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军事理论

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上下)

  • 定价: ¥239.8
  • ISBN:978751682009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台海
  • 页数:734页
  • 作者:张炜晨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张炜晨著的《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上下)》是一本根据真实人物经历改编的通俗历史小册子,分别讲述了历史上九个不同的人的曲折人生。我们的主角既有挥斥方遒的统帅,也有浴血前线的战士,还有手染人民鲜血的罪魁,而他们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时代背景,我们试图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窥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时代精神,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感受血肉之躯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去品尝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去体会政治斗争的复杂和艰险,去理解战争的偶然和必然。

内容提要

  

    张炜晨著的《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上下)》共收录了九则故事,以世界历史上九个人生比较具有戏剧性的真实人物为原型,以其经历为蓝本进行第一人称创作。通过这些人的眼睛来看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点或高潮,并用他们的立场、思维、判断和情绪去理解战争的偶然和必然,带领读者体验历史前进不可阻挡的洪流,感受战乱疾苦并追求和平,体会政治斗争的复杂和艰险。

作者简介

    张炜晨,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战场决胜者: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战役复盘》(1—3册)、《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上下册)等,译有《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美国独立战争军服、武器图解百科1775—1783》等。

目录

无敌舰队的覆灭@弗朗西斯·德雷克
对马海战@东乡平八郎
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波拿巴
攻克柏林@尤里·科诺罗佐夫
不列颠之战@道格拉斯·巴德
克里米亚战争@威廉·霍华德·拉塞尔
德意志统一战争@奥托·冯·俾斯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保罗·冯·兴登堡
卢沟桥事变@石原莞尔

