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现实浇灌理想/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

  • 定价: ¥50
  • ISBN:978756762840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安徽师大
  • 页数:257页
  • 作者:编者:徐宏杰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徐宏杰主编的《现实浇灌理想》系“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丛书的一种,精选了27篇现当代经典散文。人们需要站立在坚固的现实大地上,但只有理想的翅膀才能带我们飞翔。没有完美无瑕的现实,就如同没有一蹴而就的理想。付诸行动的理想因为有了从现实出发的豪情而迸发出神圣的光芒。由现实浇灌的理想,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内容提要

  

    徐宏杰主编的《现实浇灌理想》正是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出发,收录人们在面对现实、追逐理想中的有感而发,从中读者可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启示。如闻一多的《五四断想》、周国平的《面对苦难四题》等。书稿中原文及评读文字各占一半,评读文字从作者简历、时代背景、写作技巧、内涵欣赏等多角度着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陶冶情操,同时提升写作技巧。评说文字通俗易懂、雅致可读,达到了评文与选文双美的境界。

目录

五四断想
共产党宣言
面对苦难四题周国平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道德的勇气
文化的变化与进步
茶恩啜香
我们向歌德学习什么
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狞厉的美
我叫山果
赋得永久的悔

父子情
普通人
独立宣言
烦扰的心灵
光荣的荆棘路
人生
雅舍
数学与文化
不朽的失眠——写给没考好的考生
论老之将至
“第三条道路”存疑
论宽容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后记

前言

  

    写在《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出版之际
    《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丛书,按照内容分为10册,选入的近三百篇散文,是现当代中外优秀散文名篇,几乎可视为百年散文史的缩影。编选者视野开阔,粹取拣择中,可见出其独特的眼光。选入的文章,篇篇可读,文字优美,有发人深省的内涵。既有文学大家的名篇佳什,又有一些年轻作家的感人至深的新作,甚至包括当代一些网络作者的好文章。作者中有学养丰厚的著名人文学者,也有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发明家。编选者立意在知识的丰富、美好人生的发掘、伟大智慧的分享。在知识性、思想性和欣赏性等多方面,丛书都有较高的价值。读起来使人时而低徊欲泣,时而激扬蹈励,时而心入浩茫辽阔中,时而意落清澈碧溪前。这套书可以作为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也可以作为一般读者经典阅读的进阶。
    每篇散文后所附“品读”文字,也是值得“品味”的,对帮助欣赏、理解所选文章极有帮助。篇幅一般都不短,内容丰富,不是泛泛的作者介绍,也不是说一些写作背景和特点的话,而是意在“品读”所选文章背后的价值世界。不少品读文字,更像是一篇研究作品。如《诗意的栖居》一册中所选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是建筑学中的名作。它涉及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艺术要追求变化,这个道理很多人讲过,但这篇文字则谈重复在艺术创造中不可忽缺的价值。人们常常将重复当作一种缺点,但梁先生认为,没有重复就没有艺术。重复是音乐的灵魂。《诗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重复的艺术,那回环往复的沓唱是《诗经》的命脉。重复也是建筑的基本语言,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因重复而体现出特别的魅力。编选者在细腻的分析中,发掘此文深长的意味,给读者以重要启发。由趣味学习,到专业学习,这套书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用优美的语言,自由而较少拘束的形式,表达当下直接的生命感受,散文也可以说是当下生命体验的记录。因此,好的散文家,一定是对人生、自然、生命、宇宙、理想等有感觉的人,一定是对世界有“温情”的人。那种整天沉浸在琐屑利益竞逐中、对生活持漠然态度的人,不会有通灵清澈的觉悟,不会有朗然明快的理想,也写不出有感染力的文字。好的散文不是“写”出的,而是从清澈、真实的心灵中“泻”出的。我通读这套书所选的文章,仔细品味编选者的点评,丛书中无处不在的清新气息,给我极深的印象。就像本丛书所选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中所说的,世界充满了美,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不光在外在的形式,更在那生命的潜流中。正因此,散文,不是美的文字,而在传递一种美丽的精神。人,不在于有光鲜的外表,而在于有一种光明的情怀。外在的“容”可以“整”,内在精神世界是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劳作“整”好的。这套书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护持人的生命真性、分享生命的美好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这套宏大的散文名篇选读丛书,是由徐宏杰先生花近十年时间独立完成的。他是当代闻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是语文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权威学者,他在教学之余,投入如此心力,来完成这样的作品,为他深爱的学生,更为全国广大读者。这样的精神尤令人感佩。这套书中凝结着他三十余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所得。他曾经跟我说,他是以充满敬意的心来做这项工作的。从我阅读的感受,他的确是这样做的:从选文到解说,他以敬心体会所选文章背后的温情和智慧;又以敬心斟酌自己的品读文字,力求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朱良志
    2018年4月10日于北京大学

