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你是人间四月天

  • 定价: ¥42.8
  • ISBN:9787559424495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310页
  • 作者:林徽因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二十世纪偶像女性林徽因经典全收录。如果陆小曼似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林徽因便是那朵白玫瑰。
    她出生名门,留学欧美;她起于诗书,忠于建筑。她有着绝世的才情和倾城的相貌,她让一众文坛巨子为之倾倒。
    林徽因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建筑上的造诣使得她拥有理性的思辨能力,在文学上的成就令她懂得柔软且有情怀,这样的女性是经典,是大部分女性所追求和向往的。

内容提要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一代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作品精选集。集合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书信、小说及译作等,书写她一生在写作、建筑和爱情上的故事。她的语言时而舒缓从容,时而明快隽永,情感真挚、明晰,自然天成。
    她对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探索,格外体现在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热爱和贡献上;她的感情热烈又急切,有着不失自我的性情与意志。这样的林徽因是智慧的凝结,更是女性的典范。

媒体推荐

    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费正清
    林徽因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文洁若
    她天生是诗人气质,是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是他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作家、诗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1928年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4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1953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及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代序
诗歌
  八月的忧愁
  笑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一首桃花
  莲灯
  激昂
  情愿
  深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山中一个夏夜
  六点钟在下午
  昼梦
  那一晚
  别丢掉
  雨后天
  过杨柳
  秋天,这秋天
  城楼上
  冥思
  红叶里的信念
  题剔空菩提叶
  时间
  记忆
  无题
  黄昏过泰山
  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
  静坐
  给秋天
  人生
  展缓
  仍然
  中夜钟声
  年关
  灵感
  空想(外四章)
  前后
  恶劣的心绪
  写给我的大姊
  一天
  对残枝
  对北门街园子
  十一月的小村
  忧郁
  昆明即景
  一串疯话
  吊玮德
  十月独行
  去春
  除夕看花
  山中
  古城春景
  忆
  风筝
  静院
散文
  窗子以外
  彼此
  悼志摩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和梅花
  一片阳光
  山西通信
  唯其是脆嫩
  写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书信
  致胡适
  致沈从文
  致梁思成
  致傅斯年
  致梁思庄
  给梁再冰
  致金岳霖
  致张兆和
  致费正清、费慰梅
小说
  九十九度中
译作
  夜莺与玫瑰
建筑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结论
附录
  徐志摩致林徽因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

前言

  

