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工农青妇运动

美国大学生运动研究(1962-1974)

  • 定价: ¥79
  • ISBN:978752013191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社科文献
  • 页数:254页
  • 作者:胡小芬
  • 立即节省:
  • 2018-08-01 第1版
  • 2018-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运动,因横跨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叠加效应大,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现象。进入20世纪70年代,应对学生抗议仍然是美国大学和学院的中心事务,学生激进政治成为政府和公众忧虑的一个社会问题。但是,这场运动却在70年代中期“突然”消退了,这与当时众多美国学者的预测完全相反,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问题。胡小芬著的这本《美国大学生运动研究(1962-1974)》综合运用社会学、新闻学、管理学、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从社会变迁、经济形势、国家外交政策、价值观、大学内环境等多个维度,对美国大学生运动退潮的原因进行了回溯性的研究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运动的的规律与特点。尤其是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中,国家、大学、公众力量对学生运动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和大学评估与治理校园危机,加强舆论引导与管控提供一定的借鉴。

内容提要

  

    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美国大学生运动横跨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叠加效应大,曾一度引起全美国恐慌。进入70年代,美国政府、社会与学界仍然对学生运动的发展非常忧虑,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出它的死亡时间。事实上,这场运动却约在70年代中期消亡了。为什么运动“毫无征兆”地结束?为什么预期与结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者思索的问题。
    胡小芬著的这本《美国大学生运动研究(1962-1974)》深入剖析了导致美国大学生运动衰落的各类因素,指出这场大学生运动是在各种力量的拍打和撞击下退潮的。这其中,既有社会变迁因素的作用,也有大学治理和环境变化因素的作用,更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因素的影响,它是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所组成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的结果。

作者简介

    胡小芬,1980年生,江西泰和人,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目前已在《青年研究》《世界民族》《理论月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独立主持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社会运动、集体行为与乡村振兴。

目录

导论
  一  学术前史
  二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三  几个相关问题的界定
第一章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概况
  第一节  大学生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概况
第二章  社会变迁对大学生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  美国政治经济的变化与大学生运动
  第二节  “尼克松主义”与大学生运动
  第三节  青年价值观的变迁与大学生运动
  第四节  新闻媒体与大学生运动
  第五节  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与大学生运动
第三章  大学与大学生运动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大学危机
  第二节  对大学危机的评估
  第三节  大学治理与大学生运动
  第四节  大学内环境的变迁与大学生运动
第四章  学生运动的内部危机
  第一节  分崩离析的学生运动
  第二节  激进者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