后记

  

    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与诗、词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有着崇高的地位。唐宋以来的古代散文已经被人们奉为经典自不待言,近代以来特别是自“五四”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优秀的散文作品无论在内容构成或是思想情致方面,都可与古代经典比肩。近年来,写作散文的作家越来越多,喜爱阅读散文的读者也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散文集也林林总总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我总觉得散文的选本和阅读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对近百年来的散文作品没能很好地梳理和总结,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缺少必要的指导。于是,我产生了一个较为大胆的想法:梳理一下近百年来的散文精品,对作品及其作者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为读者更好地阅读现当代经典散文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读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撷选和推广,能使一部分作品在历史长河的淘漉中留存下来,成为后来人的经典。而这,也是选文和出版的主要动机。
    在撷选本丛书的作品时,我着眼于选择那些叙述内容真实、表现手法质朴、能真实地记录作者现实生活的思想和感情轨迹之作。所选散文的作者中,著名学者、知名教授、有成就有社会影响的作家占相当的比重,他们的散文,或含蕴深厚,意境优美深邃;或摇曳多姿,情思高蹈浩瀚,无论芸芸众生,峥嵘岁月,抑或江河湖海,大地山川,或灵动飘逸,或凝练深刻,或趣味灵动,或高雅蕴藉……本丛书所选入的散文大多无愧于这样的评价。因此,一册在手,与经典同行,就能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就能以丰富的知识启迪智慧,以睿智的思想陶冶情操,从而在读者的心灵里打开一个情趣盎然而又诗意充沛的境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性情渐趋浮躁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阅读。
    读书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什么样的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国际阅读学会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具体说来,阅读经典,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观。阅读经典,是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传播活动。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编写了《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本丛书的编纂和作品的入选,是编者这个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期对特定作品的看法和眼光,代表着个人的审美体验,不要求读者一定要认同编者的看法,更不能代表作者的原意。因此,对本丛书编写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做一个简略的归纳,供读者朋友参阅。 一、鉴于丛书的容量,首先面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即是如何在浩瀚的散文中遴选出既恰当又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来?毫无疑问,作为旨在拓宽阅读领域和提升阅读效果的散文读本,唯一的标准,那就是作品本身。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读者和写作者的心灵对话,一如心仪的挚友,在山间道旁的谈文论道,读者需要的恰恰是不拘任何形式的“随意性”。我们尊重阅读是“很个人”的提法,更何况强调开卷有益的阅读本身,更无须过于条理化、理论化,阅读者的追求也并非一种文学样式的全部、一种文学流派的前世今生、一个作家创作上的成败得失。 二、丛书的编撰体例,每篇散文都附有“作者简介”和“简评”两个部分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是阅读前的必要准备;简评部分的文字则尽可能地拓宽阅读的视野,是阅读的引申、提炼,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有机统一且有益于阅读的抓手。比如,读梁思成先生的散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一般读者可能对作者笔下的建筑领域里一些专业问题不是十分了解,“作者简介”和“简评”则对梁思成先生作为古典建筑领域里的顶级专家和教育家所从事的工作大体上予以介绍,为阅读做了必要的铺垫。文本虽是梁思成先生写中国古典建筑的散文,但作者拳拳赤子之心在字里行间很自然地得以升华,也就很容易引起阅读过程中的强烈共鸣,作者笔下的中国建筑艺术给读者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是难以忘怀的。 三、丛书共分10册:(1)华丽的思维;(2)悠远的回响;(3)精彩的远方;(4)文化的清泉;(5)诗意的栖居;(6)理性的精神;(7)心灵的顾盼;(8)且观且珍惜;(9)现实浇灌理想;(10)岁月摇曳诗情。每个分册写在前面的一段文字,是编者阅读经典的心灵感悟和情感抒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对入选散文的解读,更不能先入为主地影响读者的阅读。 