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社科总论 > 社科总论 > 社会学

与原生家庭和解

  • 定价: ¥42
  • ISBN:978750574382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友谊
  • 页数:199页
  • 作者:(瑞士)爱丽丝·米...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为什么许多成功的人依然深受空虚和孤独的折磨?为什么我们当中有太多的人,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熟练地深藏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记忆?爱丽丝·米勒著束阳、殷世钞译的《与原生家庭和解》作为一部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探讨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童年有伤痛记忆的人,靠着麻木自己,适应了年幼时的残酷经历,而这种童年的残酷经历对于成人人格心理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内容提要

  

    爱丽丝·米勒著束阳、殷世钞译的《与原生家庭和解》是一本因洞察事实的真相而深刻的书。其目的在于帮助成人发现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校正他们与儿童相处的态度和方法,指导他们重新找回应有的健全生活。

媒体推荐

    即使本书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出版,但我认为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今日的我们,要面对的心理障碍更甚以往。
    ──心理学家、爱丽丝 米勒之子
    马丁·米勒(Martin Miller)
    这是一本朴实无华却影响深远的小书。许多读者会发现自己被精准且富于同理地描写,彷彿作者无声无形地在旁见证了读者的童年时光与深层隐密的自我。
    ──《时尚杂志》(Vogue)
    罕见而极具说服力的笔触,生动又熟悉的举例,触动着我们内心受伤的小孩。
    ──《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
    一本朴实和促人思考的书,将儿童的感情障碍问题以平静的洞察力谈得如此透彻,实属少见。
    ——《新闻周刊》(Newsweek)
    这本畅销书已成为千百万人的必读书。这本具有震撼力量的书,检视了那些有感情障碍的父母,如何赐予自己孩子生命,却又亲手毁了这些有天分孩子的生活。 
    ──英译本贝克斯出版商 (Basic Books)

作者简介

    爱丽丝·米勒,一位以关注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及其对成年生活影响而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她颠覆了传统的儿童心理学观点,提醒世人注意到父母对儿童的侵犯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欧洲引起巨大共鸣。米勒出生在波兰犹太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迫害中幸存,1946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瑞士古老的巴塞尔大学,1953年起陆续获得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并接受精神分析训练。
    米勒2010年辞世,享年87岁,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著作,为广大读者拓宽了看待儿童心理学的视野。

目录

第一章 天才儿童的悲剧和精神分析师的自恋障碍
  导论
  贫穷的富孩子
  丢失的情感世界
  寻找真实自体
  精神分析师的境况
  结语
  后记
第二章 抑郁和自大——自恋障碍的两种表现形式
  导论
  自恋需求的命运
  纳西索斯的传说
  精神分析中的抑郁阶段
  内心的监狱和精神分析
  抑郁的社会面
  与其他一些抑郁症理论的共同点
第三章 关于鄙视
  贬低孩子,鄙视弱者以及它们如何继续进行
  心理分析所反映的鄙视投射
后记2008
参考文献

前言

  

    西方有句俗语说:“愚者投石入水,百名智者也无从取之。”这句话反映了智者在面对愚昧时的无奈。但是自然纯真的孩子可能会问:“世界上到处都是石头啊,为什么这些智者非要如此费力地捞出这块石头呢?为什么他们不看看周围?当他们在水里卖力又徒劳地寻找的时候,也许会忽略新的宝藏呢?”
    我们在对待“自恋”这个词时,情况似乎是相似的。几乎没有其他科学概念像它这样广泛地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甚至已经深陷其中,难以再为科学所用了。人们逐渐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精神分析学家们越是花大力气去深化、解释、辨析“自恋”这一概念,以便能在科研中使用,该词在日常用语中就越有吸引力。因此,“自恋”的概念包含了太多含义,而精神分析学要求概念的定义必须十分精准,所以这个词几乎无法在专业领域使用了。
    名词形式的“自恋”一词既能描述一种状态、发展阶段、性格特点,也能表示一种病症。最初它还被用作定语或状语,随后,它的含义通过补充进一步细化了。这个词除了在专业文献中具有多义性,在日常用语中它还被赋予了额外的感情色彩,包括“爱上自己”“始终关心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爱上他人”“自私的”等。甚至精神分析师也不能总是摆脱这些负面的情感评价,即使他们努力让这个词成为中性词。
    我们来谈一谈负面的评价。到底什么是自私呢?弗洛伊德15岁时就曾给出了定义,那时他还是一名中学生。他在记录箴言的本子上写道:“最糟糕的自私者,是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自私的人。”许多人步入老年也不及弗洛伊德15岁时的智慧,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无欲无求,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需求而已。
    我们早早地就开始鄙视自私者。一个孩子如果满足了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要求,他就是一个“好孩子”;但如果他拒绝满足要求,或者自己的想法与父母的背道而驰,那他就会被说成是自私者。父母通常并不会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而教育孩子,事实上是为了满足自己自私的需求。受到这样教育的孩子要是不想失去父母的爱——哪个孩子能承受得起——就得在有能力真诚地分享和放弃之前,早早开始学习“分享”“给予”“牺牲”和“放弃”。已经哺乳了九个月的孩子就不想再继续吃奶了,我们没必要教他如何断奶。长期被允许自私、贪心、不合群的孩子,会在偶然间获得一次由内而发的分享和给予的乐趣。而那些只会满足父母需求的孩子或许永远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即便他们颇为模范、尽职尽责地分享与给予,并且苦于别的孩子不像自己一样“好心”。这样长大的成年人会再次尽快教会自己的孩子无私奉献,这对于有天赋的小孩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代价何其之大啊!仔细看来,“自私”一词的含义也并不是单一的。类似的词还有“尊重他人”,人们常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具备这一点。如果一位母亲能够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尊重自己和孩子,那她根本无须教会孩子尊重,孩子便会认真对待自己和他人。但是如果一位母亲当初并没有从自己的母亲那儿获得尊重,她会设法借助教育的手段从孩子身上获得这些。如此“尊重”带来的悲剧命运,本书后面会谈到。
    如果我们对其他一些道德评价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它们也不再不言而喻。
    我们常把自爱与他爱对立起来,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难以想象他会真的爱别人。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去体验自我,又怎能做到自爱?
    大多数敏感的人会把他们真实的自我藏得很深,或者彻底隐藏起来。那么我们如何去爱一个自己都不了解且从未被爱过的东西?许多有天赋的人对他们真实自体一无所知,就这样活着,或许他们会爱上理想化的、随波逐流的虚伪自体——除非抑郁向他传递了丧失自我的信号,抑或是他们处于精神不安中粗暴地直面了真实自体,就像面对陌生人一样无助,任凭其摆布。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试图更加深入地探寻现在人们丧失自我的根源,在描述临床表现时,我放弃了“自恋”这一概念。我只会偶尔谈及健康适度的自恋,以便描述充满活力、能够自由面对真实自体和情感的理想情况。与之相反的是自恋障碍——即真实自体被单独监禁在虚伪自体的监狱中。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种病,而是将之理解为悲剧。本书的另一大关注点是要摆脱那些评价性的且略显歧视的概念。
    为避免误会,我在此澄清,关于自恋障碍的产生与治疗,我的看法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并没有形成对立,亚伯拉罕·布里尔(Abraham Brill)和桑多尔·费伦齐(Sándor Ferenczi)等人继续发展了他的理论。弗洛伊德儿童性心理的发现以及他关于本能理论的研究在我这里均有效。然而研究病人的本能冲突需要假定一个真实的自我为本能欲望的主体,而这正是我们的病人所缺乏的。当我以今天的眼光去回顾过去20年的工作,发现我还没有遇到过能够无障碍地去体验自己真情实感的精神分析对象。缺少这个基础,任何对于本能冲突的“加工”都是徒劳的,也就是说,这种加工夸大了病人的认知能力,甚至造成了他的抗拒,而没有触及他真实的情感世界。如果我们选择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在其著作中采用的方法,那么病人就能够以他的真实自体重新找回感知能力,直面被压抑的本能冲突,这种冲突源自内心,并且可以被强有力地感知。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展示我处理自恋障碍的方法,但并不是要给出不同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方案,而是相反——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找到一条途径,让病人重获早已失去的纯真活力,找到真我。

