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中国美学全史(共5册)(精)

  • 定价: ¥680
  • ISBN:9787208152151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页数:2380页
  • 作者:祁志祥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祁志祥著的《中国美学全史(共5册)(精)》本书是中国美学的通史类著作。它上起先秦,下迄21世纪初,全景式地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古代的运行史及其在20世纪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
    本书呈现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卷,论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卷,描述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史。第三部分为第五卷,描述中国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
    它更新了美学观念,增加了历史跨度,堪称观点新、范围广、跨度大、具有中国气派的全景式中国美学史。

内容提要

  

    祁志祥著的《中国美学全史(共5册)(精)》以偌大的气魄、深广的积累、雄健的笔力,描绘了中国美学从先秦到当代演变的全景图。全书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卷,系统论析中围古代美学精神;第二板块为二至四卷,全面描述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中国古代的运行轨迹,揭示它们在儒、道、佛、玄等哲学著作和诗、文、书、画、音乐、园林等文艺评论中的表现形态,呈现出多线并进、齐声共唱的复调景观。第三板块为第五卷,多线合成一线,揭示美学学科在中国现当代的转型、演变历程。作者以“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的观点与评述对象展开对话,为读者把握对象的得失提供参考。结构恢弘,丰俭适度,史论桐生,体大思精,实为新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目录

第一卷·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序  
前言:中国美学史撰写的历史盘点与得失研判
  一、如何理解“美学”概念,确定研究范围和重点
  二、如何把握“美”及“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三、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四、美学史书写中值得处理好的几个技术问题
绪论:中国美学史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特征
  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期
  二、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美学的突破期
  三、隋唐宋元: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期
  四、明清:中国古代美学的综合期
  五、近代至当代: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期
  第一编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第一章  “美学”的学科定义及中国美学史的考察范围
  一、鲍姆嘉通:美学是感觉学、情感学
  二、黑格尔:“美学”是“艺术哲学”
  三、各国辞典最初对“美学”的定义:研究现实和艺术中的美的哲学分支
  四、现代“美学”定义的转向:研究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的“审美学”
  五、美学是研究美及其审美经验的哲学学科
第二章  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
  一、“美”的基本义项:美是“喻快的对象”或“客观化的愉快”
  二、美的完整语义:美是有价值的五官快感对象和心灵愉悦对象
  三、“美”的客观标准:乐感的普遍有效性
  四、“美”为一切有感觉功能的动物体而存在
第三章  中国古代美论的五大互补形态
  一、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认知
  二、以“心”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一
  三、以“道”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二
  四、以“文”为美: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的理论认知
  五、同构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的心理本质的界说
第四章  儒家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一
  一、“比德”为美:儒家论自然美
  二、“风骨”为美:儒家论人格美
  三、“中和”为美:儒家论社会美
  四、“节情”为美:儒家论情感美
  五、“沉郁”为美:儒家论艺术内涵美
  六、“中的”为“工”:儒家论文艺形式美
第五章  道家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二
  一、以“无”为美:道家论至美在无限
  二、以“妙”为美:道家论美在有中通无
  三、以“淡”为美:道家论大浓化淡之美
  四、以“柔”为美:道家论以退为进的人生美
  五、“自然”为美:道家论美的无意识性
  六、“生气”为美:道家论美在生命
  七、“适性”为美:道家论美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第六章  佛教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三
  一、色即是空:佛教对现实美的基本否定
  二、“涅粲极乐”:佛教对本体美的独特肯定
  三、“甘露”“醍醐”:佛教对味觉美的变相肯定
  四、“光明”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一
  五、以“圆”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二
  六、以“十”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三
  七、以“相”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四
  八、“法音”为美:佛教对听觉美的变相肯定
  九、以“香”为美:佛教对嗅觉美的变相肯定
  十、“莲花”为美:佛教对世俗美的变相肯定
  十一、“七宝”为美:佛教对功利美的变相肯定
第七章  中国文学与美的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古代:美并非文学的必备特征
  二、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关于文学的美学思想
  三、近代以来:文学与美结下不解之缘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主体表现精神
  一、创作过程论中的主体精神
  二、文学作品论中的主体精神
  三、作品鉴赏论中的主体精神
第九章  “意象”说: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特征论
  一、“意象”说的历史演变脉络
  二、“意境”范畴的审美意涵
  三、“意境”与“形象”“典型”的异同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美感特征论
  一、美感的愉乐性
  二、美感的直觉性
  三、美感的主观性
  四、美感的客观性
  五、美感的真实性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审美方法论
  一、“咀嚼回味”的“体味”方法
  二、“以物观物”的“静观”方法
  三、“以我观物”的“情观”方法

第二卷·先秦至六朝美学
第三卷·虽唐宋元美学
第四卷·明清近代美学
第五卷·现当代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