四、选入的散文,内容上可能涉及一些至今尚无定论的思想学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尚在研究、探讨之中;有的虽有了比较统一的看法,但也不一定就是最终的结论;有的观点虽然在现实中影响比较广泛,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分歧,等等。编者力争在简评文字中尽可能地向读者介绍有代表性、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便如此,也未必就可以视为最权威的看法,倒是衷心希望读者阅读时,在认真分析、品味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比较、鉴别,尽可能地接近比较科学的解读。有兴趣的时候,读者不妨就文中反映出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性阅读,带着这种“问题意识”,一定会使阅读欣赏的效果得以增强,阅读欣赏的水平得以提高。比如,读瑞士华裔作家许靖华先生的散文《达尔文的错误》。文中传达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观点的信息而了解对“进化论”提出挑战的代表作品,无疑对阅读是有帮助的。 五、丛书所选入的近三百篇散文中,绝大部分篇目,由于作者观察生活的特殊视角和独到的眼光,加之作者渊博的知识和雅致的文笔,将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遇到的或未曾遇到的人和事,叙述得饶有情致,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世易时移,不要说20世纪早期的作家,即使是与我们同时代的作者,文中所持的看法也并不见得百分之百地为今天的读者所接受。见仁见智,读者在品读之后有不同于作者的看法是很自然的事。比如,读李欧梵先生的《美丽的“中国城”——唐人街随笔》,不可避免地会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不同看法。再比如,读毕飞宇先生的散文《人类的动物园》。从根本上说,工业文明的社会发展,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修建了动物园,但是,动物园的出现不是简单地把动物关起来了事,还折射出种种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六、每一个作家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作家的作品和现实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能够从每一个作家的作品中读出他们现实的生活记录,感受他们跳动的思想脉搏,尤其是那些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影响的作家,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能够读出作者其人,还能够从他们充满生命力的文字中,去瞻仰他们在文学史上留给后人的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比如,读季羡林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悔》。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回忆了孩提时代吃的东西。为什么一想起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呢?原因很简单,民以食为天,穷人家一直过着吃不饱的日子,因此对吃过的东西特别是好吃的东西,留下的记忆当然最难忘。再比如,读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石评梅的散文《墓畔哀歌》。面对这个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痴守残梦的柔弱女子,谁能说清楚她那样泣血坟茔、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年华,且沉浸在对死者的哀悼之中难以自拔是一种幸福,抑或是一种不幸?今天的读者聆听到作者“墓畔哀歌”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民国时期的“才女”形象以及她那逼人的才华。 七、文学源于生活,反过来文学又是对现实生活的阐述和暗示。 所以,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不能脱离其特定的生活环境。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感知不同时代作者笔下的现实生活,从而达到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历练品格、升华灵魂的阅读效果。比如,我们读钟敬文《西湖的雪景——献给许多不能与我共欣赏的朋友》、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蒙田《与书本交往》、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叶广芩《离家的时候》、宗璞《哭小弟》、刘小枫《苦难的记忆——为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四十五周年而作》,等等。只要我们潜下心来,一定会有多方面的感知和启迪。 每一本书的问世都有一定的机缘。本丛书之编撰要追溯到20年前,当时,编者在一所高中教语文,由于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奉献了校本教材《诗文鉴赏》。之后,随工作辗转,当年的校本教材也屡次修订增补,才有了今天的《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其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曾为作者提供诸多帮助;时任社长的汪鹏生先生,从策划到出版,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先生拨冗赐序,为本书增色添彩。在此,一并向上述帮助过我的人致以最真挚的谢忱! 徐宏杰 于淮南八公山下2018年5月