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最难舍者惟书册(王国维的读书生活)(精)/万卷书蠹文丛

  • 定价: ¥42
  • ISBN:9787547050446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万卷
  • 页数:263页
  • 作者:李庆本
  • 立即节省:
  • 2018-10-01 第1版
  • 2018-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王国维被誉为“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他以学问为人生,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字学上均有成就,一生著述精深博大。他的读书与治学无不烙印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李庆本著的《最难舍者惟书册》参考了大量资料,如《先太学君行状》《王国维全集》《王国维年谱》等,系统翔实的材料考辩,丰富了文本的史料价值。从王国维的读书方法、治学经验可以窥见大师的追求、理想、目标、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作为一种参照系统和历史经验借鉴,对于热爱知识与学问、热爱书籍,有志于读书、治学的读者朋友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内容提要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国学大师,对于中国文化有诸多方面的贡献,他倾心新学,译介西哲,奠基中国现代心理学,评论《红楼梦》,考戏曲流变,研究汉简,考释甲骨文金文……他的读书生活深入而扎实,他的治学著述丰厚而精深。李庆本著的《最难舍者惟书册》详述了王国维先生的生平,对他在历史、哲学、戏曲史、古文字等众多领域的治学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可观其学术生活之面貌。资料充分,考辩甚详,颇为系统。学习他的读书方法和治学经验,无疑会从中收到极大的教益。

目录


钱塘江畔,诗书传家
弃科举,初露少年气
“时务”谋生,倾心新学
动荡中求学,幸获赏识
践行诺言,初尝译书
东瀛游学归来,踏入《教育世界》
专心西哲,解人生之困
涉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研读康德从叔本华开始
“玉女灿然笑,照我读异书”
叔氏哲学解“红楼”
叔本华与尼采之书对照而读
以“西方眼睛”观诸子之书
托翁中译之嚆矢,西著译述之先锋
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
从哲学到文学的嗜好之变
词话“人世间”,读书“三境界”
词山曲海,手钞手校
胸怀戏曲之志,《曲录》钩沉拾遗
溯戏曲之源,考戏曲流变
东渡流亡,新著迭出
总结著述,开拓新境界
为汉简研究立开拓之功
甲骨文与金文的研读考释
屡动归念,不忘学研
学术主笔,窘困哈园
颇费周折的《魏石经考》
登上光辉顶峰的甲骨研究
尽览传书堂藏书
南书房行走,种下遗老嫌
长辫子教授的清华生活
最难舍者惟书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书”的本义是“书写”,后来引申为“书写的文本”。早期的“书”是写在简、牍或丝帛上的,即所谓“书之竹帛”。“书之竹帛”是为了“传遗后世子孙”,向同时代的人或后人传递讯息。古往今来,书籍的载体已经由简帛转变为纸张乃至电子数据,而书籍所承载的,不外乎知识、记忆、情感与思想。
    战国时代的惠施博学多闻,相传他的书(当时是写在简牍上的)足足装了五辆车,这便是“学富五车”的来历。书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知识之所以能不断累积,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书籍的力量。书籍是学问的代名词,饱读诗书者,也便是硕学之士。
    与印度等古代文明不同,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历史的记录,形成了以二十四史为核心的记史传统。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树一帜,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汉字的连续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记忆传承。而历史记忆的作用,正在于明得失、知兴替。
    在书籍中,我们同样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转化为文字,千百年后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引发我们的共鸣。即便是典正古雅的“诗三百”,同样能窥见先人的悲喜。唐诗宋词,无不是情感的流露。这些文字汇聚起来,又能激荡起时代的脉动与情绪。
    “书”最初偏重于实用性较强的文体,《尚书》之“书”本来是公文。但《尚书》之所以被人世代传诵,根本原因在于其思想性。从先秦诸子到近代新文化先驱,他们前赴后继,高擎思想的火炬,点燃民族的奋进之路。
    中华民族历来敬畏知识、记忆、情感与思想,也便敬畏书。敬畏书,也便好读书,并敬重好读书的人。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品,而是蕴涵着宇宙、人生之道,记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并描绘着将来,展示了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情感的无限丰富性,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的灵性之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更愿意将书看作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一种使生命达到不朽的途径。
    书是用来读的。没有阅读,书的意义便不复存在,或者至少其意义要大打折扣。明人于谦曾经作过一首《观书》诗: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在读书人的眼中,书卷无异于多情的故人。有书卷陪伴,无论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光阴都可以安然度过;有书卷存在,可以使屋舍生辉,心生欢喜;有书卷在胸,内心得以充盈,思想得以绽放。读书人泛舟书海,博览群籍,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刻意用功,发愤图强,乐而忘苦,终生与书本相伴。他们读书、藏书、抄书、著书,思于书,劳于书,苦于书,乐于书,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升了他们的人格,陪伴他们走过了自己的生命之旅,帮助他们成就了人生的事业。更有那勤学敏思、才胆识力卓出者,于“灯火阑珊处”发现了宇宙之道,参悟了天人之义,建构起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情感世界,因而著书立说,以其一家之言而泽被后来的读书人。
    读书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圣哲通儒、仁人志士、学术大师、文章大家,远者不说,仅我国近、现代以来读书人中所产生的伟人志士、大师名家就可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他们犹如璀璨的繁星,照亮着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夜空。他们身处社会剧变、民族危亡、文化转型的历史关头,于是将自己的事业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或者投身于炽热的社会现实斗争之中,以笔为枪、以纸为旗,用自己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做出卓著的贡献;或者埋首于中外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在学术文化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以其丰硕的研究或创作成果维系和延伸着中华民族的学脉、文脉,从而推动了现代以来中国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无论属于何种情况,他们都是在为民族和国家的救亡与启蒙、解放与振兴以及学术文化的发展兴盛写心立言。在他们身上,“经世致用”这一中国知识分子读书治学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丛书,便是一组读书人的文化群像。他们包括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吴宓、鲁迅、胡适、林语堂、郭沫若、钱钟书这些时代巨子。他们好读书,勤著书,为传承、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奉献一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与楷模。了解他们的读书生活,知道他们读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阅读他们的著作一样,照样可以走进他们的思想、精神、情感世界之深处。因此,这套丛书选取“读书生活”这一特定的角度,通过叙述这些名家大师如何读书、写书、购书、藏书、爱书,以及介绍他们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访学交游、讲学课徒等侧面,来展现他们的读书方法、治学特点以及事业成就。对于这些巨匠的读书生活,我们得以有更直观、深切的感受。
    在写作风格方面,本丛书则尽量追求实录性和情境化,着重围绕这些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巨匠们在读书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趣闻美谈、掌故逸事,以见出他们的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生活风貌。这些文化巨匠的读书治学、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就本身,也无不反映出近现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学术曲曲折折的发展道路和复杂多变的特点,从中可以寻绎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与经验。因此,介绍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生活,实际上也就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史进行一种特定层面、特定角度和特定方式的描述;了解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风云变幻历史的一次回顾与反思。
    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方法、思想方式、治学特点,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理想目标、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作为一种参照系统和历史经验借鉴,对于今天和未来的热爱知识与学问,热爱书籍,从而有志于读书、治学的读者朋友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仍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互联网文化的扩张和智能手机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虽然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更多的选择,但是同时又导致了阅读的浅表化、碎片化、快餐化,从而给读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阅读经典、经典化阅读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有些人说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读书。我们何尝不能说,正是因为读书太少,有些人的心不复宁静?腹有诗书,内心自会充盈,也自会以更自信的心境审视周遭的世界。正是从这些名家大师的身上,从这套丛书中所展示的文化大家的读书生活中,我们或许能获得诸多人生的教益,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关于生命价值何在的答案。
    本丛书采撷那些在读书治学方面堪称斫轮巨匠的名家大师们在书海中泛舟的点点帆影,来再现他们的神采风姿,以此奉献给读者,并且希望它们能陪伴读者朋友们度过一段快乐的读书时光。如果这一初衷能够实现,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
    党圣元
    2018年9月于北京