后记

  

    自1979年本书出版以来,很多读者告诉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那个幼小、困惑、不被理解、充满恐惧的孩子,也就是童年时的自己,又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他们曾经在数十年中必须选择离开、忘记那个孩子,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正视他。很多人发现,他们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那个孩子的困境和痛苦,以致痛哭不止。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他们这么长时间以来甚至完全没有感受到那个孩子的存在和痛苦。我经常读到:“您所描述的就是我的生活和家庭。您从哪里得知这一切的?您认识我的冢庭吗?”
    这本书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强烈的情感的回响,也许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这本书是我本人情感苏醒的标志。我决定抛开养育、分析师教育给我带来的负担,去寻找自己生命的开端,解读自己的历史,创造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决定所启动的程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我很高兴,命运赠予我这些时间,使我不仅得以发现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外的童年历史,而且也看到我不是一个例外,数百万的人曾经被打被虐待,而他们就像我一样,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经历的后果。这样的发现不仅将我从童年留下的恐惧、迷惑、负罪感中解放出来,而且也使我摆脱公认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分析理论的桎梏。我现在发现,构建这些理论的目的,便是隐藏或者模糊童年的痛苦现实。
    带着这样的发现,我的研究工作的故事开始了。它将独裁者们的、英年早逝的著名作家的童年都囊括在内。毫无例外地,我在所有的案例中都发现了同样的模式:完全否认经历过的痛苦,将施虐的父母理想化。在成人的过程中,这两种行为都导致毁灭或者自我毁灭。
    我所有的书里都书写了这样的研究结果,最近的书是《身体的反抗》和《你的被救的生活》。我的网页上的文章和采访中也有研究结论,本书的读者可以去那里获取信息。9.  直到几年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证明,童年创伤的经历
    虽然被隔离,但是依然保存在体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
    对长大成人的孩子后来的生活施以影响。接下来对未出
    生的胎儿所做的电子测量发现了一个大多数成人至今没
    有意识到的事实,即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感到和学
    习温柔以及残暴。10.借助这样的认识,只要童年创伤经历不再处于黑暗当
    中,便可以揭露每一种荒谬行为的内在隐藏逻辑。11.我们对于目前为止被广泛否认的童年暴行及其后果的 敏锐感知,自然会使代代相传的暴力走向终结。12.在父母那里得到保护、尊重和真诚的人,其自身完整性在 童年时期没有受损,他们在青少年时期以及以后,都会是 聪明、敏锐、有同情心、有极高的感受力的人。他们热爱 生活,感受不到去伤害、杀死别人或自己的需要。他们使 用自己的力量,为的是保卫自己,而不是去攻击别人。他 们只会去关注保护更弱小的人,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孩子, 因为这就是他们曾经接收到的,这样的认识(而不是残暴)在他们那里从一开始就被保存起来。他们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在意识中先建立一个巨大的战争工业,才能在世界上觉得安全舒适。因为抵抗生命初期所受到的威胁不是他们无意识中的终身任务,所以在面对真正的威胁的时候,他们的处理方式更理智更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