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伤心咖啡馆之歌(精)

  • 定价: ¥39.5
  • ISBN:978754429296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南海
  • 页数:191页
  • 作者:(美)卡森·麦卡勒...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07-27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终究无法逃脱爱与孤独的禁锢。译者陈东飚全新阐释,重新奏响忧伤哀婉的爱之歌。《伤心咖啡馆之歌(精)》收录卡森·麦卡勒斯19岁时发表的首篇故事《神童》。同名影片获金熊奖影片提名。麦卡勒斯,一夜成名的天才少女。玛丽莲·梦露与她共进下午茶,达利、奥登、卡波特是她的室友。艾丽丝·门罗、村上春树、荣格、钱锺书、苏童都被她的文字折服。

内容提要

  

    《伤心咖啡馆之歌(精)》是卡森·麦卡勒斯于1951年出版的小说集,共收录七篇其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深受一代代读者喜爱,讲述了艾米莉亚小姐、罪犯马文·马西和驼背利蒙三人之间诡异荒诞的爱情故事,展示了欲望、甜蜜和心碎,用爱的荒谬印证了孤独的必然和永恒。另外还收录了作者17岁时发表的第一个短篇故事《神童》,带有自传色彩,描写了一个早熟的音乐神童突然意识到自己注定无法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作者简介

    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品涵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麦卡勒斯15岁患风湿热,后又经历三次中风,29岁后瘫痪。1938年嫁给里夫斯·麦卡勒斯,但以离婚收场,离婚后两人通讯不辍,后又复婚。1953年里夫斯自杀。1967年麦卡勒斯因脑溢血去世,时年50岁。
    她的小说深深植根于美国南方背景,并且多为南方腹地,作品经常被描述为具有南方哥特风格。她的书中多描写孤独的人们,孤独、孤立和疏离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此次译文版“麦卡勒斯文集“收录了《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麦卡勒斯作品系列》《婚礼的成员》《金色眼睛的映象》《没有指针的钟》和《麦卡勒斯短篇小说全集》,几乎囊括作者所有的重要作品。其中,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在美国“现代文库”所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

目录

伤心咖啡馆之歌
神童
骑师
泽兰斯基夫人与芬兰国王
旅居者
家庭困境
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朵云
年表
译后记

后记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里面的几篇小说大概不需要一天就可以读完。原作尚且如此简短,译者就更不用哕嗦了。
    我发现,在这本小书里有很多有关音乐和演奏的段落,而卡森·麦卡勒斯本身就是一个钢琴家。音乐被作者写进了她的文字作品并不稀奇,并且理所当然地,情节的起承转合,句子的流动、延长、缩短、加速、减速、停顿,都构成了某种词语的音乐,卡森·麦卡勒斯正是在用词语演奏她的音乐,所以会有《伤心咖啡馆之歌》这个书名吧。
    想到这儿,难免会扯到翻译这件事上,因为我总觉得,翻译也可以说是一种演奏,将原作者用自己的乐器(他的文字)演奏的东西,用另一种乐器(另一种文字)演奏出来。
    顺便说一句,要回答翻译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只能借助隐喻才行。仅举我近期读到的有关翻译的说法:博尔赫斯说在希腊语中翻译和隐喻是同一个词,而帕斯在他的现代诗歌论著中也不断地把翻译和隐喻联系在一起。翻译就是隐喻。这句话本身既是翻译又是隐喻。而演奏也只是翻译的众多隐喻/翻译中的一种。
    在翻译这本书之前,我有过片刻的犹豫。据我所知,这本书已经有好几个中文版本了,再增加一种有无必要?而我的译本必然会被拿来与别人的进行比较,我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上的贫乏和笨拙就会更加显而易见了。
    正是这个翻译即演奏的隐喻让我决定接受这件翻译工作。一次演奏有没有必要?一次倾听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必要的。
    在音乐中,当一件作品被演奏得足够多、足够长久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经典,这时好的演奏已经难以将它提升,而坏的演奏也难以将它伤害了。所有的演奏都让这件作品更加完全地成为这件作品,也就是说,使它更加经典。
    从这个角度来说,演奏/翻译对于作品(原作)的意义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或许有人会说这“忽略不计”的意义对于作品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但这里不再讨论了,我已经承诺过不哕嗦),演奏的意义更多地属于演奏本身:每一次演奏/翻译都让演奏者/译者重新经历一个过程——作者从无到有,从开始到结尾的创造/体验过程。一个新的过程,一件新的作品。
    而听者/读者则是再一次经历演奏者/译者所经历的这个过程。那又是一个新的过程,一件新的作品。也许很好,或许很差,但只要开始,它就是必要的,就像世上存在的每一件事物一样。
    陈东飚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