委会成员,感谢参与创作的所有同事,感谢每一个对此书出版给予帮助的人,尤其是出版社和编辑。郑重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