    梁从诫
    建筑家的眼睛  诗人的心灵
    一座低低的石墓,默默地隐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墓碑上的姓名,在那连死者都不能不呻吟的年月中被人毁去了,只留下一方已经黯淡缺损,但总算幸存下来了的汉白玉,上面镌刻着一簇有着浓厚的民族韵味,丰满而又秀丽的花圈。偶来的凭吊者很少会知道,这花圈原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是那碑座上雕饰的一个刻样。一九五五年,它被移放到这座墓前,作为一篇无言的墓志,纪念着它的创作者,墓的主人:女建筑学家和诗人林徽因。
    林徽因(早年写作徽音)一九。四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童年时全家迁居北京。当还是一位少女的时候,她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敏感和能力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九二○年,林徽因随父亲去英国。一年后回国时,这个中国女中学生典雅的英语和对英国文学的修养曾使她的英国教师们称赞不已,而她那热情的性格和长于审美的气质也吸引了不少比她年长的新文学界朋友。在英国期间,由于一位同窗英国姑娘的影响,她开始对建筑艺术发生兴趣。
    二十年代初,林徽因结识了著名的维新派政论家、学者梁启超先生的长子,当时的清华学生梁思成。在这两个年轻的艺术爱好者之间,很快就建立起了亲密的友情。不久,他们先后来到美国,就读于宾州大学,并共同决定要以建筑学为终生事业。由于当时这所大学的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得入该校美术学院,但选修的主要却是建筑系的课程。一九二七年,她以学士学位毕业于美术学院;同年,梁思成获得建筑系硕士学位。此后,她又转入著名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贝克教授的工作室中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国外学习舞美的学生。一九二八年,这一对新婚的同行回到了祖国。
    虽然人们常常把林徽因说成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但实际上,从整个一生来说,文学创作并不是她的主要事业。三十年代,在梁思成作为一个年轻、热情的建筑学家所进行的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开创性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林徽因始终是他最密切、最得力的合作者之一。她不仅陪同梁思成多次参加了对河北、山西等地古代建筑的野外调查旅行,而且还同梁思成合作或单独撰写了调查报告多篇,发表在专门的学术刊物——《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它们至今仍被这个行业的专家们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她为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工具书《清式营造则例》所写的“绪论”,可以说已成为这个领域中所有研究者必读的文献了。
    然而,严肃而又十分专门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没有限制林徽因文学家的气质。相反,这两个方面在她身上总是自然结合、相得益彰的。她所写的学术报告独具一格,不仅有着严谨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内容,而且总是以奔放的热情,把她对祖国古代匠师在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精湛的创造的敬佩和赞美,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这些报告的许多段落读起来竟像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散文作品。
    也是在三十年代,林徽因在学术研究活动之外,开始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包括中、短篇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数量虽然不多,却引起了读者相当的反响。
    虽然出身于旧式的上层家庭并生活于优裕的环境,但可贵的是,林徽因确实表现出某种突破自身局限的倾向。她早期的几篇文学作品,如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吉公》和未完成的多幕剧《梅真同他们》等,从一个侧面分明地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分野以及由此而来的各个领域中的矛盾和斗争。尽管她所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同当时真正严酷的社会现实和矛盾的焦点还有着很大的距离,但从中却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窗子”以外的生活的探索和追求。她的感情也是分明的:一切同情都在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的一边,而对那些权势者,不论是“旧派”的还是“洋派”的,即或是以“文化人”面目出现的也罢,都投之以直率的敌意和鄙薄。她个人的生活背景,使她对后者的揭露和批判,虽然还谈不上有革命的含义,却表现了一种特有的深刻性和说服力。而且,也许正因为她不是出自对某种政治伦理的概念化的追求,反而使她所表达的爱和憎显得格外真诚而自然。这一切,使她的这一部分作品完全不能同被有些人讥为“客厅文学”的那类东西相提并论。
    ……
    这以后,林徽因又参加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修建工作,并承担了为碑座设计饰纹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她凭自己对中国古代雕刻纹饰方面的深刻了解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素养,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创作。同时,她也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分精力,以致没有能亲眼看到这座历史性建筑物的落成。
    熟悉林徽因的人还不会忘记,在从事上述这些工作的同时,她又是一个多么热心于培养、引导青年的人。常常一连几个小时为他们讲课,同他们交换意见、谈话,全然不顾自己已是一个多么衰弱的病人。为了启发后学者,她不仅贡献着自己的学识,也贡献了那仅有的一点健康。
    一九五五年四月,林徽因教授终因久病医治无效而与世长辞了,终年只有五十一岁。虽然她参加人民的革命工作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但由于她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人民给了她以很高的荣誉,遗体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中。
    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家,林徽因是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由于她对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广博知识和深厚的修养,她总是孜孜不倦地探求怎样吸取其中最优秀的成分以表现现代的、民族的题材与风格。她的作品,无论是文学方面的,还是建筑或造型艺术方面的,都明显地表现出她在这种探索中所做出的可贵努力。民族的形式已成为她在艺术风格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她发表过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但它们在一个时期中,对于我国白话散文和诗歌,在形式、韵律、风格和技巧方面是有一定影响的。可惜的是,现在所能收集到的,仅是她早期作品中的一小部分,而在她思想和艺术上更为成熟时期的许多诗稿、文稿,却再也没有可能同读者见面了。在那灾难性的十年中,它们也遭到了和她墓碑上的名字相同的噩运,毁失殆尽了。
    林徽因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不幸的。这样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被誉为“一代才女”的女性,在旧社会,潜力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充分的发挥;而她最好的年华,又大半被消磨在动乱的生活和疾病之中了。直到解放后,她的知识和才干才第一次真正找到了施展的天地。时代的需要、对新中国的挚爱,在她身上激发出了令人感佩的创造热情。然而,她心中那曾经是炽烈的生命之火,却过早地燃到了尽头,“蜡炬成灰”,无可奈何地熄灭了。这使一切熟悉她、爱慕她的人都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悲哀。
    尽管如此,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白话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林徽因毕竟还是留下了自己那明晰、轻盈的足迹;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中,她也以开创者之一的身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解放以后,她在建筑教育和美术创作中播出的种子和洒下的心血已开花结果,有的更已凝于历史的丰碑,获得了与人民共和国共存的殊荣。对于死者来说,这也应是具有深意的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