后记

  

    2017年丁酉春节刚过,我便打点行李驱车从北京赶往杭州。这是我自离开母校山东大学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变更自己的工作单位。与工作了二十余载的北京道别,有诸多不舍,而更让我割舍不掉的就是离我住处仅一墙之隔的清华园。每每徜徉在清华大学的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周围,我总会心生诸多感慨。
    在五十年的生涯中,王国维先生更换过许多研究领域,而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先生都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追随他的读书与治学之路,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让人有畏惧之感。诚如陈寅恪所言:“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对于后学,我们可能在某个领域追赶他的脚步,却难以在所有领域中都可企望与之比肩。尽管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现代学术已经发生天翻地覆之变化,但先生所开创的学术之路仍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王国维先生何以在不算长寿的一生中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而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他何以在年岁尚富的壮年便自沉昆明湖了结一生?对此,研究者众说纷纭,可能已很难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到达杭州稍作安顿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往海宁。那是一个让我梦牵魂萦的地方,也是我追梦开始的地方,王国维的治学之路正是从这里启程的。多次想到拜谒王国维故居,却总是与之擦肩而过。此次终于有机会,心中竟有难以言表的兴奋。但真的来到故居前,兴奋之情很快冷静了下来。与海宁城北的陈氏宰相府第相比,偏于西南一隅的王国维故居的确显得冷清许多。这里所展示的图片资料,也都是我所熟知的。不过,重新回顾一遍他的人生足迹,我仍有许多新感受。
    在清华国学院教职员名单中,王国维的名字赫然榜首,紧接其后的便是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清华学校给王国维的聘书中也赫然写明每月薪金银币四百元整。这与当时普通校工八元的月薪相比,简直是天文数字。那也是在知识贬值、斯文扫地的时代所无法想象的。
    近年来,“国学热”日炙。如果我们愿意再次聆听国学大师王国维关于国学的见解时,或可让我们在热闹中得以保持某种冷静。王国维先生说:“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知学者也。”他还说:“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以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的跨文化阐释日益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一个重要模式。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等,就是跨文化阐释的典范之作。不少研究者对《<红楼梦>评论》颇多不满,认为王国维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红楼梦》是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亵渎与消解。愚以为这种看法大可不必。用外来的理论和观念来解释我们自己的文学作品,最关键的是要看这种解释是否有利于加深和丰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果不利于理解和阐释文学作品,即使是采用本民族的理论也是不可取的;如果能够加深和丰富对此文学作品的理解,即使是外来的理论也不应该拒绝。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王国维采用了西方的理论来解读中国的文学作品就一概否认跨文化阐释的价值。相反,我们今天恰恰要发掘中国近现代以来这样的跨文化阐释的学术资源,来为今天我们向西方介绍、传播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服务。因为文化传播要成功,首先是要让对方理解。那些采用了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文学作品的学术资源,恰好可以方便西方读者的理解,恰好有益于光大和传播中国文化。 以上算作我的一点新感受。蒙党圣元先生厚谊,出版此书,以此塞责,不胜汗颜。怪之罪之,且听之任之。 是为记。 李庆本 2018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