前言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有关战争的文章和书籍,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这些书读多了,连笔者有时也会产生一种错觉:指挥战争也没那么高深嘛。您看,只要准备好武器粮草,准时到达战略要地,士兵们按照计划前进后退,保准将敌人全数歼灭。如果笔者是德雷克,是东乡平八郎,是拿破仑,是纳尔逊,是老毛奇,是朱可夫……没准笔者比他们做得更好。读完这些书后,往往感觉非常良好,自己简直就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啊!
    但如果笔者真有这样的天赋,现在恐怕早就坐在联合作战司令部了,而不会还在“啪嗒啪嗒”地敲键盘。问题出在哪里?因为我们总是以旁观者的视角,以上帝的高度来回看历史。当年的战场亲历者不可能掌握我们所知道的全面情报,也不可能剥丝抽茧理出所有关键信息。所谓正确与错误、聪明与愚蠢、勇敢与冒进、谨慎与怯懦,都是在知晓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定义的。在那历史关头,在那决定历史的瞬间,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能够克服自身的恐惧和迷茫,能够举重若轻,视千万人性命如鸿毛,这样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笔者可没有。正在看书的您——估计也没有。
    想通这一层后,历史爱好者也许就会主动从“上帝视角”降格到“第一人称”来重新推演这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假设读者是主帅,或是中层指战员,或者基层小卒,您会怎样思考,怎样行动?在战争迷局和重重困境中,您所扮演的历史人物将如何绝地反击,在历史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呢?
    在这本《战场决胜者:统帅、战士和罪魁》中,我们将化身为历史人物,来亲历一系列史上重要战争的全局。以他们的经历来经历战争,以他们的感受来感受战争,以他们的思索来思索战争。笔者相信,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故事”,而非“过程”;在于“人性”,而非“数据”。“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流水记录,“故事”是有血有肉的跌宕起伏;“数据”是;令冰冰的纯粹理性,“人性”是患得患失、纠结无奈和放手一搏。希望这系列作品能重现一个个基于史实的鲜活故事,还原一个个有真性情的大凡之人。
    笔者创作时均站在当时亲历者的角度行文,但并不代表作者同意其观点主张,特此声明。他们的思考和决策还往往带有局限性,甚至错误,笔者也尽量予以保留,使读者能体会到当年的氛围。
    我要感谢妻子和父母在我进行这系列有关战争历史书籍的创作过程中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家人永远远离战争。同时,一旦祖国召唤,笔者也会同热血的读者一样,毅然拿起武器,为国家和人民而战。
    文中有些语句为当时人物的原话改编,均已糅合到文中,为保持阅读流畅,恕不一一标注。
    ◎关于《无敌舰队的覆灭》
    丘吉尔曾说:大英帝国的历史自恺撒登陆不列颠起始。
    好吧,政治人物的话向来是七分如蜜甜,两分吓唬人,一分是实情。丘吉尔的意思是,自从恺撒之后,英国开始罗马化,也就是从野蛮人转变为文明人。但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英帝国其实和罗马帝国的不列颠行省八竿子打不着。在正文中,笔者严格使用了“英格兰”这个词,因为那个时候还没“英国”这个政治概念呢!
    翻开历史地图看看,英格兰(英国)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它与大陆被一道不宽不窄的海峡所分开。这导致了两个后果:
    第一,英格兰(英国)是个倒霉的国家。它远离欧亚大陆的文明中心,历来被大陆上的强盛国家看作僻远蛮荒之地。小小的不列颠群岛上面,民族成分复杂,民风还特别彪悍,就连恺撒这样的一代雄主也只能勉强征服靠近海峡一面的土地。因此英格兰(英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宗教文化,都同欧洲大陆主流不太搭调。海峡的宽度足以割裂英格兰(英国)同大陆的紧密联系,但是海峡的宽度又不足以阻止各种各样的外族(蛮族)入侵,北欧海盗、诺曼底人便先后而至。
    第二,英格兰(英国)是个幸运的国家。当历史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英格兰(英国)的地理位置成了一张进可攻、退可守的超级王牌。只要英格兰(英国)拥有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任何人都无法入侵。因为无论对手的陆军多么强大(16世纪的西班牙陆军、18世纪的法国陆军、20世纪的德国陆军),也总得想法子把军队送到对岸上去。在登陆之前,窝在船舱里的陆军就跟耗子一样,战斗力为零。因此在没有制海权的前提下,陆军贸然渡海往往只能在英格兰(英国)的舰炮下灰飞烟灭。因此,英格兰得以仅保留最低限度的常备陆军,而将大量资源投资到海军建设中去,这进一步确立了其海权优势,形成良陛循环。反观英格兰(英国)在不同时期的死敌,还愣是拿这道海峡没辙。后来希特勒看海军打不过,就另辟蹊径用空军来征服。想法固然很好,但限于当年的技术,还是搞不定。不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岂非好运?
    天生丽质不能保证成功,后天努力才是关键。英国能够走上“日不落帝国”的康庄大道,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历史突变论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以为历史进程取决于某个关键点。任何历史事件都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继承发展,起承转合。所谓“决定性的瞬间”(借用了一句摄影术语)不能说不存在,但一定是凤毛麟角。
    这篇《无敌舰队的覆灭》讲述了英西战争中英格兰所取得的一场关键性胜利,颇有些“历史转折瞬间”的传奇意味,但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格兰也不是在1588年战胜了无敌舰队就突然变成了“日不落帝国”。她又经历了200多年的考验,才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成为“超级大国”。这期间任何一个战略错误,任何一次大战失败都可能葬送英国的“远大前程”。可见,大国崛起是多么困难、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欧洲“七年战争”期间,腓特烈大帝为了霸占奥地利的西里西亚,接连得罪了奥、法、俄、瑞典等国。在这些国家的联合攻击下,柏林被围,腓特烈大帝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自杀的毒药。幸而俄国人忽然倒戈,转而支持普鲁士,才使得腓特烈大帝逃过一劫。那时腓特烈已经50岁,其前半生可谓叱咤风云,经过这次失败后,他老成了很多,开始一心一意发展国计民生,方得善终。
    到了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急速猛增。随着国力增强,当权者的贪婪之心也开始膨胀。德国不满足于当时欧洲的利益分配格局,要挑战旧有的秩序,并且开始在陆地、海洋两个领域里冒险。然而,德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一条双赢的出路——既不损害别国利益,甚至有利于别国,又得以发展自己。只要自己赢得够多,就算对手也得了好处,长远来看还是对自己有利。
    可就算到了纳粹时代,德国仍然面临所谓“生存空间不足”的老问题。此外,整个国家还患上了严重的“民族焦躁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强加给德国的苛刻条约使德意志民族时时刻刻都希冀废除“凡尔赛体系”,还德国一个大国地位。客观地说,德国的要求是合理的,除了法国,英国、美国、苏联都可能放德国一马。但是德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希特勒利用且无限放大了,随之而来的战火也造成了更加彻底的毁灭。◎关于《卢沟桥事变》
    本文以一名日本陆军参谋的视角来审视“九·一八事变”和“七一七事变”,所以不可避免地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思考怎样对付中国,以日本军人的口吻来阐述这些战争狂人的侵略逻辑。当然这些并不是作者支持的立场,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荼毒戕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都是不容忘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并非如一些影视作品中那样公式化的残暴、愚忠、狡诈,而是一个存在巨大矛盾的军事系统,彼此间有尔虞我诈,有阳奉阴违,有欺上瞒下。他们当中既有丧心病狂的疯子——比如绝大多数参谋,也有冷静客观的明白人——比如文中的“我”。这种矛盾给别国如何正确处理日本问题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也正是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期专门委托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撰写《菊与刀》,以便于其战后统治的原因。
    当然,在是否要进行战争这一问题上,日本军队的决策者们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仅仅在于何时发动战争,如何展开行动,怎样确定规模和范围。
    所谓持“和平主义”立场的“我”其实是更为险恶的敌人,请读者们一定要认清这点,保持警惕。
    张炜晨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